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不见的秘密
扩展功能、信号强度、穿墙能力和稳定性是考量路由器最核心的几大考点,而决定这几项成绩的硬件部分则隐藏在路由器的内部,唯有将其拆开才能一窥真容。
简单来说,无线路由器内部主要由PCB板、主控芯片(ARM架构处理器)、无线基带+射频芯片、交换机芯片(有些主控芯片会整合基带、射频或交换机芯片)、内存和闪存等芯片组成。其中,主控芯片决定一款路由器Wi-Fi信号的传输质量、强度以及覆盖范围,因此也是最最关键的存在。而闪存芯片则用于安装操作系统,智能路由之所以智能的原因,就是配备了高主频的主控芯片,以及可安装更复杂的智能系统,拥有足够大空间的闪存芯片。
比如极路由就搭载了高通旗下的Atheros AR9331主控芯片,拥有400MHz以上的主频,而64MB的内存与16MB(安装操作系统)+8GB的缓存芯片组合,在百元路由器中可谓豪华的配置了(图1)。拿TP-LINK同价位的TL-WR841N路由器为例,其仅仅内置32MB的内存和8MB的闪存,如此就能看出智能路由和传统路由之间的硬件差异了吧?当然,很多很高端的传统路由器的配置比极路由还要高(图2),只是没有体现出“智能”的特性而已。理论上只要芯片主频足够高,闪存足够大,都有机会刷入智能的操作系统。
由于我们不可能拆开看每款路由器的芯片,因此选购时只能通过标注的参数来判断它的性能强弱。比如网络标准(802.11n还是802.11ac)、无线传输率(150M~1750M)、单频/双频(2.4GHz和5GHz)等参数。只是,我们还需掌握从需求出发挑选最适合自己的那款产品。
天线的真实作用
很多路由器都配有1根或多根天线(MIMO,多天线传输技术),而用户也青睐选择配备更多天线的产品(图3)。实际上,MIMO技术的本意是通过天线弥补54M传输速度所遇到的瓶颈,提升稳定性和方向性。天线的数量,主要以反映无线传输速率为主,提升信号强度为辅,而信号的强弱和穿墙能力则体现在射频芯片的发射功率上。因此,盲目地轻信3根天线的路由器穿墙能力一定优于1根天线的产品的观念,应该到了转变的时候了。总之,天线有比没有强,但多却不一定比少强。
需求是第一优先级
谁都喜欢性能更强的产品,但并非谁都是高富帅,从需求出发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平价产品才是理性消费的表现。比如,如果你购买无线路由器仅仅是为了提供笔记本、平板和智能手机的无线联网能力,在100平米以内的房屋里,100元左右的802.11n 300M无线路由器就足够了。那么,802.11ac以及所带来的600M以上无线传输率的优势到底体现在哪里呢?
首先,想享受802.11ac的极速体验,你的上网设备也必须支持这一标准,比如HTC One和三星Galaxy S4等最新手机旗舰和少数高端笔记本。此外,你喜欢利用局域网在多款设备之间无线传输文件,或无线播放局域网内存储设备中的1080P视频尝鲜时下流行的无线显示功能(图4 )。总之,目前只有多款Wi-Fi设备之间视频流和数据流的传输才能发挥802.11ac的优势,如果你没有相关的需求,那额外多花至少300元的开销显然是不明智的。
要不要智能路由器
回归主题,智能路由器和传统路由器,我们到底应该选择哪一类?通过前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智能路由器所谓的很多卖点传统路由器也能实现,只是操作和设置的步骤会相对复杂一些。此外,互联网企业最擅长的就是以极致的性价比冲击市场,因此智能路由器的价格往往要比我们想象的更低。
但是,智能路由器现在终归是新兴产品,包括小米、果壳、百度在内的首批智能路由器所面向的都是发烧级或准专业用户,并非智能路由“理应面对”的菜鸟级用户。可见这类产品距离完美或说100%稳定还有一段距离。如果你喜欢折腾、尝鲜更多好玩的事物,那智能路由器绝对是性价比的体现。但如果你追求稳定,还是等发烧友找出所有的Bug,厂商推出正式版后再说吧。
