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千百年来中华文明和传统文化精神都追求安居乐业、美满幸福的美好生活,向往“天地人和”的“大道”,但如今社会秩序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质受到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的猛烈冲击,当代社会亟须重构适应新社会、新文化发展的新“美好生活家园”。
传统乡村社会秩序——稳中求变
在传统中国,乡村文化以独特的秩序意义规范和约束着人们的行为,维护着社会的稳定。费孝通先生用“差序格局”模式描述中国“关系”社会的特点,传统农耕文明下,这种“差序格局”是传统社会人际关系赖以存在的基础和社会根源。梁漱溟先生认为,传统中国的乡村社会是伦理本位下的关系社会,儒家伦理道德是构成乡村社会关系的核心理念,社会利益关系从属于伦理道德。
然而,快速推进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不断解构着传统乡村文化的秩序价值,乡村文化失去了认同的基础,传统道德日益碎片化,乡贤的标杆意义也日渐衰落。受工业化、城市化浪潮的冲击,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农村社会正经历着从传统的伦理社会转型到市场社会,乡村社会集体意识悄然崩塌,延续几千年的传统信任关系正被不公和不法所瓦解,人与人的关系正在变得紧张而缺乏温情,传统的乡村社会秩序面临崩塌。
近30年的快速城镇化进程,改变了我国乡村社会的秩序与行为价值逻辑。同时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来看,传统乡村“关系本位”下“以己为中心”的自利型社会关系在我国乡村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面临着诸多困境。天福集团“美好生活家园”项目以社区为组织单元,在新时代语义下,对传统乡村社会交往方式进行革新与重构,创建公正平等、互助共享、有高度归属认同感的“新熟人社会”,打造一种将优质传统与现代诉求创新结合的社区治理模式。
明确当前时代诉求——变中求稳
改革开放后,我国居民收入普遍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城乡贫富差距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我国2010—2016年基尼系数均在0.4的“国际警戒线”以上,说明贫富差距较大,贫富差距形势严峻。
在农村,基本保障体系是在血缘宗族、左邻右舍的基础上建立的,当农民进城务工之后,传统的乡村社会保障模式瓦解,而城市中新的保障体系又将农民工隔绝在外。中国农民工有2.63亿人,其中62%是流动人口。63.38%只能租房住,对城市的归属认同感不高。农民工是城镇化和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但这个庞大的群体想真正融入城市生活却阻碍重重。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重点在于为他们提供真正可以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待遇、站稳脚跟的地方。
中共中央自2004年起连续发布以“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国家和党中央对建设和谐美好的城乡高度重视。天福集团“美好生活家园”项目秉持紧跟国家战略步伐的发展理念,积极投身于小城镇和乡村发展建设,为更多城乡居民打造美好生活家园。
美好生活家园建设的重要“地基”是家园社会秩序的重建。在现代商品化社会工业、城市文明的冲击下,原有鄉村传统礼制的社会秩序受到严重冲击而面目全非,重新培育民众公共精神、建立适配当前时代背景下的社会秩序是营造美好生活家园的重中之重。
美好生活家园建设的重要“基石”是小城镇的开发建设。小城镇被称为“乡之首,城之尾”,是城与乡之间过渡的社会综合体,它是一定范围内的农村社区经济、文化甚至是政治中心,具有向上联系中心城市,向下联结周边乡村的纽带作用,发挥着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作用。建设小城镇是建设新型城镇化、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路径所在。
定位生活家园重构——平等共享
“美好生活家园”通过六大建设原则推进家园重构:
坚持以智慧信息化平台推动建设管理有序的社区。通过建立健全社区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推动社区建设管理数字化、智能化、时效性和反馈评价制,促进社区管理高效有序进行。
坚持以高水平规划为引领推动建设形态优美的社区。紧紧衔接党中央对城乡规划、小城镇建设的战略政策及各级省市的住区规划文件精神要求,合理规划社区规模,开展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建筑配套、特色街区等专项规划,促进社区的管理范围和居民服务更趋合理。
坚持以便捷高效为标准推动建设服务完善的社区。切实推动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打造社区微中心,建设社区居民活动室、健身广场、休憩小屋、微型图书馆等活动设施,并着力完善社区服务配套设施,拓展社区公共服务、便民服务、志愿服务功能,实现中心式“最多跑一次”服务,打造“互联网 ”的便民服务示范试行点,深入优化社区综合服务功能。
