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强调素质教育、强调语文实用性的大环境下,如何转化语文学困生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笔者结合从教经历谈一谈农村学校语文教学中,学困生转化的一些体会和做法:
一、从心理层面入手树立学习的信心
美国心理学家维普?赞姆斯曾这样说过:“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的才能加以赏识。”为此,笔者在工作中主动接近学困生,用积极的心态、真诚的微笑去缩短师生之间的差距,对他们进行语文学习的心理疏导,分析他们学习语文的状况,找出原因,树立他们学习的信心。
1.多谈心,多亲近,用好情感打开学生心门。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困生同样具有进取心和自尊心,也渴望进步。但是他们由于种种原因造成成绩差,作为老师对具体学生要作具体分析,各个击破。比如父母离异的学生大多数性格较为内向,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和孤僻的性格,笔者就主动关怀,找他们谈心,找他们的父母谈心聊天,向他们谈现在知识的重要性,指出他们孩子的学习状况,取得他们的有力支持。同时利用家访一边谈心,沟通情感,一边进行语文辅导,一举两得,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要坚信,情感是开启任何大门的万能钥匙,也只有心门打开,才会使工作做得顺手顺心。
2.多宽容,多鼓励,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语文学习的成功,不仅取决于学习者的智力因素,还取决于他们的情绪、态度和学习动力等等。因此,教师在任何时候都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迁怒,不急躁,循序渐进,切忌急功冒进,用训斥、侮辱人格和伤害自尊的语言;切忌向家长或者班主任告状,而应该多宽容,勤勉励,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
二、从学科特点入手采取合适的方法
语文是一门交际工具,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大量的反复的模仿、训练运用,这就是语文的特点
1.激发学习主动性,水到渠自成。为切实减少学困生数量,我采取了分层教学法,每天下午第四节课抽出班级的学困生进行定点定时补课,帮助他们查漏补缺,及时帮其找到学习上的盲点,给予纠正。每次分层教学,笔者都安排当堂检测,防止学生滥竽充数。一个学期下来,语文学科掉队的学生明显减少,班级两极分化的情况得到有效扭转。
同时,鉴于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难度较大。为了激发、保持学生的兴趣,教师需要认真专研教材,注意在实践中满足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这样,每个学生都可以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为了延长学困生上课专注的时间,笔者常常结合教学内容增加师生、生生互动的环节。比如:
(1)角色激趣法。学生天真烂漫、活泼好动,他们最容易进入角色,又能毫无顾忌地使用语言。笔者在课堂上经常根据课文内容,让尖子生或中等生扮演语句较多、感情复杂的角色,让学困生扮演简单的角色进行会话表演,利用讲台作为舞台。这种方法既活跃了课堂氛围,又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能使优等生更加优秀,使中等生争取优秀,学困生也得到自笔者展示的机会。在看戏般的笑声中,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了知识。
(2)表扬激励法。有专家指出:适当的表扬和鼓励是强化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手段。每当学生取得成功时,教师的表扬和鼓励能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成功体验,从而进一步增强原有的兴趣,让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有一个积极的认识。对学困生而言,他们更需要这种鼓励和肯定,每当他们表现好的时候,笔者就会大加表扬。
2.重视习惯养成,点石巧成金。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学困生课堂上不知老师所云,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作业不认真,甚至抄袭他人作业。仔细分析以上现象,主要原因是他们的学习不得法,其中包括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治本的方法就是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法指导和习惯的养成。
(1)巧用复习强效果。复习重在及时。这是由艾宾浩斯“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所决定的,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的一个实验,让三个组的学生熟记一篇诗歌,第一组间隔一天复习,第二组间隔三天复习,第三组间隔六天复习。达到熟记的统一程度,第一组学生平均需重复四次,第二组学生平均需重复六次,而第三组学生需重复七次。可见,复习间隔的时间一长重复记忆的次数越多,反之次数越少。因而学困生的作业应该面对面地纠错、订正,而且养成他们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2)巧借错题减失误。学困生在做练习或考试中经常会做错题,笔者试着将他们的错题收集起来加以分析,发现他们错的大多数是同一个知识点,或者说同一个知识点会重复犯错,只是题型有所变化,所以,要求他们将自己的作业、练习、考试错题搜集成册汇编成错题集,保留错误答案,用红笔写上正确的答案,让学生自己找理由分析,见血见肉,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就可以大大减少错误率,学生考试的信心也就随之增强了。
以上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尝试和体会,在实践过程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转化学困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只要我们方法得当,多花精力,耐心辅导,就一定能让他们成为优秀的学生,成为素质教育结出的灿烂硕果。
