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开展,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教育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仍存在拘泥于形式、合作不够深入等一些问题。文章以威海海洋职业学院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为例,介绍了该校“校企融合”新思路,通过理清校企关系,开放校内实训基地,以企业需求为课程设置导向等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打造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共同体”,有效提高了专业教学水平。
關键词:校企融合; 船舶工程技术工业; 人才培养
船舶制造业是国家重点发展支柱型行业,“十三五”规划中将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列入重点壮大产业[1]。与此同时,高级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缺口大、高等院校特别是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与行业需求不匹配等问题依然突出。到2025年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领域人才缺口将达26.6万人[2]。基于此威海海洋职业学院以“校企融合”新思路,瞄准行业需求与企业人才要求,对新时代高职院校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建设与高技能人才培养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探索。
一、探索背景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响应号召,在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通过校企合作办学,学生可以在企业工作环境中学习,体验现实的职场经历,以此帮助学生建立“为工作而学习”的意识[3],有效地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但总体而言,我国的校企合作整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4],高校往往更多地考虑如何拓展教学资源和接受上级教育检查,很少顾及企业培养后备人才、推广相关技术、提高品牌知名度等多元诉求,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和动力不足,校企双方难以深入、持续地开展互动合作,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5]的氛围难以形成。具体到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由于船舶制造属于重工高危行业,在没有相应的体制机制保障的情况下,校企双方顾虑颇多,校企合作能够触及的方面和深度更加有限,形成了船厂招聘不到合适的技术人才、学校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脱轨的窘境。很多学校一味拘泥于校企合作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忽视了理论知识的传授,偏离了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专业人才的初衷。鉴于此, 威海海洋职业学院船舶工程专业提出更加注重互惠共赢的“校企融合”新思路,努力走出一条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新路径。
二、“校企融合”新思路
“校企融合”是对传统校企合作理念的全新诠释和升华。长期以来,企业通常持“重招用,轻培养”的态度[6],而高职院校则更加着眼于自身发展而忽视了企业诉求,这直接导致了校企合作不够紧密,融合度不够。针对此问题学院通过大量的实地走访、企业调研充分了解企业需求和核心关键,通过建立“校企需求清单”和“校企月度例会”“行业企业需求导向制”等体制机制创新,充分调动其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努力打造企业帮助学校、学校反哺企业的“校企利益共同体”,争取使二者能够形成“荣辱与共”的默契关系。
三、“校企融合”的多种尝试及探索
(一)选取优质对象,理清校企关系
合适的合作对象是校企合作成功的前提,不是随便一个企业就能与学校产生互惠共赢的效果。合作选取的船企需要在企业诉求、人才引进规模及类型、造船技术实力、资金实力等方面与学校要求相适应。同时合作企业应当具有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感。学院据此实行校企合作对象“准入制”,更加注重企业的质量而非数量。坚决杜绝单纯出于用工需求而设置的简单重复性实习岗位,避免因为应付教育检查形成的“一哄而上”。
认真筛选确认合作对象后,与之建立长期合作机制,设立“校企需求清单”,让校企双方能够更加明确彼此需求。明确校企责任,使合作双方在平等、协商、一致的前提下受到约束。定期召开“校企合作月度例会”,及时反映和处理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将校企合作的质量和效益作为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一系列措施使合作能够常态化、机制化。
(二)开放建设校内生产实训基地
实训部分是高职学生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内实训如果没有社会资源、企业力量的参与往往会形成闭门造车的局面。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实训环节实行“开门办学”,在制度允许的范围内让安全系数较高的工作岗位进入校园,如设立船舶绘图工位、零部件质量检验工位等,每个工位都配有企业导师和学校老师指导,让学生在真正的船企岗位中增强专业技能、提高职业素养,在学校与企业高度融合下完成实训课任务。学生毕业进入工作岗位后大大缩短了与企业的“磨合期”,受到了对口单位的一致好评,学生就业对口率由52%提高到75%。(数据来源:威海海洋职业学院船舶工程系学生办公室)
(三)注重培养学生船舶人文素养
