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俄乌战争中,乌克兰得到了全世界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同情,但如果仔细计算,乌克兰却没有得到太多实质好处。另一方面,普京虽然成了众矢之的,他的权力却没有被削弱
价值亿万美元的决定
普京可能是当今最“勇敢”的国家领导人了,他不顾及国内国外的反对与劝阻,毅然发动了这场出师无名的战争。这场战争既不是为了世界和平,也看不出是为了更多的经济利益,他这么做似乎只显示出了他的独裁与孤傲。
普京的开战决定,让他成为众矢之的,并且损失亿万美元的投资。
乌克兰危机中,俄罗斯投资者损失的资金可能达到一万亿美元,平均下来,相当于每一名俄罗斯公民付出约7,000美元的代价。
这个损失源于投资者对所持有的俄罗斯资产失去了信心。俄乌战争开始之后,俄罗斯原本的金砖国家的势头被大幅削弱。俄罗斯股市目前的平均市盈率仅为5.2倍,远远低于全球其他国家,还不及新兴市场的一半。目前,俄罗斯市场的总价值为7,350亿美元。如果它的平均市盈率与新兴市场一样达到12.5倍,那么它的市值可达1.77万亿美元左右。
不能说股票市场的损失完全是由战争造成的,但政府要负绝大部分的责任。因为俄罗斯政府主导的一系列大事件,投资者们对于俄罗斯的商业环境和政治环境早已忧心忡忡。
普京不仅拥有一支现代化部队,更是俄罗斯最有权力的人,他对待自己的反对者从不手软。
2004年,俄罗斯石油巨头,曾经的俄罗斯首富米哈伊尔·霍多尔科夫斯基(Mkhail Khodorkovsky)掌控的尤科斯石油公司被指控拖欠数百亿美元的税款,此后宣告破产,公司的主要资产被出售给几家俄罗斯国有企业,米哈伊尔·霍多尔科夫斯基本人也被送入监狱。俄罗斯政府称这是一起单纯的法律案件,但是外界认为这是普京为了打压米哈伊尔·霍多尔科夫斯基而进行的围剿。原因是米哈伊尔·霍多尔科夫斯基有计划从政,这威胁到了普京的统治。
2013年7月,俄罗斯宣布对赫密塔吉基金管理公司(Hermitage Capital)总裁威廉·布劳德(William Browder)进行国际通缉,原因是其犯下了特大金额诈骗罪。威廉·布劳德在俄罗斯工作多年,他曾公开指控一些俄罗斯公司倒卖资产、不公平地稀释股票以及采取其他手段让大股东受益,被称为“企业反腐败勇士”。他还曾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对薄公堂,控告对方的违规行为,并获得了巨大胜利。
这些事件均发生在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和支持乌克兰东部地区的分离主义分子之前,俄罗斯独断专行的做法当时就已经引起了西方国家的不满。
股市困境
在全球层面上,投资者们已经学会了如何摆脱地缘政治造成的风险。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战争引起油价飙升,导致了停滞性通货膨胀,经济因此陷入困境。而现在,市场可能会因为战争或战争的谣言波动一时,但是近期的战争最多只能引起一个地区的危机,已经不能直接引起大面积经济衰落。事实上,投资者对货币政策信心十足,他们认为央行可以通过维持低利率或债券购买计划解决大多数问题,而政治因素的影响力并不太大。
但是,在个别国家,情况就没有如此乐观了,政治的影响力可能远远超过经济。在俄罗斯、伊朗和阿根廷股市上亦能发现DOG折让率(discount for obnoxious governments,即股市因令人生厌的政府而出现估值折让)带来的影响。伊朗多年蒙受战争侵害政局不稳定,俄罗斯战火连天,两国的股市表现也乏善可陈。伊朗股市市盈率5.6倍,市值1,310亿美元,DOG折让率55%。该国股市市盈率若跟新兴市场看齐,市值将升至2,920亿美元。假设俄罗斯股市市盈率与新兴股市看齐,市值将由眼前的7,350亿美元,升至1.77万亿美元,翻了一番。而倘若两者相减,则俄罗斯股市值较其应有水平低了1万亿美元。
