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道”作为中国哲学的最高范畴,亦是道家哲学的重要思想。老子在《老子》中第一个提出“道”这一哲学概念。本文欲从概念解析入手,通过探析《老子》第十六章中的几个基本概念:“虚”、“静”、“复”以及“常”,以这三个基本概念来解老子之“道”。
关键词:虚 静 复 常 道
《老子》承载着道家哲学的重要思想,又被称为《道德经》。“道”作为中国哲学的最高范畴,亦是道家哲学的重要思想。老子在《道德经》中第一个提出“道”这一哲学概念:“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1]p117(《老子》第四十二章)。学界对《老子》之研究成果甚多,然而,综观现有研究成果,并无单独研究《老子》第十六章的著作或论文;从哲学向度出发的相关研究论文多从《老子》中的某一个或几个关键词、关键句进行阐释,从而探求老子的“道”之思想。《老子》第十六章中常被提及的关键词有“常”“虚”“静”“复”,但并未系统阐明这几个基本概念是如何有机结合起来阐释老子“道”之思想的。本文欲从概念解析入手,通过探析《老子》第十六章中的几个基本哲学概念:“虚”、“静”、“复”以及“常”,以这几个个基本概念来释老子之“道”。
一.释“虚”
《老子》第十六章曰:“致虚极,守静笃”[1]p35对“虚”字的解释历来主要有四大类:第一,“虚”作为名词,乃是“墟”之古字,形声字,本义为“大土山”;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亦道:“虚,大丘也。昆仑丘谓之昆仑虚。”[2]p232第二,“虚”作为形容词,与“实”相对,为“空虚”之意;第三,“虚”作为动词,多作使动用法;第四,“虚”作为副词,表示“徒然,白白地”。
“虚”字在《老子》全书中共出现五次;《老子》第三章“虚其心”之“虚”按照古文之翻译原则可译为“使/其心/虚”,可见是使动用法,且由后一句的“实其腹”可知此“虚”是与“实”相对应的。第五章“虚而不屈”,第二十二章“虚言”以及第五十三章“仓甚虚”之“虚”皆为形容词,乃“虚空”之意。第十六章中,“致虚极,守静笃”之“虚”,在该句中而言,是与“静”相对应的词,均为一种状态。笔者认为此处的“虚”与“静”均当为一个独立的名词,更确切地,可理解为一对基本概念。黄承贵在其学术论文《略论老子的道德之“虚”》中认为:“虚”描绘了什么是“道”,阐释了生命存在的理想状态,更是老子道德价值取向所在,毋庸置疑,“虚”在老子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一个重要的概念,其作名词解不可置疑。然而,依据许慎《说文解字》之释义——“虚,大丘也”——来理解“致虚极,守静笃”显然不可取。
将“致虚”作为词组来释义。王弼将该句注作:“言致虚,物之极笃;守静,物之真正也。”[1]p37也遭到了陶鸿庆、石田羊一郎、波多野太郎以及李善的质疑,他们认为“极”、“笃”乃为“真正”之义,或者“极”释为“正”,“笃”释为“真”。即是“致虚守静,物之真正也”或者“言至虚之极也,言守静之真也”。又依据《老子指略》说:“未若抱素朴以全笃实”。[3]p676即“实”为“笃”义。这三种解释并未直接谈及何为“虚”,但皆指向“致虚”与“守静”皆为物之真正,为物之根本,即是“虚”与“静”乃是万物之本原,万物之归宿。老子之“致虚极,守静笃”,消解了对有意识对象的关怀,实现了对无意识对象的“虚意识”的回归。
将“虚极”作为词组来释义。多解释为“太空”,如唐诗“返归虚极,神心则悦。”[4]中的“虚极”便是指“太空”;即是虚至极而为空,为无。将道家与佛家对比,道家之“虚”相似于佛家之“空”,皆为一种精神状态或者说精神境界。其目的就是要消除个体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常会带有的主观意识,使得心无杂念、郎朗空明,从而更接近事物本身。
