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快递邮寄杂志、安排1月刊
作者简介:张之启,男,汉族,1963年8月生,湖北仙桃人,副教授,供职于仙桃职业学院思政课部,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校德育和思政课的育人功能。
摘要:高职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高职院校要有效地进行德育教育。在信息化、多元化时代,高职德育工作应坚持正面引导、做到心理相容、尊重个性差异、优化社会环境,才能获取良好的德育效益。
关键词:高职 德育 实效性 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b)-0000-00
德育,说到底就是育人。而为何要育人?怎样育人?虽然理论界已有一定的论述,但从目前高职德育工作的现状来看,不少院校的德育从观念、内容到方法,仍被束缚在传统的窠臼里,大大脱离了当代高职生思想发展的实际,使得其德育工作缺乏应有的实际效果。因此,提高高职德育工作实效性,是当前高职德育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然而,到底如何提高高职德育工作实效性呢?
1 坚持正面引导
所谓“正面引导”,就是在高职生思想道德观念形成的过程中,德育工作者千方百计地运用正面激励的方式,提供大量先进的道德形象和正确的、科学的道德观念,引导高职生认同,并使之内化为高职生个体的思想道德观念,然后运用精神或物质杠杆,激发这些思想道德观念外化为行为和习惯。其主要方法有:
1.1树立行为典范
目前,高职院校的生源层次较低,学生的文化基础较差,学习动力不足。高职生的年龄一般在18岁至20岁之间,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他们崇尚自我,富有模仿性,感受具体事物的能力强,而感受理性东西的能力较弱。这给思想道德观念的直接灌输,带来了困难。但,道德意识的外化是行为,行为是可感知的和可模仿的。这就决定了行为教育是高职生教育工作的重点。适时运用榜样的良好行为进行导向,是正面引导的主要手段。高职德育工作者要善于运用榜样进行导向,同时要注意,作为思想道德的形象,必须具有可学性、正面性、真实性和时代性。反面的典型、假的典型,不宜作学生的榜样,而那些远离人间尘世的偶像,也不适于作学生的榜样,古代的正面典型对当代高职生的激励作用也不明显。而学生同时代的人,特别是学生身边的榜样,对他们具有亲切感、可学性和强大的驱动力。高职德育工作者要善于巧妙地利用现代化视听手段,多样式或多渠道地将现代社会中的这些榜样推荐给学生,供他们效仿。
在榜样教育中,一般德育工作者比较注意先进典型的教育作用,但往往忽视从学生自身寻找良好的潜在意识和行为,用其自身的东西教育自身,强化学生自己的优点。引导学生向自己的优点学习,这种正面引导的内省作用比引导学生向别人学习的外仿作用大得多。人世间许多事,一涉及自身,就会在其心海中兴起波涛,思维机制的启动,内驱力便产生了,思想进行也就开始了。因此,高职德育工作者要深入到学生中去,观察学生的一举手一投足,从学生活动中寻找学生的心灵轨迹,捕捉其心灵的闪光点和优良行为,并用表扬、奖励等方式进行引导,设法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我们所期望的行为上来。
1.2 实施层进式目标激励
目标太高或太低,是不能产生激励机制的,德育工作首先要因人而异地制订具体明确的目标。这种目标要切合实际,最好是和学生本人协商,由协商者自己提出,这样才具有可行性和制约性。当第一级目标实现后,适时与学生本人制订第二级目标,……这种层进式的目标,能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成功感能促使学生信心满怀地去攀登更高的目标台阶。在实施这种层进式目标激励时,应注意两个关键问题:一是目标必须具体明确,并且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实现,容易让学生体验到成功感;二要及时地肯定学生的进步,不断强化学生的成功感,这样才能获益。
1.3 建立日常行为量化考评制
事物的变化总是由量变到质变的。利用记分的方法,记录学生行为,可以促使这种量质转化。对学生的违纪行为记负分,优良行为记正分,最后用代数和来评估学生整体行为,一周一公布,一月一小结,一学期一总评,正积分越高说明进步越大,我们德育工作者就给予其奖励,以此优化学生的行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这种考评制具有直观性,对高职生来说,其激励性较强。
2 做到心理相容
