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流传千年的重要文化财富。在小学阶段大力开展古诗词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奠定良好的母语基础,还能使学生积淀文化底蕴,培养文化自信,对实现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和传承传统文化都有重要意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小学三个学段的古诗文学习分别作了明确要求,指出“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丰富积累、增强体验,培养语感”,并提供了75篇背诵篇目。以之为基础编写的统编本教材,也尤其注重古诗文教学,成序列、成体系地编排了大量古诗文。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课标要求、围绕教材内容,作正确的拓展和延伸,以课外阅读促进学生的成长。笔者认为,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注重序列化,使课外阅读内容合理,安排有序,有内在的逻辑性和规律性,符合学隋,这样才台效辅助教材,促进学生语文能力与文化素养的提高。
由于课标明确推荐小学阶段背诵的内容只有古诗词,且“诗”与“文”有本质上的区别,教学功能和方法并不相同,因此本文仅就小学古诗词课外阅读序列化展开论述,以统编本一年级教学为例,阐释序列化的意义与具体实现方法。
一、尊重学情,促进学生能力有序发展
古诗词课外资源丰富,难度、深度和跨度极大,应有梯度地设计学生的课外阅读方案,这样才不至于揠苗助长,浪费学生的精力和教学资源,削弱学生学习古诗词、传承传统文化的兴趣。序列化阅读区别于碎片化阅读、单篇阅读,其优点是:以学隋为依据,科学组织教学内容,根据学生能力提升和知识积累的规律,为不同阶段的学生提供不同的阅读资源,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尤其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根据统编本教材设计的教学进度,其入学后学习的第一单元是“识字”。这种教学安排有—个好处,让学生从入学开始就正式识字认字,接触母语文字,避免了之前先学拼音再识字带来的文字学习“空白期”。在教学实际中,大多数学生在升入小学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能够识认一定数量的汉字,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文。教材如此安排,其实是提升了语文教学的进度,避免了时间的浪费。在此基础上,教师不妨鼓励学生在课外背诵与所學汉字相关的古诗词。例如从第二课《金木水火土》开始,学生已经识认了基本的数词,教师可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背诵《山村咏怀》(一去二三里),以巩固所学。等学到第五课《对韵歌》,学生开始接触“对偶”“韵脚”等概念,教师可让学生拓展阅读对仗工整、韵脚明确的五言绝句,如《绝句》(迟日江山丽)、《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等,不必要求背诵,只须让学生在熟读中熟悉汉字、加强语感。
统编教材内容本身也呈现出很强的序列化特征。放眼—年级上下两册教材,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有一条清晰的发展轨迹,即从识认简单汉字到发现汉语的“韵”,然后紧承拼音学习,形成自然过渡,同时强调了拼音的“民族化”特征。学习了拼音之后,开始学习课文,培养理解能力,学生开始在课内接触古诗《江南》《悯农(其二)》等。此时学生已经掌握了汉语基本的发音规律,能够清晰朗读,目识认较多的汉字,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外背诵简单的古诗词,如《敕勒歌》(敕勒川)、《长歌行》(青青园中葵)等,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发音。到了一年级下册,经过第一单元的集中识字,从第二单元开始,课文难度和复杂度有明显的提升,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外尝试阅读并理解简单的古诗词,背诵的内容也可以提升到七言律诗或五言绝句。
贴合课程进度是课外古诗词阅读序列化的基本要求,笔者反对许多家长让学生在—年级就大量背诵古诗词的做法。让学生过早地接触不易消化、理解的古诗词,不仅于教学无益,还会分散学生学习语文的精力。笔者认为,第一学段学生的古诗词课外阅读可以较早开始,但一要控制难度,不能让学生在培养基础语言能力的时候就接触有较高思想性的古诗词,如《别董大》《己亥杂诗》《八阵图》等不宜在第二学段之前学习;二要控制强度,培养学生语感时,不必要求学生背诵太多,学生可以只理解一些经典诗句,不必要求理解全篇。详略得当、灵活把握、重点突出,这样才能发挥课外阅读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能力、素养等逐渐生成。
二、贴近生活,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素养
古诗词学习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只有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才能有效地发挥教学价值,丰富学生的人文底蕴,让传统文化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去。有效的序列化应该是有计划的,对应学生每一个成长阶段,细化到每个季度,甚至每个重要的节日。例如统编本一年级上册,学习《秋天》一课时正值入秋,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与秋季有关的古诗名句,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解落三秋叶”等,进而使他们理解诗中关于“秋”的内容,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对“秋”的认识与情感,了解秋天有哪些典型的景物以及相应的诗词表达等。还可以抓住秋季的几个重要节日——中秋、重阳,让学生从“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等诗句中加深对节日的认知,同时以小见大,发现古诗词的语言美,培养学生读整首诗、涉猎更多诗句的兴趣。
