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数学教育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tou172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要充分认识学生的发展潜能和个性差异,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善于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以及高度的责任感和道德感。为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注重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认真研究学生的实际能力
  
  学生的实际能力就是指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所具备的知识能力,这一点常常被忽视。众所周知,任何人在学习新知识时,旧知识总是要参与其中的,也就是用已有的知识学习新知。比如,在讲解新的数学概念时,教师应尽可能地从实际中引出问题,使学生了解这些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应用于生活实际,从而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同时,教师也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自己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中提炼出数学问题,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数学教学一方面要使学生了解人类关于数学方面的文化遗产,另一方面要使学生建立起正确对待周围事物的态度和方法,学会使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事例中看出数量关系的能力,这两者都是不可偏废的,都是学生是否具备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特别是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的具体事物中发现数量关系的能力;要认真研究学生学习新知识时已具有的能力,认真研究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方法,以学法定教法。这样教学,起点低、层次多、要求高,适应了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
  
  二.努力探寻学生的潜在能力
  
  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是素质教育研究的重点。我们知道,学生是正在发展中的人,学习新知时所具有的能力就是学生的潜在能力。在所有智力正常的学生中,没有潜能的学生是不存在的。课堂教学的关键就是要拓展学生的心理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思维,充分发挥其创造性和智力潜能。
  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地探索和思考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是单纯地给学生现成的知识,还是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探索和思考,以便发挥其潜在能力,这是数学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要“应试教育”还是要素质教育的大问题。一般地说,数学教科书中的例题是学习的范例,学生要通过例题的学习,了解例题所代表的一类知识的规律和理解方法。但这并不是说,只要学生学会了书本上的例题就可以自然而然地解决与之相似的问题。要能举一反三,就还需要学生有一个深入思考的过程,甚至要经过若干次错误与不完善的思考,这样才能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这更需要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余地,让学生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思维发展水平,提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不同学生的不同方法反映出学生对一个问题的认识水平。学生学习时说出自己的方法,表面上看课堂教学缺乏统一性,但教师从学生的不同回答中可以了解学生是怎样思考的,哪些学生处于较高的理解层面,哪些学生理解得还不够深入或不够准确,并从中调整下一步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以恰当地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养成一种善于思考、勇于提出自己想法的习惯,这对学生学习新内容、研究新问题是非常重要的。相反地,教师如果不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只是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走,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说出正确的解题方法,虽然这样可以比较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但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养成惰性。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所有能力中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讲,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创造,掌握一套适应自己的学习方法,做到在任何时候学习任何一种知识时都能“处处无师胜有师”。为此,教师有必要更新观念,研究数学的智慧,分析数学的方法,努力使学生像数学家那样去学习、去思考、去发现、去应用、去创造数学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教师可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学生把自己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上课时带着这些问题听讲,而对于在预习中已弄懂的内容可通过听讲来比较一下自己的理解与教师讲解之间的差距、看问题的角度是否相同,如有不同,哪种好些;课后复习——学生可先合上书本用自己的思路把课堂内容在脑子里“过”一遍,然后自己归纳出几个“条条”来。同时,教师还应加强对书本例题的剖析和推敲,因为课堂内老师讲的例题尽管数量不多,但都有一定的代表性。教师要研究每个例题所反映出的原理,分析解剖每个例题的关键所在,思考这类例题还可以从什么角度来提问,把已知条件和求解目标稍作变化又有什么结果,解题中每一步运算的依据又是什么,用到了哪些已有的知识,这类题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求解,等等。
