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阅读教学已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能够丰富学生枯燥的学习生活,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提高认识;而且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而提高学生们整体的语文水平。但是,现阶段初中生的阅读现状却并不乐观。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这便成为语文教学中一项值得深究的问题,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浅见。
关键词:初中生 阅读能力 阅读兴趣 方法
所谓有因才有果,我们在探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之前,应该认真分析现状,探寻现阶段初中生阅读能力令人担忧的原因所在,本人认为有以下因素。
一是教师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缺少必要的引导。初中生的课外阅读大多集中于漫画、言情小说等,若教师对此采取放任态度的话,自然不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是学生缺乏阅读的自主性。目前学生缺乏阅读兴趣,只有在家长和老师的规定下才会进行相关的阅读。
三是缺乏有效的阅读评价机制。受到中考评价机制的影响,教师们一味地追求高分而忽视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导致初中生缺乏一种良好的阅读氛围。
四是其他外界因素。例如,学生缺乏热爱阅读的家庭氛围,某些家长由于自身认识的局限性,认为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是在浪费时间,从而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阻挠。再者是学校的硬件设施不完善,有的学校没有阅览室或图书馆,有的学校即使有也不开放或书籍较少,这一系列原因都会对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针对以上原因,我们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切合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改变过去的教学模式,设计一套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阅读教学方案,对学生的阅读加强激励与引导,从各方面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多年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我总结了以下四种具体办法。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只有热爱阅读,才能进一步提升阅读能力,所以教师应该努力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主动接受阅读中所传达到的相关的语文知识。
当然,学生的阅读范围仅仅局限于课本教材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这种引导分为两种层面:一层是阅读内容的选择上,前文中提到的漫画、言情小说等当然不可取,而应该是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语文学习有一定帮助的读物。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当讲解完一篇课文后,教师可根据情况向学生推荐同类或者同作者的作品,这样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感,进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另一层是阅读内容的实践上,仅仅是向学生推荐阅读读物并不能有效保证学生的阅读质量。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可开展一些活动,比如朗读比赛、读后感交流、将课文内容编排成小剧目等等,当学生表现优秀时应及时给予表扬。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不需要硬性要求读书笔记的形式与数量,只要是学生认为喜欢的、有用的都可以记录下来。可以是名人名言、美言佳句等简短的摘抄;也可以是读后感这样相对复杂的理解感悟。在知道的同时注意督促检查,使学生能够持之以恒,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通过书写,不仅可以让学生加深理解,而且可以更好地学以致用。
三、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问难,鼓励他们大胆提问。 学生在充分的阅读中一旦形成了自己的阅读感受后,自然会提出很多问题。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之门的钥匙毫无疑问地是问号”。问题是思维的向导,当一个人有了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会激起求知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将改掉以解决阅读卷上关于文本的几个问题或老师提的问题为主的教学过程,重视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问难,鼓励他们大胆提问。同时注意引导他们由提一些不着边际、鸡毛蒜皮的问题过渡到围绕文章主要内容提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例如在教学《致女儿的信》一文中 ,我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作者写作目的、写法、重难句子、早恋现象、现代人的爱情观等方面提问,学生提出的问题很有价值。学完那篇文章,我还推荐他们阅读鲁迅的《伤逝》,学生感觉收获很大。
四、加强硬件设施
通常,学校中的阅览室或图书馆很少对学生开放或者对学生有限度地开放,这客观上限制了学生的阅读。作为教师,应该尽可能地与校方联系,争取为学生谋取更多的方便,不要让学校阅览室或图书馆对于学生来讲仅仅是个摆设,而应该成为学生们起码的阅读场所。教师也可以选择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班级内建立一个图书角,通过灵活的方式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