以此类推,一年级上册在冬季学习《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时,教师可以相机引人描写冬季景色的古诗词名句,指导学生课外积累。小学第一学年的整个冬季直到春节之前,教师都可以利用大量古诗词名句,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北风卷地白草折”“爆竹声中一岁除”等,向学生阐释我国传统的雪文化、年文化等。这种古诗词课外阅读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浓郁的趣味性。一年级下册中的《池上》(小娃撑小艇)、《小池》(泉眼无声陪细流)都是描写夏季景色,且教学时间正值盛夏,教师可相机引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守得莲开结伴游”等诗句,引导学生在课后自行阅读、理解。这样安排可以让古诗词课外阅读不再孤立、突兀,在生活层面体现出鲜明的规律,让学生阅读的轨迹与成长的轨迹最大限度地重合,有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
除此之外,有意于培养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教师,不妨根据整个学年的大型节庆活动设计一套古诗词课外阅读方案;或在每一个重要的日子,向学生展示、推荐应时应景的古诗词名句,以此帮助学生养成用传统文学形式表现传统节日、在生活中积累阅读素材的习惯。这样能最大限度地提炼生活中的教育资源,让传统文化充分渗透进学生的生活中。 三、注重连惯性和针对性,让教学更有逻辑
古诗词学习非一日之功,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和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都是螺旋状渐进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前后知识的衔接,保证教学既不出现“断层”,又不会在同一个层次踟蹰不前,设计课外阅读方案时尤其要注意这一点。例如学生学习了《山村咏怀》《江南》《咏鹅》等有识字认字功能的古诗词之后,教师不妨鼓励学生趁热打铁,回家自行搜集包含之前所学“生字”“认读字”的古诗句,并在课堂上互相交流,给古诗句“选美”,选出“读起来最舒服”“看起来最美”“写起来最漂亮”的诗句,辅助识字写字学习。在学习了一年级下冊的《古诗二首》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尝试总结夏季古诗词中经常出现的象征性事物(只点明“事物”,此时直接引入“意象”概念为时过早),课后在家长的帮助下搜集表现这些事物的其他诗句,自己积累起来。这样,学生的积累便有了方向性,学生更容易在积累过程中感知古诗词背后的文化内涵。这种紧扣上一阶段学习内容的“有意拔高”,是高效开展古诗词教学、促进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
要培养一种技能,应让学生产生系统性的认知;要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应让其逐渐构建出整合关联的知识网络。教师要让学生的古诗词积累有效,就不能让学生“碎读”,甚至“碎背”。学生课外积累的古诗词之间必须体现明确的关联性:在内容上有相似性,这样才能形成有效的记忆;在强度、难度、教学功能上有连续性,这样才能让学生实现有层次的能力提升。学生从《山村咏怀》中学到了数字一到十的用法;阅读郑板桥的《咏雪》(一片一片又一片),感受汉语用重复的数字表现“数量多”的传统;阅读“采得百花成蜜后”“千树万树梨花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等诗句,体会古诗中“一、百、千、万”等数字的表现力。课后自行查找含有“千、万”等字的古诗词,了解其中数量词所表达的意义。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可以提前介绍古诗词中“确数”与“概数”的概念,为其后续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
古诗词课外阅读的“逻辑”,不仅体现在其前后内容的有机关联和系统自治上,更重要的是贴合学生的能力层次,符合学生学习阶段的特征。那么划分不同学习阶段的标准是什么呢?就是学生自身的综合语文能力层次,具体可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为标准。例如从一年级下册的《语文园地四》开始,字典正式作为工具书引入语文课堂,这标志着学生在这一阶段已经具备了自学部分汉字的能力,开始尝试独立运用工具书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教师从这一课开始,可以为学生介绍一些有较难生字的古诗词名句,如“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等,让学生自行查阅字典,标记读音。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在课下向老师请教诗句的意思。如果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让课外阅读走进课堂也并无不可。这样一方面通过提升难度促进学生能力的增长,另一方面也给了学生训练查字典、解决学习中问题能力的机会。再如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对学生朗读能力有了新的要求:学生能读出“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这意味着学生已经可以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此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为五言、七言古诗划分节拍,让其在课后练读之前学过的、能够理解的古诗词,学会有节奏、有停顿地朗读。在这样—个显著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阶段,古诗词阅读显然不应“缺席”。
