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总是踌躇着。
每天都要从怡园的门前经过,我踌躇着是否要进去看一眼?看一眼怡园里的一株芭蕉。我曾经在那芭蕉下的石凳上聆听宋先生玄谈。往事年深月久,往往不忍去触碰,就让它沉在心湖之底吧,可是怀念的潮水总是袭来。我明白,在我们的记忆里,有一些人,有一些事,他们犹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进去或者不进去,其实,我放不下的是一种心情,飘飘忽忽。怡园里那一株芭蕉,芭蕉荫下的石凳上,那一抹冰凉的秋意。
清人张潮说:“蕉以怀素为知己。”说的是唐玄宗开元年间的书法家怀素,幼时家贫,就在芭蕉叶上练字。后出家事佛,在寺院旁种了10000棵芭蕉树,可是他又舍不得将芭蕉叶刨下来写,于是便站在树前就着芭蕉叶书写。想那10000棵芭蕉树,那“等闲书字满芭蕉”的景象,当是何等的壮观,不过壮观之中又有一点苦涩。时间过去了近1300年,20世纪的末30年间,寓居苏州的杭人宋季丁先生,他也独喜芭蕉,可是他贫病交加,他的处境还不如怀素。
宋季丁先生和我的夫家是亲戚,所以宋先生的家庭情况我是有所了解的。宋先生的家是杭州城里西子湖边的大族,人称宋半城。我的婆婆告诉我宋家因为家园阔大,人口兴旺,家丁众多,吃饭的时候是要摇铃的。宋先生的家中金石书画收藏甚富,他自小就喜欢这些,加之天性中对古代金石瓦甓的敏感颖悟,终日浸淫其间,不可自拔。曾见宋先生在一张汉砖拓片上的题跋:“永平五年即公元62年,为东汉明帝刘庄年号,距今1923个春秋。历百劫而岿然独存,且为海内外藏甓家所录。盖先人嗜古成癖,凡泰汉之砖瓦莫不重价征求,嗟乎千甓未备而七七事变骤发。舍下驻骑数百,均以此等砌为灶,家具作薪。难平归来,余徘徊于瓦砾堆中,忽见斯甓安卧废池,急急抱归,如见先曾。频岁多难,甲子初春,喜闻庐舍落实,族人命余补檀三友。闲中岁月,静里乾坤;挑灯弄此,乐在声色犬马之上。兹抛砖引玉,敬赠……”略记了家中收藏毁于战乱之痛,以及老来尚能弄甓之乐。然而,先生对于此后接踵而至的磨难却甚少提及。
先是失业,后又因癌症剜去一目,雪上加霜。先生既病且贫,而于金石书印的痴迷却是没有一日忘怀的。无力买纸书写,如果有谁抱了些宣纸给他,他会兴奋不已,酣畅淋漓一通狂写,然后将写满了字的纸再卷好了奉还人家,也不管人家是否识得,是否要。这些作品因此而沦为人家作抽屉垫和灶间油瓶垫子的不在少数。我多年以前得到先生一张类似的作品,是一位朋友偶然在邻居家灶披间的糊墙纸中间发现的,小心翼翼揭下来送给了我。这张作品焦黄斑驳满是雨漏的洇迹。当时我久久地看着它,心中满是悲凉,想到怀素和芭蕉。他们是何等相似,内心里强烈的创造欲望驱使他们不得不写,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写是一种宣泄,也是一种自得,而作品的归宿他们就不管了,也无力考虑。宋先生刻印也是如此,往往是一石的6面全部刻满,磨了再刻,刻了再磨,虽“自诩刻印逾万者”“而留者无几”。
不知宋先生是否在芭蕉叶上面书写过。宋季丁先生是极爱芭蕉的,他站在怡园的芭蕉前说:“芭蕉最是雅物。”
那一个初秋的上午,我陪宋先生从古籍书店出来,阳光很好,宋先生说去怡园走走吧。我们走进对面的怡园。踱过碑廊,走过花径和石桥,在一丛芭蕉前宋先生站定了,站了一会儿他用浓重的杭州口音说:
“芭蕉最是雅物。”我们在芭蕉前的石凳上坐了下来,游人很少,空气清芬,宋先生说:“芭蕉最是雅致之物,芭蕉最是能够衬人心境。”“柳令人感,兰令人幽,惟有芭蕉是衬人心境的。”后来,先生还吟起了“是谁多事种芭蕉,早也潇潇,晚也潇潇”“是君心绪太无聊,种了芭蕉,又怨芭蕉”的佳话。宋先生讲话和他的写字刻印一样,性情所致妙趣横生,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那天,宋先生议论芭蕉时的声音飘飘忽忽好像是从远处传来,实在是我的思绪被先生的话带远了。此后,我一直揣度先生当时的心境。他说的“衬人心境”,如李清照所写芭蕉:“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同样处于无边忧愁和孤寂中的宋先生,那庭院一角的芭蕉,或者他记忆深处的芭蕉,始终是与他声息相通的知音。我觉得,先生历经坎坷,病痛折磨,生活的困顿却无碍他内心里的雅致。
上面那段先生的题跋中“补植三友”,不知是否还有芭蕉?可惜没能在先生生前问一问他。
窗前谁种芭蕉?
