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教学应该让学生充分参与,彻底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画好了路学生跟着走的局面。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要改变教学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学生; 学习兴趣;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10-098-001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以“学生为主体”早已为广大教师所认同,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过多地把自己单方面的认识、理解和教参内容一股脑儿倒给学生,使学生形成了等答案的依赖心理和懒于思考的惰性,久而久之,课堂教学成了教师的演讲,学生只是其中的观众。①
第斯多惠指出:“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教师不应该只是个知识的传授者,而应是一个知识探索的导航者。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个性发展的服务者,并不断引导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一、大胆放手,给学生说的机会
现在虽然很注重学生个性感悟,但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还是以教师讲、学生听的多,这主要是教师对学生的能力信任不够,总怕学生不会讲、不会理解,因此,课上教师说得多、重复的地方多,给学生说的机会并不多,这样学生丧失了一次次展示自己的机会,也就变得越来越不积极,义务地当起了听众,这大大地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实,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要求教师要给学生发言的权利,让他们有充分发表自己看法和真实想法的机会,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当然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也不能“放羊”,在学生说得不全、理解不够的地方,也要进行必要的引导。
如在教学《司马光》这课时,在学习司马光砸缸救人时,我让学生先讨论自己有什么方法救人,比比谁的方法好。有的学生说找大人来救,有的学生说自己爬到缸上面把小孩拉出来,有的学生说叫一辆吊车把孩子吊起来等等,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但是在他们激烈的讨论中,又一次一次的把自己提出的救人方案否定了,最终一致认为司马光的方法最好,因为缸大,水深,水对缸中小朋友威胁最大,用石头砸缸,让水流出来,孩子就得救了,并且石头公园里就有,取材方便,为救人赢得时间。原本中上程度的学生对问题是半信半疑,没有十分的把握;而中下程度的学生大多是一知半解,无从下手。通过学生在课堂交流中你一言我一语,问题很容易就解决了,且加深了学生的理解。这样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倾听同伴的意见,从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通过思维间的碰撞,茅塞顿开,对文本的理解也深刻了。同时在讨论中学生精神振奋、注意力集中、兴趣高涨,易于接受新知识。
二、积极引导,给学生学的机会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所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不尽。”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学。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难点,由于教师对学生学习潜力估计不足,往往会越俎代庖,讲道理占用了学生大量宝贵的学习时间。叶圣陶先生说:“教者,盖在于引导、启发。”是指导者就不能“代庖”,是启发者就不能“填鸭”。这就要求教师把自己视为教学的指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因此,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如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辩论、查阅资料等。充分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发挥学生群体的智慧,从而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教师要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在恰当的时候给予学生一定的引导和帮助。
如在教学《学会做客》这课时,为了使学生理解应该怎样做客,教师让学生四人一组合作学习。当一个同学发言时,其他同学听得非常认真,当自己的意见和同学的意见不一致时,他们争论得又很激烈。通过同学们的相互讨论、交流、互相取长补短,使得他们知道了怎样做个有礼貌的小客人。但还有一些方面学生可能没意识到,如“怎样敲门”,这也是要注意礼貌的。学生意识不到没关系,这正是需要教师在广度方面引导教学的地方,此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当你咚咚咚用力敲门时,你想想此时主人是什么心情?教师这么一点,学生马上会想到主人会不开心,这样做会吵到左右邻居,就会意识到原来“用合适的力度敲门”也是讲礼貌的表现。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对怎样做个讲礼貌的小客人的认识又深了一步。
三、创设情境,给学生做的机会
我们每个人都有爱玩的天性,尤其是处于成长期的学生。我们不能忽视学生的这一特点,让学生成为“木头人”。②一动不动地听讲。结果使学生变成了“小老头”。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要把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出情境题让学生自己表演,这给了学生极大的想象、创造的空间。由于学生头脑中没有任何“框框”,所以他们的表演完全是一种真情表现,把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想法完全真实地呈现在教师和同学面前。演完后,让学生自评、互评,做得不到的地方,教师点拨。这样设计教学,既发挥了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也可以使学生暴露出真实的问题,以便教师能对症下药。
如在教学《学会礼貌用语》这课时,通过讨论学生知道了常用礼貌用语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某个礼貌用语什么时候用,然后到前边表演。学生非常愿意,因为他们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所以表演起来很真实,没有一点儿矫揉造作之情,完全是一种真情流露。几个表演下来,怎样正确使用这些礼貌用语,学生已经了然于胸。遇到难点的地方,如在说“对不起”时,应该怀着一种什么心情,学生可能理解不到位,这时,教师可以追问:“你在说对不起时,心里怎么想?”学生说:“想表达歉意,求得别人原谅。”“那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语气说呢?”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再表演时就能用发自内心的、诚恳的语气说“对不起”了。这样真情表演之后,学生肯定能把这种行为更好地用于实际生活中了。
二十一世纪的课堂教学要促进学生和谐发展、让学生主动发展,所以要重视和遵循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发展规律。不仅要重视“教”,更要重视学生“学”;不仅应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要关注他们所掌握的知识是通过教师传授的还是自己主动探究获得的。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搭建好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舞台,不断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需要,给学生提供主动学习、主动探求、主动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参考文献:
[1]郭永琴.《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兴趣的培养》,《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年第9期
