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企业诚信是企业发展的根基,良好的信誉在任何时候都会为企业带来勃勃生机,也在社会诚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前时代,企业诚信缺失现象较为严重,趋于恶化。本文阐述了企业诚信的内涵,对企业诚信的现状进行了有效的分析,并且指明了其存在的问题和形成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企业诚信 解决对策
诚信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基石,也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中人与人交往中最重要的前提。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企业诚信在社会诚信体系构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诚信是企业得以稳定和发展的最硬的底牌,诚信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石。守信昌,失信亡,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然而在现实社会中,我国企业诚信缺失的现象日趋严重。假冒伪劣产品层出不穷、企业会计账务信息造假屡见不鲜。企业诚信的缺失打破了市场正常的运行秩序,因为重塑企业诚信是目前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发展壮大的最重要一环。
一、企业诚信的内涵
(一)企业诚信的含义
企业诚信作为立企之本,其含义包含以下几方面:一是对客户要诚信,客户就是企业的上帝,首先要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并且满足客户的需求,真诚的服务和关心顾客。二是对社会要诚信,企业代表着社会的公众形象,因此企业也相应的承担着社会责任,企业应该经常性的关注社会公众福利,自觉遵守法律和自身的道德底线。三是对员工要诚信,即企业要经常的关心员工,想他们之所想,真心的去关心所有员工,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合理的薪酬待遇,潜移默化的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从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二)企业诚信构建的重要作用
良好的企业信誉是企业成功发展的关键。诚实守信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法宝和兴业之道。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企业运行的基本模式就是与周围的环境进行信息、资本、收益、产品等之间的交换。企业只有以诚信为本,才能让客户满意,从而获取客户的忠心,为企业创造财富、创造收益,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假如一个企业没有诚信,缺乏社会责任感,在经营过程中不按照商业规则去做,损害消费者个人利益,有可能在短期内会有收益,可是放足长远,这个企业将不会做大做强,甚至会走向深渊。二是市场经济秩序得以正常运行的基础。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是以诚信为前提和基础的,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大部分交易是以信用为中介的,如果没有了信用,那么企业之间的交易链就会断裂,随之市场经济也无法正常运转。企业诚信是市场经济秩序井然有序的准则要求。没有诚信,就没有秩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无法正常有效的运行。
二、企业诚信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一)生产诚信缺失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主要表现为偷工减料、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等方面,为了追求最大的利益,不惜欺诈消费者,不惜损害消费者的个人利益。许多企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为了利益最大化,使用殘次、劣质甚至有害的原材料。其原因就是没有良好的产品质量监督体系和认证体系。例如:三鹿奶粉、黑心棉等。
(二)销售诚信缺失
在进行企业产品宣传的过程中,个别企业在利用广告进行宣传的同时,虚假信息较多,夸大产品作用,形式与内容不符,甚至出现了“夸大其词”的现象。还有的个别企业在产品包装上下文章,包装可谓是“富丽堂皇”,但其实际产品或是劣质的,抑或是过期的产品。对消费者群体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在短期内可能为企业带来短暂的效益,可从长远看,阻碍了企业的进步与发展。
(三)财务诚信缺失
在企业运营过程中,主要表现为企业会计部门做假账,报送虚假信息。为了使银行可以为企业贷款,为了可以骗取贷款,企业提供的盈利的虚假账本。在税务部门例行检查的时候,为了逃税漏税而提供亏损的虚假账本。有的企业为了实现其套利的目的,下设多家虚拟子公司,为的就是可以在不同的子公司开户。还有的企业在向银行贷款之后,不履行承诺,不按时还贷,不仅长期借贷不还,而且各种理由进行逃债,致使银行方面出现死账、烂账,从而使银行的负担逐渐加大,造成了资产的流失。
三、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企业诚信意识不强
在现实社会环境下,经常出现“企业造假,生产造假”的恶性事件,这种事件屡见不鲜,其根本原因就是企业家、商家头脑里缺乏诚信意识,认为“投机取巧”可以赚取高额利益,殊不知害人害己。作为企业来讲,其根本目的就是促使利益最大化和利益持续化,这样就使一些企业唯利是图,只是在意眼前的利益,鼠目寸光,不懂得“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道理。不是通过合法经营、诚信经营而获取的利益只是“昙花一现”,企业是不能在市场经济的洪流中激流勇进的。一些企业利用投机倒把、假冒伪劣等手段牟取短暂的利益,最终导致企业道德的沦丧和企业诚信的严重缺失。
(二)市场经济转型阶段的体制不够完善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处于转型阶段,市场经济中的价格机制、竞争机制、运营机制等方面都不够完善,不成熟的市场体制可能会导致企业诚信意识缺失。一是市场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市场方面的信息源庞大,但由于其体制不完善,导致市场信息化水平低,企业很难捕捉到有利于自己的高质量信息。因此,这种现象会导致信息主体之间不对称,获取信息源多的一方很可能通过失信和敲诈等手段获取不正当利益。二是信用中介组织较少,在我国还较难发现有能力提供高质量中介的服务的组织,因此,在信息混杂的社会,企业也很难辨别真假。
(三)市场经济中相关信用法制不健全
在相关的法律体制之中,对社会和经济行为中的诚信行为缺乏强有力的支撑与保障,并且对于出现的失信行为的惩治力度不够,在执法过程中也经常性的出现执行力弱,处罚失当等行为。与此同时,诉讼成本较高,而且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有来自各方面的干扰,在某一方面增加了当事人为保障自身利益的成本。遵守信誉的企业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失去诚信的企业不能得到严厉的惩处,这样会助长不诚信的风气,欺骗欺诈行为会蔓延。因此,完善《民法通则》、《票据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条文迫在眉睫。