某次宋先生来我家老宅,他看了一遍前后院子里的植物花卉,说:“这里应该有芭蕉才对。”此后,宋先生多方寻觅,终于在他的老友高石丁先生家为我觅到了可供移植的芭蕉。可是偌大一个芭蕉根,我们根本无力把它挖起,后来在宋先生的顽固坚持下,由高家大公子设法将它挖出,然后运来我家种好。来年的初夏,不知不觉,芭蕉叶已经高过我的头了。又倏忽间,芭蕉叶就长齐了屋檐,阴满中庭。江南的初夏,霎儿晴,霎儿雨的,雨量丰沛。雨点打在芭蕉叶上,忽缓忽急,缓时细珠落盘,急时铿若飞泉,雄阔大气。
汊时那一片飞鸿延年瓦当下,是否也曾有芭蕉相伴?
植物吸足了水份,茂盛,郁郁葱葱。雨过天晴的时候,风在高大的乔木香樟树巅滚过,簌落落一片水珠洒下,打在芭蕉叶上。杜牧说:“芭蕉为雨移,故向窗前种。”芭蕉似乎就是为了邀雨的,雨滴芭蕉,芭蕉泣露,那种声音真是衬人心境。多年以后,这棵芭蕉已经变成了一大丛了。可是,我没想到会有人讨厌它。那一年的春夏,我一直没有见它出芽(为了避免芭蕉冻坏,深秋里需将它斩去,斩得和地面一样平),很纳闷。后得一位邻居相告,芭蕉竟然是被另一位邻居在冬天里偷偷用几锅子沸水给浇死了,理由是嫌它“引蚊子”。人心殊异,竟至于此,芭蕉遭此等毒手,我欲哭无泪。也就是这一年,宋先生走了。每当想起,总是痛心疾首。
岂只是芭蕉。
宋季丁先生的后半生,在雪上加霜的凄凉中,希望在哪里?一目浑茫间,光明在何处?上帝似乎是为了推动他的灵智,加诸他身上格外多的磨难。这些磨难不能磨灭他天性中像儿童一般的天真、鲜活、丰富和热情。有一次和宋先生一起骑自行车出行,半道上先生忽然叫我,我一扭头看到他正双手脱离了车把手在猛骑,惊得我倒吸冷气。以先生一目之人还这样贪玩。他还经常会有一些小小的恶作剧,这些透露了一位艺术家的童心未泯。苦难中的童心,幸好有艺术来让它摆放,有他钟爱的艺术。他渴望像孩子一样在毁灭中创造,犹如凤凰一样涅槃。艺术是他的避难所,他也成就了艺术。
“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雨声滴沥,愁肠百结。芭蕉总是牵动起愁郁,月光下的芭蕉还带着点鬼气,仿佛是一种无奈的存在。这其实也映衬了宋先生的心境。有一位作家曾经说过:
“艺术家的存在,就是我们这个世界不够完美的证明。”
今天,我们站在宋先生的作品前凝望,犹如在凝望一轮明月,清冷、幽远。有乐音从深处飘来,丝丝缕缕,似有若无,浩渺无界。
宋先生于苦痛之境所创造的艺境,却安慰着我们的苦痛。
每天都要从怡园的门前经过,我踌躇着是否要进去看一眼?看一眼怡园里的一株芭蕉。我曾经在那芭蕉下的石凳上聆听宋先生玄谈。往事年深月久,往往不忍去触碰,就让它沉在心湖之底吧,可是怀念的潮水总是袭来。我明白,在我们的记忆里,有一些人,有一些事,他们犹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进去或者不进去,其实,我放不下的是一种心情,飘飘忽忽。怡园里那一株芭蕉,芭蕉荫下的石凳上,那一抹冰凉的秋意。
清人张潮说:“蕉以怀素为知己。”说的是唐玄宗开元年间的书法家怀素,幼时家贫,就在芭蕉叶上练字。后出家事佛,在寺院旁种了10000棵芭蕉树,可是他又舍不得将芭蕉叶刨下来写,于是便站在树前就着芭蕉叶书写。想那10000棵芭蕉树,那“等闲书字满芭蕉”的景象,当是何等的壮观,不过壮观之中又有一点苦涩。时间过去了近1300年,20世纪的末30年间,寓居苏州的杭人宋季丁先生,他也独喜芭蕉,可是他贫病交加,他的处境还不如怀素。
