髂腹部轴型骨皮瓣的临床应用

来源 :中华手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ijx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目的:采用吻合皮瓣浅静脉方法,解决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静脉回流不畅,疗效满意。方法:在切取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时,保留皮瓣远端一段轴行掌背浅静脉,随皮瓣逆行翻转后将静脉反折吻合于掌背静脉网上。结果:自1990年8月~1995年1月,共治疗12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仅3例皮瓣发生张力性水泡。结论:本术式有效地解决了掌背皮瓣逆行翻转后静脉回流不畅的问题。
目的:用前臂屈肌群起点下移法,治疗晚期前臂缺血性肌挛缩Ⅰ、Ⅱ级。方法:将前臂屈肌起始部切断后在骨膜下剥离,并向远侧推移至腕关节和手指能够伸直为止。此处即为屈肌新起点,与周围组织缝合固定。结果:临床应用12例。疗效优者:腕背伸30度以上1例;良者:腕掌屈170度~腕背伸30度7例。优良率达66.7%(8/12)。结论:该术式对功能肌的损伤较轻,保留了指浅屈肌的功能,术后屈肌力量减弱较轻。术中可根据挛
期刊
目的:探讨动脉分支处是否存在湍流区。方法:用荧光剂标记大鼠肠系膜微血管和血小板,在活体微循环显微镜下,观察和记录血小板在不同角度,微动脉分支部位的流变行为。结果:血小板以层流方式流经微动脉分支部位,在分支区域不发生碰撞、聚集和滞留。说明动脉血流方向的改变不足以在分支区域形成湍流和使血小板激活。结论:从流变学角度来看,小动脉端侧吻合不增加血栓形成的机会。
目的:介绍一种矫正钮扣状畸形的新方法。作者称之为“折叠还原法”。方法:将断裂后由纤维组织相连而延长的中央腱束,游离后折叠缝合;用细克氏针将近侧指间关节固定于充分伸展位,在远侧指间关节处于45度时,将两侧腱束还原到正常解剖位置缝合。结果:本组共19例,按Caroli〔1〕的评定标准,优12例,良4例,可3例,总优良率为84%(16/19)。结论:该术式能恢复伸肌装置的正常解剖关系,手术简便,是矫正创
期刊
期刊
目的:研究鞘内肌腱损伤修复后的愈合机制,以期为防止粘连提供一新的途径。方法:应用鸡趾鞘内屈肌腱横断修复模型,不同时间组取材,通过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腱愈合细胞参与形态学的过程。结果:鞘内肌腱具有自愈能力,自身细胞可分裂增殖并分泌胶原及基质,腱内膜和束内细胞,术后即表现出桥接吻合口活性,腱外膜细胞5天开始迁移,10天达高峰,15天后吻合口出现成熟胶原纤维。两残端间距离小,以腱内膜和束内细胞参与为主,否
目的:为腕月骨摘除后,应用带蒂豆状骨植入与腕骨间融合术联合治疗腕月骨缺血性坏死,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选用10只离体上肢标本,在摘除月骨前、后及植入豆状骨以后,行舟骨-头状骨(scaphoid-capitate S-C)融合及舟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scaphoid-trapzoid-trapezium S-T-T)融合,在持续缓慢加载下,采用电阻应变片测定各腕骨的应力。结果:(1)腕骨完整时
目的:探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的抗菌能力和临床修复感染创面的应用。方法:以家猪为实验动物,在臀部两侧分别形成传统的岛状皮瓣和真皮下血管网岛状皮瓣,用细菌计数、吖啶橙荧光染色测定白细胞吞噬指数和白细胞内杀菌率等方法,进行对比。结果:真皮下血管网岛状皮瓣的抗菌力明显降低。1989年起临床应用5例,创面彻底清创后用吻合血管的真皮下血管网游离皮瓣修复,全部成活。结论:该皮瓣抗菌力虽低于传统皮瓣,但仍可用于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