【关键词】企业诚信 解决对策
诚信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基石,也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中人与人交往中最重要的前提。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企业诚信在社会诚信体系构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诚信是企业得以稳定和发展的最硬的底牌,诚信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石。守信昌,失信亡,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然而在现实社会中,我国企业诚信缺失的现象日趋严重。假冒伪劣产品层出不穷、企业会计账务信息造假屡见不鲜。企业诚信的缺失打破了市场正常的运行秩序,因为重塑企业诚信是目前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发展壮大的最重要一环。
一、企业诚信的内涵
(一)企业诚信的含义
企业诚信作为立企之本,其含义包含以下几方面:一是对客户要诚信,客户就是企业的上帝,首先要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并且满足客户的需求,真诚的服务和关心顾客。二是对社会要诚信,企业代表着社会的公众形象,因此企业也相应的承担着社会责任,企业应该经常性的关注社会公众福利,自觉遵守法律和自身的道德底线。三是对员工要诚信,即企业要经常的关心员工,想他们之所想,真心的去关心所有员工,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合理的薪酬待遇,潜移默化的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从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二)企业诚信构建的重要作用
良好的企业信誉是企业成功发展的关键。诚实守信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法宝和兴业之道。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企业运行的基本模式就是与周围的环境进行信息、资本、收益、产品等之间的交换。企业只有以诚信为本,才能让客户满意,从而获取客户的忠心,为企业创造财富、创造收益,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假如一个企业没有诚信,缺乏社会责任感,在经营过程中不按照商业规则去做,损害消费者个人利益,有可能在短期内会有收益,可是放足长远,这个企业将不会做大做强,甚至会走向深渊。二是市场经济秩序得以正常运行的基础。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是以诚信为前提和基础的,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大部分交易是以信用为中介的,如果没有了信用,那么企业之间的交易链就会断裂,随之市场经济也无法正常运转。企业诚信是市场经济秩序井然有序的准则要求。没有诚信,就没有秩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无法正常有效的运行。
二、企业诚信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一)生产诚信缺失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主要表现为偷工减料、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等方面,为了追求最大的利益,不惜欺诈消费者,不惜损害消费者的个人利益。许多企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为了利益最大化,使用殘次、劣质甚至有害的原材料。其原因就是没有良好的产品质量监督体系和认证体系。例如:三鹿奶粉、黑心棉等。
(二)销售诚信缺失
在进行企业产品宣传的过程中,个别企业在利用广告进行宣传的同时,虚假信息较多,夸大产品作用,形式与内容不符,甚至出现了“夸大其词”的现象。还有的个别企业在产品包装上下文章,包装可谓是“富丽堂皇”,但其实际产品或是劣质的,抑或是过期的产品。对消费者群体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在短期内可能为企业带来短暂的效益,可从长远看,阻碍了企业的进步与发展。
(三)财务诚信缺失
在企业运营过程中,主要表现为企业会计部门做假账,报送虚假信息。为了使银行可以为企业贷款,为了可以骗取贷款,企业提供的盈利的虚假账本。在税务部门例行检查的时候,为了逃税漏税而提供亏损的虚假账本。有的企业为了实现其套利的目的,下设多家虚拟子公司,为的就是可以在不同的子公司开户。还有的企业在向银行贷款之后,不履行承诺,不按时还贷,不仅长期借贷不还,而且各种理由进行逃债,致使银行方面出现死账、烂账,从而使银行的负担逐渐加大,造成了资产的流失。
三、企业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企业诚信意识不强
在现实社会环境下,经常出现“企业造假,生产造假”的恶性事件,这种事件屡见不鲜,其根本原因就是企业家、商家头脑里缺乏诚信意识,认为“投机取巧”可以赚取高额利益,殊不知害人害己。作为企业来讲,其根本目的就是促使利益最大化和利益持续化,这样就使一些企业唯利是图,只是在意眼前的利益,鼠目寸光,不懂得“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道理。不是通过合法经营、诚信经营而获取的利益只是“昙花一现”,企业是不能在市场经济的洪流中激流勇进的。一些企业利用投机倒把、假冒伪劣等手段牟取短暂的利益,最终导致企业道德的沦丧和企业诚信的严重缺失。
(二)市场经济转型阶段的体制不够完善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处于转型阶段,市场经济中的价格机制、竞争机制、运营机制等方面都不够完善,不成熟的市场体制可能会导致企业诚信意识缺失。一是市场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市场方面的信息源庞大,但由于其体制不完善,导致市场信息化水平低,企业很难捕捉到有利于自己的高质量信息。因此,这种现象会导致信息主体之间不对称,获取信息源多的一方很可能通过失信和敲诈等手段获取不正当利益。二是信用中介组织较少,在我国还较难发现有能力提供高质量中介的服务的组织,因此,在信息混杂的社会,企业也很难辨别真假。
(三)市场经济中相关信用法制不健全
在相关的法律体制之中,对社会和经济行为中的诚信行为缺乏强有力的支撑与保障,并且对于出现的失信行为的惩治力度不够,在执法过程中也经常性的出现执行力弱,处罚失当等行为。与此同时,诉讼成本较高,而且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有来自各方面的干扰,在某一方面增加了当事人为保障自身利益的成本。遵守信誉的企业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失去诚信的企业不能得到严厉的惩处,这样会助长不诚信的风气,欺骗欺诈行为会蔓延。因此,完善《民法通则》、《票据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条文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