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县不同造林模式对杨树生长的影响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world5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蒙城县地处淮北平原中南部,位于北纬32°55′29″~32°29′4″,东经116°15′43″~116°49′25″,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8 ℃,无霜期212 d,年平均降雨量823 mm,全年平均日照2 321 h。境内土壤pH值7.2左右,砂礓黑土占87.9%,潮土占12.1%,海拔高度21.0~29.5 m,是典型的平原农区。蒙城县是杨树的适生区,也是以速生丰产用材林为主的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工程区。杨树栽培品种主要有I-69、I-72、沙兰杨、中林46、南抗杨、107、2 025 、NL-95、NL-895等。据调查,全县种植杨树3.10万 hm2,其中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分别占27%、30%、25%、18%,面积分别为8 400、9 333、7 733、5 534 hm2。随着杨树面积的不断增加,蒙城县以杨树资源为依托的木材加工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目前,全县有年产8万~10万 m3中高密度纤维板厂1家、胶合板厂14家、单板旋切机约600台,全年木材加工能力约40万 m3,年产值约4亿元。
  近年来,蒙城县林业生产得到了较快地发展,目前全县有林地面积3.82万 hm2,其中杨树面积3.10万 hm2,占有林地面积的81.15%,杨树已成为该县的主要造林树种。在造林实践中发现,杨树的造林模式不同,其生长量存在着差异。为满足工业用材需要,选择适宜的造林模式,提高杨树平均单株材积和单位面积蓄积量显得尤为必要[1]。为此,选取立地条件、抚育措施等方面相同,而造林模式不同的杨树造林地,进行调查、测量和对比分析,可为选取适宜的造林模式,进一步提高蒙城县的造林质量提供数据支撑。
  1材料与方法
  1.1调查样地概况
  调查样地位于蒙城县高标准农田林网治理区,分属3个乡镇(场),即小辛集乡牌坊治理区,面积约534 hm2;乐土镇柳林治理区,面积约600 hm2;白杨林场场部治理区,面积约1 333 hm2。以上治理区按照沟、渠、田、林、路配套治理,植树造林实行统一规划、分别实施、统一验收,造林时间均在2001年春季,立地条件均相似:土壤为砂礓黑土,地下水位7 m;穴状整地,2000年冬季在定植点挖0.8 m×0.8 m×0.8 m的树穴。
  1.2研究方法
  在调查样地的选择上,立地条件、造林品种、造林方法、抚育保护措施等方面相同,造林株距均为5 m,林带选取1、2、3~5行进行调查;片林选取6行以上(包括6行)、连片面积0.67 hm2以上进行调查[2]。牌坊、柳林、白杨场部3个治理区,每个治理区抽取8块调查样地,1、2、3~5行林带和片林各2块。每个样地抽取50株杨树,分别于2005年、2008年、2011年的1月上旬进行调查和测量,并作对比分析。
  生长量测定方法:每个样地调查50株林木,用测高仪测量样地内每木树高,计算其平均值为小班平均树高,数值保留小数点后1位;用直径卷尺进行每木检尺,检尺高度1.3 m,计算其平均值作为小班平均胸径,数值保留小数点后1位。将调查数据整理,在所测定胸径、树高的基础上,计算单株树木材积(根据样地的平均胸径值,查安徽省林业勘察设计院《林业调查设计常用手册》阜阳地区杨树一元材积表)。应用检验分析不同造林模式对杨树生长的影响。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造林模式对杨树树高生长的影响
  每个样地抽取50株杨树,于2011年1月上旬进行调查和测量,并做对比分析(表1)。2行林带与1行林带差异不大,因此只对1行林带进行分析。通过t检验分析可知(表2),1、3~5行林带的|t|<t0.05,2种模式的杨树高生长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1、3~5行林带造林模式对杨树高生长的影响差异不大,片林的|t|>t0.05,可见,片状造林模式对杨树高生长的影响差异较大。
  2.2不同造林模式对杨树胸径生长的影响
  通过t检验分析可知(表3),1、3~5行列带的|t|<t0.05,2种模式的杨树胸径生长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1、3~5行林带造林模式对杨树高生长的影响差异不大。片林的|t|>t0.05,可见片林造林模式对杨树胸径生长的影响差异较大。
  2.3不同造林模式对杨树材积生长的影响
  林分蓄积量是林分生产力的集中表现,与林分密度以及保存率密切相关。林木的单株材积决定于树高、胸高断面积和树干形数3个因子,密度对这几个因子都有一定的作用。密度对树高的作用较弱;树干形数随密度的加大而加大,但差数较小;密度对单株材积生长的作用规律与直径生长的相同,林分密度越大,其平均单株材积越小,而且较平均胸径降低的幅度要大得多,其原因基本上来自于个体对生活资源的竞争。
  2.4不同造林模式对杨树病虫害的影响
  研究过程中还发现,由于片林通风、透光差,杨树极易感染病害,如杨树黑斑病等,轻者引起早期落叶,影响树木生长,重则造成毁灭性灾害。乐土镇柳林治理区大户林农百亩连片造林地内,2006年、2008年、2010年都不同程度地发生杨树黑斑病,2006年、2008年造成提前落叶20 d左右;2010年发病较早,7月局部落叶严重,造成当年二次发叶,严重影响了树木生长。片林内树木发病后,长势衰弱,易受到桑天牛等害虫的危害。另外,片林枝丫交错,容易发生雪折、雪倒现象。