除了伊朗,阿根廷也是俄罗斯的前车之鉴。2001年,包括阿根廷在内的拉美国家出现金融危机,阿根廷政府欠下上千亿美元的外债,并对外宣布无力偿还。十几年之后,阿根廷的债务危机依然没有得以解决。2014年7月30日,阿根廷与债权方之一的秃鹫基金商谈失败,8月8日,阿根廷政府就主权债务问题诉诸海牙国际法庭,结果不得而知。阿根廷股市也因此表现不佳,市盈率6.1倍,市值560亿美元,DOG折让率51%。阿根廷股市若升至新兴股市12.5倍水平,市值应达1,150亿美元。
如果投资者对政府不再信赖,后果并不仅限于股市低迷。政府信誉低可能导致国债利率高,阿根廷2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9.8%,高出墨西哥债券收益率5个百分点。国债利率高意味着政府必须在利息上花费更多, 政府就必须对本国公民征更多的税,征税越多则政府用在公共服务上的钱就越少,这就可能引起其他的社会问题。
大多数俄罗斯公民并不会注意到股票市场的问题,因为他们既不炒股,也不以退休金计划和共同基金的形式集体持有股票。然而,对于许多与普京关系密切的寡头大亨来说,股票市场的走势直接或间接地决定了他们拥有的财富的增减。其实,即使对于那些看似与股票市场无关的俄罗斯人,市场走低也不是好事,因为这会导致海外投资的减少,比如资本外逃和撤出,而投资是拉动经济的要素之一,这一要素不景气就会导致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不良结果已经显现出来了,俄罗斯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0.4%。
分析人士不时地指出,俄罗斯市场表现欠佳,代表着外界对俄罗斯的低估,国际投资者应该抓住这个机会购买俄罗斯资产。这种说法其实是利好俄罗斯经济的,可是,这种呼声一出,普京政府就会做出一些任性的举动,然后市场的希望再次破灭。如此反复,俄罗斯市场的低迷已经持续了非常久的一段时间。
制裁 两败俱伤
俄乌战争以来,经过一段毫无章法、各自为战的作战之后,美国与欧洲最终组合成了一个联盟,对俄罗斯实施一揽子制裁计划,制裁计划针对俄罗斯国有银行以及能源产业。制裁包括冻结资产,查处高层领导,停止贷款以及禁止向俄罗斯出口石油和国防工业需要的技术等措施。几个月之后,制裁没能让俄罗斯屈服,但是制裁对俄罗斯已经疲弱的经济造成有力的一击。 对国有银行的制裁给俄罗斯经济造成了最大、最直接的威胁。根据彭博社报道,未来三年中,俄罗斯外贸银行、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俄气银行和俄罗斯外经贸银行约有150亿以美元、欧元和瑞士法郎计价的国债到期。制裁使这些银行很难从西方资本市场得到资产和债权。如果失去长期的外部融资渠道,俄罗斯要偿还国债就更加困难。
流入俄罗斯的国际资本已经有明显的撤出趋势,而本国资本外逃也已成事实。2014年上半年,在俄罗斯商界,来自外资银行的贷款较上年同期的250亿美元降至79亿美元,意味着本地公司对俄罗斯国有银行的依赖性变得更强。
制裁并没有瞄准俄罗斯的能源出口,但拖延了俄罗斯对开采难度大的北极地区、深海和页岩层石油资源的开发,可能使俄罗斯未来几年内从能源上获得的利润下降。
经过多年石油出口的暴利累积,俄罗斯拥有1,730亿美元的主权财富基金。这笔巨款将被提取,以此稳定卢布汇率,并支付国有银行和企业的债务。这笔钱似乎还不够用,10月9日,俄罗斯财政部长安东·西卢阿诺夫表示,从长远看,由于油价下跌和西方制裁导致投资环境恶化,俄罗斯经济增长放缓,将无法承受目前的军费开支水平。
