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自我监控学习理论基础上,根据初中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编制了初中生学习自我监控问卷,通过因素分析发现,量表可以提取6个因子:计划与准备、意识与方法、自我感知、自我监察、补救修正、总领调节。通过对250名中学生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编制了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初中生学习自我监控量表。
关键词初中生学习自我监控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
1 问题提出
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是学生元认知能力的核心成分之一,是学生心理素质结构认知维度上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监控性自M.Snyder(1972)博士提出后,受到心理学界的广泛关注。认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领域更多把它作为一种特殊的认知能力(元认知)来描述这一行为。学生的学习自我监控能力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关键因素。研究学生的学习自我监控,既有利于学生认知、学习能力的发展,又有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健康发展。
自20 世纪70 年代自我监控学习理论在西方兴起,20 世纪90 年代在我国受到重视以来,学生学习自我监控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获得长足进步。对自我监控量表的研究一直伴随着对自我监控结构的探讨。国外研究者Belfiore等认为自我监控学习能力包括自我监察、自我指导和自我强化三个部分;Corno等人将它划分为隐密型(如对动机、情绪的调控)和外显型(如选择、创设好的学习环境)两种;Zimmerman等人则通过访谈分析提出了自我监控学习能力的一些具体内容。他提出的WHWW结构模式,将自我监控学习分为动机、方法、结果和环境四个维度。在国内,较有影响的是1995年我国学者董奇、周勇等结合儿童学习的过程和阶段提出了儿童自我监控学习能力的理论构想,从宏观上将自我监控学习能力的体现划分为学习之前、学习之中、学习之后三个方面。其成分及涵义有八个维度:学习前:计划性、准备性;学习中:意识性、方法性、执行性;学习后:反馈性、补救性、总结性。
近年来国内外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当前中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落后于学生个体其他方面的学习能力,中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在一定阶段不能自主形成,需要有意识地培养。让学生清楚地认识自己在学习能力分布上的欠缺,提高自我在学习过程中的监控意识,有效地按各人计划目标高效率地完成学习任务,不断提高学习效果。
2 初中生学习自我监控量表的编制
根据董奇、周勇(1995)编制的自我监控学习能力的理论构建,以访谈调查搜集条目为基础,依据董奇、周勇编制的自我监控量表的8个维度编制相关题项。经过专家评定,修改后初步编写了初中生学习自我监控能力量表的题项85个。量表题项随机排列,有44个题项为反向题。量表随机抽取了150名初中学生(初一70;初二80)进行团体施测后进行分析,从而筛选题项形成正式量表。
2.1项目分析
所有数据在spss11.0软件包上进行处理。
根据被试的作答情况,采用两种方法对题项区分度进行分析。一是应用临界比率的方法,即题总得分前27%者为高分组(总分>308,41人),后27%者为低分组(总分<272,41人),每个题项进行高低两组平均数的差异显著性检验。将临界比率值没有达到0.05的显著性水平的题项予以剔除。据此,剔除第6、17、23、42、59、67、69、75、78、82、84题,共11题。采用相关法,即将与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小于0.3的题项予以剔除。据此,剔除第9、13、21、24、27、31、32、34、36、40、62、63、70题,共13题。
2.2 因素分析
对随机选取的150名初中生的预测量表的测试结果进行因素分析适应性检验,结果表明,量表的KMO检验值为0.824,说明样本大小适宜于因素分析,Bartlett球形检验值为2387.157(df=820),显著性水平为0.000,说明变量间有共享因素的可能性,适合进行因素分析。
应用主成分法按方差最大斜交旋转法对量表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并依据分析标准(因素的特征值大于1.3,每个因素至少包含3个题项),删除各因子中载荷不到0.35的项目,最终确定初中生学习自我监控能力量表为6个因素,各因子特征根、方差贡献率见表1。共有41个项目,因子负荷见表2。
结合表1、表2可以发现,初中生学习自我监控量表的六个因子的特征值分别为:4.493、4.123、3.336、3.127、2.678和2.426,分别解释变异量:10.959、10.056、8.217、7.626、6.531和5.918,累积解释了总方差的49.307%,最高载荷0.74,最低载荷0.372。
2.3 因子命名
根据各因子题项内容对之进行命名。第一个因素包括10个项目,命名为计划与准备;第二个因素包括10个项目,命名为意识与方法;第三个因素包括5个项目,命名为自我感知;第四个因素包括8个项目,命名为自我监察;第五个因素包括5个项目,命名为补救修正;第六个因素包括3个项目,命名为总领调节。
3 初中生学习自我监控量表施测
随机抽取宁波奉化市初中学生250名,获得有效数据231个。初一为159人,初二72人;男生126人,女生105人。自我评定成绩优秀42人,中等142人,欠佳22人,未知25人。
