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人才,尤其是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对于我国未来的综合竞争力至关重要。在分析和总结美国、德国和日本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在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包括发挥政府的协调作用、完善人才流动机制、选择适合的产学研合作模式等。
关键词:产学研;创新人才;产业;模式
引言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就举世公认。但毋庸讳言的是,过去三十多年的发展除了制度变革的因素以外,主要依赖的是低成本的简单劳动力资源所形成的竞争优势。展望未来,我国经济的增长方式应当尽力实现由要素驱动转变为资本和技术创新推动。
但是,许多学者都认同,制约我国早日跨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最大障碍在于创新型人才尤其是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严重匮乏。虽然经过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努力,我国的科技人力资源在总量方面稳居世界第一,但是,高端的创新型人才仍然非常稀缺。麦肯锡《新兴市场人才报告》数据表明,我国工程和金融方面的毕业生只有10%左右具备全球化企业所要求的能力,本土的MBA毕业生能够胜任管理工作的不到20%。所以,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突出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国际竞争力。如何尽快培养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需要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已经成为全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国际经验
对于如何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这一世界性难题,美、德、日等创新型国家已经探索出不少较为成功的模式,其中,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来培养创新人才已经被公认是一种卓有成效的培养模式。
(一)美国——多种模式、不同层次的产学研合作体系
产学研合作教育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教育界。1905年,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学工程学院的赫尔曼·施耐德教授开创了合作教育,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最终形成了著名的辛辛那提教育模式。与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相比,产学研合作教育更加侧重课堂教育与现实生产、科研实践等进行有机结合并实现互动,利用各方优势资源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迄今为止,美国已经形成了多种模式、不同层次的产学研合作体系。例如,从20世纪中期开始,美国就在一些大学周围组建高新科技工业园区,其中包括依托斯坦福大学和斯坦福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硅谷科技园、依托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的波士顿128号公路园区等。为了更加便捷地利用这些著名高校的研究力量,诸如IBM、爱立信这样的跨国巨头纷纷入驻科技工业园。这些企业为周围大学的科研人员和学生提供了直接参与生产实践的前沿领域,使得科研人员迅速缩短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周期;另一方面,企业对于所培养人才的反馈也有助于高校根据产业发展趋势调整课程设置,培养更加适应企业需要的创新人才。
此外,鉴于目前科学技术往往在交叉学科方面取得突破,高校和企业都有意愿共同组建研究开发中心,使得具有不同知识背景和技能特长的科学家、工程师以及更具创新思维的学生相互取长补短,开展跨学科研究工作。事实证明,这种不囿于常规、优势互补的运作模式,在提高研发绩效的同时,也非常有利于创造培养创新人才的环境与氛围。
(二)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
德国基于自身的国情特点,不可能像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那样在基础研究创新方面大规模投入,而是将重点放在职业教育方面,在产学研合作教育方面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双元制教育模式。
在双元制体系下,企业和学校通过市场机制共同培养专业人才。德国的初中生或是高中生在毕业以后可以到企业应聘,应聘成功后,学生和企业签订书面《培训合同》,学制一般为3年,其中培训时间一般占到总学时的70%—80%,而且学生还能获得相当于正式工人20%—30%的工资。学生在完成“双元制”职业教育以后,还可以根据个人意愿选择进入高校继续深造或者参加职业培训,从而在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实现了有机衔接。同时,德国还根据实际需要不断对“双元制”的教育体系进行改革,给予企业和学校充分的自主权去培养更多的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
这种产学研合作模式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虽然近年来欧盟国家的失业率普遍较高,西班牙、希腊年轻人失业率甚至高达50%以上,但相对而言,德国失业率却一直维持在5%—6%的低水平。
(三)日本——强调科研成果的实际转化
尽管在基础研究领域日本目前还无法与美国相匹敌,但是日本在应用技术领域的引进、消化以及再创新却是相当成功的。实际上,日本政府一直坚持将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而且全社会也已经形成了大学教育必须和产业相结合,人才应当由大学和企业共同培养的基本共识。
