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公益诉讼中“公益”的识别与认定——一种反向排除的视角

来源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guo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认定环境公益诉讼所救济的"环境公益"一直存在较大争议。从正面直接定义环境公益的概念极具难度与抽象性,但可以通过其与"私益"相区分的本质特点,采用反向排除的方法认定其范围,即先区分损害行为是环境污染行为还是生态破坏行为,再区分损害对象是对环境本身的损害还是对人的损害,最后区分损害结果是实害、具体危险还是抽象危险,构建从"损害行为—损害对象—损害后果"三要件递进排除能够通过私益诉讼得到救济的对象,进而识别出损害环境公益的具体表现。
其他文献
大豆对缺水最为敏感,干旱严重影响大豆的产量和品质,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大豆增产的主要障碍。提高大豆抗旱能力已经成为现代育种工作中的关键问题之一。近年来,学术界从干旱对大
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的发展离不开船舶力学的深入研究,而船舶力学的发展依赖于基础试验测试技术的突破。本文根据船舶力学的研究特点,将船舶力学基础试验测试技术分为水动力学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是指因脑血管疾病所致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由于血管性痴呆具有智能持续性受损的特点,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利用声发射技术对6种船用金属材料拉伸试验过程中产生的声发射信号进行了详细研究。通过对材料从弹性、屈服、强化直至破坏过程中的声发射信号参数统计分析,总结了船用金属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