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宋代医家钱乙,在其《小儿药证直诀》中提出“肾主虚,无实也”的论点,明清医家多宗其说,清代医家江笔花明确写出“肾无实证”之语。对慢性肾病的辨治,多拘泥于“肾无实证”之说,一直影响到现代。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会议”等才认定水湿、瘀血、湿浊等实邪在肾脏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