综上而言,《老子·十六章》之“虚”乃是万物之本然状态,是万物之本源,万物之虚极则为空,则无。“虚”即是“无”,“无”即是“虚”。故而“无”为万物之起始,“无”为万物之归宿。这也正契合了老子“无中生有”的本体论思想。天下万物产生于“有”,而“有”又产生于无”。
二.释“静”
魏源曰:“虚者,无欲也,无欲则静,盖外物不入,则内心不出也。”[5]“静”与“动”是一对相对的概念,但这一对概念在《老子》中只是事物两种状态的描述,并未将其看做一对哲学范畴。且通过对比可以看出王弼本《老子》的价值取向偏向于“静”。王弼本《老子》中,“动”字共出现了五次:其中,动静对举之处仅有“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1]p33(《老子》第十五章)一处,“动”字在全文中并未形成一个基本的哲学概念,仅仅是用以表达事物的一种状态。
相比较“动”字而言,“静”字分布于七章之中,共出现十次,且在老子哲学思想中,是一个具有明确界定的概念。《老子》第十六章云:“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1]p35可见,此“静”并非为描述万物状态的一个普通的概念,而是指一个万物向着“道”回归的状态,是老子哲学思想的一个基本概念。
王弼本《老子》一书将“静”字意涵大致分三类:第一类是与“清净”连用,“静”是“清”的前提。“孰能浊以静之徐清”,此句中之“静”便是“清”的前提。即是当万物、当我们的世界处于浑浊之状的时候,“静”使之“徐清”,使之回归于大道,使之归于根。故曰“归根曰静”尔。第二类是“好静”连用,体现了老子哲学思想中“好静”之倾向。第十八章言:“我好静而民自正”,既指出了“静”之教化功能——“民自正”,又体现了老子哲学思想中的“好静”即为守道的思想。第三类则是譬喻性的用法。“静”的此类用法较多,在此不一一列举。
三.释“复”
《老子》第十六章言:“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1]p35万物之反復需以虚静来观之,虚静为万物之起始,亦为万物之终归。世间之有皆源于无,即是源于虚,而又终归于虚;万物之动皆源于静而又终归于静;故说万物虽然皆在运动着,但终会复归于其最为根本的虚静之态。可见“复”乃万物之归向所在。复与观连用,二者相辅为用;“观”乃“涤除玄览”之功夫,从在精神层面上洞察与感通“复”之动向,亦即“观”终归于“复”。就观与复之辩证关系而言,“复”之循环往复便是宇宙万物运行之总规律。 从“归根曰静,静曰复命”来看,“复命”之“复”可以看作是一个动词,也可以理解为一个复归生命本源的行为过程。归根便是归于虚静,而万物之生命本源便在于虚静,复命则是复归万物之生命本源的虚静。如若万物不静,便不能复静极而后所生之真正的“命”。
如上文所言,“虚静”为守道之要则,“复”归于“虚静”则是达道之坦途,“复”之指向,即为万物之本源,即为道。这种指向万物本源、指向“道”之“复”,也成为了老子达道的一个重要的方法。虚则无欲,无欲则静,以虚静观其返复,如此方能做到归根与复命。
四.释“常”
本章中,“常”作为一单独概念第一次出现:“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以“复命”释“常”,复命则得性命之常。那么,何为“复命?“复命”之“复”有循环往复之意。本章言“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根”与“命”乃是相应的一组包含本源性的概念,“复命”则是对这本源性的回复;如此,“复命曰常”可有两种理解:一種是“复命”之行为即是“常”,简言之,即是“复命”这一动态过程包含于“常”之中,且“复”之最终结果就是达到“命(根)”。第二种是“复命”之终归之地是“常”,“常”乃“命”与“根”之所在;常之道,就是天地之心,是造化之根本。知晓复命之真常之妙的人,是明白之人,他能知天地之微妙,能明生死之常伦,能察万物之根本。一切众生皆具真常之性,只是不自知、不自觉者多而已。如果我们不知大道之常行而违背“常”之规律行事,多会徒劳无功或是遭到规律的反噬。
