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工业机器人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专业人才的指导方针,对培养模式的方向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有理论指导性。该文主要从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完善上进行研究,同时对主要课程、教学要求及选用教材做了分析,进而提出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思路,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深化产教融合,最终确定新时代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思路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人才培养;创新
近年来我国机器人市场发展迅速,增长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在购买数量和种类上都在不断和发达国家缩小距离。“长三角”作为全国重要的现代化制造基地,特别是随着国家中心城市的建立,以及航空港、自贸区的成立,吸引了一大批先进制造业的加入如,富士康、宇通汽车、郑州日产等,用工业机器人代替人工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水平是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制造业水平的重要体现,是先进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技术和手段。当前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先进工业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而工业机器人作为先进工业的代表,对制造业的人力成本和环境问题可以起到很好的正面效应。而肩负人才培养重任的职业院校,需要尽快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专业的技能型人才,加快构建合理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对人才培养模式不断进行改革以及创新研究,进而通过先进制造业对工业机器人的人才需求反映,构建合理有效的创新模式[1]。
1 工业机器人行业人才需求分析
2013年我国工业机器人的装机量达到3.69万台,同比增长36.52%,2014年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先进制造业中工业机器人的装机量突破60000台,2015年销量数据为75000台,工业机器人在市场的引导下,以及国家对先进制造业产业政策的激励下,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在此背景下,不论是产业市场还是资本市场,工业机器人概念都异常火爆。虽然我国是一个工业机器人大国,但是由于大部分工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近年来工业机器人数量得到了一定提升,但是人均占有率还是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按照工信部的发展规划,到2020年,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将达到百万台,而与之相对应的人才需求将需增加20万人。而现如今,人才紧缺正在影响着工业机器人在国内的推广与普及,多地已经出现相关技术人才招聘难的问题,工业机器人人才培养迫在眉睫[2]。
2 工业机器人行业人才培养目标
符合企业一线需求的工业机器人人才来源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由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既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由中等职业院校培养的侧重实践应用和熟悉基本操作的保养维护人员与操作人员,以及由理论性综合性大学培养的科研研发型人才。而由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则是市场需求的着重点,部分院校盲目跟风没有结合自身的优势,开办工业机器人专业,进而导致在不具备办学条件的情况下一哄而上,没有进行合理的调查研究,没有从市场需要出发,将工业机器人的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没有实现从工业机器人本职应用,导致学生毕业即失业,大量学生难以直接上岗,或从事非本专业工作。因此,合理地对工业机器人专业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已经到了不得不做的地步。
3 工业机器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改革
3.1 深化改革,坚持创新
一个国家的制造业发展水平以及自动化应用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有力证明。工业机器人在工业自动化生产中的占有率,是一个国家自动化水平的有力证明。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发展经济建设,而不可避免地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因此,大力发展高科技自动化产业、降低环境污染,工业机器人技术是一个不可多得的选择。
3.2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坚持学校和企业的合作以及教学和生产的一体化。使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学校的课堂教学融合起来,避免课堂与社会需求的脱节,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机制,让企业真正参与到人才培养当中去,进而实现真正的校企一体化。另外,着力推进知行合一、学工合一,实现理论教学和生产实践的相统一,突出产学研合作机制,促进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3.3 加快推进信息化教学
工业机器人专业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支持,应用现代教学方法的教学,一方面,通过开展网络课程学习,慕课、微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更多知识;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工业机器人专业教师进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使教师认识到未来是信息的时代,要以学生为中心,避免教师满堂灌,学生满堂听的思路。强调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加快信息化教学具体措施有:完善学校的软硬件设施,构建信息化教育平台,满足师生日常教学和学习的需要;规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建立考核和奖励机制,逐步推进信息化对教学的影响机制;提升教师信息化水平和职业素养,同时还需要加强网络管理,避免学生在信息化学习中迷失方向。
4 结语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是一个专业的指导方向。职业院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任,培养专业的技能型人才,需要和社会发展相结合,加快构建合理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不断改革以及创新研究,从而构建一种符合社会实际需要的人才培养与创新模式。
参考文献
[1] 徐方.工业机器人产业现状与发展[J].机器人技术与应用,2007,30(5):2-4.
[2] 计时鸣,黄希欢.工业机器人技術的发展与应用综述[J].机电工程,2015,32(1):1-13.
[3] 蔡自兴,郭璠.中国工业机器人发展的若干问题[J].机器人技术与应用,2013(3):9-12.
[4] 趙杰.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现状与面临的挑战[J].航空制造技术,2012,408(12):26-29.