宋季丁先生和我的夫家是亲戚,所以宋先生的家庭情况我是有所了解的。宋先生的家是杭州城里西子湖边的大族,人称宋半城。我的婆婆告诉我宋家因为家园阔大,人口兴旺,家丁众多,吃饭的时候是要摇铃的。宋先生的家中金石书画收藏甚富,他自小就喜欢这些,加之天性中对古代金石瓦甓的敏感颖悟,终日浸淫其间,不可自拔。曾见宋先生在一张汉砖拓片上的题跋:“永平五年即公元62年,为东汉明帝刘庄年号,距今1923个春秋。历百劫而岿然独存,且为海内外藏甓家所录。盖先人嗜古成癖,凡泰汉之砖瓦莫不重价征求,嗟乎千甓未备而七七事变骤发。舍下驻骑数百,均以此等砌为灶,家具作薪。难平归来,余徘徊于瓦砾堆中,忽见斯甓安卧废池,急急抱归,如见先曾。频岁多难,甲子初春,喜闻庐舍落实,族人命余补檀三友。闲中岁月,静里乾坤;挑灯弄此,乐在声色犬马之上。兹抛砖引玉,敬赠……”略记了家中收藏毁于战乱之痛,以及老来尚能弄甓之乐。然而,先生对于此后接踵而至的磨难却甚少提及。
先是失业,后又因癌症剜去一目,雪上加霜。先生既病且贫,而于金石书印的痴迷却是没有一日忘怀的。无力买纸书写,如果有谁抱了些宣纸给他,他会兴奋不已,酣畅淋漓一通狂写,然后将写满了字的纸再卷好了奉还人家,也不管人家是否识得,是否要。这些作品因此而沦为人家作抽屉垫和灶间油瓶垫子的不在少数。我多年以前得到先生一张类似的作品,是一位朋友偶然在邻居家灶披间的糊墙纸中间发现的,小心翼翼揭下来送给了我。这张作品焦黄斑驳满是雨漏的洇迹。当时我久久地看着它,心中满是悲凉,想到怀素和芭蕉。他们是何等相似,内心里强烈的创造欲望驱使他们不得不写,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写是一种宣泄,也是一种自得,而作品的归宿他们就不管了,也无力考虑。宋先生刻印也是如此,往往是一石的6面全部刻满,磨了再刻,刻了再磨,虽“自诩刻印逾万者”“而留者无几”。
不知宋先生是否在芭蕉叶上面书写过。宋季丁先生是极爱芭蕉的,他站在怡园的芭蕉前说:“芭蕉最是雅物。”
那一个初秋的上午,我陪宋先生从古籍书店出来,阳光很好,宋先生说去怡园走走吧。我们走进对面的怡园。踱过碑廊,走过花径和石桥,在一丛芭蕉前宋先生站定了,站了一会儿他用浓重的杭州口音说:
“芭蕉最是雅物。”我们在芭蕉前的石凳上坐了下来,游人很少,空气清芬,宋先生说:“芭蕉最是雅致之物,芭蕉最是能够衬人心境。”“柳令人感,兰令人幽,惟有芭蕉是衬人心境的。”后来,先生还吟起了“是谁多事种芭蕉,早也潇潇,晚也潇潇”“是君心绪太无聊,种了芭蕉,又怨芭蕉”的佳话。宋先生讲话和他的写字刻印一样,性情所致妙趣横生,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那天,宋先生议论芭蕉时的声音飘飘忽忽好像是从远处传来,实在是我的思绪被先生的话带远了。此后,我一直揣度先生当时的心境。他说的“衬人心境”,如李清照所写芭蕉:“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同样处于无边忧愁和孤寂中的宋先生,那庭院一角的芭蕉,或者他记忆深处的芭蕉,始终是与他声息相通的知音。我觉得,先生历经坎坷,病痛折磨,生活的困顿却无碍他内心里的雅致。
上面那段先生的题跋中“补植三友”,不知是否还有芭蕉?可惜没能在先生生前问一问他。
窗前谁种芭蕉?