即使欧美联合对俄罗斯进行经济制裁,也没能迫使普京低头,他反而还偶尔采取一些反抗。最初,俄罗斯还只是说说而已,比如跟各种国际组织诉苦,威胁要诉诸法律。今年8月,俄罗斯直接采取了行动,总理梅德韦杰夫宣布,禁止从美国、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挪威进口水果、蔬菜、肉类、鱼、牛奶和乳制品。禁令即日生效,为期一年,这是俄罗斯最具针对性的一次反击。9月,欧美国家又再一次加大了对俄罗斯的制裁力度。如此你来我往,本以为这场经济战争会愈演愈烈,然而情况变化疾如旋踵。10月9日,在华盛顿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西方国家私下讨论关于停止制裁俄罗斯的事宜。俄罗斯财长安东·西卢阿诺夫在会后透露,在当天的会议上,各国代表都希望能尽快解决乌克兰东南部的问题,并取消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因为制裁本身就违背了全球经济联系加强和发展的大趋势。他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新预测,调低了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只能给这个预测增添负面因素。
隐藏的得失
俄乌战争中,乌克兰得到了全世界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同情,但如果仔细计算,乌克兰却没有得到太多实质好处。另一方面,普京虽然成了众矢之的,他的权力却没有被削弱。
9月16日,乌克兰议会批准乌克兰与欧盟准成员国协定。乌克兰国内欢欣鼓舞地支持这一决定,总统波罗申科将协定的签署称为历史性的一刻,并在议会领唱国歌《乌克兰仍在人间》。协定到2015年末才能完全生效,这之前是留给俄、乌、欧三方的过渡期,期望它们能达成一个折衷方案。协定生效前,乌克兰出口欧盟商品免关税,而欧盟出口乌克兰商品仍需缴税。其实,这一结果正是乌克兰危机前俄罗斯希望达到的目的,只是当时无力介入乌欧谈判。俄罗斯称只要乌克兰不执行乌欧协定,俄罗斯就暂时不对乌克兰征关税。因此,许多观察家们担心乌欧联系国协定最终将成为空谈。
乌克兰政府承诺,尽管乌欧协定延期推行,仍将进行国内的经济改革。这一承诺并没有太大力度,事实上,参考到过去23年中乌克兰政府的表现,改革的效率和力度很不乐观。至今,乌克兰政府仍未能削减国内高额的能源补贴、也没有减少对经济的干预,在遏制腐败方面也成果寥寥。当地报纸Zerkalo Nedeli周报称,甚至在乌冲突期间,乌克兰国防部还有官员借机发财,他们通过中介向志愿军的车辆和枪支收取回扣。应征入伍的企业雇员从乌克兰供货商手里买到的防弹衣竟然有假货。
目前局势显现出,乌克兰战胜俄罗斯的可能性不大,但普京也不能为所欲为。在国内,俄国公众并不支持俄乌全面开战。本不应参与其中的俄罗斯士兵的牺牲,引起国内不满。在国外,西方国家的制裁已使俄罗斯经济衰退更进一步,俄罗斯政府的强硬态度多半是在虚张声势。俄罗斯前财政部长Alexei Kudrin称,若西方施加更多制裁,本国GDP将下降5%。俄罗斯已动用了应急基金,普京政权内部也因为制裁导致的经济压力产生了矛盾。
从政治层面上看,战争对普京政府在俄罗斯国内的支持率没有影响。在俄罗斯国内,舆论对于政府的决定是支持的,似乎也接受这种孤立无缘的状态。甚至有的政客认为,被孤立之后,大众不得不消费国内的产品,这其实对本国产业是有好处的。经济学家Vladislav Inozemstev指出,普京对权力的掌控更多地依赖于维持人员的工资而非经济增长。由于能源出口需求再加上臃肿的政府部门,甚至在经济紧缩的时候,俄罗斯的工资也可能短期内保持稳定。一旦问题出现,政府依旧可以归咎于西方国家。
俄罗斯政府控制舆论的能力值得“钦佩”,宣传力量十分强大。勒瓦达中心(Levada Centre)公布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82%的俄罗斯民众认为乌克兰军队对MH17的坠毁负有责任。
虽然有一些本国的商界和政界精英对俄罗斯现在所走的路线持怀疑态度,但他们的权利的金钱来源过度依赖政府的支持,因此也不会轻易公开反对和质疑的言论。例如,国有银行因为失去西方国家的长期融资渠道而不满,但是他们也知道要度过前方的难关离不开政府的财政支持。
一场“尊严”之战
