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科技发声

来源 :科学中国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ke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一直以来,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核心地位,而科技自立自强则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在科技发展的大潮下,每年,一年一度的两会都会吸引各界的广泛关注。来自不同行业的代表、委员,针对国计民生、前沿科技等,参政议政、建言献策,呈现出一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春之气象。
  王贻芳代表:提高经费占比 加快基础研究步伐
  在我看来,我国科技事业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究其原因,一是我国对基础科学重视程度仍然不够,在实际操作层面总是将基础科学放在次要、非紧急的位置;二是科技管理体制过度强调竞争,需要长期研究的重大问题、关键技术与能力的积累不易得到支持,评审专家大都是大同行,专业性不够,小同行没有话语权;三是对基础研究的管理未能关注不同领域的特殊需求, 管理方式一刀切,让科研人员苦不堪言,同时大科学装置的投入占基础科学研究投入比例较少。
  在这一现状下,我建议:一是提高基础研究投入,把2025年基础研究投入占研发经费的比例提高到9%,2030年提高到15%;二是“十四五”期间在维持现有项目竞争体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10%的基础科学研究经费用于稳定支持;三是在“十四五”期间启动未来发展规划研究,以适应大科学装置需要长期准备的特点。
  郝芳代表:加强科技创新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地带,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有色金属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原材料和基础工业基地,其产业多属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亟待通过坚持创新驱动,建立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
  针对这一情况,我认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加强科技创新,提升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
  在这一现状下,我们应该要根据沿黄省区的差异性,科学统筹区域内的资源条件、创新要素,因地制宜地优化科技创新体系布局。
  除此之外,要建立完善黄河流域科技创新体系,就得坚持政产学研深度融合,优化协同创新的体制机制。通过建设国际化示范学院和国际联合实验室,汇聚全球高水平创新资源,建设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高地、创新高地。
  潘复生代表:鼓励科技创新,要多给基础研究人员“松绑”
  目前,中国有一些重大核心或关键技术受制于人,源头性、颠覆性创新技术极为短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但体制性障碍依然是重要原因。
  事实上,源头性、颠覆性创新更多来自于基础研究。但实际工作中,源头创新环境限制性环节依然太多,很多从事基础研究的科技人员难以做到持久研究。这严重限制了源头创新思想的形成。在现有体系下,很多从事基础研究的科技人员依然要花大量精力去申请经费、填写报表,有不少人只有1/3时间搞教学科研,而且还要担心没有年年出成果,过不了考核关。出“短、平、快、低”水平成果已成常态。
  为此,我呼吁,自由的学术研究是新技术特别是颠覆性技术的源头,应该给予充分保障。国家科技管理部门对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科研人才应当提供长期、稳定的支持,提供免干扰的创新环境,让科技人员自由择题,潜心做科研工作。特别是基础研究工作,要破除年年考核、年年申请经费的传统约束。
  陈薇委员:建立国家重大安全科技攻关“白名单”制度
  针对我国顶层设计和科学统筹不足、研究力量分散,长效性支持机制不健全、基础研究不稳定,条件设施不完善、快速响应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我建议:建立国家重大安全科技攻关“白名单”制度,实现“项目—基地—人才”有机融合,推动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
  建设特需疫苗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紧扣国家生物安全防御重大需求,加强顶层设计和科学统筹,开展协同创新和开放合作,助力国家生物安全和社会稳定。
  持续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关。进一步厘清病毒起源、动物宿主和致病机制,深入分析病毒变异对现有防控措施的影响,未雨绸缪,开展针对重要变异毒株的疫苗、核酸和抗体检测试剂等预研,必要时及时更新换代。
  營造潜心基础研究的良好科研生态。加大对长期坐“冷板凳”从事科研和基础研究工作的科学家和科研人员队伍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更多的青年才俊勇于创新,献身科学研究。
  陈赛娟委员:探索更合理的科技评价体系
  当前重大科技项目或成果评审评估大多需要答辩或视频答辩。往往一个半天就有6到8个人上台答辩,每个人仅10或20分钟。评审专家要在短时间内进行打分,还是很有难度的。短时间内根本无法辨别答辩人申报内容的科学性、真实性、拼凑性和科学道德性等关键问题;其次,答辩人口才和相貌对评分的影响,可能超过了科学研究内容本身;最后,在网上事先公布评审专家名单的做法,也给个别人拉票提供了方便和机会。
  我认为,答辩制度有即时反馈交流的优势,但弊病也很明显。比如评审结果容易受到“舞台表现”的影响。有些科研人员工作做得很好,但只是口才欠佳,多次答辩都不成功。由于答辩过程中不易全面掌握答辩人的信息,造成很多评审专家很大程度上要依据答辩人曾经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奖项做出判断,这也加重了“唯论文”的导向,不利于准确评审科研项目或评价科研成果。
  在我看来,科学家毕竟不是表演家,为此我们应该探索更合理的科技评价体系。
