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艳红的绸缎滑落在地,眼前的面庞过分温和素净,与女子所想象的甚是不同。男子执起玉质镶金酒杯缓缓置于女子面前,眼中的笑意令春风也沉醉了。
庭院月色正浓,海棠花随风零落,一地馨香激起回忆的涟漪。那是朱祐樘第一次得见紫禁城外的春天。宫外的天地宽广而渺远,不远处的海棠花林灿若红霞,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芬芳。尽管自由姗姗来迟,朱祐樘仍旧满心感激。
海棠林传来的嬉笑声打断了思绪,隔着错落花枝,一行人的绰绰身影由远及近。原来是东风不解风情,吹落了哪家小姐亲制的浣花笺,婢女在一旁焦急万分,那小姐却怡然自乐。“这花笺本就是寄与清风的闲物,如今随风而去,也算自得其所,何苦坏了赏花之兴。”树下的女子言笑晏晏,说出心中所想。
仲春时节,闺中女子剪五色彩笺,取红绳将彩笺结于花枝,是为“赏红”。这是太子朱祐樘第一次微服出宫,为此他争取了许久,没承想父王将他出宫的日期定在花朝节,他已到娶亲之年,如此安排的缘由不言而喻。
女子在婢女的陪伴下翩然离去,朱祐樘穿花拂叶遥遥相随,却被脚边的信笺绊住了脚步。信笺背面两行簪花小楷风雅异常,写的既不是悼花之辞,也不是言情之句,而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望着逐渐远去的娉婷身影,朱祐樘忙命跟随的小黄门探查方才的女子,然后从衣襟中掏出一个银质长命锁。那锁样式普通,表面已斑驳,却依稀看得清银锁上镌刻的铭文和花笺上的字一模一样。
谁又知这银锁是生母留给他的唯一念想呢?谁又能想象堂堂大明太子六岁前曾如弃犬般生活在紫禁城边的废弃之地—安乐堂呢?
安乐堂并不安乐,紫禁城中人被贬至安乐堂等同于死。十八年前,一声婴儿的啼哭给这个阴森可怖的地方带来了生气,亦为风雨飘摇的大明朝注入了希望。
一切苦难都源自宪宗专宠的万贵妃。万氏与宪宗识于微时,多年来把持后宫,自小儿夭折后便对皇嗣严防死守。朱祐樘的母亲纪氏无意间被宪宗看中,两人春风一度,珠胎暗结。万妃命人将母子二人除去,在太监张敏的保护下,纪氏得以逃脱,并于安乐堂诞下龙嗣。
以废后吴皇后为首的安乐堂众人上下一心,极力隐藏这个关乎大明朝未来的惊天秘密,将这个粉雕玉琢的孩童视作无边黑暗中唯一的光明。尽管小皇子不知父亲是谁,也不能常见生母,然而周围人却无一不是真心护他。这些来自底层的绵长爱意,让这个生于黑暗的少年始终心怀光明。
六岁那年,太监张敏冒死将他带到宪宗面前。面对胎发未剪、孱弱不堪的唯一骨血,宪宗老泪纵横,即刻昭告天下将男孩封为太子,直到此时,他才有了属于自己的名字。同日生母托人将银锁带给他,随即自戕于寝宫,以死为鉴,提醒宪宗保他免遭万妃毒手。
母妃直到死,都希望他一心向善。言能托志,诗能抒情,自那日于林中初遇,朱祐樘便觉得冥冥之中自有天定,海棠树下的可人儿便是他今生的知音伴侣、情之所归。幼时他因后宫之乱饱尝艰难,吃百家饭得以存活,他便告诉自己,若得此女,必定尽力专心爱她,不让她受母妃曾经的苦楚。
成化二十三年春,国子监张峦之女被立为太子妃,嫁入东宫。同年八月,万贵妃暴毙,宪宗亦随之驾崩,朱祐樘登基称帝。封后大典上,她头顶九龙九凤冠,身披云龙纹深青翟衣,一步步向天阶高处的男子走去。
新帝向她伸出手,面容俊秀如新婚当夜,黄袍加身更添几分威严。帝王之愛是雨露均沾,泽被苍生,可朱祐樘和他们不一样,弱水三千,他独宠一人。朱祐樘与新后并肩而立,锦绣江山全收眼底,柔情蜜意尽在心间。
