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6月1日下午,俄罗斯为印度改造的“维克拉玛蒂亚”号航空母舰,在北方机械造船厂内冒烟起火。事故在5分钟之内得到控制,没有人员伤亡。“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最初称为“巴库”号,1987年加入苏联北方舰队服役,但很快就退出现役。2004年,俄罗斯与印度达成协议,将该航母免费提供给印度,但必须在俄罗斯进行改装,原计划2012年交付印度海军。这次冒烟起火事故,没有对“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造成什么损失,原定6月8日的海试正常举行。
在平时非军事条件下,舰艇发生事故是相当多的,其中发生火灾与爆炸的事故最多,损失也往往非常严重。特别是美国、俄罗斯等国拥有的舰艇数量最多,事故发生率也相对较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仅航空母舰发生的大型火灾与爆炸就达到20多起。据不安全统计,近30年来,世界各国核潜艇发生的火灾与爆炸事故近40起,因此故障导致沉没的就有6艘,占核潜艇沉没总数的一半。
航母起火多属人为
盘点历年来航空母舰火灾与爆炸的原因,大多系舰员管理不当、操作失误引发。美国海军近年来舰艇事故频发,也暴露出其在管理上的松懈以及海军人员素质的降低。
1967年,美国首批两艘6万级航母之一的“福莱斯特”号航空母舰驶往越南战场,在预定海域对越南北方进行了军事打击。7月29日上午,一枚“阻尼”空地火箭从停在舰艉飞行甲板末端的F-4飞机机翼下点火,击中了一架A-4攻击机的油箱,油箱爆炸,大火迅速蔓延至整个飞行甲板,并且引发军械库爆炸。这场灾难造成134人死亡,21架飞机被毁,43架飞机严重受损,物质损失高达1.4亿美元。
美国“尼米兹”号核动力航空母舰建造费用高达20亿美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舰艇,服役6年后发生大火。当时一架电子雷达干扰机降落在飞行甲板上时,与其他飞机相撞,飞机燃油泄漏着火,机上3名飞行员丧生,舰上11人丧命,另有48名水兵受伤,造成1.5亿美元的损失。
2008年,美国一艘同属“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的“乔治?华盛顿”号,从智利返回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途中着火,37名舰员受伤,损失高达7000万美元。调查结果显示,舰上1100多升易燃液体以及其他易燃物品储存不当,舰员违规吸烟引燃易燃物,再加上火情处理不力,以致损失严重。
潜艇更易着火
相对航空母舰来说,潜艇、军舰等发生火灾的原因较为复杂,既有操作失误所致,也与设备故障有关。
2006年,俄罗斯“莫斯科的圣丹尼尔”号核潜艇在芬兰边境的雷巴奇半岛锚地发生火灾。大火发生在潜艇正前方的机电室,3人伤亡。由于启动了核反应堆保护装置,没有造成核泄漏危险。这次起火原因是潜艇设备年久失修,导致线路老化发生短路。“莫斯科的圣丹尼尔”号核潜艇是俄罗斯最晚投入使用的潜艇之一,事故发生时已经服役16年。
两年后,俄罗斯一艘无畏级反潜驱逐舰“沙波什尼科夫元帅”号在日本海海域进行军事演习时,突发大火,2人遇难。这艘反潜舰建造于1985年,可登载220名水手。事故发生原因是输油管在高压环境下破裂引发大火。
2010年,印度海军的“辛杜拉克沙克”号潜艇在船厂进行日常维护时,因电池发生故障爆炸起火,造成一死二伤。这艘潜艇属于“基洛”级柴电潜艇,上世纪80年代交付印度,其内部采用大量木制家具,这也是容易着火的原因,而欧美潜艇没有此类问题。
去年年底,位于俄罗斯摩尔曼斯克郊外修船厂内的“叶卡捷琳堡”号核潜艇起火。有超过100名消防员、一艘消防船和一架直升机参与灭火。灭火行动持续了近6个小时,直到潜艇沉入水下大火才熄灭,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火灾原因是操作人员在维修过程中违反安全规程,打出的火花引燃了潜艇周围的木制脚手架。
今年5月,美国“迈阿密”号核潜艇在缅因州朴茨茅斯船厂维修时发生大火。大火始于船厂工人使用的一台真空吸尘器,当时,吸尘器放置在一个无人值守的房间中。