[2]《创设情景 走近生活》
关键词:学生; 学习兴趣;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10-098-001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以“学生为主体”早已为广大教师所认同,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过多地把自己单方面的认识、理解和教参内容一股脑儿倒给学生,使学生形成了等答案的依赖心理和懒于思考的惰性,久而久之,课堂教学成了教师的演讲,学生只是其中的观众。①
第斯多惠指出:“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教师不应该只是个知识的传授者,而应是一个知识探索的导航者。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个性发展的服务者,并不断引导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一、大胆放手,给学生说的机会
现在虽然很注重学生个性感悟,但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还是以教师讲、学生听的多,这主要是教师对学生的能力信任不够,总怕学生不会讲、不会理解,因此,课上教师说得多、重复的地方多,给学生说的机会并不多,这样学生丧失了一次次展示自己的机会,也就变得越来越不积极,义务地当起了听众,这大大地剥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实,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要求教师要给学生发言的权利,让他们有充分发表自己看法和真实想法的机会,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当然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也不能“放羊”,在学生说得不全、理解不够的地方,也要进行必要的引导。
如在教学《司马光》这课时,在学习司马光砸缸救人时,我让学生先讨论自己有什么方法救人,比比谁的方法好。有的学生说找大人来救,有的学生说自己爬到缸上面把小孩拉出来,有的学生说叫一辆吊车把孩子吊起来等等,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但是在他们激烈的讨论中,又一次一次的把自己提出的救人方案否定了,最终一致认为司马光的方法最好,因为缸大,水深,水对缸中小朋友威胁最大,用石头砸缸,让水流出来,孩子就得救了,并且石头公园里就有,取材方便,为救人赢得时间。原本中上程度的学生对问题是半信半疑,没有十分的把握;而中下程度的学生大多是一知半解,无从下手。通过学生在课堂交流中你一言我一语,问题很容易就解决了,且加深了学生的理解。这样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倾听同伴的意见,从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通过思维间的碰撞,茅塞顿开,对文本的理解也深刻了。同时在讨论中学生精神振奋、注意力集中、兴趣高涨,易于接受新知识。
二、积极引导,给学生学的机会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所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不尽。”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学。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难点,由于教师对学生学习潜力估计不足,往往会越俎代庖,讲道理占用了学生大量宝贵的学习时间。叶圣陶先生说:“教者,盖在于引导、启发。”是指导者就不能“代庖”,是启发者就不能“填鸭”。这就要求教师把自己视为教学的指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是“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因此,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如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辩论、查阅资料等。充分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发挥学生群体的智慧,从而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教师要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在恰当的时候给予学生一定的引导和帮助。
如在教学《学会做客》这课时,为了使学生理解应该怎样做客,教师让学生四人一组合作学习。当一个同学发言时,其他同学听得非常认真,当自己的意见和同学的意见不一致时,他们争论得又很激烈。通过同学们的相互讨论、交流、互相取长补短,使得他们知道了怎样做个有礼貌的小客人。但还有一些方面学生可能没意识到,如“怎样敲门”,这也是要注意礼貌的。学生意识不到没关系,这正是需要教师在广度方面引导教学的地方,此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当你咚咚咚用力敲门时,你想想此时主人是什么心情?教师这么一点,学生马上会想到主人会不开心,这样做会吵到左右邻居,就会意识到原来“用合适的力度敲门”也是讲礼貌的表现。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对怎样做个讲礼貌的小客人的认识又深了一步。
三、创设情境,给学生做的机会
我们每个人都有爱玩的天性,尤其是处于成长期的学生。我们不能忽视学生的这一特点,让学生成为“木头人”。②一动不动地听讲。结果使学生变成了“小老头”。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要把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出情境题让学生自己表演,这给了学生极大的想象、创造的空间。由于学生头脑中没有任何“框框”,所以他们的表演完全是一种真情表现,把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想法完全真实地呈现在教师和同学面前。演完后,让学生自评、互评,做得不到的地方,教师点拨。这样设计教学,既发挥了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也可以使学生暴露出真实的问题,以便教师能对症下药。
如在教学《学会礼貌用语》这课时,通过讨论学生知道了常用礼貌用语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某个礼貌用语什么时候用,然后到前边表演。学生非常愿意,因为他们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所以表演起来很真实,没有一点儿矫揉造作之情,完全是一种真情流露。几个表演下来,怎样正确使用这些礼貌用语,学生已经了然于胸。遇到难点的地方,如在说“对不起”时,应该怀着一种什么心情,学生可能理解不到位,这时,教师可以追问:“你在说对不起时,心里怎么想?”学生说:“想表达歉意,求得别人原谅。”“那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语气说呢?”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再表演时就能用发自内心的、诚恳的语气说“对不起”了。这样真情表演之后,学生肯定能把这种行为更好地用于实际生活中了。
二十一世纪的课堂教学要促进学生和谐发展、让学生主动发展,所以要重视和遵循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发展规律。不仅要重视“教”,更要重视学生“学”;不仅应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要关注他们所掌握的知识是通过教师传授的还是自己主动探究获得的。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搭建好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舞台,不断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需要,给学生提供主动学习、主动探求、主动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参考文献:
[1]郭永琴.《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兴趣的培养》,《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年第9期
[2]《创设情景 走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