早在大婚当日,她便对他倾心托付。那日他故作神秘地递给她一个紫檀木盒。木盒里的粉笺有些泛黄,她却一眼认出了自己的字迹。抬头对上那双清亮的眼,她蓦地羞红了脸。应该还不算迟,他爱得比她早,她却可以用一生来还。
承君所诺,必守一生。朱祐樘登基后不但勤于政事,躬行节俭,一扫成化年间朝政腐败之象,开辟了“弘治中兴”的清明盛世,更笃爱皇后,不立妃嫔,帝后共同起居,俨然民间伉俪。
他为国事操劳,日夜殚精竭虑,只有回到坤宁宫,来到皇后面前才有片刻松懈。伴着袅袅升起的安神香,她柔夷纤纤,轻揉他两额的太阳穴。
赌书泼茶难得文雅,举案齐眉太过客气。天子细嗅她身上散发的淡淡清香,再次确定了自己想要的幸福。自始至终他想要的,不过是一蔬一饭间的朝夕相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心有灵犀。有她在,家便在,他便不是高处不胜寒的孤家寡人。
又是一年春,帝后相伴游园,来到他命人为她栽培的海棠花林。撇开一众侍从,帝后漫步花丛深处。岁月流逝,眼前如花美眷虽已为人母,却依旧明眸善睐、风姿卓绝。只见美人狡黠一笑,从袖中取出自制的花签。
人面海棠相映红,新挂的花签涤荡在十里春风之中:“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弘治十八年,东风不来,海棠不开。朱祐樘驾崩于乾清宫,享年三十六岁。张皇后守着帝王的棺椁默默流泪,唇边却带着笑意。他生于苦难,却始终报人世以爱。无愧家国,不枉社稷,更给予她旷古的帝王专情。
他说最爱她生性乐观,她便独自坚强;他说最爱看她笑,即便他再也看不见,她也会在人前保持微笑。她从不怪他留她独活世间,那年他在她身后,微笑着看她将此生所愿挂于花枝,寄与东风,她还没来得及写下的那一句,是她此时此刻最想告诉他的话。
“生当长相守,死当长相思。”她相信他会懂,她知道他听得见。
庭院月色正浓,海棠花随风零落,一地馨香激起回忆的涟漪。那是朱祐樘第一次得见紫禁城外的春天。宫外的天地宽广而渺远,不远处的海棠花林灿若红霞,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芬芳。尽管自由姗姗来迟,朱祐樘仍旧满心感激。
海棠林传来的嬉笑声打断了思绪,隔着错落花枝,一行人的绰绰身影由远及近。原来是东风不解风情,吹落了哪家小姐亲制的浣花笺,婢女在一旁焦急万分,那小姐却怡然自乐。“这花笺本就是寄与清风的闲物,如今随风而去,也算自得其所,何苦坏了赏花之兴。”树下的女子言笑晏晏,说出心中所想。
仲春时节,闺中女子剪五色彩笺,取红绳将彩笺结于花枝,是为“赏红”。这是太子朱祐樘第一次微服出宫,为此他争取了许久,没承想父王将他出宫的日期定在花朝节,他已到娶亲之年,如此安排的缘由不言而喻。
女子在婢女的陪伴下翩然离去,朱祐樘穿花拂叶遥遥相随,却被脚边的信笺绊住了脚步。信笺背面两行簪花小楷风雅异常,写的既不是悼花之辞,也不是言情之句,而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望着逐渐远去的娉婷身影,朱祐樘忙命跟随的小黄门探查方才的女子,然后从衣襟中掏出一个银质长命锁。那锁样式普通,表面已斑驳,却依稀看得清银锁上镌刻的铭文和花笺上的字一模一样。
谁又知这银锁是生母留给他的唯一念想呢?谁又能想象堂堂大明太子六岁前曾如弃犬般生活在紫禁城边的废弃之地—安乐堂呢?