所谓心理相容,就是指一方的思想观点、个性品格、风度气质等都被对方心理上接受,至少在某些方面能被对方认同。高职德育工作者所推崇的思想道德形象,所施教的思想道德内容,只有适应于学生心理接受机制,才能被学生认同,才能启动其内驱力,形成其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正如一颗良种只有遇到适宜的水土、温度和肥力等条件,才能发芽成长结果实一样,如果学生对我们德育工作者或我们德育工作者所提供的思想道德形象或内容产生排斥心理,则无论如何是不能达到我们预期的目的和效果的。思想道德形象或道德内容与学生心理的相容,提供思想道德形象或道德内容的德育工作者的心理与学生心理相容,这两者中,后者是主要矛盾,解决了这后一个相容,前者也会随之转化为相容,这是因为,德育工作者的亲和力和权威感,可以调和其相容,所谓“爱屋及乌”、“血管里流出的是血”便是这个道理。事实上,高职德育工作者与学生的思想修养、社会地位、文化程度、兴趣爱好和年龄等方面均有差异,存在着一种所谓“代沟”,再加上有些德育工作者常常无意中以长者、尊者、一贯正确者的身份进行德育施教活动,这就加深了这条“代沟”,便造成学生与德育工作者心理上的隔膜相斥,在这种心态下,任何形式和内容的德育工作都是不会有效的。要进行有效的德育工作,首先必须把德育工作者与学生这种心理相斥转化为心理相容。這就要求我们德育工作者:1.到学生中去,与学生沟通交流互动,和学生交朋友;2.理解学生,尊重学生;3.爱护学生,帮助学生;4.提高自身素质,时时处处做学生表率。
3 尊重个性差异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都各有其特点,必须把握事物的矛盾特殊性,促进事物向好的方面转化。创建高职德育工作的良好心理环境,必须把握每个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但目前流行的传统德育工作方法的一个突出弊端,就是无视学生个性特征的“一刀切”、“总动员”、“大报告”、“硬灌输”,即把学生当成德育工作者自己灌输思想观念的接受器,当成“物”,没有当成人,因而谈不上尊重学生、研究学生的个性需求。其实,学生是人,具有成人的一切特性。人来源于动物的这一事实,规定了人永远不能完全脱离动物界,因此,每个人心灵世界中既有人性成分,也有兽性因素;再顽劣的学生,也有人性需要,特别是精神需要,都会设法显示自己的生存价值,也需要人们理解和尊重他的生存。这种人性需要就是积极行为的动力。我们德育工作者若能采用适当的方法,抑制其兽性因素,强化积极的人性需要,并因势利导地使学生的自然属性——如吃、喝、穿、住等生存需要,升华到高层次的社会需要和精神需要,并且,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使他们的这些高层次的社会需要、精神需要有滿足的可能。这样,教育者适时地进行满足学生高层次的精神需要的教育,譬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教育,就不再是外在的口号,而成为源于学生内心需要的乳酪。因此,高职德育工作的关键就是寻找到学生的人性需要,而学生人性需要又是具有个体性、发展性、多样性、社会历史制约性的。这就决定了不同时代的学生,同时代的不同学生,甚至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同一个学生的人性需要的差异性,从而也规定了德育工作的差异性,所以,准确地把握这种差异性,是实效性德育工作的契机。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德育工作也要因人而教,而且因人、因时、因事而教,切忌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上“一刀切”、“大锅饭”。这就要求我们德育工作者:1.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2.善于发现和培养学生的优点;3.既爱优秀学生,也爱后进学生;4.以学生为本,对每一个学生负责。
4 优化社会环境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这说明环境决定人。在信息化、多元化时代,高职生多角度、多侧面地接触社会信息,学校已不再是形成学生世界观的唯一中心。社会环境,特别是网络环境和某些特定的人际关系,对涉世不深且好奇心强、自我意识突出的高职生有着巨大的诱惑力和导向性。学校几个月的法制教育,不如学生家长一次出售假冒伪劣商品而盈利的诱惑。因此,要找准高职德育教育和学生精神需要的衔接点、切入点和着力点,我们德育工作者就要运用家访、社会调查等方式,广泛地研究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的各种人际关系,从这些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社会诱因中寻找学生心理需要的轨迹,从而对症下药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此同时,我们德育工作者还要主动出击,配合相关部门优化网络环境,有意识地去改善学生周围不利的人际关系,巩固发展甚至设法创造好的人际关系,利用良好社会环境获取良好的德育效益。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8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杨道林,曹廷伟.班主任工作艺术[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版.
[3]陶新群.影响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因素及其对策[J].职业,2010年第32期.