扩展功能、信号强度、穿墙能力和稳定性是考量路由器最核心的几大考点,而决定这几项成绩的硬件部分则隐藏在路由器的内部,唯有将其拆开才能一窥真容。
简单来说,无线路由器内部主要由PCB板、主控芯片(ARM架构处理器)、无线基带+射频芯片、交换机芯片(有些主控芯片会整合基带、射频或交换机芯片)、内存和闪存等芯片组成。其中,主控芯片决定一款路由器Wi-Fi信号的传输质量、强度以及覆盖范围,因此也是最最关键的存在。而闪存芯片则用于安装操作系统,智能路由之所以智能的原因,就是配备了高主频的主控芯片,以及可安装更复杂的智能系统,拥有足够大空间的闪存芯片。
比如极路由就搭载了高通旗下的Atheros AR9331主控芯片,拥有400MHz以上的主频,而64MB的内存与16MB(安装操作系统)+8GB的缓存芯片组合,在百元路由器中可谓豪华的配置了(图1)。拿TP-LINK同价位的TL-WR841N路由器为例,其仅仅内置32MB的内存和8MB的闪存,如此就能看出智能路由和传统路由之间的硬件差异了吧?当然,很多很高端的传统路由器的配置比极路由还要高(图2),只是没有体现出“智能”的特性而已。理论上只要芯片主频足够高,闪存足够大,都有机会刷入智能的操作系统。
由于我们不可能拆开看每款路由器的芯片,因此选购时只能通过标注的参数来判断它的性能强弱。比如网络标准(802.11n还是802.11ac)、无线传输率(150M~1750M)、单频/双频(2.4GHz和5GHz)等参数。只是,我们还需掌握从需求出发挑选最适合自己的那款产品。
天线的真实作用
很多路由器都配有1根或多根天线(MIMO,多天线传输技术),而用户也青睐选择配备更多天线的产品(图3)。实际上,MIMO技术的本意是通过天线弥补54M传输速度所遇到的瓶颈,提升稳定性和方向性。天线的数量,主要以反映无线传输速率为主,提升信号强度为辅,而信号的强弱和穿墙能力则体现在射频芯片的发射功率上。因此,盲目地轻信3根天线的路由器穿墙能力一定优于1根天线的产品的观念,应该到了转变的时候了。总之,天线有比没有强,但多却不一定比少强。
需求是第一优先级
谁都喜欢性能更强的产品,但并非谁都是高富帅,从需求出发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平价产品才是理性消费的表现。比如,如果你购买无线路由器仅仅是为了提供笔记本、平板和智能手机的无线联网能力,在100平米以内的房屋里,100元左右的802.11n 300M无线路由器就足够了。那么,802.11ac以及所带来的600M以上无线传输率的优势到底体现在哪里呢?
首先,想享受802.11ac的极速体验,你的上网设备也必须支持这一标准,比如HTC One和三星Galaxy S4等最新手机旗舰和少数高端笔记本。此外,你喜欢利用局域网在多款设备之间无线传输文件,或无线播放局域网内存储设备中的1080P视频尝鲜时下流行的无线显示功能(图4 )。总之,目前只有多款Wi-Fi设备之间视频流和数据流的传输才能发挥802.11ac的优势,如果你没有相关的需求,那额外多花至少300元的开销显然是不明智的。
要不要智能路由器
回归主题,智能路由器和传统路由器,我们到底应该选择哪一类?通过前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智能路由器所谓的很多卖点传统路由器也能实现,只是操作和设置的步骤会相对复杂一些。此外,互联网企业最擅长的就是以极致的性价比冲击市场,因此智能路由器的价格往往要比我们想象的更低。
但是,智能路由器现在终归是新兴产品,包括小米、果壳、百度在内的首批智能路由器所面向的都是发烧级或准专业用户,并非智能路由“理应面对”的菜鸟级用户。可见这类产品距离完美或说100%稳定还有一段距离。如果你喜欢折腾、尝鲜更多好玩的事物,那智能路由器绝对是性价比的体现。但如果你追求稳定,还是等发烧友找出所有的Bug,厂商推出正式版后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