3.1量表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基于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使用AMOS4.0软件对231份未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的量表测试结果,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采用极大似估计法检验拟合程度。在拟合指数方面,选取了X2,df,NFI,NNFI,CFI,IFI,和RMSEA作为评价模型拟合程度的标准。其中,NFI,NNFI,CFI和IFC的值应该接近于1,但一般认为这几个指标的值不小于0.90是模型拟合良好的标准。RMSEA是度量各自由度差异的指标,该值小于等于0.05则可以认为模型拟合良好,大于0.05但小于等于0.08,则表明模型可以接受。另外,X2/df的值小于等于2也是模型拟合良好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在样本数较大时可能导致该值较大。模型的拟合指数见表3。
从表3可见,X2/df值小于2,NFI,CFI和IFC的值分别达到0.95以上,RMSEA在0.07以下,NNFI接近0.85,各项拟合指标基本符合要求,这说明模型拟合效果较为良好,验证了初中生学习自我监控量表由相关6个因子构成的假设。
3.2量表的信效度分析
3.2.1量表的信度分析
为考察量表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以克伦巴赫€%Z系数作为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指标(见表4)。结果表明,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除总领调节因子外(0.549),都在0.6至0.9之间。分析各维度与量表总分的相关,结果显示,各相关系数在0.7至0.9之间(p<0.01)见表5。综合以上各指标,表明量表各维度内部及量表的一致性较高。
3.2.2量表的效度检验
(1)问卷的内容效度。在问卷编制过程中,我们严格界定了问卷的内容范围,即初中生的学习自我监控能力,并参考了以往有效量表,对初中生学习的自我监控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问卷编制之后由心理学专业人士进行了讨论修订。问卷题项内容意思明确、通俗易懂,能够有效反应初中生学习自我监控的实际情况。因此,量表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
(2)量表的结构效度。为考察量表的结构效度,计算了各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
各因素之间基本近似达到了中等程度的相关,计划与准备因素与其他各因素的相关程度相对较高,各因素与自我监控量表总分的相关均达到0.7以上,具有较高的相关。矩阵中相关系数均达到0.01的显著水平。表明本量表具有较好一致性,而各维度之间又相对地相互独立,结构较为清晰一致。
(3)效标关联效度。根据对学习自我监控本质的分析,可以看到,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的强弱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学习自我监控能力好的学生应该有更好的学习成绩。因此,利用学生对自我学习成绩在班内的排名予以客观的评定,按评定的内容划分四个等级进行比较,结果见表7。
通过不同成绩等级学生的差异检验,表明成绩优秀学生比成绩差的学生在量表得分上有显著差异,量表得分越高,学习成绩相对越好,这说明,量表得分能有效地预测学生成绩的好坏。
通过对量表信度、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效标关联效度的分析,可以看到,该量表较好达到了心理测量学对量表的要求。
4 讨论
本研究参考了国内董奇、周勇编制的学习自我监控量表的结构,在参考相关文献和个别调查的基础上构建了初中生学习自我监控量表的维度结构,并通过预测与正式施测对该量表进行了实证检验。从量表的内容来看,本研究严格按照有关理论,并结合初中生实际进行问卷设计,所编问卷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对信度的分析证明了量表在内容设置上的有效性;对量表的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量表结构合理,保证了量表的确定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对量表内各维度进行的相关分析也证明了这点;而量表的效标关联效度分析,再次证明了量表的有效性。
从因素分析的结果来看,它与我们的构想存在一定差异,部分维度被并入其他维度,有的因项目分析或载荷过低被剔除,同时出现了新的维度。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预先题项包含的内容并未能清晰地测试出一个维度的原因。初中生处在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不同时代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特点。因此,在十多年后来修订或者重新编制适合特定时期学生学习自我监控的量表实为必要。
对因素分析所得到的因素进一步归纳,可以发现,计划与准备,意识与方法,补救与修正三个因素符合董奇、周勇编制的自我监控量表的维度,而自我感知与自我监察两个因素符合奥尼尔编制的元认知量表维度,并且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自我监控中的情感、情绪内容,使量表内容范围得以延伸。本量表的因子结构简洁清晰,能较好反映初中生学习自我监控的本质,较完整地体现了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监控能力对学习成效的影响。
5 小结
(1)本研究通过因素分析建立了初中生学习自我监控量表。该量表包括了计划与准备、意识与方法、自我感知、自我监察、补救修正和总领调节六个因素。