此外,王弼认为“常”乃“久”之意,亦即“恒久”之意。而“静”则是使得万物得以长久的重要法门。任立认为:“老子哲学思想中的‘常’是破除事物此消彼长纷繁变化之后,对生命原初的‘道’的回归,同时这种复命达到了对立面相统一、交和,因而是恒定的、澂明的。”[5]也即是符合对“复命”的第二种解释,“常”乃“命”与“根”之所在,道自身的本原性通过“常”得以向我们展现出来。
不论取何种解释,都不影响我们得出:“常”是万事万物运动变化背后不变的规律,是永恒的法则,是对生命原初的“道”的回归。
五.结语
“致虚”“守静”之功夫是老子在本章中着重强调的,他认为心灵应该保持“虚”、“静”的状态,心机与成见,外界的诱惑与纷扰皆被涤除,心灵变得空明、宁静。如此方能在世间万物的变化不息中洞察出万物循环往复之规律。万物复归其根、其本原,也即回归到“静”之本然状态了,即是复归万物之本性。这种“复”虚静之本性的过程亦或是结果,便是我们常言的事物运动变化中不变的规律——“常”。“常”“静”“复”“虚”不完全等于“道”,却是道之永恒的法则,能够认识此种永恒的法则,方能称得上“明”。知“常”之人,能容万物,而能坦然公正,而能顺其自然,则合于“道”,方能长久不殆。
参考文献
[1]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8.
[2]许慎.说文解字校订本(精)[M].凤凰出版社,2006.
[3]张岱年.中国哲学大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
[4]中华书局.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99:卷二百五十二,33.
[5]魏源.老子本义(1函2册)(新线装)[M].中国书店,2009.
[6]任立.老子思想中“常”的概念浅探[J].黑河学刊,2010(10):43-44.
(作者介绍:车龙欢,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中国哲学专业研究生)
关键词:虚 静 复 常 道
《老子》承载着道家哲学的重要思想,又被称为《道德经》。“道”作为中国哲学的最高范畴,亦是道家哲学的重要思想。老子在《道德经》中第一个提出“道”这一哲学概念:“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1]p117(《老子》第四十二章)。学界对《老子》之研究成果甚多,然而,综观现有研究成果,并无单独研究《老子》第十六章的著作或论文;从哲学向度出发的相关研究论文多从《老子》中的某一个或几个关键词、关键句进行阐释,从而探求老子的“道”之思想。《老子》第十六章中常被提及的关键词有“常”“虚”“静”“复”,但并未系统阐明这几个基本概念是如何有机结合起来阐释老子“道”之思想的。本文欲从概念解析入手,通过探析《老子》第十六章中的几个基本哲学概念:“虚”、“静”、“复”以及“常”,以这几个个基本概念来释老子之“道”。
一.释“虚”
《老子》第十六章曰:“致虚极,守静笃”[1]p35对“虚”字的解释历来主要有四大类:第一,“虚”作为名词,乃是“墟”之古字,形声字,本义为“大土山”;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亦道:“虚,大丘也。昆仑丘谓之昆仑虚。”[2]p232第二,“虚”作为形容词,与“实”相对,为“空虚”之意;第三,“虚”作为动词,多作使动用法;第四,“虚”作为副词,表示“徒然,白白地”。
