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观察对脑干梗死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的疗效。方法:选择70例脑干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予药物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康复护理,治疗后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总体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干梗死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可促进康复,康复护理疗效显著。
【关键词】脑干梗死;康复护理;康复锻炼
脑干梗死常导致患者的意识、语言、吞咽及肢体功能障碍,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严重负担。本研究在临床对脑梗死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早期的康复训练护理,明显的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康复护理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7月-2013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干梗死的患者7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和观察组(康复护理组)。对照组35例,其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44-78岁,平均(62.18±6.34)岁;观察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45-76岁,平均(63.05±5.82)岁。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资料,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给予脑干梗死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予早期的综合康复护理,对患者进行2月康复训练后观察疗效。
2 康复护理
2.1 心理康复护理。
脑梗死后与发病前患者的语言及肢体功能有较大差别,有些患者甚至出现失语或肢体偏瘫不用,突入其来的变化使脑梗死患者从心里不能接受。所以护理人员应积极热情地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运用语言或者非语言的交流方式,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烦躁等不良心理[1],并且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脑梗死的疾病发展过程,使患者对本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树立恢复健康的信心。
2.2 床上肢体康复护理
早期患者可以在床上进行训练,不能主动运动的,家属可给予被动运动锻炼,定时给患者进行翻身,对肢体肌肉进行按摩、揉捏,对关节进行被动屈伸锻炼,以预防肌肉萎缩,关节痉挛、僵直等的发生,被动运动的原则是先上肢后下肢,先大关节后小关节,运动量由小到大,运动幅度由弱到强,运动时间由短到长[2]。如患者能进行主动运动,可使患者进行主动康复训练,自行翻身,保持仰卧位、健侧卧位、患侧卧位的抗痉挛体位,并定时更换体位,并主动移动及屈伸关节,进行躯干运动,逐步加大运动锻炼量,从卧位康复训练逐渐转为坐位康复训练[3]。
2.3 床下肢体康复锻炼
患者能下床时,鼓励患者进行床下康复训练,开始患者可以在床边进行简单的摆臂、站立、步行训练,指导患者用健肢带动患肢上下运动,上肢带动患手做 Boboth 握手,即嘱咐患者用健侧上肢带动患侧上肢举至头顶,使肩关节充分前伸,之后指导患者自行锻炼;可以在床边进行行走训练,开始可在家属的搀扶下或拄拐进行行走训练,行走训练时指导患者健侧肢体先向前迈步,然后患侧肢体再向前迈步,迈步应小,速度应慢,以防止摔倒,当独立行走稳定后,再进一步锻炼较复杂的步伐,如绕圈走、上下台阶或楼梯、跨越障碍物、转换方向等[4]。床下康复训练要遵循动作幅度由小到大,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
2.4 语言康复护理
根据脑干梗死后患者所出现的言语障碍不同而制定相应的语言训练计划,要多与患者进行交流,鼓励患者自行说话,指导患者开始进行简单的发音及单字练习,并耐心纠正患者的发音,之后由单字逐渐进行短句及长句说话训练。
2.5 吞咽康复护理
脑干梗死后有大约一半左右的患者会出现吞咽障碍,吞咽困难可引起诸多并发症,严重者可引起患者窒息而危及生命,因此要对患者进行早期吞咽功能锻炼。吞咽功能训练包括口腔面部肌肉训练、面颊部肌肉训练、舌肌训练、咽部肌肉冷刺激训练等[5]。训练时使患者取卧位,头向一侧偏斜,并头部前倾进行进食吞咽训练。进食训练应有少到多,有稀到稠进行锻炼。
3 疗效评定
痊愈:生活自理,独立生活,恢复或部分恢复劳动能力;显效:生活部分自理,基本独立生活;有效:生活部分自理,需要人监护;无效:不能自理,完全需要他人照顾。
4 结果
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13例,有效10例,无效9例,总体有效率74.3%,观察组痊愈9例,显效18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体有效率94.3%;两组总体有效率比较,经χ2检验,χ2=5.29,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5 体会
脑干梗死是由于椎基底动脉及其分支有动脉硬化、痉挛、动脉血栓等导致血管官腔狭窄、缺血引起的循环障碍,多见于中老年人。临床发病较急,常引起患者意识障碍、偏瘫、吞咽及发音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后功能恢复。早期的康复护理可以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运动障碍,早期康复锻炼可使使缺血半暗带稳定并向正常组织转化[6],因此我们应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本次临床护理观察显示,通过对脑梗死患者的早期的心理、运动、语言、吞咽功能康复护理,明显促进了患者的康复,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因此临床上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的康复护理,可以降低患者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义兰,周信平.急性脑干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 10(12):42-43.
[2] 郭春玲,高丽静.脑梗死康复护理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2,5 (20):117.
[3] 李雪梅,李松奎,李德香.腦干梗死早期康复治疗[J].实用医技杂志,2005,l2 (8):2300-2301.
[4] 刘爱云,胡琳洁.早期功能锻炼对于脑梗死康复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1):82-83.
[5] 张宪红.脑干梗死患者的康复护理体会[J].中国民康医学,2010, 22(12):1531-1532.