(2)自编的初中生学习自我监控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测量初中生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的有效工具。
关键词初中生学习自我监控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
1 问题提出
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是学生元认知能力的核心成分之一,是学生心理素质结构认知维度上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监控性自M.Snyder(1972)博士提出后,受到心理学界的广泛关注。认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领域更多把它作为一种特殊的认知能力(元认知)来描述这一行为。学生的学习自我监控能力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关键因素。研究学生的学习自我监控,既有利于学生认知、学习能力的发展,又有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健康发展。
自20 世纪70 年代自我监控学习理论在西方兴起,20 世纪90 年代在我国受到重视以来,学生学习自我监控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获得长足进步。对自我监控量表的研究一直伴随着对自我监控结构的探讨。国外研究者Belfiore等认为自我监控学习能力包括自我监察、自我指导和自我强化三个部分;Corno等人将它划分为隐密型(如对动机、情绪的调控)和外显型(如选择、创设好的学习环境)两种;Zimmerman等人则通过访谈分析提出了自我监控学习能力的一些具体内容。他提出的WHWW结构模式,将自我监控学习分为动机、方法、结果和环境四个维度。在国内,较有影响的是1995年我国学者董奇、周勇等结合儿童学习的过程和阶段提出了儿童自我监控学习能力的理论构想,从宏观上将自我监控学习能力的体现划分为学习之前、学习之中、学习之后三个方面。其成分及涵义有八个维度:学习前:计划性、准备性;学习中:意识性、方法性、执行性;学习后:反馈性、补救性、总结性。
近年来国内外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当前中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落后于学生个体其他方面的学习能力,中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在一定阶段不能自主形成,需要有意识地培养。让学生清楚地认识自己在学习能力分布上的欠缺,提高自我在学习过程中的监控意识,有效地按各人计划目标高效率地完成学习任务,不断提高学习效果。
2 初中生学习自我监控量表的编制
根据董奇、周勇(1995)编制的自我监控学习能力的理论构建,以访谈调查搜集条目为基础,依据董奇、周勇编制的自我监控量表的8个维度编制相关题项。经过专家评定,修改后初步编写了初中生学习自我监控能力量表的题项85个。量表题项随机排列,有44个题项为反向题。量表随机抽取了150名初中学生(初一70;初二80)进行团体施测后进行分析,从而筛选题项形成正式量表。
2.1项目分析
所有数据在spss11.0软件包上进行处理。
根据被试的作答情况,采用两种方法对题项区分度进行分析。一是应用临界比率的方法,即题总得分前27%者为高分组(总分>308,41人),后27%者为低分组(总分<272,41人),每个题项进行高低两组平均数的差异显著性检验。将临界比率值没有达到0.05的显著性水平的题项予以剔除。据此,剔除第6、17、23、42、59、67、69、75、78、82、84题,共11题。采用相关法,即将与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小于0.3的题项予以剔除。据此,剔除第9、13、21、24、27、31、32、34、36、40、62、63、70题,共13题。
2.2 因素分析
对随机选取的150名初中生的预测量表的测试结果进行因素分析适应性检验,结果表明,量表的KMO检验值为0.824,说明样本大小适宜于因素分析,Bartlett球形检验值为2387.157(df=820),显著性水平为0.000,说明变量间有共享因素的可能性,适合进行因素分析。
应用主成分法按方差最大斜交旋转法对量表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并依据分析标准(因素的特征值大于1.3,每个因素至少包含3个题项),删除各因子中载荷不到0.35的项目,最终确定初中生学习自我监控能力量表为6个因素,各因子特征根、方差贡献率见表1。共有41个项目,因子负荷见表2。
结合表1、表2可以发现,初中生学习自我监控量表的六个因子的特征值分别为:4.493、4.123、3.336、3.127、2.678和2.426,分别解释变异量:10.959、10.056、8.217、7.626、6.531和5.918,累积解释了总方差的49.307%,最高载荷0.74,最低载荷0.372。
2.3 因子命名
根据各因子题项内容对之进行命名。第一个因素包括10个项目,命名为计划与准备;第二个因素包括10个项目,命名为意识与方法;第三个因素包括5个项目,命名为自我感知;第四个因素包括8个项目,命名为自我监察;第五个因素包括5个项目,命名为补救修正;第六个因素包括3个项目,命名为总领调节。
3 初中生学习自我监控量表施测
随机抽取宁波奉化市初中学生250名,获得有效数据231个。初一为159人,初二72人;男生126人,女生105人。自我评定成绩优秀42人,中等142人,欠佳22人,未知25人。
