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微软Excel,动态分析物理过程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jdddl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界问题”是中学物理中非常经典的一类题型,表现为物体的状态随时间发生变化,当满足某些条件时,物体会处于一个特殊的物理状态,某个或多个物理量取临界值(常见的有“最大值”“最小值”或“零”等等). 在解决这类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者往往并不满足于求解临界值本身,同时也会非常关注物理量取得临界值的特殊条件. 正是因为如此,学习者或多或少都积累有这方面的数学经验,诸如“一元二次方程求极值”“不等式求极值”“三角函数求极值”“微分法”等等求解析解的办法. 然而,并非每一个物理问题都存在能用中学数学方法能够求解的解析解. 更科学地说,不存在解析解的物理问题可能更为普遍,因为它们所对应的条件更为一般,更贴近于生活实际. 而对于上述问题,如果所得结果不正确,错解原因是不容易被发现的,原因是很难用常规方法进行检验,甚至可能会出现“一个错误答案被广泛流传而鲜为人知”的情况. 本文就中学物理中的一道曾被学习者多次“错解”的难题,给出一条检验结果是否可靠的可行途径,仅供参考.
  题目 质量相等的重物A和B用绕过定滑轮M和N的细绳连接在一起,重物A和B处于静止状态. 现将质量与A和B相同的物体C挂于滑轮M和N间细绳的中点,如图1所示. 设滑轮M和N间的距离为2a,两滑轮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试问:当图1 中的θ为何值时,C的速度最大?()
  A. 30°B. 45°C. 60°D. 以上均不对
  错解 C被释放后向下加速,A和B同时向上加速,当中间绳子的夹角θ为120°时,A、B和C三个物体同时达到最大值. 理由是,此时绳子中的张力等于A所受的重力. 同时对C来说,两绳子拉力的合力与C所受重力平衡,C的速度最大. 故C项正确.
  点评上述解法,看上去似乎合情合理. 然而思维严谨的学习者不禁会问:C和A的最大速度为什么“同时取得”?系统动能最大时,C的动能也肯定取最大值吗?有没有可能出现“A和B的动能都在减小,而C的动能却反而增加的现象呢?”等问题. 笔者认为,上述质疑不无道理,上述结果似乎太巧合了!
  为了让思维探究能向纵深发展,我们必须给出物体C速度关于角度θ的表达式,或许从那里就可以得到答案.
  探究设三个物体的质量均为m,如图2所示,将C的速度正交分解为沿绳子方向的vB和垂直于v⊥绳子方向的,由几何关系可得:
  vB=vCcosθ…………①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
  mgacotθ-2mg(-a)=mvc2+2·mvB2
  ………②
  联立①②两式可得:
  vc=…………③
  至此,新的问题又产生了:③式虽得到了vc关于θ的函数关系式,却很难通过常规的方法求解“θ为何值时,vc取最大值”!
  当然,碰到这类问题,我们可以求助于CASIO(fx-82ES)计算器“通过函数设置数字表格”的功能,采用无限逼近的办法求得:当θ≈67.5°时,vc取极大值. 但是,肯定很多同学都不满足于这个孤立的结果. 那么为什么不是在60°时取得而会在一个奇怪的角度67.5°取得呢?对于这个问题,如果再用计算器可能就显得笨拙了.
  而微软自带的Excel软件不仅能够得到离散的数值解,而且还能绘制函数曲线,能够让我们通过图线清楚地看透物理状态的变化过程. 不妨设a=5cm、g=10m/s2、m=2kg,绘出EKC、EKB和系统总动能变化的对比图线(图3):
   从图3中我们不难看出:
  (1)C、B和整个系统三者各自对应的动能均不同时取得. 物体C动能的最大值在θ≈67.5°时取得(直接从Excel表1中看出). 此时,绳子中对应的张力大于C物的重力,而两绳子的合力等于C物的重力. 但对于B来说,由于张力大于重力,故而B还处于向上加速的状态.
  (2)当θ=60°时,系统动能最大. 这个结论可以从物理上直接验证:当两绳夹角大于120°时,C重力势能的减小量大于A和B重力势能的增加量,所以系统重力势能减小,系统的动能增加;当两绳夹角小于120°时,C重力势能的减小量小于A和B重力势能的增加量,所以系统重力势能增加,系统的动能减少;所以,在夹角为120°时,系统的重力势能最小,动能最大.
  (3)当θ≈52°时,B的动能达到最大值. 从图3中可以看出,当θ≈60°后,系统的动能逐渐减少,C物体的动能也逐渐减少,但B物体的动能却在增加,说明C物体动能减少量要比系统动能减少量多. 从受力角度分析,当θ≈52°时,绳子张力等于B的重力,B的速度达到最大值. 而此刻对于C来讲,两绳子张力的合力大于C的重力,向下减速.
  (4)当θ≈37°时,C、B和整个系统三者各自对应的动能同时归零,说明C物体已经运动到最低点.
  至此,借助微软Excel软件的动态分析,我们不但掌握了题中所涉及的各物体的状态变化,得到了它们动能取极值的位置,而且为解决“常规方法难以检验物理结果可靠性”问题提供了一条可行途径,从而有望结束“一个错误答案被广泛流传而鲜为人知”的尴尬历史.
