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的课本意识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kxwork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一项高尚的心智锻炼。”它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对提高学生的素质、健全学生人格有着重要作用。面对现代化,世界知识经济的挑战,我们的教学愈来愈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怎样才能开发好课本资源,充分发挥课本资源的作用就显得极为重要。那么,我们该如何用足、用透、用好教材,使学生爱读、乐读、会读,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中获取知识呢?
  
  1.挖掘教材的兴趣点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做他感兴趣的工作,他的全部才能可发挥80%以上;而做他不感兴趣的工作,只能发挥20%。兴趣是学生积极主动阅读的基础,它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思维和学习的情趣,是发展智力的必要条件。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有趣因素和艺术魅力,充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内容新颖独特的科普说明文,情节跌宕起伏的小说,想象夸张离奇的童话故事,感情真挚炽热的诗歌,这些教材本身对学生就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不待老师介绍,学生在课前早已将它们津津有味地通读一遍。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些特点,充分利用教材本身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教《奇妙的克隆》一文时,我让学生课前查找克隆的相关资料,如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实物资料等,说说自然界中哪些动、植物先天就具有克隆的本领。对于这种新鲜有趣的事物,学生非常有兴趣,找来了许多相关资料。课堂上我又根据课文最后一部分的小标题——《克隆技术造福人类》,请同学们思考文题是否恰当。大家的意见有分歧,我就请持不同意见的双方围绕“克隆技术造福人类?!”的辩题展开讨论。对此同学们各抒己见,提出了不少看法,或许不够深刻,却是朴素而真实的,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2.挖出教材的能力点
  
  兴趣是暂时的,课内阅读旨在将阅读习惯内化为学生持久的能力,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充分挖出教材的能力点,在课堂上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给学生更多的读和思考的时间,努力使他们做到口动、眼动、心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用所学的一个阅读材料去辐射更多的阅读材料,从而让学生掌握一类文章,提高筛选信息的能力、归类的能力,也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在《春酒》一文分析完课文以后,我对学生说:“乡愁是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从古到今,诗人作家们往往借用丰富的事物来表达对故乡无尽的情思。琦君把对故乡的思念寄托在甜美的春酒中,除了酒,在思乡作品中常常还借助哪些事物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学生们马上想到了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崔灏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余光中的那一湾浅浅的海峡。老樹、明月、暮日、乡音、秋风等这些不同的意象赋予了乡愁更丰富的内涵,更深沉的情感,学生在交流中对课文有了更深的理解。
  
  3.寻找课外提升的激荡点
  
  于漪老师曾说:“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全面培养,并不局限在第一课堂,第二渠道有更广阔的天地……”意思是说阅读教学还必须由课内走向课外。教师应指导学生扩大阅读面、拓宽视野,不失时机地鼓励学生心官激荡地感受生活,涉猎与课文有关的文学作品,在与作家思维的碰撞中,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从而提高阅读鉴赏能力。
  生活处处有语文,一花一世界,一草一精神,自然和社会中的智慧无处不在,有了强烈的生活敏感,善于捕捉各种生活现象,这样就每时每刻都有人在教你语文了。
  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其中有一段色泽明丽的百草园景色的描写。作者在百草园与三味书屋两种不同的生活体验的比较中,深深地感受到百草园才是他童年时代真正的乐园,因而在他眼中的百草园一切都变得那么美好,那些司空见惯的平常之物,像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都像金子一样发散出耀眼的光芒,甚至连不足提及的“泥墙根一带”都产生了令人神往的魅力。鲁迅先生之所以能将这些平常之物写得情趣盎然,离不开他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和感受。我就抓住这个教学契机告诉学生:生活中的一切事物都是可以感受的,都是可以让我们捕捉到有用的东西的。于是我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无论是在校园生活中,还是在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都要有感情的投入,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冰心老人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中学生要从课内走向课外,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本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阅读的环境,鼓励他们从课本出发去寻求更具广度和深度,更具思想情感和审美高度的阅读空间和阅读对象,使他们进入读书的最高境界。
  
  王海英,教师,现居浙江绍兴。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