坚持以平等互助共享为重点推动建设邻里和善的社区。“美好生活家园”通过联合政府工作人员入驻,呼吁居民参与社区管理,形成政府—企业—居民“一核多元、三方共建”的共治共享格局,建立健全由楼栋长、街长等力量构成的社区治理体系,成立社区物业服务指导中心、市民维权服务中心、社会组织指导中心,有效处理服务投诉、邻里矛盾等,筑牢社区和谐稳定、邻里和善安定的根基。
坚持以认同归属感为目标推动建设美好幸福的社区。通过号召居民积极参与社区管理,提高社区自治度,主动参与社区决策,举办社区邻里节等特色活动,增加居民对社区建设的参与感,增强居民对社区这一生活家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坚持以核心价值观为根本推动建设人文魅力的社区。“美好生活家园”以建设学习型社区、培育社区人文精神、弘扬社区良好风尚等为工作重点,着力构建完善的社区教育体系,并依托老年大学等教育资源,大力开展社区居民培训,提高社区居民综合素质。同时,实施社区人文精神营造工程,通过建立社区微型“博物馆”、社区书院等载体,用道德模范、好人好事,引导社区居民养成文明和谐的生活风尚。
畅想美好生活未来——人文回归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提倡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支持社会办医,发展健康产业,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为“美好生活家园”建设提供了指导性的战略方针。
美好生活家园致力于为居民提供从幼有所教到老有所养的全生命链、全方位的服务平台搭建,呼吁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形成政府、企业、居民协力打造美好生活家园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图景。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礼记·大道之行也》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道经第二十五章》
中华民族独特的处世观念:天地人和——人与自然合为一体,是道家的主要思想,是庄子思想的精髓,是对老子思想的承接,对中国文化起到深远的影响。“美好生活家园”致力于通过创造平等、和谐、共享的社区精神文化内涵,推动中国传统人文回归,创造社区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的处世之道——天、地、人、和,为社区居民创造美好生活。
(作者彭建东为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教授、博导,王思宇为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
传统乡村社会秩序——稳中求变
在传统中国,乡村文化以独特的秩序意义规范和约束着人们的行为,维护着社会的稳定。费孝通先生用“差序格局”模式描述中国“关系”社会的特点,传统农耕文明下,这种“差序格局”是传统社会人际关系赖以存在的基础和社会根源。梁漱溟先生认为,传统中国的乡村社会是伦理本位下的关系社会,儒家伦理道德是构成乡村社会关系的核心理念,社会利益关系从属于伦理道德。
然而,快速推进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不断解构着传统乡村文化的秩序价值,乡村文化失去了认同的基础,传统道德日益碎片化,乡贤的标杆意义也日渐衰落。受工业化、城市化浪潮的冲击,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农村社会正经历着从传统的伦理社会转型到市场社会,乡村社会集体意识悄然崩塌,延续几千年的传统信任关系正被不公和不法所瓦解,人与人的关系正在变得紧张而缺乏温情,传统的乡村社会秩序面临崩塌。
近30年的快速城镇化进程,改变了我国乡村社会的秩序与行为价值逻辑。同时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来看,传统乡村“关系本位”下“以己为中心”的自利型社会关系在我国乡村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面临着诸多困境。天福集团“美好生活家园”项目以社区为组织单元,在新时代语义下,对传统乡村社会交往方式进行革新与重构,创建公正平等、互助共享、有高度归属认同感的“新熟人社会”,打造一种将优质传统与现代诉求创新结合的社区治理模式。
明确当前时代诉求——变中求稳
改革开放后,我国居民收入普遍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城乡贫富差距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我国2010—2016年基尼系数均在0.4的“国际警戒线”以上,说明贫富差距较大,贫富差距形势严峻。
在农村,基本保障体系是在血缘宗族、左邻右舍的基础上建立的,当农民进城务工之后,传统的乡村社会保障模式瓦解,而城市中新的保障体系又将农民工隔绝在外。中国农民工有2.63亿人,其中62%是流动人口。63.38%只能租房住,对城市的归属认同感不高。农民工是城镇化和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但这个庞大的群体想真正融入城市生活却阻碍重重。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重点在于为他们提供真正可以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待遇、站稳脚跟的地方。
