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不美也

来源 :当代致富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wo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展现在眼前的这件名之《恶之花》的系列油画,乍一看,还以为是记录原子弹爆炸过程的写实摄影作品呢。作者相对白描式地再现了原子弹从触发到能量释放的瞬间。在金黄色的天幕下,火柱冲天而起,直达苍穹,几万英尺高。突然,蘑菇云盛开了,美丽的云彩舒展开来,那么优雅,那么自信,那么不可抑制,科技、艺术、人性毫不遮掩的、甚至如辐射波躲避不及似的一起加在眼前。心在撞击、在下沉。
  看着如此恢宏而严肃、深沉的画面,我的第一观感是被震撼了。康德关于美的崇高论很容易在卓儿这幅画中得到印证。康德认为崇高的美感是无限制的,无限大的,不是单纯的快感,而是从痛感,从可怕的感觉的中转为快感。在我看来,这幅画最殊胜处是它的色调,火红的、金黄的,壮观如落日,我们立即感受到热烈、浓郁、扑面而来的能量。尤其是第三幅,调子真是到了不欠不余的地步,细细的品味,精确的质感妙不可言。迦达默尔关于诠释学的理论说,一切的文本的意义其实就是读者诠释的意义。伟大经典的魅力就是这种被后世赋予无穷诠释的可能。当我们看见一幅画的时候,每个人内心的美感可能是有差异的,这受后天个人的经历、修养、好恶的影响。但不管读者如何千差万别的诠释,总有真理般的共通感。我在想,假如叫一个先前没有任何原子弹爆炸背景的人来看这样的画面,最直接的感受一定就是震憾感。即便是一个看过原子弹爆炸的观者来讲,看见一幅两米高的作品,所得到的心灵感受也一定会超越过去看一张普通的图片。这种美感是纯粹先验的,不受后天个体立场干扰的。我们的作者当然不是在做简单的科普临摹,其寓意是非常明确的,就是要用手中的笔墨来警醒苦难的人世间。对于一位纤弱的女子,要创作如此大幅面的画,没有对人间的慈悲的情怀,没有对生命的深沉的爱,要昼夜不息,一气呵成,是不可能的。
  我想,欣赏一幅画如同相士面相,高明的相士并不看一个人的鼻子、眼睛等五官如何,而是看一个人的神质,气势如山,温润如水。看画也是这样,作者的笔法、构图、节奏、甚至材质,行家或许会在意,但对一个普通的欣赏者而言,他对这幅画的好恶是一瞬间的,是直觉的,不需要坐下来分析、理解之后的,是一触即发的。卓儿这幅画在给我震撼之后,便是冷静下来的警世感。此时我的心态是复杂的,没有了先前对科技的讴歌和崇拜,生出了对科技的怀疑。实际上,今天人类的科技就是这样,我们许多的恶果都是科技的不良的扩展引起的,我们还不晓得这个潘多拉的魔盒打开之后,我们的生活终究会变成什么样子。过度的资源消耗和田园诗般的生活消失了,人的精神空前的紧张和荒芜,人与人真的要变成霍布斯说的狼与狼的关系。科技的工具理性,韦伯喻之为一个铁桶,我们的生活被之禁锢得喘不过气来。好在一批西方的觉悟者,渐渐从东方文化,尤其从道家的智慧中,看到启示和未来。或许我们能够再回到“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和谐之景。爱因斯坦说,所有科技者的贡献,加在起来,也不如佛陀、摩西、孔子、老子对人类的贡献。我们真的到了该反省视科技为无上法宝的时候了,否则,人类会日益变得狂妄自大,失去了对自然起码的敬畏和感动。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不美也。据说,自然界最好看的蘑菇就是最毒的,莫非是天意的巧合。卓儿这幅画在给我们美的享受的时候,给我们的启示是深刻的。
