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产前MRI对胎儿空回肠闭锁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经产后手术及病理证实为空肠或回肠闭锁且不合并其他胃肠疾病的胎儿共13例。所有病例均为产前常规超声检查发现胎儿肠管扩张或腹腔积液后继而接受MRI检查。孕妇年龄22~38岁,MRI检查时孕周26~37周,均为单胎妊娠。由两名影像诊断医师对MRI图像进行分析并将MRI诊断与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
【机 构】
: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放射科 510000,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放射科 510000,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放射科 510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产前MRI对胎儿空回肠闭锁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收集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经产后手术及病理证实为空肠或回肠闭锁且不合并其他胃肠疾病的胎儿共13例。所有病例均为产前常规超声检查发现胎儿肠管扩张或腹腔积液后继而接受MRI检查。孕妇年龄22~38岁,MRI检查时孕周26~37周,均为单胎妊娠。由两名影像诊断医师对MRI图像进行分析并将MRI诊断与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
结果MRI上显示小肠扩张(单个或多个肠襻)8例,其中1例合并腹部囊性包块;无肠管扩张5例,MRI上可见大量腹腔积液和肠管聚拢。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回肠闭锁9例,其中5例合并肠穿孔;空肠闭锁4例,其中1例合并肠穿孔并假囊肿形成。未合并肠穿孔的7例胎儿,产前MRI诊断闭锁位置正确5例;合并肠穿孔的6例胎儿,产前MRI诊断为肠闭锁合并胎粪性腹膜炎,但无法判断闭锁位置。
结论胎儿空回肠闭锁的产前MRI有其特征性表现,根据肠管内胎粪及羊水的分布可推断闭锁部位。对于产科常规超声检查提示肠道异常的胎儿,产前MRI在进一步评估病情方面具有补充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增强MRI列线图模型在术前预测肝细胞肝癌Ki-67表达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9月至2019年8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钆塞酸二钠增强MRI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肝细胞肝癌的85例患者的资料。根据术后免疫组化Ki-67指数将85例患者分为Ki-67低表达组(Ki-67指数≤10%,20例)和Ki-67高表达组(Ki-67指数>10%,65例)。两组的临床资料(肝炎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联合高分辨率CT(HRCT)的预测模型在实性成分比例(CTR)≤0.5早期肺腺癌浸润性鉴别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9年10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术前行PET-CT及HRCT检查的CTR≤0.5的早期肺腺癌患者91例,包括110个磨玻璃结节(GGN),据病理亚型分为浸润前-微浸润腺癌(MIA)组(22个)和浸润性腺癌(IAC)组(8
目的探讨基于T2WI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图的纹理分析鉴别低、高级别前列腺癌(PCa)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9月术后病理证实为PCa且根治术前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放射科行MRI检查的患者,包括常规T1WI、T2WI、扩散加权成像(DWI)序列。采用MaZda软件的3D数据分析模式在T2WI和ADC图上手动逐层绘制感兴趣区(ROI),并生成全肿瘤感兴趣容积
目的探讨成年男性腰椎骨密度(BMD)与腹部脂肪组织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6月至2018年9月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男性共1 374名,年龄30~75(50.9±0.30)岁。所有研究对象均测定身高、体质量、腰围,并计算体质指数(BMI);利用QCT测量腰1、腰2椎体的平均BMD值及腰2层面的腹部皮下脂肪面积(SFA)与内脏脂肪面积(VFA)。根据研究对象的BMD分为正常骨量组、
目的探讨应用无水乙醇治疗脑动静脉畸形(bAVM)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19年5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颅内血管畸形专科应用无水乙醇治疗的25例bAVM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4例,女11例,年龄7~62岁,中位年龄26岁。其中破裂bAVM 18例,未破裂bAVM 7例;Spezler-Martin分级<Ⅲ级14例,Ⅲ级7例,>Ⅲ级4例。观察临床效果及围手术期并发症情况等。结果25例患者
本文报道了Di-George综合征1例,该病较罕见。患儿男,5岁,因反复抽搐3年就诊,X线腕关节正侧位示符合3岁男孩骨龄,骨发育延迟。头颅CT示双侧半卵圆中心、基底核区、额枕叶及顶叶见多发结节状、条状钙化影,呈“八”字征,对称性分布,边界清,密度均匀,考虑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胸部CT示少许胸腺组织。基因染色体检查确诊为Di-George综合征。
心肌的延迟强化检测是评估心肌病变的重要手段,但CT受制于软组织分辨率低及伪影,在检测和定量心肌延迟强化方面受到巨大挑战。近年来,CT成像技术取得了快速发展,基于碘剂心肌CT延迟强化(LIE-CT)在评估缺血性和非缺血性心肌病方面得到重新关注,为CT在评估冠状动脉之外的心肌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本文通过对LIE-CT的扫描策略、衍生的技术及临床应用进行阐述,旨在提高对这项技术的认识。
本文报道1例小儿丙酸血症,患儿女,7个月余,以发育落后、反应差为主要临床表现。首次MRI检查示双侧额、顶、颞部局部脑沟增宽加深,双侧内囊前肢、双侧额叶T1WI未见稍高信号影,双侧内囊前肢T2WI未见低信号影,提示脑白质髓鞘化延迟;双侧丘脑腹外侧核、苍白球、外囊及双侧大脑半球皮层多发对称性T1WI等及稍低信号,T2WI高及稍高信号,上述影像考虑遗传代谢性疾病脑改变。外送标本行血串联质谱及尿有机酸气相
本文报道1例盆腔副脾。患者男,51岁。超声表现为盆腔内实质性病变伴丰富血流信号;MRI表现为盆腔内膀胱右后上方可见一类圆形边界清楚病变,T1WI呈等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扩散加权成像呈稍高信号,增强后病变明显欠均匀强化,可见粗大供血动脉;CT表现为盆腔偏右侧类圆形均匀等密度占位,增强动脉期病变呈花斑样强化,CT血管成像可见粗大供血动脉发自脾动脉末端脾门区,亦见伴行静脉汇入脾静脉。病理诊断:盆腔
心肌应变成像技术逐渐发展为一项优于射血分数,且能够更准确评估整体及局部心肌功能改变的方法,在精准诊断和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的潜在价值。本文就磁共振心肌应变技术在心肌梗死评估及预后方面的应用进行全面总结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