“虚”字在《老子》全书中共出现五次;《老子》第三章“虚其心”之“虚”按照古文之翻译原则可译为“使/其心/虚”,可见是使动用法,且由后一句的“实其腹”可知此“虚”是与“实”相对应的。第五章“虚而不屈”,第二十二章“虚言”以及第五十三章“仓甚虚”之“虚”皆为形容词,乃“虚空”之意。第十六章中,“致虚极,守静笃”之“虚”,在该句中而言,是与“静”相对应的词,均为一种状态。笔者认为此处的“虚”与“静”均当为一个独立的名词,更确切地,可理解为一对基本概念。黄承贵在其学术论文《略论老子的道德之“虚”》中认为:“虚”描绘了什么是“道”,阐释了生命存在的理想状态,更是老子道德价值取向所在,毋庸置疑,“虚”在老子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一个重要的概念,其作名词解不可置疑。然而,依据许慎《说文解字》之释义——“虚,大丘也”——来理解“致虚极,守静笃”显然不可取。
将“致虚”作为词组来释义。王弼将该句注作:“言致虚,物之极笃;守静,物之真正也。”[1]p37也遭到了陶鸿庆、石田羊一郎、波多野太郎以及李善的质疑,他们认为“极”、“笃”乃为“真正”之义,或者“极”释为“正”,“笃”释为“真”。即是“致虚守静,物之真正也”或者“言至虚之极也,言守静之真也”。又依据《老子指略》说:“未若抱素朴以全笃实”。[3]p676即“实”为“笃”义。这三种解释并未直接谈及何为“虚”,但皆指向“致虚”与“守静”皆为物之真正,为物之根本,即是“虚”与“静”乃是万物之本原,万物之归宿。老子之“致虚极,守静笃”,消解了对有意识对象的关怀,实现了对无意识对象的“虚意识”的回归。
将“虚极”作为词组来释义。多解释为“太空”,如唐诗“返归虚极,神心则悦。”[4]中的“虚极”便是指“太空”;即是虚至极而为空,为无。将道家与佛家对比,道家之“虚”相似于佛家之“空”,皆为一种精神状态或者说精神境界。其目的就是要消除个体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常会带有的主观意识,使得心无杂念、郎朗空明,从而更接近事物本身。
综上而言,《老子·十六章》之“虚”乃是万物之本然状态,是万物之本源,万物之虚极则为空,则无。“虚”即是“无”,“无”即是“虚”。故而“无”为万物之起始,“无”为万物之归宿。这也正契合了老子“无中生有”的本体论思想。天下万物产生于“有”,而“有”又产生于无”。
二.释“静”
魏源曰:“虚者,无欲也,无欲则静,盖外物不入,则内心不出也。”[5]“静”与“动”是一对相对的概念,但这一对概念在《老子》中只是事物两种状态的描述,并未将其看做一对哲学范畴。且通过对比可以看出王弼本《老子》的价值取向偏向于“静”。王弼本《老子》中,“动”字共出现了五次:其中,动静对举之处仅有“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1]p33(《老子》第十五章)一处,“动”字在全文中并未形成一个基本的哲学概念,仅仅是用以表达事物的一种状态。
相比较“动”字而言,“静”字分布于七章之中,共出现十次,且在老子哲学思想中,是一个具有明确界定的概念。《老子》第十六章云:“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1]p35可见,此“静”并非为描述万物状态的一个普通的概念,而是指一个万物向着“道”回归的状态,是老子哲学思想的一个基本概念。
王弼本《老子》一书将“静”字意涵大致分三类:第一类是与“清净”连用,“静”是“清”的前提。“孰能浊以静之徐清”,此句中之“静”便是“清”的前提。即是当万物、当我们的世界处于浑浊之状的时候,“静”使之“徐清”,使之回归于大道,使之归于根。故曰“归根曰静”尔。第二类是“好静”连用,体现了老子哲学思想中“好静”之倾向。第十八章言:“我好静而民自正”,既指出了“静”之教化功能——“民自正”,又体现了老子哲学思想中的“好静”即为守道的思想。第三类则是譬喻性的用法。“静”的此类用法较多,在此不一一列举。
三.释“复”