为了使得科研成果能够更符合社会的实际需求,日本政府在选择资助的科研项目时将创新成果能否转化成为实际生产力作为重要的标准之一。这种激励导向使得日本的科研人员在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时必须与生产的实际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高校在对教师进行考核时,也将科技成果的转化情况以及对社会的贡献度作为重要指标。此外,大学和企业之间也往往建立了人才互动的渠道。一方面,高校会聘请企业的优秀人才担任兼职教授;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委托高校内的研究团队完成相关的课题,或者帮助企业培训相关的技术人员。这些措施使得知识在高校、企业和科研机关之间的传递更为顺畅,最终也有利于培养大量高层次的创新人才。
二、我国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问题分析
目前,与产学研合作教育较为成熟的国家相比,我国的产学研合作尚处于初始阶段。而且,过去三十多年来,我国正经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相关的利益主体本身也处于不断的调整过程中,所以,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理念虽然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同,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也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障碍。 (一) 产学研各方的利益动机并不一致
就现阶段而言,大多数企业并没有进入自主创新阶段,在研发方面也没有形成持续的投入,企业注重的是高校或科研院所能否提供在短时间内投入生产的技术,并获取高额利润。高校和科研机构更看重的是高质量论文的发表和科研成果能够在国际前沿领域形成突破并获得政府高级别的奖励,对技术的实际运用程度并不是最为重视的。因此,由于利益动机方面的差异,使得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无法建立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根本目标的相互依托、相互合作的联盟关系。
(二)产学研合作项目周期普遍较短
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来培养创新人才,尤其是领军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战略型人才必然需要一个更长的周期,且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然而,目前各地的产学研项目往往普遍是“短、平、快”,很少有企业围绕重点支柱型产业的关键技术与有实力的高校或科研机构开展中长期的战略合作。由于缺乏培养创新型人才所需的真正平台,更是进一步降低了创新型人才的成才率。
(三)产学研各方的知识结构难以满足实际需要
目前,我国普遍缺乏既具有实际工作经验,又具有较强理论基础的师资力量。无论高校教师、科研人员还是企业的经理,也许可以在自身所在领域拥有了足够的知识储备,但是对于产学研合作教育而言,目前仍然缺乏能够统领全局、能够从总体上把握产学院合作的大师级人才。产学研各主体知识储备的缺陷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创新型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三、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对策研究
(一)发挥政府在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的协调作用
创新型人才,尤其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数量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的产业发展的国际竞争力。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等与人才相关的政策文件,已经将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作为一种极端重要的战略举措。在具体措施方面,我国各级政府应当借鉴美、日等国的先进经验,增加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投入,推动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实现资源共享,同时通过完善法律法规来保障产学研各方的利益。
(二)完善人才流动机制,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我国的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在人才流动方面存在很多障碍,高校教师很少有机会真正参与企业的研发活动或是生产经营,与此同时,企业员工也很少有机会再回到校园接受时间较长的、有针对性的培训。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构建开放的人才交流机制,高校应当聘请企业中的科研带头人或工程师作为学校的兼职教授,帮助学生尽可能减少由书本知识向实际工作过渡时所遇到的障碍;同时,在理论知识方面基础扎实的教授、研究员可以为企业的研发人员系统地加深理论知识的学习,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由实践经验向一般性原理的升华。总之,通过此类“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能够更好地培养创新型人才。
(三)以本地支柱产业为核心,选择符合当地特点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产学研合作教育并没有固定的模式。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应当以当地的支柱产业为核心,选择能够充分利用本地资源禀赋优势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如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所采用的“生产性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南京大学-鼓楼国家大学科技园创立的“学士后流动站”,都是结合本地产业发展所形成的较为成功的发展模式。这种产学研合作模式能够在有效推动当地产业发展的同时,通过实战检验所培养人才的创新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玲,忻海然.产学研合作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开发路径探究[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
[2] 吴绍棠,李燕萍.产学研合作衍生的人才开发模式及比较研究——基于界面管理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3).