作者简介:张之启,男,汉族,1963年8月生,湖北仙桃人,副教授,供职于仙桃职业学院思政课部,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校德育和思政课的育人功能。
摘要:高职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高职院校要有效地进行德育教育。在信息化、多元化时代,高职德育工作应坚持正面引导、做到心理相容、尊重个性差异、优化社会环境,才能获取良好的德育效益。
关键词:高职 德育 实效性 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b)-0000-00
德育,说到底就是育人。而为何要育人?怎样育人?虽然理论界已有一定的论述,但从目前高职德育工作的现状来看,不少院校的德育从观念、内容到方法,仍被束缚在传统的窠臼里,大大脱离了当代高职生思想发展的实际,使得其德育工作缺乏应有的实际效果。因此,提高高职德育工作实效性,是当前高职德育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然而,到底如何提高高职德育工作实效性呢?
1 坚持正面引导
所谓“正面引导”,就是在高职生思想道德观念形成的过程中,德育工作者千方百计地运用正面激励的方式,提供大量先进的道德形象和正确的、科学的道德观念,引导高职生认同,并使之内化为高职生个体的思想道德观念,然后运用精神或物质杠杆,激发这些思想道德观念外化为行为和习惯。其主要方法有:
1.1树立行为典范
目前,高职院校的生源层次较低,学生的文化基础较差,学习动力不足。高职生的年龄一般在18岁至20岁之间,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他们崇尚自我,富有模仿性,感受具体事物的能力强,而感受理性东西的能力较弱。这给思想道德观念的直接灌输,带来了困难。但,道德意识的外化是行为,行为是可感知的和可模仿的。这就决定了行为教育是高职生教育工作的重点。适时运用榜样的良好行为进行导向,是正面引导的主要手段。高职德育工作者要善于运用榜样进行导向,同时要注意,作为思想道德的形象,必须具有可学性、正面性、真实性和时代性。反面的典型、假的典型,不宜作学生的榜样,而那些远离人间尘世的偶像,也不适于作学生的榜样,古代的正面典型对当代高职生的激励作用也不明显。而学生同时代的人,特别是学生身边的榜样,对他们具有亲切感、可学性和强大的驱动力。高职德育工作者要善于巧妙地利用现代化视听手段,多样式或多渠道地将现代社会中的这些榜样推荐给学生,供他们效仿。
在榜样教育中,一般德育工作者比较注意先进典型的教育作用,但往往忽视从学生自身寻找良好的潜在意识和行为,用其自身的东西教育自身,强化学生自己的优点。引导学生向自己的优点学习,这种正面引导的内省作用比引导学生向别人学习的外仿作用大得多。人世间许多事,一涉及自身,就会在其心海中兴起波涛,思维机制的启动,内驱力便产生了,思想进行也就开始了。因此,高职德育工作者要深入到学生中去,观察学生的一举手一投足,从学生活动中寻找学生的心灵轨迹,捕捉其心灵的闪光点和优良行为,并用表扬、奖励等方式进行引导,设法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我们所期望的行为上来。
1.2 实施层进式目标激励
目标太高或太低,是不能产生激励机制的,德育工作首先要因人而异地制订具体明确的目标。这种目标要切合实际,最好是和学生本人协商,由协商者自己提出,这样才具有可行性和制约性。当第一级目标实现后,适时与学生本人制订第二级目标,……这种层进式的目标,能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成功感能促使学生信心满怀地去攀登更高的目标台阶。在实施这种层进式目标激励时,应注意两个关键问题:一是目标必须具体明确,并且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实现,容易让学生体验到成功感;二要及时地肯定学生的进步,不断强化学生的成功感,这样才能获益。
1.3 建立日常行为量化考评制
事物的变化总是由量变到质变的。利用记分的方法,记录学生行为,可以促使这种量质转化。对学生的违纪行为记负分,优良行为记正分,最后用代数和来评估学生整体行为,一周一公布,一月一小结,一学期一总评,正积分越高说明进步越大,我们德育工作者就给予其奖励,以此优化学生的行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这种考评制具有直观性,对高职生来说,其激励性较强。
2 做到心理相容