中共中央自2004年起连续发布以“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国家和党中央对建设和谐美好的城乡高度重视。天福集团“美好生活家园”项目秉持紧跟国家战略步伐的发展理念,积极投身于小城镇和乡村发展建设,为更多城乡居民打造美好生活家园。
美好生活家园建设的重要“地基”是家园社会秩序的重建。在现代商品化社会工业、城市文明的冲击下,原有鄉村传统礼制的社会秩序受到严重冲击而面目全非,重新培育民众公共精神、建立适配当前时代背景下的社会秩序是营造美好生活家园的重中之重。
美好生活家园建设的重要“基石”是小城镇的开发建设。小城镇被称为“乡之首,城之尾”,是城与乡之间过渡的社会综合体,它是一定范围内的农村社区经济、文化甚至是政治中心,具有向上联系中心城市,向下联结周边乡村的纽带作用,发挥着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作用。建设小城镇是建设新型城镇化、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路径所在。
定位生活家园重构——平等共享
“美好生活家园”通过六大建设原则推进家园重构:
坚持以智慧信息化平台推动建设管理有序的社区。通过建立健全社区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推动社区建设管理数字化、智能化、时效性和反馈评价制,促进社区管理高效有序进行。
坚持以高水平规划为引领推动建设形态优美的社区。紧紧衔接党中央对城乡规划、小城镇建设的战略政策及各级省市的住区规划文件精神要求,合理规划社区规模,开展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建筑配套、特色街区等专项规划,促进社区的管理范围和居民服务更趋合理。
坚持以便捷高效为标准推动建设服务完善的社区。切实推动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打造社区微中心,建设社区居民活动室、健身广场、休憩小屋、微型图书馆等活动设施,并着力完善社区服务配套设施,拓展社区公共服务、便民服务、志愿服务功能,实现中心式“最多跑一次”服务,打造“互联网 ”的便民服务示范试行点,深入优化社区综合服务功能。
坚持以平等互助共享为重点推动建设邻里和善的社区。“美好生活家园”通过联合政府工作人员入驻,呼吁居民参与社区管理,形成政府—企业—居民“一核多元、三方共建”的共治共享格局,建立健全由楼栋长、街长等力量构成的社区治理体系,成立社区物业服务指导中心、市民维权服务中心、社会组织指导中心,有效处理服务投诉、邻里矛盾等,筑牢社区和谐稳定、邻里和善安定的根基。
坚持以认同归属感为目标推动建设美好幸福的社区。通过号召居民积极参与社区管理,提高社区自治度,主动参与社区决策,举办社区邻里节等特色活动,增加居民对社区建设的参与感,增强居民对社区这一生活家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坚持以核心价值观为根本推动建设人文魅力的社区。“美好生活家园”以建设学习型社区、培育社区人文精神、弘扬社区良好风尚等为工作重点,着力构建完善的社区教育体系,并依托老年大学等教育资源,大力开展社区居民培训,提高社区居民综合素质。同时,实施社区人文精神营造工程,通过建立社区微型“博物馆”、社区书院等载体,用道德模范、好人好事,引导社区居民养成文明和谐的生活风尚。
畅想美好生活未来——人文回归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提倡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支持社会办医,发展健康产业,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为“美好生活家园”建设提供了指导性的战略方针。
美好生活家园致力于为居民提供从幼有所教到老有所养的全生命链、全方位的服务平台搭建,呼吁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形成政府、企业、居民协力打造美好生活家园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图景。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礼记·大道之行也》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道经第二十五章》
中华民族独特的处世观念:天地人和——人与自然合为一体,是道家的主要思想,是庄子思想的精髓,是对老子思想的承接,对中国文化起到深远的影响。“美好生活家园”致力于通过创造平等、和谐、共享的社区精神文化内涵,推动中国传统人文回归,创造社区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的处世之道——天、地、人、和,为社区居民创造美好生活。
(作者彭建东为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教授、博导,王思宇为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