  3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带状造林对杨树的树高、胸径影响不大,单株材积量大,病虫害少,因此杨树带状造林的生长明显优于片状造林。在蒙城县栽植杨树,除选择适宜的品种,运用科学的造林方法外,还要根据造林地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带状造林模式,才能充分发挥林业的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3]。同时,杨树带状造林模式还能解决目前蒙城县林、农业生产中存在的2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一是林地产出问题。蒙城县杨树片林大多是2003年以前种植,有集体种植、大户林农承包种植、农户连片种植等形式。近年来,农产品价格持续看好,按当前的价格水平计算,栽种树木与种植农作物相比,平均收益偏低,农民积极性不高。而林带大多栽植在“三边”(路边、沟边、渠边)、“四荒”(荒坡、荒地、荒滩、荒沟)等废弃地上,由于这些土地立地条件较差,一般不宜耕种农作物,但作为林地栽植树木较为适宜,既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使林农获得一定的收益,又能对路、沟、渠、坡起到防护作用[4]。二是农田防护效应问题。干热风是蒙城县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多年来该县致力于通过农田防护林建设获得粮食作物的稳产和高产。据调查,树木的防护距离一般是树高的25倍。片林多是长方形或正方形,与同等面积的林带相比,防护范围小,防护效应低[5-6]。蒙城县高标准农田林网治理区内,网格面积通常为20 hm2左右,林带多植于路、沟、渠边,行数少,宽度窄,但长度长,防护农田的面积大,效果也好。
  4参考文献
  [1] 程鹏,束庆龙.现代林业理论与应用[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7:73-75.
  [2] 朱开福,蔡正亮.造林技术规程[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5-7.
  [3] 郑世锴.杨树丰产栽培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7:35-36.
  [4] 火树华,康木生.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0:195.
  [5] 吴和星,杜陵,刘世农,等.光皮桦不同混交造林模式对幼林生长的影响[J].贵州林业科技,2011,39(3):27-29.
  [6] 杨文廷.提高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的主要措施[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8,30(5):53.
其他文献
摘要 从轮作、间作、选种、播种、密植、田间管理、收获、储藏等方面总结大豆高产栽培技术,以为大豆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6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2-0030-02  大豆是粮食、油料、饲料和工业原料兼用的作物,可养人、养畜、养地,也可以创汇。在农业生产、种植结构布局和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过去由于大豆产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外科老年患者中运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期间接受住院治疗的100例老年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
旱稻也称抗旱节水稻。与水田生长的水稻不同,旱稻一生无需水层,通常是在旱地直播后靠雨养,或在此基础上适量补充灌溉。虽然旱稻生长对光、温要求与水稻相似,但旱稻不同于小麦、玉米等旱作物,其特殊关键时期必须有灌溉条件,否则会对产量造成极大影响。旱稻一生需水量较普通水稻少,一般为水稻的1/2~2/3,甚至更少。  新美洲星液体肥料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引进美国有机矿化技术并进口主原料,经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和中国科
目的使用核素肺灌注显像评价急性肺栓塞患者抗凝治疗前后肺血流灌注的变化情况。方法 13例急性肺栓塞患者治疗前均行肺灌注显像,均符合抗凝治疗的适应症及禁忌症,给予13例患
在2008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成功举办过程中,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仍需清醒地看到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的发展尚存在一定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