从上述潜艇火灾事故中,可以发现有一部分是在大修期间发生的。一般情况下,潜艇在执行任务过程中,艇内分区严密,火灾蔓延困难,而且被动灭火也相当有效。但是当潜艇进行大修时,存在数个火灾隐患。简单分析,首先是大修时需要配备的材料大多是可燃的;其次是临时性的防火措施不足,且临时性的保护措施也没有到位;然后是大修中参与维修服务的人员,并非都经过严格的训练,像美国海军上船人员都经过严格的消防灭火培训,而陆上服务后勤人员就难以保障在火灾发生时都能采取正确的灭火行动。
而从俄罗斯频发的舰艇事故,不难察觉俄罗斯军费的捉襟见肘。受制于国内经济不景气,财政收入增长缓慢,其潜艇年久失修、战斗力低下的问题长期得不到根本扭转,电路老化等原因常造成潜艇起火。此外,俄罗斯的舰艇由于承载武器装备过多,以致舰艇空间狭窄,一旦发生大火,消防难度加大,且有武器爆炸的可能,而欧美舰艇在这方面的设计研究会比较注重。过去我国的舰艇在这一方面沿袭了俄罗斯的模式,如今也意识到这一问题,正在逐步改善。
被烧沉的战舰
如果问起海军舰艇最怕的是什么,答案或许不是被反舰导弹钻出一个窟窿,而是起火。30年前的英阿马岛海战期间,英国一艘装备防空武器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被阿根廷一架“超级军旗”攻击机发射的导弹击中,随即燃起大火。尽管损管人员竭力扑救5个小时,但火势无法得到控制,舰长下令弃舰,英军伤亡失踪78人。6天后,“谢菲尔德”号在拖回英国途中沉没。
关于“谢菲尔德”号驱逐舰的起火原因,据说是导弹残余燃料燃烧,其实最根本原因是该舰建造时大量使用铝合金材料造成的。铝合金的熔点一般比纯铝要低,不管是铝硅系、铝铜系、铝镁系,熔点才600多℃,铝钛系的熔点可高至1668℃。但是如TNT炸弹在普通气压下爆炸产生的温度瞬间可达2900℃,短时间内就能把爆炸中心的铝合金熔化成液体,同时把周围的铝合金软化。英军伤亡人员中,大部分就是被周围环绕的铝合金以及由此产生的高温烫伤的。可以说,“谢菲尔德”号驱逐舰不是被炸沉的,而是被烧沉的。过去,铝合金大都用于舰艇的上层建筑,以减轻重量,如今大型军舰已较少使用这类材料了。
随着近几年来因火灾频发而造成的巨大损失,各国海军对现代舰艇的消防愈加重视,将其作为舰艇损害管制的主要工作之一。除了优化结构设计、研制消防装备外,还通过加强消防检查、增加消防训练等各种措施来进行预防和应急。美军无论是在海上训练的舰艇,还是作战部署的编队,一天至少要拉一次战斗警报,而战斗警报训练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灭火。他们的航母在试航时也要进行消防演练。今年年初,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就推出了一款机器人消防员,用于帮助军舰灭火。
在平时非军事条件下,舰艇发生事故是相当多的,其中发生火灾与爆炸的事故最多,损失也往往非常严重。特别是美国、俄罗斯等国拥有的舰艇数量最多,事故发生率也相对较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仅航空母舰发生的大型火灾与爆炸就达到20多起。据不安全统计,近30年来,世界各国核潜艇发生的火灾与爆炸事故近40起,因此故障导致沉没的就有6艘,占核潜艇沉没总数的一半。
航母起火多属人为
盘点历年来航空母舰火灾与爆炸的原因,大多系舰员管理不当、操作失误引发。美国海军近年来舰艇事故频发,也暴露出其在管理上的松懈以及海军人员素质的降低。
1967年,美国首批两艘6万级航母之一的“福莱斯特”号航空母舰驶往越南战场,在预定海域对越南北方进行了军事打击。7月29日上午,一枚“阻尼”空地火箭从停在舰艉飞行甲板末端的F-4飞机机翼下点火,击中了一架A-4攻击机的油箱,油箱爆炸,大火迅速蔓延至整个飞行甲板,并且引发军械库爆炸。这场灾难造成134人死亡,21架飞机被毁,43架飞机严重受损,物质损失高达1.4亿美元。
美国“尼米兹”号核动力航空母舰建造费用高达20亿美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舰艇,服役6年后发生大火。当时一架电子雷达干扰机降落在飞行甲板上时,与其他飞机相撞,飞机燃油泄漏着火,机上3名飞行员丧生,舰上11人丧命,另有48名水兵受伤,造成1.5亿美元的损失。
2008年,美国一艘同属“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的“乔治?华盛顿”号,从智利返回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途中着火,37名舰员受伤,损失高达7000万美元。调查结果显示,舰上1100多升易燃液体以及其他易燃物品储存不当,舰员违规吸烟引燃易燃物,再加上火情处理不力,以致损失严重。