在加强相应的硬件设施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学生的家庭教育。教师可以在召开家长会的过程中,向家长讲解阅读的重要性,要求家长不要盲目地反对学生阅读,而是应该协助教师激励学生阅读高品位、高质量的读物。在教师和家长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在校内校外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以上都是本人一些肤浅的看法,培养和提升初中生阅读的方法有很多,老师们可能会有更好的办法。作为语文教学中一项基础而又重要的教学任务,让我们共同为学生们打好阅读基础,提高我们的语文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生 阅读能力 阅读兴趣 方法
所谓有因才有果,我们在探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之前,应该认真分析现状,探寻现阶段初中生阅读能力令人担忧的原因所在,本人认为有以下因素。
一是教师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缺少必要的引导。初中生的课外阅读大多集中于漫画、言情小说等,若教师对此采取放任态度的话,自然不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是学生缺乏阅读的自主性。目前学生缺乏阅读兴趣,只有在家长和老师的规定下才会进行相关的阅读。
三是缺乏有效的阅读评价机制。受到中考评价机制的影响,教师们一味地追求高分而忽视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导致初中生缺乏一种良好的阅读氛围。
四是其他外界因素。例如,学生缺乏热爱阅读的家庭氛围,某些家长由于自身认识的局限性,认为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是在浪费时间,从而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阻挠。再者是学校的硬件设施不完善,有的学校没有阅览室或图书馆,有的学校即使有也不开放或书籍较少,这一系列原因都会对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针对以上原因,我们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切合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改变过去的教学模式,设计一套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阅读教学方案,对学生的阅读加强激励与引导,从各方面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多年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我总结了以下四种具体办法。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只有热爱阅读,才能进一步提升阅读能力,所以教师应该努力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主动接受阅读中所传达到的相关的语文知识。
当然,学生的阅读范围仅仅局限于课本教材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这种引导分为两种层面:一层是阅读内容的选择上,前文中提到的漫画、言情小说等当然不可取,而应该是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语文学习有一定帮助的读物。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当讲解完一篇课文后,教师可根据情况向学生推荐同类或者同作者的作品,这样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感,进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另一层是阅读内容的实践上,仅仅是向学生推荐阅读读物并不能有效保证学生的阅读质量。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可开展一些活动,比如朗读比赛、读后感交流、将课文内容编排成小剧目等等,当学生表现优秀时应及时给予表扬。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不需要硬性要求读书笔记的形式与数量,只要是学生认为喜欢的、有用的都可以记录下来。可以是名人名言、美言佳句等简短的摘抄;也可以是读后感这样相对复杂的理解感悟。在知道的同时注意督促检查,使学生能够持之以恒,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通过书写,不仅可以让学生加深理解,而且可以更好地学以致用。
三、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问难,鼓励他们大胆提问。 学生在充分的阅读中一旦形成了自己的阅读感受后,自然会提出很多问题。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之门的钥匙毫无疑问地是问号”。问题是思维的向导,当一个人有了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会激起求知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将改掉以解决阅读卷上关于文本的几个问题或老师提的问题为主的教学过程,重视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问难,鼓励他们大胆提问。同时注意引导他们由提一些不着边际、鸡毛蒜皮的问题过渡到围绕文章主要内容提一些有价值的问题。例如在教学《致女儿的信》一文中 ,我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作者写作目的、写法、重难句子、早恋现象、现代人的爱情观等方面提问,学生提出的问题很有价值。学完那篇文章,我还推荐他们阅读鲁迅的《伤逝》,学生感觉收获很大。
四、加强硬件设施
通常,学校中的阅览室或图书馆很少对学生开放或者对学生有限度地开放,这客观上限制了学生的阅读。作为教师,应该尽可能地与校方联系,争取为学生谋取更多的方便,不要让学校阅览室或图书馆对于学生来讲仅仅是个摆设,而应该成为学生们起码的阅读场所。教师也可以选择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班级内建立一个图书角,通过灵活的方式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
在加强相应的硬件设施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学生的家庭教育。教师可以在召开家长会的过程中,向家长讲解阅读的重要性,要求家长不要盲目地反对学生阅读,而是应该协助教师激励学生阅读高品位、高质量的读物。在教师和家长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在校内校外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以上都是本人一些肤浅的看法,培养和提升初中生阅读的方法有很多,老师们可能会有更好的办法。作为语文教学中一项基础而又重要的教学任务,让我们共同为学生们打好阅读基础,提高我们的语文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