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这是郑板桥题书斋联。上联主张以最简练的笔墨表现最丰富的内容,以少许胜多许。比如画兰竹易流于枝蔓,应删繁就简,使如三秋之树,瘦劲秀挺,没有细枝密叶。下联主张要“自出手眼,自树脊骨”,不可赶浪头、趋风气,必须自辟新路,似二月花,一花引来百花开,生机勃勃。换言之,就是倡导人们在追求绘画艺术时要积极创造出与众不同的新格调。
其实,作为一门艺术,教育教学也是如此。就拿部分青年教师来说,每每执教公开课,都能强烈地感受到他们那种不走寻常路的独创精神。
譬如这节《核舟记》,某青年教师就把这篇多少年来一直收编在册的传统课文上得非同一般。作为文言文,他没让学生一字一句地翻译句子。而是在通读全文后就进入第一个环节——说人物:
一说王叔远。让同学们选用文中词语来评价他的技艺:“奇巧”“灵怪”。并且在此基础上搜集更多成语来评价。如巧夺天工、巧妙绝伦、技压群雄,等等。
二说舟中所坐之人。东坡、鲁直、黄庭坚,还有“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借此明确这件微雕工艺品所雕的主题——“大苏泛赤壁”。
几乎是寥寥数语就直奔本课中心。
然而,遗憾的是,他却偏偏没有“说”魏学洢,即本文的作者。与众多名家巨笔相比,魏学洢的确名不见经传。但是,就本文来说,他做到了中心突出、言简意赅、形象逼真,也是值得我们认识一下的。
更加令人遗憾的是,在接下来的“理章法”“品情味”等环节里,该老师琐碎的语言、过度的讲解却严重地违背了“删繁就简”这一宗旨。
比如在“理章法”里,本来就是理解本文的篇章結构和说明顺序的。其核心问题不过就是“为什么先介绍船头而不介绍‘中轩敞者’”。在学生明确回答“是因为这件作品的主题就是‘大苏泛赤壁’”后,该老师还是搬出了绘画等其他艺术的布局方式等非常专业的理论来加以说明。
听到这里,我十分纳罕:作者不就是遵循先主后次的说明顺序吗?这种顺序不也是我们的一般认知习惯?何必要拿出这些高深的理论来唬学生!
再如“品情味”。该老师的处理方式更是令人瞠目结舌!他说:这个核舟本来是静置不动的,而作者却把它介绍得有声有色、有情有味,请同学们自选一点,引用原文加以印证。
我是自诩对本文极为熟悉的。但是,究竟哪些是突出“声色”的,我能说出的也不多啊!无非就是“如有所语”“若啸呼状”“若听茶声然”——声;“石青糁之”“其色墨”“其色丹”——色。这些与其说是作者介绍得生动,倒不如说是雕刻者雕得逼真!至于“情”与“味”,应该还是突显在本文的说明重点——“船头”和“船尾”上吧?作者如此详细地介绍,不也同样是在惊叹雕刻者技艺的精湛?如果将“大苏泛赤壁”的故事像该老师在课上那样无限拓展开来,这节课什么时候才能完结?
在观后研讨时,有同行也提出疑问:如何将文艺小品文上好?虽然,文艺小品文语言也有值得我们玩味的地方,但也不能上成散文不是?就像《绿色蝈蝈》(文艺性说明文)和《珍珠鸟》(散文),两文的主人公虽然都是一个小生物,而且语言都很生动有趣。但是,因为文体有别,我们在教材处理上,以及教法的选取上还是应该有所区别的吧?
每每观摩课例,我总是自问:如果换成我,我该怎么讲这节课?
首先立足文本,然后依据文体特点进行讲解。我再次提醒自己。具体的做法是:抓住“盖大苏泛赤壁”这一内容中心,引导学生欣赏这篇说明文的说明技巧——抓住特征,采用空间顺序由主到次地介绍“核舟”;紧扣“技艺亦灵怪矣哉”这一情感中心,对比突出王叔远微雕技术的精湛。如果架空文本、忽略文体,所有的创新都只能是“标新领异”,绝不可能收获“二月花”的以一当十、一花皆春的功效来。
因此,我想,对于年轻有为且极具创新意识的语文教师来说,领异标新是可取的,但立足教材与文体,删繁就简,用最简单巧妙的方法引导学生欣赏与领悟才是最可贵的。
一言以蔽之,创新应建立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之上!
