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也就成为一线教师不断探索的问题。本文简要探讨了三点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别为基于学科特点,培养学生学科思维品质;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促进学生学科素养发展;关注落后生,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最大发展。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注重结合实践积极探索和总结关于有效教学的问题,以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思维品质;学科素养;落后生
初中化学的特点可归纳为“短、平、快”三个字,即:周期短——只学一年;零基础——水平相当;进度快——一年讲完两本教材。这就为教师的教学提出了较高要求,也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了较大挑战性。而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也就成为一线教师不断探索的问题。当然,有效教学是一个兼具深度和广度的课题,以下仅就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与思考对此谈一些策略性的建议,希望对一线教师有所助益。
一、基于学科特点,培养学生学科思维品质
化学是从元素和原子、分子水平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的科学。要求学生对物质及其变化的宏观现象,能够进行微观的本质抽象,最后再运用化学语言进行符号表征,形成宏微符相结合的化学学科特质思维方式,形成化学学科的核心观念。这样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化学学科有其自身的学科思维特质,或者说,学生要学好化学,必须具备符合化学学科特点的思维特征,即所谓“宏观—微观—符号”的化学学科特质思维,这也正是理解物质性质及其变化的微观本质。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品质,在此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这是让学生迸发思维活力的基础。为达此目的,笔者力求做到使每节课形象、生动,并注意创设有趣的情境,设置诱人的悬念,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求知的欲望,同时,也注重指导学生运用已学的化学知识和方法解释自己所熟悉的实际问题;其次要善于分散难点,让学生乐于思维。对于较难的问题或知识内容,笔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分解,减缓坡度,分散难点,创造条件让学生便于思维和乐于思维。再次,给予学生充分地自主空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形成“自由争辩”的学风。由于学生往往受思维定势的影响,这不利于学科思维品质的发展,为克服这一问题,笔者有时会故意制造一些错误,让学生去发现、评价。此外,在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笔者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反省”的习惯,在组织练习的过程中,经常引导学生反省自己的思维,自觉地表述思维过程,自觉地加以检验。实践证明,只要将上述这几方面的思维训练落实到位,往往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
二、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促进学生学科素养发展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一门生活科学。它蕴藏了自然界许多奥妙,也包含了生活生产中许多知识,所谓“生活中有化学,化学中有生活”,就深刻道出了化学的本质内涵。学习化学的一种能力表现就是要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将化学中的科学思维很好地运用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例如,动态平衡思想,以微见宏、以宏析微的学习方法,科学的探究精神以及家国情怀的社会责任担当都是化学学习中重要的核心素养。同学们在学习中除了要掌握课本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外,还要很好地领会化学中的精华思维,并且经过自己的过滤、加工、沉淀变为自己的精髓,使自己的化学学科专业知识整合、升华,最终让它在今后的人生学习道路上熠熠生辉。为达到此种效果,笔者在实践中总结了以下方法:
首先,要善于创设真实且富有价值的问题情境,发展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学科,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选择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主题内容创设情境,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学科的社会价值,同时培养运用化学知识分析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学生的学科素养发展无疑有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其次,在客观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要更多地讓学生走进社会,了解社会,并参与社会,亲身感悟,为此可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方式去了解、参与,如:到图书馆去,学会查找检索资料,学会小组合作学习;到化工厂去参观,实地了解化学工艺流程;到社区去,调查生活状况,了解资源回收、利用情况;也可让学生参与一些热点话题的讨论,如中国拒绝洋垃圾、上海北京最严垃圾分类实施等,从小树立起绿色化学的理念,将来才能更好的服务社会。
三、关注落后生,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最大发展
兼顾全体,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发展是新课程倡导的基本理念之一。就初中化学而言,后进生的转化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很多一线教师都深有体会,初中化学的学习虽然只有一年,但不同学生之间拉开的差距往往是很大的。对此笔者的经验是,首先要树立并不断强化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观念,其次,要让所有学生都明白:“老师不会戴着有色眼镜看人,在老师眼中没有‘尖子生’和‘落后生’之分,只有努力学习和不努力学习这两类学生,过去已经成为历史,我们一起努力,一起拼搏,让每一天更精彩。”初三的学生已经很懂事了,这样的话对学生明说即可。如此一来,落后生在课堂上也就不会显得太拘束。
然而仅凭于此当然还是不够的,落后生学习的底子薄,学习能力相对较差,如何加以解决呢?笔者采取的方式是给他们上了“双保险”:首先,即把一些后进生分散分配在班上的四人小组内,小组交流时,尽量让他们多交流,多提问题,并尽量让他们多得到发言的机会。只要他们任何方面有了一点进步,发言时有了一点出彩的地方,笔者就毫无保留的大加赞扬;至于另一重“保险”,则是在班上成立“1+1”互助学习小组,为每一个后进生安排一个品学兼优的“小老师”,这样从课上到课下,从知识的学习到习题的训练进行全方位的帮、扶、带。由于初中化学知识属于初级范畴,毕竟是比较简单的,因而在教师和学生的帮助下,后进生不知不觉间就得以转化,成为课堂上的积极分子。
综上,本文简要探讨了三点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别为基于学科特点,培养学生学科思维品质;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促进学生学科素养发展;关注落后生,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最大发展。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注重结合实践积极探索和总结关于有效教学的问题,以不断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彩霞. 关于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 赤子(上中旬),2014(4).
