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十八大指出,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必须坚持把“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推广先进技术,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而农田水利节水技术是关乎农业基础发展的关键性因素。针对我国传统农业生产靠天吃饭,小农经营的落后模式,改变传统粗放的灌溉模式,采用先进的节水技术,是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 农田水利;节水技术;节水措施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后,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模及数量不断增加,农业用水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提高水的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是解决未来农业水资源短缺的根本出路,也是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因此,探讨农田水利节水技术与措施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农田水利节水阐述
农田水利节水技术是指在农田水利建设,农田水利管理及农田灌溉过程中采取相应措施,依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农田作物状况,将水资源科学的灌溉到植物的根系,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合理利用,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效用的技术措施。鉴于我国水资源相对匮乏的现实,节约用水是农田水利技术的终极追求目标,我国大部分地区农田都需要水利灌溉,但传统的灌溉技术和落后的水利设施都严重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加大了对农田水利节水技术的研究,将农田水利建设正式提上日程,农田水利节水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农田水利技术主要包括传统的地面灌溉,沟畦灌溉,及近现代采用的喷灌,滴灌,膜上灌等较为先进的节水技术。我国农田水利节水技术随取得一定的进步和发展,但就我国农业基础薄弱,灌溉面积大等现状,农田水利节水技术有待进一步的提升,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为我国社会经济的整体进步打好坚实后盾。
二、农田水利的节水分析
(一)農田水利节水概述。所谓节水农业就是以节约用水为中心的农业,其核心内容是在有限的水资源条件下,通过采用先进的水利技术、农业用水制度、农业用水管理等综合技术措施,充分提高农业用水利用率和水的生产效益,为了有效利用天然降水和人工灌水,达到最佳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目标,保证农业和生态环境持续发展。
节水农业技术大致为四个环节:一是减少田间灌溉过程中的水分深层渗漏和地表流失,在改善灌水质量的同时减少单位灌溉面积的用水量;二是减少灌溉渠系(管道)输水过程中的水量蒸发与渗漏损失,提高农田灌溉水的利用率;三是提高作物水分生产效率,减少作物的水分奢侈性蒸腾消耗,获得较高的作物产量和用水效益。四是减少农田土壤的水分蒸发损失,肩效地利用天然降水和灌溉水资源;
(二)农业节水水平与效率。通常,农业节水水平不仅通过节水灌溉率来体现,还往往以农业灌溉水灌溉定额及利用系数来表示。农业节水效率主要以单方水粮食产量体现。农田灌溉定额通常受降雨量及其蒸发量、分布、节水技术、作物种类等因素的影响,亩均用水量降低即灌溉定额降低,农业节水水平有了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是衡量农业节水水平的重要指标,受灌区类型、渠系配套程度、灌溉方式等因素影响,灌溉水利用系数高,农业节水水平高。农业节水水平高,农业节水效率就高,这样就使有限的水资源利用得到了可持续性发展。而如何以有限的水资源保证农业稳产增产和农民增收,这就需要将节水灌溉放在首要位置。
三、农田水利节水技术
节水灌溉是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及当地供水条件,为了有效利用降水和灌溉水、获取农业的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而采取的多种措施的总称。节水灌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改进灌溉制度,调整作物布局,充分而合理地利用雨水、地下水,进行补充性灌溉,使一定的灌溉水源灌溉更多的农田。二是采取措施减少灌溉渠系的水量损失,即提高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系数,技照作物灌溉制度,适时适量把水送入农田;
节水灌溉技术措施,按期性质不同可以分为三类:1.降低渠道水量损失的措施:加强渠道管理,包括渠道防渗衬砌、配套建筑物完善及其维修养护。实践经验表明,渠道衬砌后可渗漏损失减少一半以上。2.提高用水管理水平:即实行计划用水,建立预报测报系统,为用水管理提供水情、土壤水分状况等数据,因地制宜,制定最佳灌溉排水制度,合理进行灌排,合理征收水费,鼓励用户节约用水,搞好测水量水工作,实行按量配水等。3.采用节水型灌溉及技术:目前常用的节水灌溉技术有喷微灌、低压管道灌溉、节水型地面灌溉等。例如微喷特别适合农业温室大棚内投入使用,它比一般喷灌更省水,更均匀的喷洒于作物上。它是通过PE塑料管道输水,通过微喷头喷洒进行局部灌溉的。更可以扩充成自动控制系统.同时结合施用化肥,提高肥效。
四、农田水利节水措施
