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TNFα McAb )治疗大鼠肝肺综合征的分子机制。
方法采用胆总管结扎(CBDL)致大鼠肝肺综合征模型。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干预组。假手术组:仅分离胆总管不结扎(6只大鼠);模型组:分别于结扎术后1、2、3、4周和5周末麻醉动物取材(每个时间点6只大鼠);干预组:于结扎术后第2周始于腹腔每2 d注射TNFα McAb 0.1 g/kg,干预后1、2、3周和4周末麻醉动物取材(每个时间点6只大鼠);假手术组与5周模型组同批麻醉,留取各组动物的肝组织、肺组织。采用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采用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黏着斑激酶(FAK)和磷酸化(p)-FAK在肺组织中的表达定位与表达程度;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FAK、p-FAK和10号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与张力蛋白(PTEN)在肺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情况。多组间的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的比较采用SNK-q检验(方差齐)或Games-Howell检验(方差不齐)。
结果TNFα McAb干预组大鼠肝组织的炎症和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干预组大鼠肺组织炎症反应较模型组轻。模型组大鼠肺组织中FAK和p-FAK蛋白含量在术后第1周均高于假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随着手术时间延长,其蛋白表达量整体呈升高趋势,于术后第3周达到高峰值,各手术时间点与假手术组比较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TNFα McAb干预组与假手术组比较,FAK和p-FAK蛋白表达量均高于假手术组,但是低于同手术时间点的模型组,其峰值也出现在术后第3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得出在干预治疗第1、2、3周时干预治疗组FAK和p-FAK蛋白表达较模型组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4周时干预组p-FAK的蛋白含量(0.035±0.005)明显低于模型组术后第5周(0.084±0.009),虽仍高于假手术组(0.034±0.002),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 136.773,P = 0.978)。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TEN在模型组2、3、4、5周(0.52±0.03,0.68±0.02,0.67±0.01,0.62±0.01)和术后干预组1、2、3、4周(0.62±0.02,0.77±0.01,0.84±0.04,0.87±0.01)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假手术组,干预组PTEN的蛋白表达量均高于相对应时间点的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是751.52,809.54,226.30,1 434.09,P值均< 0.05)。
结论FAK、PTEN信号转导通路参与了肝肺综合征的发生;FAK、PTEN信号分子可能参与了TNFα McAb对肝肺综合征治疗作用的信号传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