乌克兰危机之初,普京可能希望西方国家的犹豫不决和畏首畏尾能让他为所欲为。事实上,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制裁计划的出台效率颇高,也敢于指名道姓地声讨普京的所作所为。尽管如此,目前来看,俄罗斯并没有被打垮,而且还越挫越勇。《经济学人》杂志称,不论是对俄罗斯经济的危害还是对普京海外形象的影响,俄罗斯真正的痛苦不会出现,收复克里米亚以及使乌克兰受惠于莫斯科将是值得的。
俄罗斯势必要因为战争付出代价,只是代价还不足以让普京妥协。智库卡内基莫斯科中心(Carnegie Moscow Centre)的迪米特里·特列宁(Dmitri Trenin)说,普京是为了他的政治生命而战。他认为,普京面临两个选择,一是以决不屈服的姿态来赢得国内的支持;二是屈服于国际压力,但这可能让他失去一切。在MH17航班事件后,有一点逐渐明了,普京的行动是在为自己的政治生涯进行一段长期而艰苦的斗争,为此他不惜一切代价。
普京不是一个“唯利是图”的领导人,统一俄罗斯党杜马代表指出,确切地说,普京是一位使俄罗斯实现自给自足的“历史人物”。普京也曾表示,“俄罗斯有幸不是任何联盟的成员”,他把这作为一个俄罗斯“主权的保障”。普京发动战争的目的是基于政治考虑,而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是经济方面的,在普京看来,如果少吃些饭能够保住尊严,那么这场战争就是值得的。
2012年5月,普京再次当选总统时承诺,在社会支出方面会更加慷慨。如果他要兑现承诺,势必会让国家财政捉襟见肘。普京提出以征收3%的营业税的做法填补地方财政预算赤字。官方也宣布将抽走私人养老基金所占的联邦预算。
这些做法并没有降低普京的支持率,事实上,他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受到拥护。普京的宣传策略非常有效,他把自己塑造成为了民族气节而战的战士。近期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74%的俄罗斯人对美国有着负面看法,这个比例是后苏联时代中最高的。智库列瓦达中心的主管列夫·古德科夫解释,普京在乌克兰问题上与西方摊牌,使得俄罗斯自苏联解体以来多年积聚的“挫败感”得到了“强大的释放”。现在,普京已然知道自己与西方国家的关系无论怎样都难以挽回了,他可能已做好了破釜沉舟的准备。
价值亿万美元的决定
普京可能是当今最“勇敢”的国家领导人了,他不顾及国内国外的反对与劝阻,毅然发动了这场出师无名的战争。这场战争既不是为了世界和平,也看不出是为了更多的经济利益,他这么做似乎只显示出了他的独裁与孤傲。
普京的开战决定,让他成为众矢之的,并且损失亿万美元的投资。
乌克兰危机中,俄罗斯投资者损失的资金可能达到一万亿美元,平均下来,相当于每一名俄罗斯公民付出约7,000美元的代价。
这个损失源于投资者对所持有的俄罗斯资产失去了信心。俄乌战争开始之后,俄罗斯原本的金砖国家的势头被大幅削弱。俄罗斯股市目前的平均市盈率仅为5.2倍,远远低于全球其他国家,还不及新兴市场的一半。目前,俄罗斯市场的总价值为7,350亿美元。如果它的平均市盈率与新兴市场一样达到12.5倍,那么它的市值可达1.77万亿美元左右。
不能说股票市场的损失完全是由战争造成的,但政府要负绝大部分的责任。因为俄罗斯政府主导的一系列大事件,投资者们对于俄罗斯的商业环境和政治环境早已忧心忡忡。
普京不仅拥有一支现代化部队,更是俄罗斯最有权力的人,他对待自己的反对者从不手软。
2004年,俄罗斯石油巨头,曾经的俄罗斯首富米哈伊尔·霍多尔科夫斯基(Mkhail Khodorkovsky)掌控的尤科斯石油公司被指控拖欠数百亿美元的税款,此后宣告破产,公司的主要资产被出售给几家俄罗斯国有企业,米哈伊尔·霍多尔科夫斯基本人也被送入监狱。俄罗斯政府称这是一起单纯的法律案件,但是外界认为这是普京为了打压米哈伊尔·霍多尔科夫斯基而进行的围剿。原因是米哈伊尔·霍多尔科夫斯基有计划从政,这威胁到了普京的统治。
2013年7月,俄罗斯宣布对赫密塔吉基金管理公司(Hermitage Capital)总裁威廉·布劳德(William Browder)进行国际通缉,原因是其犯下了特大金额诈骗罪。威廉·布劳德在俄罗斯工作多年,他曾公开指控一些俄罗斯公司倒卖资产、不公平地稀释股票以及采取其他手段让大股东受益,被称为“企业反腐败勇士”。他还曾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对薄公堂,控告对方的违规行为,并获得了巨大胜利。
