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幸福?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时代的追求与标准。关于幸福,尽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从古至今,守规则就是幸福一直都占主导地位。因为,遵守规则,敬畏规则,才能获得平安。
胡适先生说:“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而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讲规则、守规则与不讲规则、不守规则,最终会导致意想不到的结果。
《明史杂俎》中记载,一日早朝,皇帝朱元璋问群臣:“天下何人最快乐?”有人说位居显赫者最快乐,有人说功高盖世者最快乐,有人说金榜题名者最快乐,有人说富甲一方者最快乐。朱元璋听后都不满意。这时,大臣万钢答道:“天下守法度者最快乐。” 顿时,朱元璋龙颜大悦。快乐须守法,守法才快乐。守法能使人诚实懂规矩,无后顾之忧,没有后怕,活得自然潇洒。幸福不是一掷千金,也不是大鱼大肉,而是一生坦荡、问心无愧。
康德说:“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头顶上的星空,二是心中的道德律。”法律就是规则,守规则与诚实相通。诚实既是德的核心,又是法的根本,更是守规则的标志。守法者一定是诚实者,诚实者才能安心创业做事。创業者实现了追求与目标,才是快乐幸福的。对于每一位公民来说,只有懂法律、知规则、守规矩,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才能创好业、成大业。不管你从事哪个职业,守规则都应永远排在第一位,它是幸福的前提。
生活中,凡出事故者,都是践踏规则者。社会上闹得沸沸扬扬的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就是不守规则酿成的一场悲剧。小到乱扔垃圾、开车加塞、不按秩序排队、网上随便谩骂,大到公共场所大声喧哗、高铁上霸占座位、从动物园后山跳进去落入虎口等,都是不守规则酿成的悲剧。而那些落马的腐败分子,哪一个不是践踏规则的产物?
明朝《玉堂丛语》卷一中记载着“曹鼐不可”的故事。曹鼐在明英宗朝做到宰辅。曹鼐在泰和当“派出所所长”的时候,抓到一名女犯,美得让他心动。当时他可是单独执法呀,没有别人,在心动之时,怎么办?曹鼐想,自己不能知法犯法啊,情急之下,只好用纸一遍遍写“曹鼐不可”4个大字,写完就烧,烧了又写,反复几十次,一直煎熬到天亮。一夜竟然没有乱。这样的定力,为他后来做到宰辅奠定了基础。在没有监督之下,曹鼐也曾想到过乱,但最终觉得不可乱。最后的不乱,是道义、良知最终战胜私欲的结果。
守规则与践踏规则孰轻孰重,这笔账谁都算得清楚。实在因为人的欲望太多、权力太大、监督太少,才敢拿规则不当规则;很多人因为图一时之快,满足私欲,才不断突破规则防线,落下一个个祸坑。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很多人就毁在“无规矩不成方圆”上,图一时之快,毁掉了一生的幸福。
点 评
唐太宗曾言:“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本文就是一篇以古为镜的佳作。论述中,作者屡屡引用古籍,以史为鉴,用古人的例子告诫今人,必须敬畏规则。古代经典的例子加之胡适、康德等大家的话语,无疑增强了文章的论述力。此外,作者在文中还列举了现实生活中一系列不守规则酿成的悲剧,更指出“那些落马的腐败分子,哪一个不是践踏规则的产物?”颇具现实针对性,体现出作者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胡适先生说:“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而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讲规则、守规则与不讲规则、不守规则,最终会导致意想不到的结果。
《明史杂俎》中记载,一日早朝,皇帝朱元璋问群臣:“天下何人最快乐?”有人说位居显赫者最快乐,有人说功高盖世者最快乐,有人说金榜题名者最快乐,有人说富甲一方者最快乐。朱元璋听后都不满意。这时,大臣万钢答道:“天下守法度者最快乐。” 顿时,朱元璋龙颜大悦。快乐须守法,守法才快乐。守法能使人诚实懂规矩,无后顾之忧,没有后怕,活得自然潇洒。幸福不是一掷千金,也不是大鱼大肉,而是一生坦荡、问心无愧。
康德说:“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头顶上的星空,二是心中的道德律。”法律就是规则,守规则与诚实相通。诚实既是德的核心,又是法的根本,更是守规则的标志。守法者一定是诚实者,诚实者才能安心创业做事。创業者实现了追求与目标,才是快乐幸福的。对于每一位公民来说,只有懂法律、知规则、守规矩,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才能创好业、成大业。不管你从事哪个职业,守规则都应永远排在第一位,它是幸福的前提。
生活中,凡出事故者,都是践踏规则者。社会上闹得沸沸扬扬的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就是不守规则酿成的一场悲剧。小到乱扔垃圾、开车加塞、不按秩序排队、网上随便谩骂,大到公共场所大声喧哗、高铁上霸占座位、从动物园后山跳进去落入虎口等,都是不守规则酿成的悲剧。而那些落马的腐败分子,哪一个不是践踏规则的产物?
明朝《玉堂丛语》卷一中记载着“曹鼐不可”的故事。曹鼐在明英宗朝做到宰辅。曹鼐在泰和当“派出所所长”的时候,抓到一名女犯,美得让他心动。当时他可是单独执法呀,没有别人,在心动之时,怎么办?曹鼐想,自己不能知法犯法啊,情急之下,只好用纸一遍遍写“曹鼐不可”4个大字,写完就烧,烧了又写,反复几十次,一直煎熬到天亮。一夜竟然没有乱。这样的定力,为他后来做到宰辅奠定了基础。在没有监督之下,曹鼐也曾想到过乱,但最终觉得不可乱。最后的不乱,是道义、良知最终战胜私欲的结果。
守规则与践踏规则孰轻孰重,这笔账谁都算得清楚。实在因为人的欲望太多、权力太大、监督太少,才敢拿规则不当规则;很多人因为图一时之快,满足私欲,才不断突破规则防线,落下一个个祸坑。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很多人就毁在“无规矩不成方圆”上,图一时之快,毁掉了一生的幸福。
点 评
唐太宗曾言:“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本文就是一篇以古为镜的佳作。论述中,作者屡屡引用古籍,以史为鉴,用古人的例子告诫今人,必须敬畏规则。古代经典的例子加之胡适、康德等大家的话语,无疑增强了文章的论述力。此外,作者在文中还列举了现实生活中一系列不守规则酿成的悲剧,更指出“那些落马的腐败分子,哪一个不是践踏规则的产物?”颇具现实针对性,体现出作者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