(一)农业节水工程措施。农业节水灌溉工程措施很多,主要有渠灌区的渠道防渗、并灌区的垄沟衬砌、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喷灌、微灌(包括滴灌、渗灌等)、节水型地面灌水技术以及并渠结合节水技术等。现就渠灌区的渠道防渗节水工程措施进行详细叙述。
渠道防渗是将现有渠道(土渠或渗漏水严重的已衬砌的渠道)用土料、干砌块石、浆砌块石、砼预制块、现浇砼护面等形式减少渠道输水渗漏损失的工程措施。渠道防渗衬砌断面型式有梯形、矩形、城门洞形、复合形等多种形式。渠道防渗不仅能节约灌溉用水,而且能降低地下水位,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防止渠道的冲淤和坍塌,加快流速提高输水能力,减小渠道断面和建筑物尺寸,节省占地,减少工程费用和维修管理费用等。
渠道防渗节水工程措施应注意:1.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施工简单,造价最合理;2.能达到预期的防渗效果,肩一定的耐久性;3.便于管理、养护、维修费用低。渠道防渗是农业节水的重要措施之一,正日益受到重视。4.能提高渠道的输水能力及抗冲能力,促进渠道稳定,减少渠道断面尺寸;
(二)农业节水非工程措施。所谓农业节水非工程措施即,农业节水综合管理、技术,包括合理调整农作物布局,优化种植业结构,科学管理灌溉用水,完善农田灌溉管理制度,加强农业节水灌溉管理,推行改进灌溉技术,大力发展早作节水等。
(三)农业节水措施的环境影响分析。农业节水措施实施后,对环境的有利影响有以下方面:1灌溉用水效率的提高,结合农药和化肥的合理使用,可减少灌溉退水将农药、化肥带入河道或渗入地下含水层,从而有效地减轻面源污染和地下水污染。2.在一定的水资源供给条件下,通过科学合理的农田灌溉,提高灌溉用水效率,使农田灌溉水量有效减少,其节水量可全部或部分退还生态用水,有效改善生态环境。3.田间节水措施的实施有利于土攘改良,有利于土壤物理性质和微生物环境的改善。4.通过灌区节水改造,可提高行洪、排涝能力,防止水土流失,保持水土资源。
总之,农业节水措施的有利影响远远大于不利影响,对不利影响,可通过人工补给生态用水方式,保持灌区生态的稳定,并在施工中实施水土保持措施,修复和恢复植被,防止水土流失。
五、结束语
通过对我国农业用水与节水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农田水利工程的节水技术和节水措施。同时相应做好节水制度建设和保障措施,为我国农田水利的建设和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参考。建议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尽快编制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和具体实施办法,并尽快落实。加强农业节水关键靠投入,投入来源依靠国家中央投资外,建议地方政府应及时给予配套资金支持,并研究多元化节水投融资机制,扩展投资渠道,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积极鼓励民间投资。
参考文献:
[1]冯海花.农田水利节水技术与措施分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3,10:229-230.
[2]汪晓春.农田水利节水技术与措施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4:260+53.
【关键词】 农田水利;节水技术;节水措施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后,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模及数量不断增加,农业用水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提高水的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是解决未来农业水资源短缺的根本出路,也是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因此,探讨农田水利节水技术与措施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农田水利节水阐述
农田水利节水技术是指在农田水利建设,农田水利管理及农田灌溉过程中采取相应措施,依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农田作物状况,将水资源科学的灌溉到植物的根系,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合理利用,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效用的技术措施。鉴于我国水资源相对匮乏的现实,节约用水是农田水利技术的终极追求目标,我国大部分地区农田都需要水利灌溉,但传统的灌溉技术和落后的水利设施都严重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加大了对农田水利节水技术的研究,将农田水利建设正式提上日程,农田水利节水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农田水利技术主要包括传统的地面灌溉,沟畦灌溉,及近现代采用的喷灌,滴灌,膜上灌等较为先进的节水技术。我国农田水利节水技术随取得一定的进步和发展,但就我国农业基础薄弱,灌溉面积大等现状,农田水利节水技术有待进一步的提升,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为我国社会经济的整体进步打好坚实后盾。
二、农田水利的节水分析
(一)農田水利节水概述。所谓节水农业就是以节约用水为中心的农业,其核心内容是在有限的水资源条件下,通过采用先进的水利技术、农业用水制度、农业用水管理等综合技术措施,充分提高农业用水利用率和水的生产效益,为了有效利用天然降水和人工灌水,达到最佳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目标,保证农业和生态环境持续发展。