  我一直认为艺术是非凡的天才创作的。他们有一种天生的心灵特质,一种常人很难有的天然禀赋。大艺术家的这种特殊的能力,可以捕捉到近乎神秘的绝对精神,能最敏感的触摸到时代的脉搏,使得人们在欣赏作品时,会在不知不觉中与这种绝对合二为一。这个时候触发的美感,是不可言喻的。类似于宗教的至大无外、至小无内的天人无隔的境地。普通的人们可以通过艺术作品瞬间窥探到一些,但倾刻就会消失。卓儿是一位有着天才潜质的艺术者,她的艺术和人文修养深厚、全面。是一个在纯粹的艺术世界里生活的人,那么的卓尔不群而又自由自在。琴棋书画,随手拈来。吴冠中先生说笔墨为零,大概说一个伟大艺术者的修养,不是技巧可以替代的。同时,她还是一个有着强烈现实关怀和使命感的艺术者,她告诉我,她正在进行新的艺术转型,试图通过深化现实主题的内容来弥补绘画语言的不足。我们从她的稍微忧郁的神态里就能看到,她的精神里没有颓废的因子,她没有在玩弄艺术。我们应该敬佩这样的艺术者,不去制造大众看不懂的艺术形式,不过分表达自己的不良情绪,不煽动人性里潜伏的低俗感受。而是,用妙笔来讴歌生活的真善美,鞭挞假丑恶,让人欣赏过后,赏心悦目,积极向上。这样的作品谁都可以看懂,无需要太多专业的美术鉴赏知识,不需要晓得油画的用笔和节奏,新的意象和美感就出来了,启迪和自我陶冶升华的力量慢慢滋生出来了,作品的功能也就达到了。我们就可以通过这样的作品与作者对话,体验作者的心情。
  实际上,我不太懂油画,不晓得油画的笔法。但我想,油画创作当然不会以画的像不像为胜境。在这幅画中,仔细看看,炽烈的翻滚的烈焰,峰峦层叠,象大脑的神经系的灰质沟回。这个时候,头皮会发麻。你会发生什么样的联系呢,你会想到大脑的能量就是原子弹的能量,转而还会想到,这样的能量一旦释放,无数的肝脑涂地,无数恶之花的根就在这里。作者的用意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这样一来,反倒破坏了整幅画的气势、协调和连贯。假如借鉴一些中国画虚实相映的笔法,再虚幻些,渗透的涵义再隐晦些,或许更好。也就是说再画得不那么像,不那么直白,或许此时不画胜有画了。天才的创作可能是受到一种无意识力量的推动,就像苏轼说的“夫昔之为文者,非能为之为工,乃不能不为之为工也。”
  
  责任编辑:孙宇腾
其他文献
从前有一个山民,以采樵为生,日夜辛苦劳作,仍改变不了穷困的生活。他在佛前也不知烧了多少炷高香,祈求大运降临,脱出苦海。  真是佛祖慈悲,一天他在山坳里竟然挖出了一个一百多斤的金罗汉!  转眼间,他荣华富贵加身,又是买房又是置地。亲朋好友一时竟多好几倍,大家都向他祝贺,目光里满是羡慕。  可山民只高兴了一阵,继而犯起愁来,食不知味,睡不安稳。  “偌大的家产,就是贼偷,也一时不能偷光啊!你愁什么呀!