船舶制造行业属于高危、艰苦性行业,要求从业人员在具备扎实专业技能的同时,应当具备坚韧的职业特质和良好的职业认同感,学院通过引入“船舶第二课堂”,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船舶人文素养,提前对学生进行造船行业特点方面的心理建设;定期邀请船厂、科研院所等相关领域的专家来校为学生讲授船舶制造最前沿的知识;积极加强学生与企业生产设计人员的交流互动,举办各种文体竞赛,促使其更好地融入到将来工作岗位中;在学校制度完善方面,第二课堂学分可被认定为毕业学分,打消了学生参与人文素养提升的后顾之忧;在更新学生行业知识的同时,使其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有了更清楚地认识,大大增强了自己作为“船人”的自豪感,弘扬了大国工匠精神,践行了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经过调查,毕业生两年后依然从事造船相关行业的比例有了明显提高。
安全意识是制造业尤其是船舶制造业职业意识的前提,学院将安全意识培养作为提高船舶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规范防护、标准化作业等融入到学生课堂、实训的方方面面。定期邀请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到学校讲解安全生产常识、分析典型安全事故案例,定期参观船厂,了解企业的安全管理措施。将安全意识武装到头脑有效地保障了学生的人身安全和企业的安全生产。
(四)以企业需求和行业标准为指引进行课程设置 2014年2月26日,國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工作会议中就如何强化校企合作深度提出了“三对接”,即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相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相对接。船舶制造业是标准化程度较高的行业,一切生产都要以《钢制海船入级规范》等国家标准和船级社标准为依据,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主动与行业标准对接,设置《船舶建造规范》《国家标准》等规范类课程,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渗透到整个课程设置中;以工程需求为导向,邀请企业工程师、行业领域专家加入到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的制定中,实时调整授课科目、授课重点、考察方式。
学院选取资质较好、符合要求的企业,充分了解他们的企业需求,在教学设计中有针对性地加强此类企业的岗位培养。在调查中发现船厂招聘毕业生时,通常需要一些硬性资质或上岗证,例如CAD资格证、中级焊工证、高级电工证等。基于此,将船舶 CAD/CAM课程、焊接课程、船舶电气等课程的考查方式改为“以证代考”,并且在授课过程中重点加强此能力的培养,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为学生的就业增加了重要砝码;将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融入到顶岗实习中,通过学校老师与企业工程师的双重指导,在将毕业设计问题与企业实际问题融合,利用企业平台和环境强化他们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考察得知,许多合作企业在船舶生产中用到的绘图软件为Tribon,鉴于此绘图平台在业内有一定通用性和市场占有率,在计算机绘图相关课程设计中适当加入Tribon训练,期间还与企业联合组织相关技能比赛,既提高了学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也调动了合作企业的积极性。
(五)建立企业与行业的人才质量反馈机制
毕业生就业完成并不意味着学校人才培养的结束,企业行业评价是校企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及时有效跟踪学生就业后的技能素养与企业的匹配程度,将校企合作变为一个不断修正、不断更新的动态过程。将企业与行业的学生就业反馈作为修正自身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参考依据,真正做到以企业与行业需求为导向。为此学院建立“毕业生就业跟踪卡”及时收集其毕业后的工作情况和企业评价,从“跟踪卡”中实时整理研究出下一步教育教学改革的方案,大大增加了学校教学与整个行业联系的紧密度。
(六)在“校企融合”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培养有岗位适应能力的学生离不开相对应的老师,学院设立了船舶生产设计中心,专业老师和企业工程师参与其中,中心实行企业化运作方式和考核方法。通过让学校专业教师以企业工程师的角色投入到船体制图、船舶检验、造船工地施工等具体的工作岗位中,让教师始终保持工程师专业特质,并把此特质传递给学生,传授给学生的专业技能也会更加实用。同时,学校每年派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教师利用寒、暑假进行顶岗实习,“双师型”教师人数和比例逐年提高,保持了教师专业知识的时效性,能够实时跟踪把握国际、国内造船行业动态,培养了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聘请企业优秀工程师、相关领域专家作为兼职教师直接参与教学活动尤其是实训教学活动中,既提高了专业教学水平又增强了学校与企业的融合度。
四、结语
21世纪海洋产业蓬勃兴起,亟需大量船舶类人才,应当紧紧抓牢我国高职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的优势,培养更多船舶工程应用型技术人才,而校企合作是必由之路。融合是更高层次的合作,校企融合也是更进一步的校企合作。针对高职院校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不完善的现状,威海海洋职业学院坚持以学生为本,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立足点,提出“校企融合”新思路,通过采取将企业生产引入校内实训中心,企业参与制定课程计划,针对具体岗位培养学生具体岗位适应能力、部分课程“以证代考”等措施增强船舶工程技术学生的岗位适应技能,同时注重与企业的交流融合中学生职业特质和职业认同感的培养,实现了学校教学效果与企业人才引进的双赢,对其他高职院校船舶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文)[EB].新华网,2016-03-17.
[2] 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EB].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2017-02-24.
[3] 曹荣.定界、跨界、破界:校企合作视域下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探析[J]. 河北职业教育,2018,(3):14-17.
[4] 耿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研究耿洁[D].天津:天津大学,2011.