这些事件均发生在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和支持乌克兰东部地区的分离主义分子之前,俄罗斯独断专行的做法当时就已经引起了西方国家的不满。
股市困境
在全球层面上,投资者们已经学会了如何摆脱地缘政治造成的风险。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战争引起油价飙升,导致了停滞性通货膨胀,经济因此陷入困境。而现在,市场可能会因为战争或战争的谣言波动一时,但是近期的战争最多只能引起一个地区的危机,已经不能直接引起大面积经济衰落。事实上,投资者对货币政策信心十足,他们认为央行可以通过维持低利率或债券购买计划解决大多数问题,而政治因素的影响力并不太大。
但是,在个别国家,情况就没有如此乐观了,政治的影响力可能远远超过经济。在俄罗斯、伊朗和阿根廷股市上亦能发现DOG折让率(discount for obnoxious governments,即股市因令人生厌的政府而出现估值折让)带来的影响。伊朗多年蒙受战争侵害政局不稳定,俄罗斯战火连天,两国的股市表现也乏善可陈。伊朗股市市盈率5.6倍,市值1,310亿美元,DOG折让率55%。该国股市市盈率若跟新兴市场看齐,市值将升至2,920亿美元。假设俄罗斯股市市盈率与新兴股市看齐,市值将由眼前的7,350亿美元,升至1.77万亿美元,翻了一番。而倘若两者相减,则俄罗斯股市值较其应有水平低了1万亿美元。
除了伊朗,阿根廷也是俄罗斯的前车之鉴。2001年,包括阿根廷在内的拉美国家出现金融危机,阿根廷政府欠下上千亿美元的外债,并对外宣布无力偿还。十几年之后,阿根廷的债务危机依然没有得以解决。2014年7月30日,阿根廷与债权方之一的秃鹫基金商谈失败,8月8日,阿根廷政府就主权债务问题诉诸海牙国际法庭,结果不得而知。阿根廷股市也因此表现不佳,市盈率6.1倍,市值560亿美元,DOG折让率51%。阿根廷股市若升至新兴股市12.5倍水平,市值应达1,150亿美元。
如果投资者对政府不再信赖,后果并不仅限于股市低迷。政府信誉低可能导致国债利率高,阿根廷2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9.8%,高出墨西哥债券收益率5个百分点。国债利率高意味着政府必须在利息上花费更多, 政府就必须对本国公民征更多的税,征税越多则政府用在公共服务上的钱就越少,这就可能引起其他的社会问题。
大多数俄罗斯公民并不会注意到股票市场的问题,因为他们既不炒股,也不以退休金计划和共同基金的形式集体持有股票。然而,对于许多与普京关系密切的寡头大亨来说,股票市场的走势直接或间接地决定了他们拥有的财富的增减。其实,即使对于那些看似与股票市场无关的俄罗斯人,市场走低也不是好事,因为这会导致海外投资的减少,比如资本外逃和撤出,而投资是拉动经济的要素之一,这一要素不景气就会导致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不良结果已经显现出来了,俄罗斯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0.4%。
分析人士不时地指出,俄罗斯市场表现欠佳,代表着外界对俄罗斯的低估,国际投资者应该抓住这个机会购买俄罗斯资产。这种说法其实是利好俄罗斯经济的,可是,这种呼声一出,普京政府就会做出一些任性的举动,然后市场的希望再次破灭。如此反复,俄罗斯市场的低迷已经持续了非常久的一段时间。
制裁 两败俱伤