综上所述,古诗词课外阅读需要注重序列化,这是学情、生活、教学逻辑三方面的综合要求。古诗词教学有巨大的传统文化教育价值,且难度相对较大,相关课外阅读必须在教师的指导、调控之下进行,因此必须如课程一样,有精细、具体、可执行的序列规划。
由于课标明确推荐小学阶段背诵的内容只有古诗词,且“诗”与“文”有本质上的区别,教学功能和方法并不相同,因此本文仅就小学古诗词课外阅读序列化展开论述,以统编本一年级教学为例,阐释序列化的意义与具体实现方法。
一、尊重学情,促进学生能力有序发展
古诗词课外资源丰富,难度、深度和跨度极大,应有梯度地设计学生的课外阅读方案,这样才不至于揠苗助长,浪费学生的精力和教学资源,削弱学生学习古诗词、传承传统文化的兴趣。序列化阅读区别于碎片化阅读、单篇阅读,其优点是:以学隋为依据,科学组织教学内容,根据学生能力提升和知识积累的规律,为不同阶段的学生提供不同的阅读资源,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尤其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根据统编本教材设计的教学进度,其入学后学习的第一单元是“识字”。这种教学安排有—个好处,让学生从入学开始就正式识字认字,接触母语文字,避免了之前先学拼音再识字带来的文字学习“空白期”。在教学实际中,大多数学生在升入小学之前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能够识认一定数量的汉字,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文。教材如此安排,其实是提升了语文教学的进度,避免了时间的浪费。在此基础上,教师不妨鼓励学生在课外背诵与所學汉字相关的古诗词。例如从第二课《金木水火土》开始,学生已经识认了基本的数词,教师可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背诵《山村咏怀》(一去二三里),以巩固所学。等学到第五课《对韵歌》,学生开始接触“对偶”“韵脚”等概念,教师可让学生拓展阅读对仗工整、韵脚明确的五言绝句,如《绝句》(迟日江山丽)、《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等,不必要求背诵,只须让学生在熟读中熟悉汉字、加强语感。
统编教材内容本身也呈现出很强的序列化特征。放眼—年级上下两册教材,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有一条清晰的发展轨迹,即从识认简单汉字到发现汉语的“韵”,然后紧承拼音学习,形成自然过渡,同时强调了拼音的“民族化”特征。学习了拼音之后,开始学习课文,培养理解能力,学生开始在课内接触古诗《江南》《悯农(其二)》等。此时学生已经掌握了汉语基本的发音规律,能够清晰朗读,目识认较多的汉字,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外背诵简单的古诗词,如《敕勒歌》(敕勒川)、《长歌行》(青青园中葵)等,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发音。到了一年级下册,经过第一单元的集中识字,从第二单元开始,课文难度和复杂度有明显的提升,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外尝试阅读并理解简单的古诗词,背诵的内容也可以提升到七言律诗或五言绝句。
贴合课程进度是课外古诗词阅读序列化的基本要求,笔者反对许多家长让学生在—年级就大量背诵古诗词的做法。让学生过早地接触不易消化、理解的古诗词,不仅于教学无益,还会分散学生学习语文的精力。笔者认为,第一学段学生的古诗词课外阅读可以较早开始,但一要控制难度,不能让学生在培养基础语言能力的时候就接触有较高思想性的古诗词,如《别董大》《己亥杂诗》《八阵图》等不宜在第二学段之前学习;二要控制强度,培养学生语感时,不必要求学生背诵太多,学生可以只理解一些经典诗句,不必要求理解全篇。详略得当、灵活把握、重点突出,这样才能发挥课外阅读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能力、素养等逐渐生成。
二、贴近生活,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素养
古诗词学习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只有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才能有效地发挥教学价值,丰富学生的人文底蕴,让传统文化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去。有效的序列化应该是有计划的,对应学生每一个成长阶段,细化到每个季度,甚至每个重要的节日。例如统编本一年级上册,学习《秋天》一课时正值入秋,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与秋季有关的古诗名句,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解落三秋叶”等,进而使他们理解诗中关于“秋”的内容,理解中华传统文化中对“秋”的认识与情感,了解秋天有哪些典型的景物以及相应的诗词表达等。还可以抓住秋季的几个重要节日——中秋、重阳,让学生从“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等诗句中加深对节日的认知,同时以小见大,发现古诗词的语言美,培养学生读整首诗、涉猎更多诗句的兴趣。
