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当前小学科学教学中,实验教学较为低效。针对这种现状,我们要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提高实验教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优化小学科学教学。
关键词:实验教学 低效性 小学科学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6
一、当前实验教学中的低效性问题
学生在实验活动中思维能力欠缺,不能认真对待实验,仍然停留在看热闹的层面;学生的参与率低,相互之间合作不够。如在小组探讨活动中,有些学生只关注自己的事情,不理会老师和同学的讲解与帮助,也不愿意参与活动;还有些学生把实验仪器占为己有,没有合作意识,这些都影响到实验教学的开展。另外,有些科学探究实验需要家长在课后协助完成,但是这些活动并没有得到家长的重视与支持,再加上学生在课外实验中缺乏主动性,势必造成延伸实验的现象,效果不理想。例如:在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时,教师希望学生在家种一些植物的种子,由家长陪同学生每天观察记录种子的变化,但是有些家长没有耐心与毅力,最终没能帮助学生完成实验。
二、解决对策
⒈重视实验活动中学生的探究过程。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探究作为学习方式,它是一种教与学的策略。很多教师在课堂上都很重视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活动,获得发展。但是,怎样的探究活动才是有价值的,这个问题很值得我们深思。
有一节三年级的科学课,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液体的相同和不同。讲台两侧摆满了各种实验材料。有食用油、水、牛奶、蜂蜜、蜡光纸、小烧杯、玻璃片、木板、塑料小天平等。学生开始试验之前,老师提出的问题是:食用油、水、牛奶、蜂蜜有什么不同?学生根据平时的生活经验说出了很多看法,比如:颜色、透明度、味道、稀稠程度、喝下去的感覺、用途等等。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接下来,就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学生一下子蜂拥到讲台上领取材料,想领什么材料就领什么材料。学生顿时忙开了,课堂上很热闹。听课的老师问一个同学,你们在研究什么呀?学生摇摇头……
这节课,教师准备的大量工具和材料,是想让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各种液体更多的不同,体会到探究的乐趣。由于教师没有让学生确定自己要探究的课题,致使学生盲目地忙乱了一节课,无论是在科学概念方面,还是在科学态度、方法和探究方面,得到的东西很有限。
对于小学生来说,探究绝不等于不要教师的指导,不是完全放手给学生,有人认为探究就是让学生独立研究,只要老师指导了,就不是探究。那种“学生想研究什么就研究什么,学生想怎样研究就怎样研究”的做法实际上是不符合小学生学习实际的。
新课程改革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在学生提出了许许多多的问题之后,该怎么办?这些问题是否都有研究的价值,是否都能当堂研究,学生是否具备研究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指导他们整理、筛选,然后确定研究的问题,要让学生明确自己在研究什么,并紧紧围绕这个问题收集信息。
一个完美的科学探究活动,应该是“学生自己发现可研究的对象,提出问题,进行假设,拟定实验计划,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并进行汇报、交流。每位科学课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完成这样的科学探究活动。但是,真正做到这一步,需要一个能力形成的过程,如果只有探究的激情,而缺乏探究的方法,漫无目的地去操作,那么,只能说是科学课教师失去了应有的指导作用,是“有量无质”的探究活动。
作为科学课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放慢“探究的脚步”。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根据学生探究能力的水平,设计由扶到放的一系列活动。不仅要引领学生经历探究,更要注重探究活动的效果,让学生从中在各个方面得到最大的发展。当然,在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仍然需要依赖于学生的自主参与,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之内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而不是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这才是我们在科学教育中所追求的“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与“科学知识”三维教学目标的系统达成。
⒉充分利用校园的实验资源。
校园里有一些植物和小动物,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小学科学课中需要的实验资源。如在《蜗牛》教学中,教师在一个班级里只是用幻灯片的形式向学生传授关于蜗牛的身体结构、运动和生活习性方面的知识,并没有实物蜗牛,这样的讲解,学生只是了解了蝸牛的 部分知识;而在另一个班级中,教师上课时先问同学哪里可以找到蜗牛,然后组织学生捉蜗牛、养蜗牛,并且观察蜗牛身体的颜色、眼睛、触角、嘴巴等,观察蜗牛喜欢吃什么食物,怎样吃等,还有蜗牛是如何发现和找到食物的,在多种食物面前,蜗牛会首选哪种等。在饲养、观察蜗牛的同时,学生不但了解了蜗牛的身体结构、吃食情况,而且观察到蜗牛的排泄和产卵。学生通过此类探究活动,获得了对小动物的直观体验和感性认识,也体会到了科学实验的乐趣,为以后的探究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联系其它学科,让学生体会到实验触手可及。
在科学课程中,有许多知识是与其它学科密切联系的。如《声音教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其与音乐教学联系起来,观察钢琴、架子鼓等乐器的特点及声音的变化,让学生发现琴弦的振动产生出声音,琴弦的振动影响着声音的强弱、高低;在《运动起来后会怎样》这一课中,为了让学生感受运动前后心跳和呼吸的变化情况,科学教师可以与体育老师合作,让学生先跳绳两分钟,然后进行对比,再思考为什么运动后心跳和呼吸会加快;在教《让橡皮泥漂浮在水面上》时,虽然学生都知道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可以使下沉的橡皮泥上浮,但却不知其原因,而通过“体积”这个概念的讲解,学生就会明白这个道理。
总之,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讨论、自主思考等手段,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处于积极状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实验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动手探究未知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钟启泉. 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关键词:实验教学 低效性 小学科学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6