  陈晓红委员:构建全国一体化的数字货币安全联防联控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
  我认为,为保障国家金融安全,要加快数字货币风险监管顶层设计,构建全国一体化的数字货币安全联防联控体系。同时,加快推进数字货币监管法制建设,加强国民金融风险知识教育,提高全民金融风险意识。
  为此,我建议,我们应该打造全球部署和全时跟踪的数字资产安全风险监管平台,进一步完善数字货币交易回溯、信息共享和隐私保护标准体系,并积极参与数字货币国际标准制定,提升我国在国际数字货币领域话语权。
其他文献
地下水资源的实际状况与社会生产和群众的日常生活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地下水环境的质量决定了社会生产生活的有效性。现阶段合理地评价地下水环境已经成为了水资源保护工作的关键环节,再加上评价行业的快速发展,对生态环境质量的.保护工作带来了促进作用。为了提高水源的利用效率,并及时解决地下水环境改善问题,应积极推出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有效整改对策,并针对影响水资源质量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确定明确的水源环境保护目标,再加强对人员的培训以及制度执行过程的监督,推动水资源保护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于2021年3月中旬召开,强调要“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并指出“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由此可知,新能源将成为能源电力消费的增量主体。“十四五”必然将提升新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既实现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开发,也实现高水平消纳利用,更加有力地保障电力可靠稳定供应。
为提升当前水利水电施工质量,进一步探索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合理应用边坡开挖支护技术的具体途径,文章针对水利水电施工工程中边坡开挖支护技术展开系统性分析与探讨。首先从影响边坡稳定的主要因素分析作为切入点,随后对边坡开挖支护技术应用重要性及要点进行深入阐述,最后从土质边坡、岩质边坡、锚喷支护和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等角度,针对水利水电施工工程中边坡开挖支护施工技术提出具体策略与建议。
2月2日,中国老科协智库圆桌会暨“未来教育关键问题与对策研究”课题结题评审会在中国科技会堂召开。原国务委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老科协会长陈至立,中国老科协副会长、科技部原副部长、党组成员陈小娅,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原副部长赵沁平,武汉大学原党委书记李健,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原副部长、党组成员林蕙青,全国人大常委、水利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矫勇,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
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渗透于各项施工之中,与其它管理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可谓千头万绪。但只要将技术标准的逐一落实作为工作目标,抓住技术标准的学习与执行的各个环节,就是抓住了重心和要害,就能将质量管理落到实处。
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如何合理利用项目自身资源,做到绿色施工,这就需要创新。现介绍一种水冲成孔型钢基坑支护施工方法,项目实施前经过侧压力计算及专家论证安全可靠,实施后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青海省拟于2022年进入新高考、使用新教材。在使用新课标、新教材的大环境下,通过教育部统编教材任务群学习、整合现行人教版教材、拓展课外阅读文本三种主要路径开展了以学习任务为导向的群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探索。
古往今来,对“自我”的思考总在哲学讨论中占据一席之地:我是谁?自我意识从何而来?我们可以制造出具有自我感知的机器吗?20世紀兴起的认知科学,尝试利用科学的理论和研究探索这些问题的答案。艾伦·图灵提出了机器可能具有的思考方式,约翰·塞尔邀请读者想象可能的人工智能,并尝试一步步引导读者否认它具有任何理解能力,而托马斯·内格尔则让读者想象自己是一只蝙蝠……著名认知科学家侯世达和丹尼特以严谨的逻辑呈现了这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超重和肥胖是指机体异常或者过度的脂肪堆积。目前,超重和肥胖已成为全球引起死亡的第五大风险,全球每年至少有280万人是“胖死”的。在中国,超重和肥胖问题同样严峻。据国际医学杂志《柳叶刀》发布的数据,2016年我国肥胖人群已达约9000万,其中重度肥胖者有1200万,位居全球榜首,因肥胖引起的2型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病率也逐年攀升,超重和肥胖及其引起的并发症业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健
人体拥有近3万个基因,其不仅决定着人类的长相,还控制着人体中所有重要的生物过程,掌握人体健康的命脉。新的研究发现,有一种组蛋白(histone)变体H2A.Z在这些关键的生物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对于揭示组蛋白变体和组蛋白伴侣在染色质高级结构的调节中发挥的作用,阐明二者的生物学功能具有重要意义,为癌症和基因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但目前对组蛋白变体H2A.Z的机理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后续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