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1月,中国疾控中心等部门联合发布名为《控烟与中国未来》的评估报告,称5年来中国控烟效果微弱,吸烟率居高不下,室内公共场所禁烟仍遥不可及。目前,全国仍有3亿以上烟民,遭受二手烟危害的人群更是高达7.38亿。
2003年,中国政府签署了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但专家评估,按照《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中提出的5个控烟关键政策和10项烟草控制指标,中国控烟履约的绩效综合得分,仅为37.3分,控烟结果基本是失败的。
审视控烟失败的原因,经济利益因素首当其冲。有人认为,烟草业给国家带来了丰厚的利税收入,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之一。其实,这种说法是完全站不住脚的。北京大学李玲教授所作吸烟成本研究表明,2005年,全国吸烟直接成本为1665.60亿元,间接经济损失为861亿~1205亿元,总经济损失近3000亿元,而当年烟草上缴利税总额仅2400亿元。经济学家程郁、张小林研究证实,2010年,烟草业的总经济效益约为2379亿元,而烟草业造成的社会成本却高达2997亿元,完全是负效益。
可见,吸烟给国民经济带来的绝不是正的收益,而是一笔重大的经济损失,以经济原因来反对禁烟,是荒谬的。而相比经济损失,更无法挽回的,是烟民和二手烟受害者丧失的健康,和一个个鲜活生命的离世。
《控烟与中国未来》评估报告主编之一、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杨功焕介绍,2005年,中国人群归因于吸烟、烟草使用的死亡已经达到120万人。据估计,2030年烟草归因死亡人数估计占40岁以上人口死亡人数的四分之一,超过300万人!相比经济损失,健康和生命的损失更该成为禁烟的理由。
吸烟给人体健康带来的危害已无需赘述。禁烟事关我们每一个人的健康,也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控烟目标的达成需要每个普通人的努力。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负责,请自觉戒烟!更不应在公共场合抽烟!
2003年,中国政府签署了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但专家评估,按照《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中提出的5个控烟关键政策和10项烟草控制指标,中国控烟履约的绩效综合得分,仅为37.3分,控烟结果基本是失败的。
审视控烟失败的原因,经济利益因素首当其冲。有人认为,烟草业给国家带来了丰厚的利税收入,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之一。其实,这种说法是完全站不住脚的。北京大学李玲教授所作吸烟成本研究表明,2005年,全国吸烟直接成本为1665.60亿元,间接经济损失为861亿~1205亿元,总经济损失近3000亿元,而当年烟草上缴利税总额仅2400亿元。经济学家程郁、张小林研究证实,2010年,烟草业的总经济效益约为2379亿元,而烟草业造成的社会成本却高达2997亿元,完全是负效益。
可见,吸烟给国民经济带来的绝不是正的收益,而是一笔重大的经济损失,以经济原因来反对禁烟,是荒谬的。而相比经济损失,更无法挽回的,是烟民和二手烟受害者丧失的健康,和一个个鲜活生命的离世。
《控烟与中国未来》评估报告主编之一、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杨功焕介绍,2005年,中国人群归因于吸烟、烟草使用的死亡已经达到120万人。据估计,2030年烟草归因死亡人数估计占40岁以上人口死亡人数的四分之一,超过300万人!相比经济损失,健康和生命的损失更该成为禁烟的理由。
吸烟给人体健康带来的危害已无需赘述。禁烟事关我们每一个人的健康,也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控烟目标的达成需要每个普通人的努力。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负责,请自觉戒烟!更不应在公共场合抽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