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罪化的实践反思及限制路径——以刑罚的该当性为切入点

来源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aph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立法与司法实践中也存在着过罪化现象,推动其产生的内在动因在于“刑法万能”思想的误导、社会治理的乏力以及“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导向。过多的刑法条文以及泛滥的刑罚只是过罪化现象的表征,并不能作为判断过罪化现象的标准。其判断基准为刑罚是否具有该当性,且过罪化仅是不具有该当性刑罚的犯罪化。基于以上分析,传统理论所倡导的限制过罪化的举措就有舍本逐末之嫌,刑罚的该当性才是限制过罪化的唯一标尺。解决过罪化现象的根本路径须遵循三个步骤:行为必须侵害或者威胁法益、行为具备刑法规制的必要性、行为由刑法规制有效且可行。
其他文献
从VisionC开始,斯柯达向我们昭示着这个捷克品牌未来的设计走向,事实上,在最新一季的新车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概念车上的影子,而在今年北京车展亮相的VisionS则是斯柯达SUV车型未
中国老龄法的变迁经历了以“孝道入法”的古代中国老龄法、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近代中国老龄法和专门化、全面化的新中国老龄法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其变迁特点体现在老龄立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