所谓心理相容,就是指一方的思想观点、个性品格、风度气质等都被对方心理上接受,至少在某些方面能被对方认同。高职德育工作者所推崇的思想道德形象,所施教的思想道德内容,只有适应于学生心理接受机制,才能被学生认同,才能启动其内驱力,形成其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正如一颗良种只有遇到适宜的水土、温度和肥力等条件,才能发芽成长结果实一样,如果学生对我们德育工作者或我们德育工作者所提供的思想道德形象或内容产生排斥心理,则无论如何是不能达到我们预期的目的和效果的。思想道德形象或道德内容与学生心理的相容,提供思想道德形象或道德内容的德育工作者的心理与学生心理相容,这两者中,后者是主要矛盾,解决了这后一个相容,前者也会随之转化为相容,这是因为,德育工作者的亲和力和权威感,可以调和其相容,所谓“爱屋及乌”、“血管里流出的是血”便是这个道理。事实上,高职德育工作者与学生的思想修养、社会地位、文化程度、兴趣爱好和年龄等方面均有差异,存在着一种所谓“代沟”,再加上有些德育工作者常常无意中以长者、尊者、一贯正确者的身份进行德育施教活动,这就加深了这条“代沟”,便造成学生与德育工作者心理上的隔膜相斥,在这种心态下,任何形式和内容的德育工作都是不会有效的。要进行有效的德育工作,首先必须把德育工作者与学生这种心理相斥转化为心理相容。這就要求我们德育工作者:1.到学生中去,与学生沟通交流互动,和学生交朋友;2.理解学生,尊重学生;3.爱护学生,帮助学生;4.提高自身素质,时时处处做学生表率。
3 尊重个性差异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都各有其特点,必须把握事物的矛盾特殊性,促进事物向好的方面转化。创建高职德育工作的良好心理环境,必须把握每个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但目前流行的传统德育工作方法的一个突出弊端,就是无视学生个性特征的“一刀切”、“总动员”、“大报告”、“硬灌输”,即把学生当成德育工作者自己灌输思想观念的接受器,当成“物”,没有当成人,因而谈不上尊重学生、研究学生的个性需求。其实,学生是人,具有成人的一切特性。人来源于动物的这一事实,规定了人永远不能完全脱离动物界,因此,每个人心灵世界中既有人性成分,也有兽性因素;再顽劣的学生,也有人性需要,特别是精神需要,都会设法显示自己的生存价值,也需要人们理解和尊重他的生存。这种人性需要就是积极行为的动力。我们德育工作者若能采用适当的方法,抑制其兽性因素,强化积极的人性需要,并因势利导地使学生的自然属性——如吃、喝、穿、住等生存需要,升华到高层次的社会需要和精神需要,并且,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使他们的这些高层次的社会需要、精神需要有滿足的可能。这样,教育者适时地进行满足学生高层次的精神需要的教育,譬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教育,就不再是外在的口号,而成为源于学生内心需要的乳酪。因此,高职德育工作的关键就是寻找到学生的人性需要,而学生人性需要又是具有个体性、发展性、多样性、社会历史制约性的。这就决定了不同时代的学生,同时代的不同学生,甚至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同一个学生的人性需要的差异性,从而也规定了德育工作的差异性,所以,准确地把握这种差异性,是实效性德育工作的契机。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德育工作也要因人而教,而且因人、因时、因事而教,切忌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上“一刀切”、“大锅饭”。这就要求我们德育工作者:1.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2.善于发现和培养学生的优点;3.既爱优秀学生,也爱后进学生;4.以学生为本,对每一个学生负责。
4 优化社会环境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这说明环境决定人。在信息化、多元化时代,高职生多角度、多侧面地接触社会信息,学校已不再是形成学生世界观的唯一中心。社会环境,特别是网络环境和某些特定的人际关系,对涉世不深且好奇心强、自我意识突出的高职生有着巨大的诱惑力和导向性。学校几个月的法制教育,不如学生家长一次出售假冒伪劣商品而盈利的诱惑。因此,要找准高职德育教育和学生精神需要的衔接点、切入点和着力点,我们德育工作者就要运用家访、社会调查等方式,广泛地研究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的各种人际关系,从这些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社会诱因中寻找学生心理需要的轨迹,从而对症下药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此同时,我们德育工作者还要主动出击,配合相关部门优化网络环境,有意识地去改善学生周围不利的人际关系,巩固发展甚至设法创造好的人际关系,利用良好社会环境获取良好的德育效益。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8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杨道林,曹廷伟.班主任工作艺术[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版.
[3]陶新群.影响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因素及其对策[J].职业,2010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