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其发展道德与法治素养,为日后的品格修养的塑造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其教学方式也应该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笔者以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案例教学更适合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案例教学,即在课堂中进行针对性的案例讲解与分析,从而帮助学生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因其具有生活性强、生动有趣等教学特点,对学生提高教学效率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案例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
将案例教学应用到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当中可以让教学内容贴近生活,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同时也方便老师的教学。这里的案例教学具体是指老师在课堂中将所教知识和生活实际中的案例结合起来,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对案例进行分析。将抽象的知识和复杂的道理现实化,增强课堂趣味性的同时还能够起到寓教于乐的效果。本文从笔者的教学实践出发,联系教学情况简述了几点对于案例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建议,陈述如下[1]。
一、引导学生结合案例展开高效预习
预习是一种极其高效的学习手段,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有一个大体的了解,便于在课堂中的听讲。但是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往往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在预习中觉得所学的知识太过简单,并不用耗费太大功夫进行课前预习或研究。这样的预习方式不仅没有达到老师预想的效果,反而会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影响从而降低课堂教学效果。因此老师在布置预习任务时,一定要做好提前准备。可以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运用一些有趣的案例来引导学生进行课前的预习。有趣的案例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性的经典素材则可以辅助老师进行教学。
例如《少年有梦》一课,这堂课是为了引导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且能够将自己的梦想同中国梦联系起来。老师在布置预习任务时,一定要设计全面详细的方案来指引学生。例如老师可以为学生展示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图片,并向学生介绍这句话出现的背景。时值国家动荡之际,周总理被老师问到为何而读书时毅然决然地喊出那声口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总理弱冠之龄便立下了伟大的志向,此后更为了国家奉献出自己的一生。身为祖国的未来,初中生又应该立下怎样的志愿,又能为祖国的建设做出些什么呢?然后可以以此切入本堂课程的讲解。在学生思考之际,老师可以在多媒体上为同学们播放《放飞梦想》这首歌曲。由周总理的事迹引发的一系列发人深省的问题可以让学生们明白自己今后该做些什么,该有什么样的梦想。应用这种通过案例来帮助学生预习的方法能够促使同学们日后在遇到问题时,能够主动思考分析并试着去自行解决,对学生养成自学习惯也有着一定的帮助[2]。
二、引导学生结合案例进行重难点突破
每节课中总有一些学生难以轻易理解的重难点,这些知识点往往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理解记忆。但是如果运用案例教学的方式,就可以很轻易地帮助学生消化这些知识。老师应该在课堂中针对这些重难点列举一些经典的案例,若学生最后能够应用课堂中的重难点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就说明了他们已经将这些知识理解并能够化为己用。如果学生如果只是背诵了这些知识而不能将其自如运用到对問题的分析中,就说明他们的学习还只是停留在表面上,这就需要老师进行进一步的讲解和教授。
例如《家的意味》,这节课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孝道文化和家文化这些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其重难点在于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家风并能够将其践行在自己生活实际的行动当中去。老师可以为学生列举如下案例:司马光位高权重却注重子女的培养,写下《训俭示康》警示子女应该自强自立,由于教导有方司马光之子个个都不仗父势,谦逊有礼;吉鸿昌父亲临终前对其说做官要清正廉洁,为民着想。父亲逝世后,吉鸿昌将“做官不许发财”几个字写在瓷碗上用以警示自己,此后更是一生清廉为民;钱基博对其子钱钟书十分严格,有一段时间钱钟书痴迷于小说而无心学习,被其父得知后一顿打,在钱钟书考上清华大学后,钱基博仍时常写信教诲钱钟书。在讲完上述几个案例后老师还应该结合这些名人的事迹做出总结,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这些名人的成功与其优良的家风是分不开的,好的家风可以帮助一个人变得更加优秀。将家风和案例教学联系到一起,可以让学生们真正认识到家风的重要性[3]。
三、引导学生结合案例进行练习巩固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说理性很强的学科,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给出的学习方法是记忆背诵知识点,学生对于这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深恶痛绝。事实上这种学习方法不仅挫伤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在学习效率的提升上也不会有太大的效果。其实老师让学生死记硬背知识也是为了便于其理解记忆,那么不妨运用案例教学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理解。案例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牢记所学知识,还能够培养其学以致用的能力。例如在学完《中学序曲》这一节后,老师可以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学生提问:“中学时代的重要性是什么?”这时学生应该能立即联系教材并在脑海中浮现出这个问题的答案。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这段时间并不是很长但却能为我们的一生奠定基础。同时中学时代还是一个人从少年迈入青年的见证。结合案例教学是一种极其适合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模式,在学生进行知识巩固的阶段能够有效帮助其进行复习[4]。
结束语: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案例教学法对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本文中,笔者从自身的教学经验出发讲述了几点案例教学法在平时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为了帮助学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记忆,老师应该充分学习并利用这种教学方式,将案例教学运用在学生的预习、巩固和重难点的攻克上。要让案例教学成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常用方法,使其成为一道课堂中靓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佚名. 案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J]. 甘肃教育,2018,617(21):123-124.
[2]张蓉. 案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J]. 文理导航,2017,56(2):86-86.
[3]马宏.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运用案例教学[J]. 广西教育,2018,78(1):67-68.