以此类推,一年级上册在冬季学习《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时,教师可以相机引人描写冬季景色的古诗词名句,指导学生课外积累。小学第一学年的整个冬季直到春节之前,教师都可以利用大量古诗词名句,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北风卷地白草折”“爆竹声中一岁除”等,向学生阐释我国传统的雪文化、年文化等。这种古诗词课外阅读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浓郁的趣味性。一年级下册中的《池上》(小娃撑小艇)、《小池》(泉眼无声陪细流)都是描写夏季景色,且教学时间正值盛夏,教师可相机引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守得莲开结伴游”等诗句,引导学生在课后自行阅读、理解。这样安排可以让古诗词课外阅读不再孤立、突兀,在生活层面体现出鲜明的规律,让学生阅读的轨迹与成长的轨迹最大限度地重合,有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
除此之外,有意于培养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教师,不妨根据整个学年的大型节庆活动设计一套古诗词课外阅读方案;或在每一个重要的日子,向学生展示、推荐应时应景的古诗词名句,以此帮助学生养成用传统文学形式表现传统节日、在生活中积累阅读素材的习惯。这样能最大限度地提炼生活中的教育资源,让传统文化充分渗透进学生的生活中。 三、注重连惯性和针对性,让教学更有逻辑
古诗词学习非一日之功,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和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都是螺旋状渐进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前后知识的衔接,保证教学既不出现“断层”,又不会在同一个层次踟蹰不前,设计课外阅读方案时尤其要注意这一点。例如学生学习了《山村咏怀》《江南》《咏鹅》等有识字认字功能的古诗词之后,教师不妨鼓励学生趁热打铁,回家自行搜集包含之前所学“生字”“认读字”的古诗句,并在课堂上互相交流,给古诗句“选美”,选出“读起来最舒服”“看起来最美”“写起来最漂亮”的诗句,辅助识字写字学习。在学习了一年级下冊的《古诗二首》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尝试总结夏季古诗词中经常出现的象征性事物(只点明“事物”,此时直接引入“意象”概念为时过早),课后在家长的帮助下搜集表现这些事物的其他诗句,自己积累起来。这样,学生的积累便有了方向性,学生更容易在积累过程中感知古诗词背后的文化内涵。这种紧扣上一阶段学习内容的“有意拔高”,是高效开展古诗词教学、促进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
要培养一种技能,应让学生产生系统性的认知;要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应让其逐渐构建出整合关联的知识网络。教师要让学生的古诗词积累有效,就不能让学生“碎读”,甚至“碎背”。学生课外积累的古诗词之间必须体现明确的关联性:在内容上有相似性,这样才能形成有效的记忆;在强度、难度、教学功能上有连续性,这样才能让学生实现有层次的能力提升。学生从《山村咏怀》中学到了数字一到十的用法;阅读郑板桥的《咏雪》(一片一片又一片),感受汉语用重复的数字表现“数量多”的传统;阅读“采得百花成蜜后”“千树万树梨花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等诗句,体会古诗中“一、百、千、万”等数字的表现力。课后自行查找含有“千、万”等字的古诗词,了解其中数量词所表达的意义。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可以提前介绍古诗词中“确数”与“概数”的概念,为其后续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
古诗词课外阅读的“逻辑”,不仅体现在其前后内容的有机关联和系统自治上,更重要的是贴合学生的能力层次,符合学生学习阶段的特征。那么划分不同学习阶段的标准是什么呢?就是学生自身的综合语文能力层次,具体可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为标准。例如从一年级下册的《语文园地四》开始,字典正式作为工具书引入语文课堂,这标志着学生在这一阶段已经具备了自学部分汉字的能力,开始尝试独立运用工具书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教师从这一课开始,可以为学生介绍一些有较难生字的古诗词名句,如“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等,让学生自行查阅字典,标记读音。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在课下向老师请教诗句的意思。如果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让课外阅读走进课堂也并无不可。这样一方面通过提升难度促进学生能力的增长,另一方面也给了学生训练查字典、解决学习中问题能力的机会。再如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对学生朗读能力有了新的要求:学生能读出“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这意味着学生已经可以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此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为五言、七言古诗划分节拍,让其在课后练读之前学过的、能够理解的古诗词,学会有节奏、有停顿地朗读。在这样—个显著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阶段,古诗词阅读显然不应“缺席”。
综上所述,古诗词课外阅读需要注重序列化,这是学情、生活、教学逻辑三方面的综合要求。古诗词教学有巨大的传统文化教育价值,且难度相对较大,相关课外阅读必须在教师的指导、调控之下进行,因此必须如课程一样,有精细、具体、可执行的序列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