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保护层开采卸压效果评价及范围划定是保护层开采防冲技术应用的重要指标。以呼吉尔特矿区葫芦素煤矿上保护层开采为研究背景,通过理论分析、光纤传感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上保护层开采后底板破坏深度,获得了上保护层开采后下伏煤岩体应力分布规律,被保护层应力释放率及其变化特性,得出了被保护层卸压角和底板破坏深度等参数。设计了3个钻孔将光纤植入工作面底板,实现了底板煤岩体的走向90.36 m、倾向128.4
【基金项目】
:
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资助项目(4102700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护层开采卸压效果评价及范围划定是保护层开采防冲技术应用的重要指标。以呼吉尔特矿区葫芦素煤矿上保护层开采为研究背景,通过理论分析、光纤传感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上保护层开采后底板破坏深度,获得了上保护层开采后下伏煤岩体应力分布规律,被保护层应力释放率及其变化特性,得出了被保护层卸压角和底板破坏深度等参数。设计了3个钻孔将光纤植入工作面底板,实现了底板煤岩体的走向90.36 m、倾向128.47 m、垂向36.45 m空间范围内的卸压效果的实时监测。获得了工作面推进从-300~+255 m的保护层卸压监测数据。结果表明,上保护层开采底板煤岩体应力沿推进方向可划分为“原岩应力—应力集中—应力释放—应力恢复”4个阶段,应力集中阶段位于工作面前方60 m范围内,应力释放阶段位于工作面后方8~10 m以后区域,应力恢复阶段在工作面后方58~67 m以后区域。保护层开采后底板应力释放率具有明显的空间效应,垂直方向上应力释放率峰值波动范围为4.2%~71.6%,应力释放率峰值随底板深度增加呈负对数减小。水平方向上应力释放率峰值位置与底板深度之间呈对数关系增大,底板深度越大应力释放率峰值滞后工作面距离越远。将应力释放率为10%作为卸压临界值,确定了2-2中煤倾向卸压角为53.7°,走向卸压角为63.5°,光纤光栅和分布式光纤监测系统测得的临界卸压深度分别为29.8和30.0 m,与理论计算结果偏差为1.1%~1.3%。分布式光纤测得的最大应力释放率为24.5%,光纤光栅测得的最大应力释放率为63.3%~81.0%。最后,分析了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和光纤光栅测试在保护层开采卸压效果监测中的测试结果差异,对比了光纤测试和经验公式计算的底板破坏深度。光纤传感技术为保护层开采卸压范围监测方法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实现了数据采集、空间维度上对被保护层卸压效应的分布式、连续监测。
其他文献
新媒体时代,市场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工商企业管理迎来诸多机遇和挑战。新媒体的特性符合现代企业发展需求,为企业转型、扩大营销、树立品牌提供机遇,有利于企业从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同时,新媒体时代,工商企业管理模式也面临战略调整、经营管理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挑战。对此,可利用新媒体拟定符合时代的企业发展战略,在新媒体交互性和即时性功能的辅助下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完善管理模式。
2008年以前特种作业长期处于较为混乱、多头发证、多头监管的方式,由于该类工种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自2008年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陆续出台相关文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综合治理,对特种作业考核基地提出了明确的管理要求,至此全国特种作业考核基地方才逐渐有序有质地发展起来。随着互联网技术、数字化技术、大数据技术等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家也陆续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文件引领各行各业加快创新改革。经过近10年的发
目的 探讨妊娠早期新发现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和亚临床甲减患者最佳的左甲状腺素钠剂量,并比较之间的区别。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09-01-2020-08-31临沂市妇幼保健院门诊就诊的妊娠早期孕妇中初次被诊断为甲减的9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妊娠和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第2版)》中标准将上述患者分为妊娠期亚临床甲减组(1组,n=860)和临床甲减组(2组,n=77)。1组根据促甲状
目的 探讨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SCH)患者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表达与血脂、甲状腺功能和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8年3月—2020年9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产科收治妊娠期SCH患者52例作为观察组,并根据妊娠结局分为妊娠正常亚组42例、妊娠不良亚组10例,另选择同期非SCH孕妇3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各组
目的分析苯扎氯铵溶液+甲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炎反复发作药学观察。方法将60例反复发作性细菌性阴道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来源于我院2019年4月—2019年8月期间,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甲硝唑治疗,实验组予以苯扎氯铵溶液+甲硝唑治疗,分析2组治疗价值。结果实验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包括白带异常、外阴/阴道疼痛、外阴瘙痒(P<0.05);实验组3个月
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控制较复杂,需要构建严格的控制策略,使其能够顺利完成充电过程,提高车辆运行的平稳性。基于此,先从需求建模、负荷预测、负荷计算三个方面对电动汽车充电负荷预测方法进行分析;再从有序充电系统、通信控制方案、控制算法分析等方面对有序充电控制策略进行研究,确保控制过程能够有序开展,保障电动汽车具有良好的负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