俄乌战争以来,经过一段毫无章法、各自为战的作战之后,美国与欧洲最终组合成了一个联盟,对俄罗斯实施一揽子制裁计划,制裁计划针对俄罗斯国有银行以及能源产业。制裁包括冻结资产,查处高层领导,停止贷款以及禁止向俄罗斯出口石油和国防工业需要的技术等措施。几个月之后,制裁没能让俄罗斯屈服,但是制裁对俄罗斯已经疲弱的经济造成有力的一击。 对国有银行的制裁给俄罗斯经济造成了最大、最直接的威胁。根据彭博社报道,未来三年中,俄罗斯外贸银行、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俄气银行和俄罗斯外经贸银行约有150亿以美元、欧元和瑞士法郎计价的国债到期。制裁使这些银行很难从西方资本市场得到资产和债权。如果失去长期的外部融资渠道,俄罗斯要偿还国债就更加困难。
流入俄罗斯的国际资本已经有明显的撤出趋势,而本国资本外逃也已成事实。2014年上半年,在俄罗斯商界,来自外资银行的贷款较上年同期的250亿美元降至79亿美元,意味着本地公司对俄罗斯国有银行的依赖性变得更强。
制裁并没有瞄准俄罗斯的能源出口,但拖延了俄罗斯对开采难度大的北极地区、深海和页岩层石油资源的开发,可能使俄罗斯未来几年内从能源上获得的利润下降。
经过多年石油出口的暴利累积,俄罗斯拥有1,730亿美元的主权财富基金。这笔巨款将被提取,以此稳定卢布汇率,并支付国有银行和企业的债务。这笔钱似乎还不够用,10月9日,俄罗斯财政部长安东·西卢阿诺夫表示,从长远看,由于油价下跌和西方制裁导致投资环境恶化,俄罗斯经济增长放缓,将无法承受目前的军费开支水平。
即使欧美联合对俄罗斯进行经济制裁,也没能迫使普京低头,他反而还偶尔采取一些反抗。最初,俄罗斯还只是说说而已,比如跟各种国际组织诉苦,威胁要诉诸法律。今年8月,俄罗斯直接采取了行动,总理梅德韦杰夫宣布,禁止从美国、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挪威进口水果、蔬菜、肉类、鱼、牛奶和乳制品。禁令即日生效,为期一年,这是俄罗斯最具针对性的一次反击。9月,欧美国家又再一次加大了对俄罗斯的制裁力度。如此你来我往,本以为这场经济战争会愈演愈烈,然而情况变化疾如旋踵。10月9日,在华盛顿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西方国家私下讨论关于停止制裁俄罗斯的事宜。俄罗斯财长安东·西卢阿诺夫在会后透露,在当天的会议上,各国代表都希望能尽快解决乌克兰东南部的问题,并取消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因为制裁本身就违背了全球经济联系加强和发展的大趋势。他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新预测,调低了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只能给这个预测增添负面因素。
隐藏的得失
俄乌战争中,乌克兰得到了全世界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同情,但如果仔细计算,乌克兰却没有得到太多实质好处。另一方面,普京虽然成了众矢之的,他的权力却没有被削弱。
9月16日,乌克兰议会批准乌克兰与欧盟准成员国协定。乌克兰国内欢欣鼓舞地支持这一决定,总统波罗申科将协定的签署称为历史性的一刻,并在议会领唱国歌《乌克兰仍在人间》。协定到2015年末才能完全生效,这之前是留给俄、乌、欧三方的过渡期,期望它们能达成一个折衷方案。协定生效前,乌克兰出口欧盟商品免关税,而欧盟出口乌克兰商品仍需缴税。其实,这一结果正是乌克兰危机前俄罗斯希望达到的目的,只是当时无力介入乌欧谈判。俄罗斯称只要乌克兰不执行乌欧协定,俄罗斯就暂时不对乌克兰征关税。因此,许多观察家们担心乌欧联系国协定最终将成为空谈。
乌克兰政府承诺,尽管乌欧协定延期推行,仍将进行国内的经济改革。这一承诺并没有太大力度,事实上,参考到过去23年中乌克兰政府的表现,改革的效率和力度很不乐观。至今,乌克兰政府仍未能削减国内高额的能源补贴、也没有减少对经济的干预,在遏制腐败方面也成果寥寥。当地报纸Zerkalo Nedeli周报称,甚至在乌冲突期间,乌克兰国防部还有官员借机发财,他们通过中介向志愿军的车辆和枪支收取回扣。应征入伍的企业雇员从乌克兰供货商手里买到的防弹衣竟然有假货。