一、当前实验教学中的低效性问题
学生在实验活动中思维能力欠缺,不能认真对待实验,仍然停留在看热闹的层面;学生的参与率低,相互之间合作不够。如在小组探讨活动中,有些学生只关注自己的事情,不理会老师和同学的讲解与帮助,也不愿意参与活动;还有些学生把实验仪器占为己有,没有合作意识,这些都影响到实验教学的开展。另外,有些科学探究实验需要家长在课后协助完成,但是这些活动并没有得到家长的重视与支持,再加上学生在课外实验中缺乏主动性,势必造成延伸实验的现象,效果不理想。例如:在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时,教师希望学生在家种一些植物的种子,由家长陪同学生每天观察记录种子的变化,但是有些家长没有耐心与毅力,最终没能帮助学生完成实验。
二、解决对策
⒈重视实验活动中学生的探究过程。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探究作为学习方式,它是一种教与学的策略。很多教师在课堂上都很重视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活动,获得发展。但是,怎样的探究活动才是有价值的,这个问题很值得我们深思。
有一节三年级的科学课,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液体的相同和不同。讲台两侧摆满了各种实验材料。有食用油、水、牛奶、蜂蜜、蜡光纸、小烧杯、玻璃片、木板、塑料小天平等。学生开始试验之前,老师提出的问题是:食用油、水、牛奶、蜂蜜有什么不同?学生根据平时的生活经验说出了很多看法,比如:颜色、透明度、味道、稀稠程度、喝下去的感覺、用途等等。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接下来,就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学生一下子蜂拥到讲台上领取材料,想领什么材料就领什么材料。学生顿时忙开了,课堂上很热闹。听课的老师问一个同学,你们在研究什么呀?学生摇摇头……
这节课,教师准备的大量工具和材料,是想让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各种液体更多的不同,体会到探究的乐趣。由于教师没有让学生确定自己要探究的课题,致使学生盲目地忙乱了一节课,无论是在科学概念方面,还是在科学态度、方法和探究方面,得到的东西很有限。
对于小学生来说,探究绝不等于不要教师的指导,不是完全放手给学生,有人认为探究就是让学生独立研究,只要老师指导了,就不是探究。那种“学生想研究什么就研究什么,学生想怎样研究就怎样研究”的做法实际上是不符合小学生学习实际的。
新课程改革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在学生提出了许许多多的问题之后,该怎么办?这些问题是否都有研究的价值,是否都能当堂研究,学生是否具备研究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指导他们整理、筛选,然后确定研究的问题,要让学生明确自己在研究什么,并紧紧围绕这个问题收集信息。
一个完美的科学探究活动,应该是“学生自己发现可研究的对象,提出问题,进行假设,拟定实验计划,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并进行汇报、交流。每位科学课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完成这样的科学探究活动。但是,真正做到这一步,需要一个能力形成的过程,如果只有探究的激情,而缺乏探究的方法,漫无目的地去操作,那么,只能说是科学课教师失去了应有的指导作用,是“有量无质”的探究活动。
作为科学课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放慢“探究的脚步”。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根据学生探究能力的水平,设计由扶到放的一系列活动。不仅要引领学生经历探究,更要注重探究活动的效果,让学生从中在各个方面得到最大的发展。当然,在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仍然需要依赖于学生的自主参与,紧密结合科学知识的学习,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之内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而不是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这才是我们在科学教育中所追求的“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与“科学知识”三维教学目标的系统达成。
⒉充分利用校园的实验资源。
校园里有一些植物和小动物,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小学科学课中需要的实验资源。如在《蜗牛》教学中,教师在一个班级里只是用幻灯片的形式向学生传授关于蜗牛的身体结构、运动和生活习性方面的知识,并没有实物蜗牛,这样的讲解,学生只是了解了蝸牛的 部分知识;而在另一个班级中,教师上课时先问同学哪里可以找到蜗牛,然后组织学生捉蜗牛、养蜗牛,并且观察蜗牛身体的颜色、眼睛、触角、嘴巴等,观察蜗牛喜欢吃什么食物,怎样吃等,还有蜗牛是如何发现和找到食物的,在多种食物面前,蜗牛会首选哪种等。在饲养、观察蜗牛的同时,学生不但了解了蜗牛的身体结构、吃食情况,而且观察到蜗牛的排泄和产卵。学生通过此类探究活动,获得了对小动物的直观体验和感性认识,也体会到了科学实验的乐趣,为以后的探究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联系其它学科,让学生体会到实验触手可及。
在科学课程中,有许多知识是与其它学科密切联系的。如《声音教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其与音乐教学联系起来,观察钢琴、架子鼓等乐器的特点及声音的变化,让学生发现琴弦的振动产生出声音,琴弦的振动影响着声音的强弱、高低;在《运动起来后会怎样》这一课中,为了让学生感受运动前后心跳和呼吸的变化情况,科学教师可以与体育老师合作,让学生先跳绳两分钟,然后进行对比,再思考为什么运动后心跳和呼吸会加快;在教《让橡皮泥漂浮在水面上》时,虽然学生都知道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可以使下沉的橡皮泥上浮,但却不知其原因,而通过“体积”这个概念的讲解,学生就会明白这个道理。
总之,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讨论、自主思考等手段,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处于积极状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实验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动手探究未知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钟启泉. 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