[2] 王广福.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 数理化学习,2012,000(007):56-57.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思维品质;学科素养;落后生
初中化学的特点可归纳为“短、平、快”三个字,即:周期短——只学一年;零基础——水平相当;进度快——一年讲完两本教材。这就为教师的教学提出了较高要求,也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了较大挑战性。而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也就成为一线教师不断探索的问题。当然,有效教学是一个兼具深度和广度的课题,以下仅就笔者自身的教学实践与思考对此谈一些策略性的建议,希望对一线教师有所助益。
一、基于学科特点,培养学生学科思维品质
化学是从元素和原子、分子水平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的科学。要求学生对物质及其变化的宏观现象,能够进行微观的本质抽象,最后再运用化学语言进行符号表征,形成宏微符相结合的化学学科特质思维方式,形成化学学科的核心观念。这样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化学学科有其自身的学科思维特质,或者说,学生要学好化学,必须具备符合化学学科特点的思维特征,即所谓“宏观—微观—符号”的化学学科特质思维,这也正是理解物质性质及其变化的微观本质。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品质,在此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这是让学生迸发思维活力的基础。为达此目的,笔者力求做到使每节课形象、生动,并注意创设有趣的情境,设置诱人的悬念,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求知的欲望,同时,也注重指导学生运用已学的化学知识和方法解释自己所熟悉的实际问题;其次要善于分散难点,让学生乐于思维。对于较难的问题或知识内容,笔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分解,减缓坡度,分散难点,创造条件让学生便于思维和乐于思维。再次,给予学生充分地自主空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形成“自由争辩”的学风。由于学生往往受思维定势的影响,这不利于学科思维品质的发展,为克服这一问题,笔者有时会故意制造一些错误,让学生去发现、评价。此外,在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笔者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反省”的习惯,在组织练习的过程中,经常引导学生反省自己的思维,自觉地表述思维过程,自觉地加以检验。实践证明,只要将上述这几方面的思维训练落实到位,往往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
二、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促进学生学科素养发展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也是一门生活科学。它蕴藏了自然界许多奥妙,也包含了生活生产中许多知识,所谓“生活中有化学,化学中有生活”,就深刻道出了化学的本质内涵。学习化学的一种能力表现就是要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将化学中的科学思维很好地运用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例如,动态平衡思想,以微见宏、以宏析微的学习方法,科学的探究精神以及家国情怀的社会责任担当都是化学学习中重要的核心素养。同学们在学习中除了要掌握课本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外,还要很好地领会化学中的精华思维,并且经过自己的过滤、加工、沉淀变为自己的精髓,使自己的化学学科专业知识整合、升华,最终让它在今后的人生学习道路上熠熠生辉。为达到此种效果,笔者在实践中总结了以下方法:
首先,要善于创设真实且富有价值的问题情境,发展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学科,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选择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主题内容创设情境,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学科的社会价值,同时培养运用化学知识分析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学生的学科素养发展无疑有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其次,在客观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要更多地讓学生走进社会,了解社会,并参与社会,亲身感悟,为此可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方式去了解、参与,如:到图书馆去,学会查找检索资料,学会小组合作学习;到化工厂去参观,实地了解化学工艺流程;到社区去,调查生活状况,了解资源回收、利用情况;也可让学生参与一些热点话题的讨论,如中国拒绝洋垃圾、上海北京最严垃圾分类实施等,从小树立起绿色化学的理念,将来才能更好的服务社会。
三、关注落后生,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最大发展
兼顾全体,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发展是新课程倡导的基本理念之一。就初中化学而言,后进生的转化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很多一线教师都深有体会,初中化学的学习虽然只有一年,但不同学生之间拉开的差距往往是很大的。对此笔者的经验是,首先要树立并不断强化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观念,其次,要让所有学生都明白:“老师不会戴着有色眼镜看人,在老师眼中没有‘尖子生’和‘落后生’之分,只有努力学习和不努力学习这两类学生,过去已经成为历史,我们一起努力,一起拼搏,让每一天更精彩。”初三的学生已经很懂事了,这样的话对学生明说即可。如此一来,落后生在课堂上也就不会显得太拘束。
然而仅凭于此当然还是不够的,落后生学习的底子薄,学习能力相对较差,如何加以解决呢?笔者采取的方式是给他们上了“双保险”:首先,即把一些后进生分散分配在班上的四人小组内,小组交流时,尽量让他们多交流,多提问题,并尽量让他们多得到发言的机会。只要他们任何方面有了一点进步,发言时有了一点出彩的地方,笔者就毫无保留的大加赞扬;至于另一重“保险”,则是在班上成立“1+1”互助学习小组,为每一个后进生安排一个品学兼优的“小老师”,这样从课上到课下,从知识的学习到习题的训练进行全方位的帮、扶、带。由于初中化学知识属于初级范畴,毕竟是比较简单的,因而在教师和学生的帮助下,后进生不知不觉间就得以转化,成为课堂上的积极分子。
综上,本文简要探讨了三点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别为基于学科特点,培养学生学科思维品质;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促进学生学科素养发展;关注落后生,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最大发展。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注重结合实践积极探索和总结关于有效教学的问题,以不断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彩霞. 关于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 赤子(上中旬),2014(4).
[2] 王广福.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 数理化学习,2012,000(007):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