3.1量表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基于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使用AMOS4.0软件对231份未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的量表测试结果,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采用极大似估计法检验拟合程度。在拟合指数方面,选取了X2,df,NFI,NNFI,CFI,IFI,和RMSEA作为评价模型拟合程度的标准。其中,NFI,NNFI,CFI和IFC的值应该接近于1,但一般认为这几个指标的值不小于0.90是模型拟合良好的标准。RMSEA是度量各自由度差异的指标,该值小于等于0.05则可以认为模型拟合良好,大于0.05但小于等于0.08,则表明模型可以接受。另外,X2/df的值小于等于2也是模型拟合良好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在样本数较大时可能导致该值较大。模型的拟合指数见表3。
从表3可见,X2/df值小于2,NFI,CFI和IFC的值分别达到0.95以上,RMSEA在0.07以下,NNFI接近0.85,各项拟合指标基本符合要求,这说明模型拟合效果较为良好,验证了初中生学习自我监控量表由相关6个因子构成的假设。
3.2量表的信效度分析
3.2.1量表的信度分析
为考察量表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以克伦巴赫€%Z系数作为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指标(见表4)。结果表明,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除总领调节因子外(0.549),都在0.6至0.9之间。分析各维度与量表总分的相关,结果显示,各相关系数在0.7至0.9之间(p<0.01)见表5。综合以上各指标,表明量表各维度内部及量表的一致性较高。
3.2.2量表的效度检验
(1)问卷的内容效度。在问卷编制过程中,我们严格界定了问卷的内容范围,即初中生的学习自我监控能力,并参考了以往有效量表,对初中生学习的自我监控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问卷编制之后由心理学专业人士进行了讨论修订。问卷题项内容意思明确、通俗易懂,能够有效反应初中生学习自我监控的实际情况。因此,量表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
(2)量表的结构效度。为考察量表的结构效度,计算了各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
各因素之间基本近似达到了中等程度的相关,计划与准备因素与其他各因素的相关程度相对较高,各因素与自我监控量表总分的相关均达到0.7以上,具有较高的相关。矩阵中相关系数均达到0.01的显著水平。表明本量表具有较好一致性,而各维度之间又相对地相互独立,结构较为清晰一致。
(3)效标关联效度。根据对学习自我监控本质的分析,可以看到,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的强弱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学习自我监控能力好的学生应该有更好的学习成绩。因此,利用学生对自我学习成绩在班内的排名予以客观的评定,按评定的内容划分四个等级进行比较,结果见表7。
通过不同成绩等级学生的差异检验,表明成绩优秀学生比成绩差的学生在量表得分上有显著差异,量表得分越高,学习成绩相对越好,这说明,量表得分能有效地预测学生成绩的好坏。
通过对量表信度、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效标关联效度的分析,可以看到,该量表较好达到了心理测量学对量表的要求。
4 讨论
本研究参考了国内董奇、周勇编制的学习自我监控量表的结构,在参考相关文献和个别调查的基础上构建了初中生学习自我监控量表的维度结构,并通过预测与正式施测对该量表进行了实证检验。从量表的内容来看,本研究严格按照有关理论,并结合初中生实际进行问卷设计,所编问卷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对信度的分析证明了量表在内容设置上的有效性;对量表的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量表结构合理,保证了量表的确定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对量表内各维度进行的相关分析也证明了这点;而量表的效标关联效度分析,再次证明了量表的有效性。
从因素分析的结果来看,它与我们的构想存在一定差异,部分维度被并入其他维度,有的因项目分析或载荷过低被剔除,同时出现了新的维度。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预先题项包含的内容并未能清晰地测试出一个维度的原因。初中生处在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不同时代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特点。因此,在十多年后来修订或者重新编制适合特定时期学生学习自我监控的量表实为必要。
对因素分析所得到的因素进一步归纳,可以发现,计划与准备,意识与方法,补救与修正三个因素符合董奇、周勇编制的自我监控量表的维度,而自我感知与自我监察两个因素符合奥尼尔编制的元认知量表维度,并且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自我监控中的情感、情绪内容,使量表内容范围得以延伸。本量表的因子结构简洁清晰,能较好反映初中生学习自我监控的本质,较完整地体现了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监控能力对学习成效的影响。
5 小结
(1)本研究通过因素分析建立了初中生学习自我监控量表。该量表包括了计划与准备、意识与方法、自我感知、自我监察、补救修正和总领调节六个因素。
(2)自编的初中生学习自我监控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测量初中生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的有效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