[4]吴明花. 白板案例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浅析[J]. 学周刊,2018,No.367(19):58-59.
关键词:案例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
将案例教学应用到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当中可以让教学内容贴近生活,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同时也方便老师的教学。这里的案例教学具体是指老师在课堂中将所教知识和生活实际中的案例结合起来,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对案例进行分析。将抽象的知识和复杂的道理现实化,增强课堂趣味性的同时还能够起到寓教于乐的效果。本文从笔者的教学实践出发,联系教学情况简述了几点对于案例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建议,陈述如下[1]。
一、引导学生结合案例展开高效预习
预习是一种极其高效的学习手段,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有一个大体的了解,便于在课堂中的听讲。但是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往往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在预习中觉得所学的知识太过简单,并不用耗费太大功夫进行课前预习或研究。这样的预习方式不仅没有达到老师预想的效果,反而会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影响从而降低课堂教学效果。因此老师在布置预习任务时,一定要做好提前准备。可以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运用一些有趣的案例来引导学生进行课前的预习。有趣的案例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性的经典素材则可以辅助老师进行教学。
例如《少年有梦》一课,这堂课是为了引导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并且能够将自己的梦想同中国梦联系起来。老师在布置预习任务时,一定要设计全面详细的方案来指引学生。例如老师可以为学生展示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图片,并向学生介绍这句话出现的背景。时值国家动荡之际,周总理被老师问到为何而读书时毅然决然地喊出那声口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总理弱冠之龄便立下了伟大的志向,此后更为了国家奉献出自己的一生。身为祖国的未来,初中生又应该立下怎样的志愿,又能为祖国的建设做出些什么呢?然后可以以此切入本堂课程的讲解。在学生思考之际,老师可以在多媒体上为同学们播放《放飞梦想》这首歌曲。由周总理的事迹引发的一系列发人深省的问题可以让学生们明白自己今后该做些什么,该有什么样的梦想。应用这种通过案例来帮助学生预习的方法能够促使同学们日后在遇到问题时,能够主动思考分析并试着去自行解决,对学生养成自学习惯也有着一定的帮助[2]。
二、引导学生结合案例进行重难点突破
每节课中总有一些学生难以轻易理解的重难点,这些知识点往往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理解记忆。但是如果运用案例教学的方式,就可以很轻易地帮助学生消化这些知识。老师应该在课堂中针对这些重难点列举一些经典的案例,若学生最后能够应用课堂中的重难点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就说明了他们已经将这些知识理解并能够化为己用。如果学生如果只是背诵了这些知识而不能将其自如运用到对問题的分析中,就说明他们的学习还只是停留在表面上,这就需要老师进行进一步的讲解和教授。
例如《家的意味》,这节课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孝道文化和家文化这些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其重难点在于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家风并能够将其践行在自己生活实际的行动当中去。老师可以为学生列举如下案例:司马光位高权重却注重子女的培养,写下《训俭示康》警示子女应该自强自立,由于教导有方司马光之子个个都不仗父势,谦逊有礼;吉鸿昌父亲临终前对其说做官要清正廉洁,为民着想。父亲逝世后,吉鸿昌将“做官不许发财”几个字写在瓷碗上用以警示自己,此后更是一生清廉为民;钱基博对其子钱钟书十分严格,有一段时间钱钟书痴迷于小说而无心学习,被其父得知后一顿打,在钱钟书考上清华大学后,钱基博仍时常写信教诲钱钟书。在讲完上述几个案例后老师还应该结合这些名人的事迹做出总结,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这些名人的成功与其优良的家风是分不开的,好的家风可以帮助一个人变得更加优秀。将家风和案例教学联系到一起,可以让学生们真正认识到家风的重要性[3]。
三、引导学生结合案例进行练习巩固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说理性很强的学科,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给出的学习方法是记忆背诵知识点,学生对于这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深恶痛绝。事实上这种学习方法不仅挫伤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在学习效率的提升上也不会有太大的效果。其实老师让学生死记硬背知识也是为了便于其理解记忆,那么不妨运用案例教学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理解。案例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牢记所学知识,还能够培养其学以致用的能力。例如在学完《中学序曲》这一节后,老师可以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学生提问:“中学时代的重要性是什么?”这时学生应该能立即联系教材并在脑海中浮现出这个问题的答案。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这段时间并不是很长但却能为我们的一生奠定基础。同时中学时代还是一个人从少年迈入青年的见证。结合案例教学是一种极其适合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模式,在学生进行知识巩固的阶段能够有效帮助其进行复习[4]。
结束语: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案例教学法对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本文中,笔者从自身的教学经验出发讲述了几点案例教学法在平时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为了帮助学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记忆,老师应该充分学习并利用这种教学方式,将案例教学运用在学生的预习、巩固和重难点的攻克上。要让案例教学成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常用方法,使其成为一道课堂中靓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佚名. 案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J]. 甘肃教育,2018,617(21):123-124.
[2]张蓉. 案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J]. 文理导航,2017,56(2):86-86.
[3]马宏.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运用案例教学[J]. 广西教育,2018,78(1):67-68.
[4]吴明花. 白板案例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浅析[J]. 学周刊,2018,No.367(19):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