节水农业技术大致为四个环节:一是减少田间灌溉过程中的水分深层渗漏和地表流失,在改善灌水质量的同时减少单位灌溉面积的用水量;二是减少灌溉渠系(管道)输水过程中的水量蒸发与渗漏损失,提高农田灌溉水的利用率;三是提高作物水分生产效率,减少作物的水分奢侈性蒸腾消耗,获得较高的作物产量和用水效益。四是减少农田土壤的水分蒸发损失,肩效地利用天然降水和灌溉水资源;
(二)农业节水水平与效率。通常,农业节水水平不仅通过节水灌溉率来体现,还往往以农业灌溉水灌溉定额及利用系数来表示。农业节水效率主要以单方水粮食产量体现。农田灌溉定额通常受降雨量及其蒸发量、分布、节水技术、作物种类等因素的影响,亩均用水量降低即灌溉定额降低,农业节水水平有了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是衡量农业节水水平的重要指标,受灌区类型、渠系配套程度、灌溉方式等因素影响,灌溉水利用系数高,农业节水水平高。农业节水水平高,农业节水效率就高,这样就使有限的水资源利用得到了可持续性发展。而如何以有限的水资源保证农业稳产增产和农民增收,这就需要将节水灌溉放在首要位置。
三、农田水利节水技术
节水灌溉是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及当地供水条件,为了有效利用降水和灌溉水、获取农业的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而采取的多种措施的总称。节水灌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改进灌溉制度,调整作物布局,充分而合理地利用雨水、地下水,进行补充性灌溉,使一定的灌溉水源灌溉更多的农田。二是采取措施减少灌溉渠系的水量损失,即提高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系数,技照作物灌溉制度,适时适量把水送入农田;
节水灌溉技术措施,按期性质不同可以分为三类:1.降低渠道水量损失的措施:加强渠道管理,包括渠道防渗衬砌、配套建筑物完善及其维修养护。实践经验表明,渠道衬砌后可渗漏损失减少一半以上。2.提高用水管理水平:即实行计划用水,建立预报测报系统,为用水管理提供水情、土壤水分状况等数据,因地制宜,制定最佳灌溉排水制度,合理进行灌排,合理征收水费,鼓励用户节约用水,搞好测水量水工作,实行按量配水等。3.采用节水型灌溉及技术:目前常用的节水灌溉技术有喷微灌、低压管道灌溉、节水型地面灌溉等。例如微喷特别适合农业温室大棚内投入使用,它比一般喷灌更省水,更均匀的喷洒于作物上。它是通过PE塑料管道输水,通过微喷头喷洒进行局部灌溉的。更可以扩充成自动控制系统.同时结合施用化肥,提高肥效。
四、农田水利节水措施
(一)农业节水工程措施。农业节水灌溉工程措施很多,主要有渠灌区的渠道防渗、并灌区的垄沟衬砌、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喷灌、微灌(包括滴灌、渗灌等)、节水型地面灌水技术以及并渠结合节水技术等。现就渠灌区的渠道防渗节水工程措施进行详细叙述。
渠道防渗是将现有渠道(土渠或渗漏水严重的已衬砌的渠道)用土料、干砌块石、浆砌块石、砼预制块、现浇砼护面等形式减少渠道输水渗漏损失的工程措施。渠道防渗衬砌断面型式有梯形、矩形、城门洞形、复合形等多种形式。渠道防渗不仅能节约灌溉用水,而且能降低地下水位,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防止渠道的冲淤和坍塌,加快流速提高输水能力,减小渠道断面和建筑物尺寸,节省占地,减少工程费用和维修管理费用等。
渠道防渗节水工程措施应注意:1.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施工简单,造价最合理;2.能达到预期的防渗效果,肩一定的耐久性;3.便于管理、养护、维修费用低。渠道防渗是农业节水的重要措施之一,正日益受到重视。4.能提高渠道的输水能力及抗冲能力,促进渠道稳定,减少渠道断面尺寸;
(二)农业节水非工程措施。所谓农业节水非工程措施即,农业节水综合管理、技术,包括合理调整农作物布局,优化种植业结构,科学管理灌溉用水,完善农田灌溉管理制度,加强农业节水灌溉管理,推行改进灌溉技术,大力发展早作节水等。
(三)农业节水措施的环境影响分析。农业节水措施实施后,对环境的有利影响有以下方面:1灌溉用水效率的提高,结合农药和化肥的合理使用,可减少灌溉退水将农药、化肥带入河道或渗入地下含水层,从而有效地减轻面源污染和地下水污染。2.在一定的水资源供给条件下,通过科学合理的农田灌溉,提高灌溉用水效率,使农田灌溉水量有效减少,其节水量可全部或部分退还生态用水,有效改善生态环境。3.田间节水措施的实施有利于土攘改良,有利于土壤物理性质和微生物环境的改善。4.通过灌区节水改造,可提高行洪、排涝能力,防止水土流失,保持水土资源。
总之,农业节水措施的有利影响远远大于不利影响,对不利影响,可通过人工补给生态用水方式,保持灌区生态的稳定,并在施工中实施水土保持措施,修复和恢复植被,防止水土流失。
五、结束语
通过对我国农业用水与节水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农田水利工程的节水技术和节水措施。同时相应做好节水制度建设和保障措施,为我国农田水利的建设和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参考。建议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尽快编制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和具体实施办法,并尽快落实。加强农业节水关键靠投入,投入来源依靠国家中央投资外,建议地方政府应及时给予配套资金支持,并研究多元化节水投融资机制,扩展投资渠道,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积极鼓励民间投资。
参考文献:
[1]冯海花.农田水利节水技术与措施分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3,10:229-230.
[2]汪晓春.农田水利节水技术与措施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4:26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