某次宋先生来我家老宅,他看了一遍前后院子里的植物花卉,说:“这里应该有芭蕉才对。”此后,宋先生多方寻觅,终于在他的老友高石丁先生家为我觅到了可供移植的芭蕉。可是偌大一个芭蕉根,我们根本无力把它挖起,后来在宋先生的顽固坚持下,由高家大公子设法将它挖出,然后运来我家种好。来年的初夏,不知不觉,芭蕉叶已经高过我的头了。又倏忽间,芭蕉叶就长齐了屋檐,阴满中庭。江南的初夏,霎儿晴,霎儿雨的,雨量丰沛。雨点打在芭蕉叶上,忽缓忽急,缓时细珠落盘,急时铿若飞泉,雄阔大气。
汊时那一片飞鸿延年瓦当下,是否也曾有芭蕉相伴?
植物吸足了水份,茂盛,郁郁葱葱。雨过天晴的时候,风在高大的乔木香樟树巅滚过,簌落落一片水珠洒下,打在芭蕉叶上。杜牧说:“芭蕉为雨移,故向窗前种。”芭蕉似乎就是为了邀雨的,雨滴芭蕉,芭蕉泣露,那种声音真是衬人心境。多年以后,这棵芭蕉已经变成了一大丛了。可是,我没想到会有人讨厌它。那一年的春夏,我一直没有见它出芽(为了避免芭蕉冻坏,深秋里需将它斩去,斩得和地面一样平),很纳闷。后得一位邻居相告,芭蕉竟然是被另一位邻居在冬天里偷偷用几锅子沸水给浇死了,理由是嫌它“引蚊子”。人心殊异,竟至于此,芭蕉遭此等毒手,我欲哭无泪。也就是这一年,宋先生走了。每当想起,总是痛心疾首。
岂只是芭蕉。
宋季丁先生的后半生,在雪上加霜的凄凉中,希望在哪里?一目浑茫间,光明在何处?上帝似乎是为了推动他的灵智,加诸他身上格外多的磨难。这些磨难不能磨灭他天性中像儿童一般的天真、鲜活、丰富和热情。有一次和宋先生一起骑自行车出行,半道上先生忽然叫我,我一扭头看到他正双手脱离了车把手在猛骑,惊得我倒吸冷气。以先生一目之人还这样贪玩。他还经常会有一些小小的恶作剧,这些透露了一位艺术家的童心未泯。苦难中的童心,幸好有艺术来让它摆放,有他钟爱的艺术。他渴望像孩子一样在毁灭中创造,犹如凤凰一样涅槃。艺术是他的避难所,他也成就了艺术。
“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雨声滴沥,愁肠百结。芭蕉总是牵动起愁郁,月光下的芭蕉还带着点鬼气,仿佛是一种无奈的存在。这其实也映衬了宋先生的心境。有一位作家曾经说过:
“艺术家的存在,就是我们这个世界不够完美的证明。”
今天,我们站在宋先生的作品前凝望,犹如在凝望一轮明月,清冷、幽远。有乐音从深处飘来,丝丝缕缕,似有若无,浩渺无界。
宋先生于苦痛之境所创造的艺境,却安慰着我们的苦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