潜艇更易着火
相对航空母舰来说,潜艇、军舰等发生火灾的原因较为复杂,既有操作失误所致,也与设备故障有关。
2006年,俄罗斯“莫斯科的圣丹尼尔”号核潜艇在芬兰边境的雷巴奇半岛锚地发生火灾。大火发生在潜艇正前方的机电室,3人伤亡。由于启动了核反应堆保护装置,没有造成核泄漏危险。这次起火原因是潜艇设备年久失修,导致线路老化发生短路。“莫斯科的圣丹尼尔”号核潜艇是俄罗斯最晚投入使用的潜艇之一,事故发生时已经服役16年。
两年后,俄罗斯一艘无畏级反潜驱逐舰“沙波什尼科夫元帅”号在日本海海域进行军事演习时,突发大火,2人遇难。这艘反潜舰建造于1985年,可登载220名水手。事故发生原因是输油管在高压环境下破裂引发大火。
2010年,印度海军的“辛杜拉克沙克”号潜艇在船厂进行日常维护时,因电池发生故障爆炸起火,造成一死二伤。这艘潜艇属于“基洛”级柴电潜艇,上世纪80年代交付印度,其内部采用大量木制家具,这也是容易着火的原因,而欧美潜艇没有此类问题。
去年年底,位于俄罗斯摩尔曼斯克郊外修船厂内的“叶卡捷琳堡”号核潜艇起火。有超过100名消防员、一艘消防船和一架直升机参与灭火。灭火行动持续了近6个小时,直到潜艇沉入水下大火才熄灭,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火灾原因是操作人员在维修过程中违反安全规程,打出的火花引燃了潜艇周围的木制脚手架。
今年5月,美国“迈阿密”号核潜艇在缅因州朴茨茅斯船厂维修时发生大火。大火始于船厂工人使用的一台真空吸尘器,当时,吸尘器放置在一个无人值守的房间中。
从上述潜艇火灾事故中,可以发现有一部分是在大修期间发生的。一般情况下,潜艇在执行任务过程中,艇内分区严密,火灾蔓延困难,而且被动灭火也相当有效。但是当潜艇进行大修时,存在数个火灾隐患。简单分析,首先是大修时需要配备的材料大多是可燃的;其次是临时性的防火措施不足,且临时性的保护措施也没有到位;然后是大修中参与维修服务的人员,并非都经过严格的训练,像美国海军上船人员都经过严格的消防灭火培训,而陆上服务后勤人员就难以保障在火灾发生时都能采取正确的灭火行动。
而从俄罗斯频发的舰艇事故,不难察觉俄罗斯军费的捉襟见肘。受制于国内经济不景气,财政收入增长缓慢,其潜艇年久失修、战斗力低下的问题长期得不到根本扭转,电路老化等原因常造成潜艇起火。此外,俄罗斯的舰艇由于承载武器装备过多,以致舰艇空间狭窄,一旦发生大火,消防难度加大,且有武器爆炸的可能,而欧美舰艇在这方面的设计研究会比较注重。过去我国的舰艇在这一方面沿袭了俄罗斯的模式,如今也意识到这一问题,正在逐步改善。
被烧沉的战舰
如果问起海军舰艇最怕的是什么,答案或许不是被反舰导弹钻出一个窟窿,而是起火。30年前的英阿马岛海战期间,英国一艘装备防空武器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被阿根廷一架“超级军旗”攻击机发射的导弹击中,随即燃起大火。尽管损管人员竭力扑救5个小时,但火势无法得到控制,舰长下令弃舰,英军伤亡失踪78人。6天后,“谢菲尔德”号在拖回英国途中沉没。
关于“谢菲尔德”号驱逐舰的起火原因,据说是导弹残余燃料燃烧,其实最根本原因是该舰建造时大量使用铝合金材料造成的。铝合金的熔点一般比纯铝要低,不管是铝硅系、铝铜系、铝镁系,熔点才600多℃,铝钛系的熔点可高至1668℃。但是如TNT炸弹在普通气压下爆炸产生的温度瞬间可达2900℃,短时间内就能把爆炸中心的铝合金熔化成液体,同时把周围的铝合金软化。英军伤亡人员中,大部分就是被周围环绕的铝合金以及由此产生的高温烫伤的。可以说,“谢菲尔德”号驱逐舰不是被炸沉的,而是被烧沉的。过去,铝合金大都用于舰艇的上层建筑,以减轻重量,如今大型军舰已较少使用这类材料了。
随着近几年来因火灾频发而造成的巨大损失,各国海军对现代舰艇的消防愈加重视,将其作为舰艇损害管制的主要工作之一。除了优化结构设计、研制消防装备外,还通过加强消防检查、增加消防训练等各种措施来进行预防和应急。美军无论是在海上训练的舰艇,还是作战部署的编队,一天至少要拉一次战斗警报,而战斗警报训练的一个主要内容就是灭火。他们的航母在试航时也要进行消防演练。今年年初,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就推出了一款机器人消防员,用于帮助军舰灭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