一、从心理层面入手树立学习的信心
美国心理学家维普?赞姆斯曾这样说过:“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的才能加以赏识。”为此,笔者在工作中主动接近学困生,用积极的心态、真诚的微笑去缩短师生之间的差距,对他们进行语文学习的心理疏导,分析他们学习语文的状况,找出原因,树立他们学习的信心。
1.多谈心,多亲近,用好情感打开学生心门。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困生同样具有进取心和自尊心,也渴望进步。但是他们由于种种原因造成成绩差,作为老师对具体学生要作具体分析,各个击破。比如父母离异的学生大多数性格较为内向,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和孤僻的性格,笔者就主动关怀,找他们谈心,找他们的父母谈心聊天,向他们谈现在知识的重要性,指出他们孩子的学习状况,取得他们的有力支持。同时利用家访一边谈心,沟通情感,一边进行语文辅导,一举两得,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要坚信,情感是开启任何大门的万能钥匙,也只有心门打开,才会使工作做得顺手顺心。
2.多宽容,多鼓励,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语文学习的成功,不仅取决于学习者的智力因素,还取决于他们的情绪、态度和学习动力等等。因此,教师在任何时候都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迁怒,不急躁,循序渐进,切忌急功冒进,用训斥、侮辱人格和伤害自尊的语言;切忌向家长或者班主任告状,而应该多宽容,勤勉励,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
二、从学科特点入手采取合适的方法
语文是一门交际工具,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大量的反复的模仿、训练运用,这就是语文的特点
1.激发学习主动性,水到渠自成。为切实减少学困生数量,我采取了分层教学法,每天下午第四节课抽出班级的学困生进行定点定时补课,帮助他们查漏补缺,及时帮其找到学习上的盲点,给予纠正。每次分层教学,笔者都安排当堂检测,防止学生滥竽充数。一个学期下来,语文学科掉队的学生明显减少,班级两极分化的情况得到有效扭转。
同时,鉴于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难度较大。为了激发、保持学生的兴趣,教师需要认真专研教材,注意在实践中满足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这样,每个学生都可以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为了延长学困生上课专注的时间,笔者常常结合教学内容增加师生、生生互动的环节。比如:
(1)角色激趣法。学生天真烂漫、活泼好动,他们最容易进入角色,又能毫无顾忌地使用语言。笔者在课堂上经常根据课文内容,让尖子生或中等生扮演语句较多、感情复杂的角色,让学困生扮演简单的角色进行会话表演,利用讲台作为舞台。这种方法既活跃了课堂氛围,又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能使优等生更加优秀,使中等生争取优秀,学困生也得到自笔者展示的机会。在看戏般的笑声中,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了知识。
(2)表扬激励法。有专家指出:适当的表扬和鼓励是强化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手段。每当学生取得成功时,教师的表扬和鼓励能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成功体验,从而进一步增强原有的兴趣,让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有一个积极的认识。对学困生而言,他们更需要这种鼓励和肯定,每当他们表现好的时候,笔者就会大加表扬。
2.重视习惯养成,点石巧成金。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学困生课堂上不知老师所云,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作业不认真,甚至抄袭他人作业。仔细分析以上现象,主要原因是他们的学习不得法,其中包括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治本的方法就是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法指导和习惯的养成。
(1)巧用复习强效果。复习重在及时。这是由艾宾浩斯“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所决定的,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的一个实验,让三个组的学生熟记一篇诗歌,第一组间隔一天复习,第二组间隔三天复习,第三组间隔六天复习。达到熟记的统一程度,第一组学生平均需重复四次,第二组学生平均需重复六次,而第三组学生需重复七次。可见,复习间隔的时间一长重复记忆的次数越多,反之次数越少。因而学困生的作业应该面对面地纠错、订正,而且养成他们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2)巧借错题减失误。学困生在做练习或考试中经常会做错题,笔者试着将他们的错题收集起来加以分析,发现他们错的大多数是同一个知识点,或者说同一个知识点会重复犯错,只是题型有所变化,所以,要求他们将自己的作业、练习、考试错题搜集成册汇编成错题集,保留错误答案,用红笔写上正确的答案,让学生自己找理由分析,见血见肉,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就可以大大减少错误率,学生考试的信心也就随之增强了。
以上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尝试和体会,在实践过程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转化学困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只要我们方法得当,多花精力,耐心辅导,就一定能让他们成为优秀的学生,成为素质教育结出的灿烂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