《老子》第十六章言:“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1]p35万物之反復需以虚静来观之,虚静为万物之起始,亦为万物之终归。世间之有皆源于无,即是源于虚,而又终归于虚;万物之动皆源于静而又终归于静;故说万物虽然皆在运动着,但终会复归于其最为根本的虚静之态。可见“复”乃万物之归向所在。复与观连用,二者相辅为用;“观”乃“涤除玄览”之功夫,从在精神层面上洞察与感通“复”之动向,亦即“观”终归于“复”。就观与复之辩证关系而言,“复”之循环往复便是宇宙万物运行之总规律。 从“归根曰静,静曰复命”来看,“复命”之“复”可以看作是一个动词,也可以理解为一个复归生命本源的行为过程。归根便是归于虚静,而万物之生命本源便在于虚静,复命则是复归万物之生命本源的虚静。如若万物不静,便不能复静极而后所生之真正的“命”。
如上文所言,“虚静”为守道之要则,“复”归于“虚静”则是达道之坦途,“复”之指向,即为万物之本源,即为道。这种指向万物本源、指向“道”之“复”,也成为了老子达道的一个重要的方法。虚则无欲,无欲则静,以虚静观其返复,如此方能做到归根与复命。
四.释“常”
本章中,“常”作为一单独概念第一次出现:“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以“复命”释“常”,复命则得性命之常。那么,何为“复命?“复命”之“复”有循环往复之意。本章言“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根”与“命”乃是相应的一组包含本源性的概念,“复命”则是对这本源性的回复;如此,“复命曰常”可有两种理解:一種是“复命”之行为即是“常”,简言之,即是“复命”这一动态过程包含于“常”之中,且“复”之最终结果就是达到“命(根)”。第二种是“复命”之终归之地是“常”,“常”乃“命”与“根”之所在;常之道,就是天地之心,是造化之根本。知晓复命之真常之妙的人,是明白之人,他能知天地之微妙,能明生死之常伦,能察万物之根本。一切众生皆具真常之性,只是不自知、不自觉者多而已。如果我们不知大道之常行而违背“常”之规律行事,多会徒劳无功或是遭到规律的反噬。
此外,王弼认为“常”乃“久”之意,亦即“恒久”之意。而“静”则是使得万物得以长久的重要法门。任立认为:“老子哲学思想中的‘常’是破除事物此消彼长纷繁变化之后,对生命原初的‘道’的回归,同时这种复命达到了对立面相统一、交和,因而是恒定的、澂明的。”[5]也即是符合对“复命”的第二种解释,“常”乃“命”与“根”之所在,道自身的本原性通过“常”得以向我们展现出来。
不论取何种解释,都不影响我们得出:“常”是万事万物运动变化背后不变的规律,是永恒的法则,是对生命原初的“道”的回归。
五.结语
“致虚”“守静”之功夫是老子在本章中着重强调的,他认为心灵应该保持“虚”、“静”的状态,心机与成见,外界的诱惑与纷扰皆被涤除,心灵变得空明、宁静。如此方能在世间万物的变化不息中洞察出万物循环往复之规律。万物复归其根、其本原,也即回归到“静”之本然状态了,即是复归万物之本性。这种“复”虚静之本性的过程亦或是结果,便是我们常言的事物运动变化中不变的规律——“常”。“常”“静”“复”“虚”不完全等于“道”,却是道之永恒的法则,能够认识此种永恒的法则,方能称得上“明”。知“常”之人,能容万物,而能坦然公正,而能顺其自然,则合于“道”,方能长久不殆。
参考文献
[1]王弼注;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8.
[2]许慎.说文解字校订本(精)[M].凤凰出版社,2006.
[3]张岱年.中国哲学大辞典[M].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
[4]中华书局.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99:卷二百五十二,33.
[5]魏源.老子本义(1函2册)(新线装)[M].中国书店,2009.
[6]任立.老子思想中“常”的概念浅探[J].黑河学刊,2010(10):43-44.
(作者介绍:车龙欢,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中国哲学专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