安乐堂并不安乐,紫禁城中人被贬至安乐堂等同于死。十八年前,一声婴儿的啼哭给这个阴森可怖的地方带来了生气,亦为风雨飘摇的大明朝注入了希望。
一切苦难都源自宪宗专宠的万贵妃。万氏与宪宗识于微时,多年来把持后宫,自小儿夭折后便对皇嗣严防死守。朱祐樘的母亲纪氏无意间被宪宗看中,两人春风一度,珠胎暗结。万妃命人将母子二人除去,在太监张敏的保护下,纪氏得以逃脱,并于安乐堂诞下龙嗣。
以废后吴皇后为首的安乐堂众人上下一心,极力隐藏这个关乎大明朝未来的惊天秘密,将这个粉雕玉琢的孩童视作无边黑暗中唯一的光明。尽管小皇子不知父亲是谁,也不能常见生母,然而周围人却无一不是真心护他。这些来自底层的绵长爱意,让这个生于黑暗的少年始终心怀光明。
六岁那年,太监张敏冒死将他带到宪宗面前。面对胎发未剪、孱弱不堪的唯一骨血,宪宗老泪纵横,即刻昭告天下将男孩封为太子,直到此时,他才有了属于自己的名字。同日生母托人将银锁带给他,随即自戕于寝宫,以死为鉴,提醒宪宗保他免遭万妃毒手。
母妃直到死,都希望他一心向善。言能托志,诗能抒情,自那日于林中初遇,朱祐樘便觉得冥冥之中自有天定,海棠树下的可人儿便是他今生的知音伴侣、情之所归。幼时他因后宫之乱饱尝艰难,吃百家饭得以存活,他便告诉自己,若得此女,必定尽力专心爱她,不让她受母妃曾经的苦楚。
成化二十三年春,国子监张峦之女被立为太子妃,嫁入东宫。同年八月,万贵妃暴毙,宪宗亦随之驾崩,朱祐樘登基称帝。封后大典上,她头顶九龙九凤冠,身披云龙纹深青翟衣,一步步向天阶高处的男子走去。
新帝向她伸出手,面容俊秀如新婚当夜,黄袍加身更添几分威严。帝王之愛是雨露均沾,泽被苍生,可朱祐樘和他们不一样,弱水三千,他独宠一人。朱祐樘与新后并肩而立,锦绣江山全收眼底,柔情蜜意尽在心间。
早在大婚当日,她便对他倾心托付。那日他故作神秘地递给她一个紫檀木盒。木盒里的粉笺有些泛黄,她却一眼认出了自己的字迹。抬头对上那双清亮的眼,她蓦地羞红了脸。应该还不算迟,他爱得比她早,她却可以用一生来还。
承君所诺,必守一生。朱祐樘登基后不但勤于政事,躬行节俭,一扫成化年间朝政腐败之象,开辟了“弘治中兴”的清明盛世,更笃爱皇后,不立妃嫔,帝后共同起居,俨然民间伉俪。
他为国事操劳,日夜殚精竭虑,只有回到坤宁宫,来到皇后面前才有片刻松懈。伴着袅袅升起的安神香,她柔夷纤纤,轻揉他两额的太阳穴。
赌书泼茶难得文雅,举案齐眉太过客气。天子细嗅她身上散发的淡淡清香,再次确定了自己想要的幸福。自始至终他想要的,不过是一蔬一饭间的朝夕相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心有灵犀。有她在,家便在,他便不是高处不胜寒的孤家寡人。
又是一年春,帝后相伴游园,来到他命人为她栽培的海棠花林。撇开一众侍从,帝后漫步花丛深处。岁月流逝,眼前如花美眷虽已为人母,却依旧明眸善睐、风姿卓绝。只见美人狡黠一笑,从袖中取出自制的花签。
人面海棠相映红,新挂的花签涤荡在十里春风之中:“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弘治十八年,东风不来,海棠不开。朱祐樘驾崩于乾清宫,享年三十六岁。张皇后守着帝王的棺椁默默流泪,唇边却带着笑意。他生于苦难,却始终报人世以爱。无愧家国,不枉社稷,更给予她旷古的帝王专情。
他说最爱她生性乐观,她便独自坚强;他说最爱看她笑,即便他再也看不见,她也会在人前保持微笑。她从不怪他留她独活世间,那年他在她身后,微笑着看她将此生所愿挂于花枝,寄与东风,她还没来得及写下的那一句,是她此时此刻最想告诉他的话。
“生当长相守,死当长相思。”她相信他会懂,她知道他听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