[5] 王田苗,陶永.我国工业机器人技术现状与产业化发展战略[J].机械工程学报,2014,50(9):1-13.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人才培养;创新
近年来我国机器人市场发展迅速,增长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在购买数量和种类上都在不断和发达国家缩小距离。“长三角”作为全国重要的现代化制造基地,特别是随着国家中心城市的建立,以及航空港、自贸区的成立,吸引了一大批先进制造业的加入如,富士康、宇通汽车、郑州日产等,用工业机器人代替人工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水平是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制造业水平的重要体现,是先进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技术和手段。当前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先进工业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而工业机器人作为先进工业的代表,对制造业的人力成本和环境问题可以起到很好的正面效应。而肩负人才培养重任的职业院校,需要尽快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专业的技能型人才,加快构建合理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对人才培养模式不断进行改革以及创新研究,进而通过先进制造业对工业机器人的人才需求反映,构建合理有效的创新模式[1]。
1 工业机器人行业人才需求分析
2013年我国工业机器人的装机量达到3.69万台,同比增长36.52%,2014年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先进制造业中工业机器人的装机量突破60000台,2015年销量数据为75000台,工业机器人在市场的引导下,以及国家对先进制造业产业政策的激励下,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在此背景下,不论是产业市场还是资本市场,工业机器人概念都异常火爆。虽然我国是一个工业机器人大国,但是由于大部分工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近年来工业机器人数量得到了一定提升,但是人均占有率还是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按照工信部的发展规划,到2020年,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将达到百万台,而与之相对应的人才需求将需增加20万人。而现如今,人才紧缺正在影响着工业机器人在国内的推广与普及,多地已经出现相关技术人才招聘难的问题,工业机器人人才培养迫在眉睫[2]。
2 工业机器人行业人才培养目标
符合企业一线需求的工业机器人人才来源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由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既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由中等职业院校培养的侧重实践应用和熟悉基本操作的保养维护人员与操作人员,以及由理论性综合性大学培养的科研研发型人才。而由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则是市场需求的着重点,部分院校盲目跟风没有结合自身的优势,开办工业机器人专业,进而导致在不具备办学条件的情况下一哄而上,没有进行合理的调查研究,没有从市场需要出发,将工业机器人的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没有实现从工业机器人本职应用,导致学生毕业即失业,大量学生难以直接上岗,或从事非本专业工作。因此,合理地对工业机器人专业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已经到了不得不做的地步。
3 工业机器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改革
3.1 深化改革,坚持创新
一个国家的制造业发展水平以及自动化应用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有力证明。工业机器人在工业自动化生产中的占有率,是一个国家自动化水平的有力证明。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发展经济建设,而不可避免地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因此,大力发展高科技自动化产业、降低环境污染,工业机器人技术是一个不可多得的选择。
3.2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坚持学校和企业的合作以及教学和生产的一体化。使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学校的课堂教学融合起来,避免课堂与社会需求的脱节,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机制,让企业真正参与到人才培养当中去,进而实现真正的校企一体化。另外,着力推进知行合一、学工合一,实现理论教学和生产实践的相统一,突出产学研合作机制,促进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3.3 加快推进信息化教学
工业机器人专业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支持,应用现代教学方法的教学,一方面,通过开展网络课程学习,慕课、微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更多知识;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工业机器人专业教师进行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使教师认识到未来是信息的时代,要以学生为中心,避免教师满堂灌,学生满堂听的思路。强调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加快信息化教学具体措施有:完善学校的软硬件设施,构建信息化教育平台,满足师生日常教学和学习的需要;规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建立考核和奖励机制,逐步推进信息化对教学的影响机制;提升教师信息化水平和职业素养,同时还需要加强网络管理,避免学生在信息化学习中迷失方向。
4 结语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是一个专业的指导方向。职业院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的重任,培养专业的技能型人才,需要和社会发展相结合,加快构建合理有效的人才培养方案,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不断改革以及创新研究,从而构建一种符合社会实际需要的人才培养与创新模式。
参考文献
[1] 徐方.工业机器人产业现状与发展[J].机器人技术与应用,2007,30(5):2-4.
[2] 计时鸣,黄希欢.工业机器人技術的发展与应用综述[J].机电工程,2015,32(1):1-13.
[3] 蔡自兴,郭璠.中国工业机器人发展的若干问题[J].机器人技术与应用,2013(3):9-12.
[4] 趙杰.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现状与面临的挑战[J].航空制造技术,2012,408(12):26-29.
[5] 王田苗,陶永.我国工业机器人技术现状与产业化发展战略[J].机械工程学报,2014,50(9):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