目前局势显现出,乌克兰战胜俄罗斯的可能性不大,但普京也不能为所欲为。在国内,俄国公众并不支持俄乌全面开战。本不应参与其中的俄罗斯士兵的牺牲,引起国内不满。在国外,西方国家的制裁已使俄罗斯经济衰退更进一步,俄罗斯政府的强硬态度多半是在虚张声势。俄罗斯前财政部长Alexei Kudrin称,若西方施加更多制裁,本国GDP将下降5%。俄罗斯已动用了应急基金,普京政权内部也因为制裁导致的经济压力产生了矛盾。
从政治层面上看,战争对普京政府在俄罗斯国内的支持率没有影响。在俄罗斯国内,舆论对于政府的决定是支持的,似乎也接受这种孤立无缘的状态。甚至有的政客认为,被孤立之后,大众不得不消费国内的产品,这其实对本国产业是有好处的。经济学家Vladislav Inozemstev指出,普京对权力的掌控更多地依赖于维持人员的工资而非经济增长。由于能源出口需求再加上臃肿的政府部门,甚至在经济紧缩的时候,俄罗斯的工资也可能短期内保持稳定。一旦问题出现,政府依旧可以归咎于西方国家。
俄罗斯政府控制舆论的能力值得“钦佩”,宣传力量十分强大。勒瓦达中心(Levada Centre)公布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82%的俄罗斯民众认为乌克兰军队对MH17的坠毁负有责任。
虽然有一些本国的商界和政界精英对俄罗斯现在所走的路线持怀疑态度,但他们的权利的金钱来源过度依赖政府的支持,因此也不会轻易公开反对和质疑的言论。例如,国有银行因为失去西方国家的长期融资渠道而不满,但是他们也知道要度过前方的难关离不开政府的财政支持。
一场“尊严”之战
乌克兰危机之初,普京可能希望西方国家的犹豫不决和畏首畏尾能让他为所欲为。事实上,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制裁计划的出台效率颇高,也敢于指名道姓地声讨普京的所作所为。尽管如此,目前来看,俄罗斯并没有被打垮,而且还越挫越勇。《经济学人》杂志称,不论是对俄罗斯经济的危害还是对普京海外形象的影响,俄罗斯真正的痛苦不会出现,收复克里米亚以及使乌克兰受惠于莫斯科将是值得的。
俄罗斯势必要因为战争付出代价,只是代价还不足以让普京妥协。智库卡内基莫斯科中心(Carnegie Moscow Centre)的迪米特里·特列宁(Dmitri Trenin)说,普京是为了他的政治生命而战。他认为,普京面临两个选择,一是以决不屈服的姿态来赢得国内的支持;二是屈服于国际压力,但这可能让他失去一切。在MH17航班事件后,有一点逐渐明了,普京的行动是在为自己的政治生涯进行一段长期而艰苦的斗争,为此他不惜一切代价。
普京不是一个“唯利是图”的领导人,统一俄罗斯党杜马代表指出,确切地说,普京是一位使俄罗斯实现自给自足的“历史人物”。普京也曾表示,“俄罗斯有幸不是任何联盟的成员”,他把这作为一个俄罗斯“主权的保障”。普京发动战争的目的是基于政治考虑,而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是经济方面的,在普京看来,如果少吃些饭能够保住尊严,那么这场战争就是值得的。
2012年5月,普京再次当选总统时承诺,在社会支出方面会更加慷慨。如果他要兑现承诺,势必会让国家财政捉襟见肘。普京提出以征收3%的营业税的做法填补地方财政预算赤字。官方也宣布将抽走私人养老基金所占的联邦预算。
这些做法并没有降低普京的支持率,事实上,他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受到拥护。普京的宣传策略非常有效,他把自己塑造成为了民族气节而战的战士。近期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74%的俄罗斯人对美国有着负面看法,这个比例是后苏联时代中最高的。智库列瓦达中心的主管列夫·古德科夫解释,普京在乌克兰问题上与西方摊牌,使得俄罗斯自苏联解体以来多年积聚的“挫败感”得到了“强大的释放”。现在,普京已然知道自己与西方国家的关系无论怎样都难以挽回了,他可能已做好了破釜沉舟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