[5] 范青武,等.“六面一体”立体化校企深度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12):25-30.
[6] 曹爱霞,杜友威.船舶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J].教育现代化,2018,(22):14-15.
關键词:校企融合; 船舶工程技术工业; 人才培养
船舶制造业是国家重点发展支柱型行业,“十三五”规划中将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列入重点壮大产业[1]。与此同时,高级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缺口大、高等院校特别是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与行业需求不匹配等问题依然突出。到2025年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领域人才缺口将达26.6万人[2]。基于此威海海洋职业学院以“校企融合”新思路,瞄准行业需求与企业人才要求,对新时代高职院校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建设与高技能人才培养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探索。
一、探索背景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响应号召,在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通过校企合作办学,学生可以在企业工作环境中学习,体验现实的职场经历,以此帮助学生建立“为工作而学习”的意识[3],有效地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但总体而言,我国的校企合作整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4],高校往往更多地考虑如何拓展教学资源和接受上级教育检查,很少顾及企业培养后备人才、推广相关技术、提高品牌知名度等多元诉求,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和动力不足,校企双方难以深入、持续地开展互动合作,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5]的氛围难以形成。具体到船舶工程技术专业,由于船舶制造属于重工高危行业,在没有相应的体制机制保障的情况下,校企双方顾虑颇多,校企合作能够触及的方面和深度更加有限,形成了船厂招聘不到合适的技术人才、学校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脱轨的窘境。很多学校一味拘泥于校企合作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忽视了理论知识的传授,偏离了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专业人才的初衷。鉴于此, 威海海洋职业学院船舶工程专业提出更加注重互惠共赢的“校企融合”新思路,努力走出一条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新路径。
二、“校企融合”新思路
“校企融合”是对传统校企合作理念的全新诠释和升华。长期以来,企业通常持“重招用,轻培养”的态度[6],而高职院校则更加着眼于自身发展而忽视了企业诉求,这直接导致了校企合作不够紧密,融合度不够。针对此问题学院通过大量的实地走访、企业调研充分了解企业需求和核心关键,通过建立“校企需求清单”和“校企月度例会”“行业企业需求导向制”等体制机制创新,充分调动其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努力打造企业帮助学校、学校反哺企业的“校企利益共同体”,争取使二者能够形成“荣辱与共”的默契关系。
三、“校企融合”的多种尝试及探索
(一)选取优质对象,理清校企关系
合适的合作对象是校企合作成功的前提,不是随便一个企业就能与学校产生互惠共赢的效果。合作选取的船企需要在企业诉求、人才引进规模及类型、造船技术实力、资金实力等方面与学校要求相适应。同时合作企业应当具有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感。学院据此实行校企合作对象“准入制”,更加注重企业的质量而非数量。坚决杜绝单纯出于用工需求而设置的简单重复性实习岗位,避免因为应付教育检查形成的“一哄而上”。
认真筛选确认合作对象后,与之建立长期合作机制,设立“校企需求清单”,让校企双方能够更加明确彼此需求。明确校企责任,使合作双方在平等、协商、一致的前提下受到约束。定期召开“校企合作月度例会”,及时反映和处理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将校企合作的质量和效益作为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一系列措施使合作能够常态化、机制化。
(二)开放建设校内生产实训基地
实训部分是高职学生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内实训如果没有社会资源、企业力量的参与往往会形成闭门造车的局面。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实训环节实行“开门办学”,在制度允许的范围内让安全系数较高的工作岗位进入校园,如设立船舶绘图工位、零部件质量检验工位等,每个工位都配有企业导师和学校老师指导,让学生在真正的船企岗位中增强专业技能、提高职业素养,在学校与企业高度融合下完成实训课任务。学生毕业进入工作岗位后大大缩短了与企业的“磨合期”,受到了对口单位的一致好评,学生就业对口率由52%提高到75%。(数据来源:威海海洋职业学院船舶工程系学生办公室)
(三)注重培养学生船舶人文素养
船舶制造行业属于高危、艰苦性行业,要求从业人员在具备扎实专业技能的同时,应当具备坚韧的职业特质和良好的职业认同感,学院通过引入“船舶第二课堂”,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船舶人文素养,提前对学生进行造船行业特点方面的心理建设;定期邀请船厂、科研院所等相关领域的专家来校为学生讲授船舶制造最前沿的知识;积极加强学生与企业生产设计人员的交流互动,举办各种文体竞赛,促使其更好地融入到将来工作岗位中;在学校制度完善方面,第二课堂学分可被认定为毕业学分,打消了学生参与人文素养提升的后顾之忧;在更新学生行业知识的同时,使其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有了更清楚地认识,大大增强了自己作为“船人”的自豪感,弘扬了大国工匠精神,践行了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经过调查,毕业生两年后依然从事造船相关行业的比例有了明显提高。