[6] 成燕娇.早期康复锻炼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3,15(2):34-36.
【关键词】脑干梗死;康复护理;康复锻炼
脑干梗死常导致患者的意识、语言、吞咽及肢体功能障碍,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严重负担。本研究在临床对脑梗死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早期的康复训练护理,明显的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康复护理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7月-2013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急性脑干梗死的患者7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和观察组(康复护理组)。对照组35例,其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44-78岁,平均(62.18±6.34)岁;观察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45-76岁,平均(63.05±5.82)岁。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资料,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给予脑干梗死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予早期的综合康复护理,对患者进行2月康复训练后观察疗效。
2 康复护理
2.1 心理康复护理。
脑梗死后与发病前患者的语言及肢体功能有较大差别,有些患者甚至出现失语或肢体偏瘫不用,突入其来的变化使脑梗死患者从心里不能接受。所以护理人员应积极热情地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运用语言或者非语言的交流方式,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烦躁等不良心理[1],并且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脑梗死的疾病发展过程,使患者对本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树立恢复健康的信心。
2.2 床上肢体康复护理
早期患者可以在床上进行训练,不能主动运动的,家属可给予被动运动锻炼,定时给患者进行翻身,对肢体肌肉进行按摩、揉捏,对关节进行被动屈伸锻炼,以预防肌肉萎缩,关节痉挛、僵直等的发生,被动运动的原则是先上肢后下肢,先大关节后小关节,运动量由小到大,运动幅度由弱到强,运动时间由短到长[2]。如患者能进行主动运动,可使患者进行主动康复训练,自行翻身,保持仰卧位、健侧卧位、患侧卧位的抗痉挛体位,并定时更换体位,并主动移动及屈伸关节,进行躯干运动,逐步加大运动锻炼量,从卧位康复训练逐渐转为坐位康复训练[3]。
2.3 床下肢体康复锻炼
患者能下床时,鼓励患者进行床下康复训练,开始患者可以在床边进行简单的摆臂、站立、步行训练,指导患者用健肢带动患肢上下运动,上肢带动患手做 Boboth 握手,即嘱咐患者用健侧上肢带动患侧上肢举至头顶,使肩关节充分前伸,之后指导患者自行锻炼;可以在床边进行行走训练,开始可在家属的搀扶下或拄拐进行行走训练,行走训练时指导患者健侧肢体先向前迈步,然后患侧肢体再向前迈步,迈步应小,速度应慢,以防止摔倒,当独立行走稳定后,再进一步锻炼较复杂的步伐,如绕圈走、上下台阶或楼梯、跨越障碍物、转换方向等[4]。床下康复训练要遵循动作幅度由小到大,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
2.4 语言康复护理
根据脑干梗死后患者所出现的言语障碍不同而制定相应的语言训练计划,要多与患者进行交流,鼓励患者自行说话,指导患者开始进行简单的发音及单字练习,并耐心纠正患者的发音,之后由单字逐渐进行短句及长句说话训练。
2.5 吞咽康复护理
脑干梗死后有大约一半左右的患者会出现吞咽障碍,吞咽困难可引起诸多并发症,严重者可引起患者窒息而危及生命,因此要对患者进行早期吞咽功能锻炼。吞咽功能训练包括口腔面部肌肉训练、面颊部肌肉训练、舌肌训练、咽部肌肉冷刺激训练等[5]。训练时使患者取卧位,头向一侧偏斜,并头部前倾进行进食吞咽训练。进食训练应有少到多,有稀到稠进行锻炼。
3 疗效评定
痊愈:生活自理,独立生活,恢复或部分恢复劳动能力;显效:生活部分自理,基本独立生活;有效:生活部分自理,需要人监护;无效:不能自理,完全需要他人照顾。
4 结果
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13例,有效10例,无效9例,总体有效率74.3%,观察组痊愈9例,显效18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体有效率94.3%;两组总体有效率比较,经χ2检验,χ2=5.29,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5 体会
脑干梗死是由于椎基底动脉及其分支有动脉硬化、痉挛、动脉血栓等导致血管官腔狭窄、缺血引起的循环障碍,多见于中老年人。临床发病较急,常引起患者意识障碍、偏瘫、吞咽及发音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后功能恢复。早期的康复护理可以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运动障碍,早期康复锻炼可使使缺血半暗带稳定并向正常组织转化[6],因此我们应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本次临床护理观察显示,通过对脑梗死患者的早期的心理、运动、语言、吞咽功能康复护理,明显促进了患者的康复,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因此临床上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的康复护理,可以降低患者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义兰,周信平.急性脑干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 10(12):42-43.
[2] 郭春玲,高丽静.脑梗死康复护理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2,5 (20):117.
[3] 李雪梅,李松奎,李德香.腦干梗死早期康复治疗[J].实用医技杂志,2005,l2 (8):2300-2301.
[4] 刘爱云,胡琳洁.早期功能锻炼对于脑梗死康复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1):82-83.
[5] 张宪红.脑干梗死患者的康复护理体会[J].中国民康医学,2010, 22(12):1531-1532.
[6] 成燕娇.早期康复锻炼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3,15(2):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