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总结膀胱癌根治术盆腔淋巴结清扫的疗效. 方法 膀胱癌患者95例.男76例,女19例.年龄25~78岁.初发49例、复发46例.病理分类:尿路上皮癌87例、腺癌5例、鳞状细胞癌3例.病理分级:G117例、G2 39例、G3 31例.病理分期:Ta~T1 10例、T2 54例,T3 26例、T45例.95例均行膀胱癌根治术及标准的双侧区域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清扫范围包括双侧髂内、髂外以及闭孔淋巴结
【机 构】
:
200032,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200032,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200032,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膀胱癌根治术盆腔淋巴结清扫的疗效. 方法 膀胱癌患者95例.男76例,女19例.年龄25~78岁.初发49例、复发46例.病理分类:尿路上皮癌87例、腺癌5例、鳞状细胞癌3例.病理分级:G117例、G2 39例、G3 31例.病理分期:Ta~T1 10例、T2 54例,T3 26例、T45例.95例均行膀胱癌根治术及标准的双侧区域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清扫范围包括双侧髂内、髂外以及闭孔淋巴结. 结果 95例清扫手术平均时间20 min,平均出血量25 ml,术中未发生重要血管及神经损伤.清扫淋巴结数目1~20枚,平均10枚,淋巴结阳性率为17.9%(17/95).术后发生近期并发症12例(12.6%),包括盆腔淋巴瘘、盆腔感染、阴囊或下肢水肿.术后随访3~64个月,中位时间34个月,死亡16例,3年存活率84.5%. 结论 膀胱癌根治术中行标准的双侧区域盆腔淋巴结清扫能提高分期准确性和患者生存率,无严重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操作。
其他文献
经皮肾取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76年Fernstrom和Johansson通过经皮肾穿刺造瘘管取出肾盂内结石获得成功,从此开创了经皮肾取石的先河,通过建立经皮肾通道,将较大的结石击碎后取出改变了只有开放手术才可将结石取出的观念.20世纪80年代经皮肾取石操作步骤逐渐标准化并作为一种可替代开放手术治疗肾结石的方法在国外传播.20世纪90年代我国学者吴开俊、李逊教授等勇于创新,结合我国腔内泌尿外科的实
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按起源可分为B细胞型和T细胞型,其中T细胞型罕见[1-3].我科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2008年5月12日14时,正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手术室的魏强教授顾不得一上午手术的疲劳,正在查看下一个手术患者的资料.而此时麻醉师熟练地对患者实施麻醉.像往常一样,检查无误之后,魏教授合起了手术刀,开始了这台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紧张的手术刚刚开始不久 ,魏教授突然感到手术床上的患者在移动,他下意识的拦腰赶紧抱住患者.此时,这才发现脚下的手术室的地板晃动的厉害,手术台上的器械也不停的"跳舞",
妊娠滋养细胞经血液种植于膀胱黏膜引起大出血罕见.2006年8月,我们收治人工流产后正常滋养细胞膀胱种植致大出血患者1例,现报告如下。
作为一名生活和工作在成者的医务工作者,我和我的家人一起亲成了这次巨大的灾难.但正是这次大灾,让我对我们的同胞、祖国和党有了一次更本质、更直接地了解和认识.正是这次巨大的灾难让我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看到了我们中华民族最伟大和优秀的特质,看到了伟大祖国的无限希望和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凝聚力。
患者,女,60岁.发现右上腹无痛性肿块1个月于2002年10月30日人院.患者无肉眼血尿,无发热.查体: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坐位时右上腹触及一约5 cm×5 cm肿块,境界清、光整、质偏硬,活动度大,无触痛,双侧肾区无叩击痛,全身未及肿大淋巴结.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正常。
目的 破坏小,肾功能受损轻)、住院时间短、疗效可靠、可重复进行等特点,可作为肾盏狭窄及闭锁患者微创治疗的首选。
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是一类给患者带来严重社会及卫生问题的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其发病率日益增高.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女性尿失禁患病率为10%~50%,随年龄增长患病率逐渐增高[1-2]。
2008年6月27-29日,WCE中国行--经皮肾手术与操作规范研讨会暨<中华泌尿外科杂志>专题组会在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微创外科中心举行.会议由<中华泌尿外科杂志>编委会、编辑部与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微创外科中心联合举力.来自全国各地的300余位泌尿外科专家及医生出度会议。
为降低残石率,2003年至2005年我们在复杂性肾结石开放手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和超声辅助取石,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