期刊
有位秀才第三次进京赶考,住在一个经常住的店里。考试前两天他做了三个梦,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伞,第三个梦是梦到跟心爱的表妹脱光了衣服躺在一起,但是背靠背。  这三个梦似乎有些深意,秀才第二天就赶紧去找算命的解梦。算命的一听,连拍大腿说:“你还是回家吧。你想想,高墙上种菜不是白费劲吗?带斗笠打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跟表妹都脱光了躺在一张床上了,却背靠背,不是没
期刊
编者按:  现在大多数电影,动辄几千万上亿元的拍摄资金,场面宏大,效感强烈,但它所蕴含的思想却让人不知所云。而有些默默无闻的年轻导演拍摄的写实性的电影,恰如其分地展现当代人所关注的底层生活,给人们心灵的震撼。因此,我们推出这一版块,以飨喜爱电影的人们。    一个农村女人带着弱智的儿子嫁给城市里一个贫穷瘫痪的男人,从此,这个家庭里每一个人物的命运都发生了转变,而接下来发生的故事,让人终生难忘…… 
期刊
1.要懂得施舍    为什么愈有钱的人愈小气?因为只有赚过钱的人才知道赚钱的困难。一个有眼光的富翁,他一定也懂得适度的“施台”,因为施舍也是赚钱的重要手段。白手起家的富翁,一定待己俭朴,一条毛巾可以用到破,一块香皂可以磨到完,但他也知道赚钱是靠大家一起完成的,因此他绝对懂得乐于与人分享。    2.赚钱欲望永远不减    社会上的富翁,出身背景大都两极化,不是继承祖业的第二代,就是从小贫困白手起家
期刊
人们之间相处,与人和善,更是一种换取自身安逸的养生之法。在与人和善之中,虽把自己的慈眉善目留在他人心中,更把他人的和气笑靥绽开在个人胸臆。这种舒畅和豁达,无疑会使人身心健康。  与人相处,不能宽以待人,善意析事,凡事总觉得自己吃亏,看哪个也不顺眼,对人尖酸、对他刻薄、事事处心积虑费尽心思,只能使自己心悸气短、头昏脑胀,到头来自己身心不安,甚至招惹病患临身。  与人和善既是善待他人,也是善待自己。因
期刊
他是个21岁的大男孩,身高却只有80厘米,因为他惠有先天性佝偻病。由于四肢发育畸形,18岁之前容易发生骨折,所以他的童年。少年时期都是在自家炕上度过的。父亲在世时,像照顾婴儿一样长年累月地照顾他;父亲过世后,他希望自己像个男子汉一样赚钱养活自己。于是他自学了汉字,每天上网,帮助村民查询农业方面的知识,帮别人维护网站,发帖子……在旁人眼中,他能活下来就是个奇迹。可他并不满足于此,他希望凭借自己的努力
期刊
曾几何时,禹作敏领导的大邱庄由一个华北盐碱地上的讨饭村变成全国最富有的村庄(当地曾有“宁吃三年糠,有女不嫁大邱庄”的民谣)。于是,禹作敏也被誉为“中国第一农民企业家”。  历史选择禹作敏作为个时代的代表,自然有它的道理。这个从盐碱地里长出来的他,从来就有一股天生的霸气和倔犟劲。1979年前后,村支书禹作敏想办轧钢厂,需要集资10万元,还得向其他村借5万元,村内有人反对,禹作敏既然说:“富不起来,我
期刊
王占双,吉林省前郭县瓜菜经纪人,前郭县八郎瓜菜协会会长,专业社主任。八郎瓜菜协会现有会员130多人,其中从事绿色瓜菜种植的120余人。协会种植基地主要分布在全县9个,镇的30多个村屯,带动农户20000户。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开发西甜瓜,到2008年,全县西甜瓜种植面积达3000公顷。  1986年,年轻有为的王占双同志在“一亩园三亩田”的科技田中找到了致富的门路,于是他经过考察研究,自创种植地
期刊
最近,山西省作协副主席哲夫送给我一本书,书名很打眼:《执政能力》——一个县委书记的故事。说实话,《执政能力》很能唤起读者的欲望。时下,反映中国各级政坛的小说数不胜数,但以纪实文学的面孔出现,还属少见。  哲夫在书中一直想要反映两个方面的问题;为农民问题、尤其是土地问题而呼吁;为县级问题、特别是科学发展问题而书写。全书贯穿的主要是土地问题,资源问题、教育问题。绿化问题。作者通过秀水镇建设桃电二期工程
期刊
鹿耀世简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美术副编审,北京美协会员,中国公关书画艺委会委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二十多年来,多项设计作品入选全国书籍艺术展览,部分作品获奖,并入选《中国现代美术全集》。    小时候,我们家胡同口有个玩具摊,什么山东的“叫虎”、无锡的“阿福”、北京的“兔儿爷”……应有尽有。可这些都是泥的,怕磕碰。相比之下,木制玩具就结实多了。记得小叔曾给我买一件棒棒人小车,我用绳儿拉着它在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