安全意识是制造业尤其是船舶制造业职业意识的前提,学院将安全意识培养作为提高船舶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规范防护、标准化作业等融入到学生课堂、实训的方方面面。定期邀请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到学校讲解安全生产常识、分析典型安全事故案例,定期参观船厂,了解企业的安全管理措施。将安全意识武装到头脑有效地保障了学生的人身安全和企业的安全生产。
(四)以企业需求和行业标准为指引进行课程设置 2014年2月26日,國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工作会议中就如何强化校企合作深度提出了“三对接”,即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相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相对接。船舶制造业是标准化程度较高的行业,一切生产都要以《钢制海船入级规范》等国家标准和船级社标准为依据,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主动与行业标准对接,设置《船舶建造规范》《国家标准》等规范类课程,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渗透到整个课程设置中;以工程需求为导向,邀请企业工程师、行业领域专家加入到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的制定中,实时调整授课科目、授课重点、考察方式。
学院选取资质较好、符合要求的企业,充分了解他们的企业需求,在教学设计中有针对性地加强此类企业的岗位培养。在调查中发现船厂招聘毕业生时,通常需要一些硬性资质或上岗证,例如CAD资格证、中级焊工证、高级电工证等。基于此,将船舶 CAD/CAM课程、焊接课程、船舶电气等课程的考查方式改为“以证代考”,并且在授课过程中重点加强此能力的培养,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为学生的就业增加了重要砝码;将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融入到顶岗实习中,通过学校老师与企业工程师的双重指导,在将毕业设计问题与企业实际问题融合,利用企业平台和环境强化他们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考察得知,许多合作企业在船舶生产中用到的绘图软件为Tribon,鉴于此绘图平台在业内有一定通用性和市场占有率,在计算机绘图相关课程设计中适当加入Tribon训练,期间还与企业联合组织相关技能比赛,既提高了学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也调动了合作企业的积极性。
(五)建立企业与行业的人才质量反馈机制
毕业生就业完成并不意味着学校人才培养的结束,企业行业评价是校企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及时有效跟踪学生就业后的技能素养与企业的匹配程度,将校企合作变为一个不断修正、不断更新的动态过程。将企业与行业的学生就业反馈作为修正自身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参考依据,真正做到以企业与行业需求为导向。为此学院建立“毕业生就业跟踪卡”及时收集其毕业后的工作情况和企业评价,从“跟踪卡”中实时整理研究出下一步教育教学改革的方案,大大增加了学校教学与整个行业联系的紧密度。
(六)在“校企融合”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培养有岗位适应能力的学生离不开相对应的老师,学院设立了船舶生产设计中心,专业老师和企业工程师参与其中,中心实行企业化运作方式和考核方法。通过让学校专业教师以企业工程师的角色投入到船体制图、船舶检验、造船工地施工等具体的工作岗位中,让教师始终保持工程师专业特质,并把此特质传递给学生,传授给学生的专业技能也会更加实用。同时,学校每年派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教师利用寒、暑假进行顶岗实习,“双师型”教师人数和比例逐年提高,保持了教师专业知识的时效性,能够实时跟踪把握国际、国内造船行业动态,培养了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聘请企业优秀工程师、相关领域专家作为兼职教师直接参与教学活动尤其是实训教学活动中,既提高了专业教学水平又增强了学校与企业的融合度。
四、结语
21世纪海洋产业蓬勃兴起,亟需大量船舶类人才,应当紧紧抓牢我国高职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的优势,培养更多船舶工程应用型技术人才,而校企合作是必由之路。融合是更高层次的合作,校企融合也是更进一步的校企合作。针对高职院校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不完善的现状,威海海洋职业学院坚持以学生为本,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立足点,提出“校企融合”新思路,通过采取将企业生产引入校内实训中心,企业参与制定课程计划,针对具体岗位培养学生具体岗位适应能力、部分课程“以证代考”等措施增强船舶工程技术学生的岗位适应技能,同时注重与企业的交流融合中学生职业特质和职业认同感的培养,实现了学校教学效果与企业人才引进的双赢,对其他高职院校船舶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文)[EB].新华网,2016-03-17.
[2] 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EB].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2017-02-24.
[3] 曹荣.定界、跨界、破界:校企合作视域下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探析[J]. 河北职业教育,2018,(3):14-17.
[4] 耿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研究耿洁[D].天津:天津大学,2011.
[5] 范青武,等.“六面一体”立体化校企深度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12):25-30.
[6] 曹爱霞,杜友威.船舶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J].教育现代化,2018,(22):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