其他文献
随着人工生殖技术的发展,使得代孕成为实现生育权的方式之一,但是我国目前仅通过“管理办法”层次的条文严令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不得实施任何形式的代孕技术,并无法律层次的条文对代孕进行规制。地下代孕市场发展火热,关于代孕的权利纠纷时有发生。代孕自产生之日起就与伦理道德问题紧紧纠缠,对于代孕是否合道德、如何通过法律进行规制近来成为争议的热点。
  从权利视角下对代孕有限保护的探究,首先需要对代孕生育权这一新型权利进行证成,对代孕生育权证成的质疑进行回应,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对代孕主体资格及代孕协议中可能涉及到的
一、困惑  笔者所在学校的高三学生在一次模拟考试中曾遇到这样一道选择题:  历史系小王在刘宗绪主编的《世界近代史》中看到这样一句话:“以1688年政变为标志确立起来的君主立宪制,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真正归宿。”他对前半句话产生了疑惑。如果他来咨询你,你选择的正确解释有  ①有道理。“光荣革命”的直接成果是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②有道理。“光荣革命”体现了国王权力的来源已不是上帝而是议会,此后,议会权
期刊
技术分摊是确定专利侵权损害赔偿数额的重要问题之一。在专利侵权损害赔偿中,专利权人仅应就其专利权覆盖范围内的利润损失获得赔偿,技术分摊规则的建立有利于避免专利权人过度赔偿,为后续创新提供空间,促进专利侵权损害赔偿制度良性发展。当前,《专利法》及其司法解释对技术分摊进行了一定的回应,但是并未形成完整的专利侵权损害赔偿技术分摊规则体系。司法实践中也存在技术分摊适用范围不明确、技术分摊适用条件模糊、缺乏专利贡献率量化方法、举证责任分配规则不统一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以技术分摊基本规则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我国专利侵权
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既是化学学习的基本技能之一,也是化学高考每年必考的热点。中学化学教学中,教师都会花相当的力气对学生进行反复训练,绝大多数同学对常见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达到了“轻车熟路”的地步,但也有不少同学对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不能掌握要领,这主要是对与量有关的离子反应类型不清,没有从本质上理解离子方程式的内涵。  准确书写与量有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关键有两点:一是要学会对与量有关的离子反应进行
期刊
个人信息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具有人格要素和财产性要素,在经济稳定发展的现在被越来越多的使用。但是目前我国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却并不符合其发展现状。特别是在疫情期间,个人信息在被疫情一线的社区工作者、公务员、医务工作者等工作人员收集之后,出现了在微信群中被转发和传播,导致个人信息的泄露的现象,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另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授权各种网站和应用软件收集信息,但将其泄露的情况也不鲜见。与此相对的是,国内法律对其的界定并不明确,也没有将个人信息准确定性为权利。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在实务中仍然是按照其他权利受
近年来,专利权人在授予专利许可时搭售其他商品的做法屡见不鲜。为此,我们需要明确怎样的行为构成专利搭售行为,以及该行为在怎样的情况下会违背反垄断法。我国的反垄断法仅对商品搭售做出了一些规定,但对于专利搭售还缺乏特殊性的考虑。本论文以探讨专利搭售的反垄断规制为目标,研究适用于专利搭售的分析方法,从而为专利搭售的立法、司法与执法活动提供建议。
  本文阐述了专利搭售特有的特点,即搭售品的范围特殊、独立性判断的方法特殊、市场地位判断的方法特殊,为提出针对性的分析方法奠定基础。
  当专利权人在授予专利
见义勇为作为值得被提倡和鼓励的社会行为,对行为人的保护理应得到充分的重视。但是,实践中经常出现“英雄流血又流泪”的情况。对此,最新的《民法总则》第183条对救助人损害救济问题作出了相应的规范。关于该条第1句,救助人的损害由侵权人赔偿,受益人可基于自愿予以酬谢,学界基本已达成共识。而对于该条第2句所规定的受益人补偿义务,就其法律性质以及与无因管理制度在适用上的关系,尚无定论。同时,在司法实践中,法院的判决依据也不尽相同。因此,利用请求权分析方法、遵循请求权的检索顺序明确受益人补偿义务在不同情形下的适用可能性
自甘冒险是侵权责任法中的重要内容,但之前我国法律并未对其作出明确规定,随着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草案增加了对自甘冒险的规定,其自身的完善以及在适用过程中与相关制度的冲突与协调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自甘冒险在相关案件的适用中展现出很大的随意性,尤其是在与安全保障义务并存的案件中表现尤为明显。在我国涉及自甘冒险与安全保障义务的法律实务中,受害入主张行为人应承担对自己的安全保障义务,而自甘冒险经常被行为人用作主张自己不负相关的侵权赔偿责任之抗辩事由,此类相似案件的判决结果大相径庭。本论文的研究核心正是自甘冒险与安全保
20世纪60年代以来,科技和社会变革剧烈改变了人们的性行为,避孕技术的出现,婚姻道德和性道德观念的变迁,使得非婚同居在世界各国急剧增多,引发了大量法律问题,许多国家都对此制定了详细的法律规定。近些年来,我国非婚同居的数量不断增长,在实践中引发了诸多纠纷。但我国法律却并未对此作出回应,导致实践中同居关系纠纷得不到妥善处理,弱者权益无从保障。实践中的种种问题亟待法律的解决,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以下简称《民法典(草案)》)中并未涉及非婚同居的内容,但在未来时机成熟时,应当将非婚同居问题的法律规
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生活压力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给人类正常的生育机能造成了极大破坏,在不孕不育症患者数量急剧膨胀的背景下,代孕的出现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代孕技术在为人类社会带来了许多伦理上、法律上的问题的同时,也给普罗大众的伦理道德观念造成极大的冲击。
  我国司法坚持禁止代孕的观点,然而目前却没有法律来对代孕加以规范,因此代孕相关的法律规制在我国仍是以法律漏洞的形式而存在。这种法律漏洞不仅导致实践上对代孕合同的合法性判断不明,也导致实践中出现了一系列有关代孕问题的纠纷。这些纠纷不仅使公民的个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