其实,作为一门艺术,教育教学也是如此。就拿部分青年教师来说,每每执教公开课,都能强烈地感受到他们那种不走寻常路的独创精神。
譬如这节《核舟记》,某青年教师就把这篇多少年来一直收编在册的传统课文上得非同一般。作为文言文,他没让学生一字一句地翻译句子。而是在通读全文后就进入第一个环节——说人物:
一说王叔远。让同学们选用文中词语来评价他的技艺:“奇巧”“灵怪”。并且在此基础上搜集更多成语来评价。如巧夺天工、巧妙绝伦、技压群雄,等等。
二说舟中所坐之人。东坡、鲁直、黄庭坚,还有“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借此明确这件微雕工艺品所雕的主题——“大苏泛赤壁”。
几乎是寥寥数语就直奔本课中心。
然而,遗憾的是,他却偏偏没有“说”魏学洢,即本文的作者。与众多名家巨笔相比,魏学洢的确名不见经传。但是,就本文来说,他做到了中心突出、言简意赅、形象逼真,也是值得我们认识一下的。
更加令人遗憾的是,在接下来的“理章法”“品情味”等环节里,该老师琐碎的语言、过度的讲解却严重地违背了“删繁就简”这一宗旨。
比如在“理章法”里,本来就是理解本文的篇章結构和说明顺序的。其核心问题不过就是“为什么先介绍船头而不介绍‘中轩敞者’”。在学生明确回答“是因为这件作品的主题就是‘大苏泛赤壁’”后,该老师还是搬出了绘画等其他艺术的布局方式等非常专业的理论来加以说明。
听到这里,我十分纳罕:作者不就是遵循先主后次的说明顺序吗?这种顺序不也是我们的一般认知习惯?何必要拿出这些高深的理论来唬学生!
再如“品情味”。该老师的处理方式更是令人瞠目结舌!他说:这个核舟本来是静置不动的,而作者却把它介绍得有声有色、有情有味,请同学们自选一点,引用原文加以印证。
我是自诩对本文极为熟悉的。但是,究竟哪些是突出“声色”的,我能说出的也不多啊!无非就是“如有所语”“若啸呼状”“若听茶声然”——声;“石青糁之”“其色墨”“其色丹”——色。这些与其说是作者介绍得生动,倒不如说是雕刻者雕得逼真!至于“情”与“味”,应该还是突显在本文的说明重点——“船头”和“船尾”上吧?作者如此详细地介绍,不也同样是在惊叹雕刻者技艺的精湛?如果将“大苏泛赤壁”的故事像该老师在课上那样无限拓展开来,这节课什么时候才能完结?
在观后研讨时,有同行也提出疑问:如何将文艺小品文上好?虽然,文艺小品文语言也有值得我们玩味的地方,但也不能上成散文不是?就像《绿色蝈蝈》(文艺性说明文)和《珍珠鸟》(散文),两文的主人公虽然都是一个小生物,而且语言都很生动有趣。但是,因为文体有别,我们在教材处理上,以及教法的选取上还是应该有所区别的吧?
每每观摩课例,我总是自问:如果换成我,我该怎么讲这节课?
首先立足文本,然后依据文体特点进行讲解。我再次提醒自己。具体的做法是:抓住“盖大苏泛赤壁”这一内容中心,引导学生欣赏这篇说明文的说明技巧——抓住特征,采用空间顺序由主到次地介绍“核舟”;紧扣“技艺亦灵怪矣哉”这一情感中心,对比突出王叔远微雕技术的精湛。如果架空文本、忽略文体,所有的创新都只能是“标新领异”,绝不可能收获“二月花”的以一当十、一花皆春的功效来。
因此,我想,对于年轻有为且极具创新意识的语文教师来说,领异标新是可取的,但立足教材与文体,删繁就简,用最简单巧妙的方法引导学生欣赏与领悟才是最可贵的。
一言以蔽之,创新应建立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