  数学教学的关键不在改变数学知识本身,而是要改变教学思想、教学方法,要有先进的思想意识,要不断地将教学内容结构化,不断地将结构化的知识纳入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学生只有掌握了数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结构,才会做到以一贯十,触类旁通。
  (作者通联:562409贵州省兴义市万屯镇松林学校)
其他文献
目前,大部分教师仍然布置一些形式单一、陈旧、缺乏应用意识的计算题和应用题,学生仍停留在以“练”为主的机械操作式的作业模式中。这种作业形式已深深地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在新理念的指导下,设计形式多样、内容现实有趣、富有探索与思考的作业呢?  一.设计童趣性的作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热情者  为了激发学生对作业的兴趣,我在作业形式的多样化上下功夫,在“趣”字上做文章。尽量把作业中的数学知识编成故
期刊
有效教研是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本的一种民主、开放、科学的教研机制,也是一种坦诚、包容的学习文化。我校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以下促进教研活动的经验。    一.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使教研活动具有群体互动性    不以行政领导为核心,发挥每个教师的积极性,每个教师都可以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甚至组织、主持教研活动,形成互为主角、互为配角的积极依存关系,推动教研组向互动互惠的学习共同体转变,强化教研组的教
期刊
数学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乐意走进课堂,去品味学数学的情趣,才会有展示自我能力的欲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呢?    一 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根据十几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要想让学生乐学,必须做到让学生喜欢老师。学生喜欢老师,喜欢昕你的课,才会对你所教的学科感兴趣。数学本身难学难懂,若老师经常板着脸,学生有问题不敢问,甚至不懂装懂,不但学不好数学,更不会对数学感兴趣
期刊
“乐考”是乐学教育的重要方面。它的宗旨是通过考试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上进心,进一步增加情绪体验,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笔者认为小学数学“乐考”常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操作考查    应用操作是知能转化、学习迁移的重要途径,也是衡量学生是否真正掌握知识,能否在实践中应用的主要手段。操作考查,作为考试形式是对传统的试卷考试的大胆改革。  如五年级《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
期刊
时移世易,耻谈、羞谈、免谈“训练”成为当今语文教学时尚,托言空疏的“人文”取代了基本的语文“训练”。翻开《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希望在众多新名词、新概念中找到“训练”二字,总算在“教学建议”第四条中看到了这样一句话:“语文教学要注重语文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通篇仅此一处提到“训练”,而且还是捎带提及的,《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作为一个权威性的国家文
期刊
韩愈曾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也有人说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现代。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只有具备良好思想品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健康心理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教师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是很重要的。    一 教师应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教师作为人的灵魂的塑造者,更应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
期刊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既是物理知识教学的基础,也是物理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主要渠道和有效手段。大量的资料信息表明:中国基础教育最为突出的弊端之一,就是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动手能力的培养。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在很大范围内物理实验教学在某种程度上仍然处于“讲起来重要。教起来次要,考起来不要”的状态。实验教学因长期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而成为物理教学中的薄弱环节。  随着新
期刊
在每个班中,几乎都有极个别学生,由于长期在集体中处于后进,常常会受到同学的冷落与歧视,缺少的是理解与信任。长此以往,这种学生丧失了进取的信心和勇气,甚至成为“边缘人”。这不仅影响了个人的进步和班级的教学质量,也给社会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  从教多年,深知教育后进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时候教师们千方百计,千辛万苦的“好心”,效果却事倍功半,而在一次帮扶活动中,我偶然得到了一个启发,那就是“给学生自
期刊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他既是联系各科教师及学生之间的纽带,又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桥梁。班主任工作内容繁多,只有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事半功倍。我认为班级管理主要抓好四“头”,方能齐头并进。    一.建设“龙头”    所谓建设“龙头”,就是建有朝气、有战斗力的班干部队伍和学习的模范带头人。班干部队伍,是一个班级能否形成良好班风的决定因素,
期刊
据世界卫生组织一项全球性调查结果表明,现代社会中全符合“健康十条”的人群仅占人口总数的15%。学者们称这些健康人是“第一状态”;被确诊患有疾病属于不健康的人群也占15%左右,称之为“第二状态”;而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人群占70%,既非疾病也非健康的状态的“第三状态”,这个“第三状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亚健康状态”。    1.教师亚健康状态的形成    1.1教师亚健康现状  大量的调查数据显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