[3] 杨雁.德国 “双元制” 教育的政府主导机制研究[J].教育评论,2014,(2).
[4] 左健民.产学研合作与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J].教育发展研究,2013,(1).
[5] 李祖超,张利勤.美日产学研协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路径比较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13,(3).
关键词:产学研;创新人才;产业;模式
引言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就举世公认。但毋庸讳言的是,过去三十多年的发展除了制度变革的因素以外,主要依赖的是低成本的简单劳动力资源所形成的竞争优势。展望未来,我国经济的增长方式应当尽力实现由要素驱动转变为资本和技术创新推动。
但是,许多学者都认同,制约我国早日跨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最大障碍在于创新型人才尤其是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严重匮乏。虽然经过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努力,我国的科技人力资源在总量方面稳居世界第一,但是,高端的创新型人才仍然非常稀缺。麦肯锡《新兴市场人才报告》数据表明,我国工程和金融方面的毕业生只有10%左右具备全球化企业所要求的能力,本土的MBA毕业生能够胜任管理工作的不到20%。所以,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突出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国际竞争力。如何尽快培养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需要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已经成为全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国际经验
对于如何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这一世界性难题,美、德、日等创新型国家已经探索出不少较为成功的模式,其中,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来培养创新人才已经被公认是一种卓有成效的培养模式。
(一)美国——多种模式、不同层次的产学研合作体系
产学研合作教育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教育界。1905年,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学工程学院的赫尔曼·施耐德教授开创了合作教育,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最终形成了著名的辛辛那提教育模式。与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相比,产学研合作教育更加侧重课堂教育与现实生产、科研实践等进行有机结合并实现互动,利用各方优势资源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迄今为止,美国已经形成了多种模式、不同层次的产学研合作体系。例如,从20世纪中期开始,美国就在一些大学周围组建高新科技工业园区,其中包括依托斯坦福大学和斯坦福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硅谷科技园、依托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的波士顿128号公路园区等。为了更加便捷地利用这些著名高校的研究力量,诸如IBM、爱立信这样的跨国巨头纷纷入驻科技工业园。这些企业为周围大学的科研人员和学生提供了直接参与生产实践的前沿领域,使得科研人员迅速缩短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周期;另一方面,企业对于所培养人才的反馈也有助于高校根据产业发展趋势调整课程设置,培养更加适应企业需要的创新人才。
此外,鉴于目前科学技术往往在交叉学科方面取得突破,高校和企业都有意愿共同组建研究开发中心,使得具有不同知识背景和技能特长的科学家、工程师以及更具创新思维的学生相互取长补短,开展跨学科研究工作。事实证明,这种不囿于常规、优势互补的运作模式,在提高研发绩效的同时,也非常有利于创造培养创新人才的环境与氛围。
(二)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
德国基于自身的国情特点,不可能像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那样在基础研究创新方面大规模投入,而是将重点放在职业教育方面,在产学研合作教育方面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双元制教育模式。
在双元制体系下,企业和学校通过市场机制共同培养专业人才。德国的初中生或是高中生在毕业以后可以到企业应聘,应聘成功后,学生和企业签订书面《培训合同》,学制一般为3年,其中培训时间一般占到总学时的70%—80%,而且学生还能获得相当于正式工人20%—30%的工资。学生在完成“双元制”职业教育以后,还可以根据个人意愿选择进入高校继续深造或者参加职业培训,从而在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实现了有机衔接。同时,德国还根据实际需要不断对“双元制”的教育体系进行改革,给予企业和学校充分的自主权去培养更多的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
这种产学研合作模式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虽然近年来欧盟国家的失业率普遍较高,西班牙、希腊年轻人失业率甚至高达50%以上,但相对而言,德国失业率却一直维持在5%—6%的低水平。
(三)日本——强调科研成果的实际转化
尽管在基础研究领域日本目前还无法与美国相匹敌,但是日本在应用技术领域的引进、消化以及再创新却是相当成功的。实际上,日本政府一直坚持将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而且全社会也已经形成了大学教育必须和产业相结合,人才应当由大学和企业共同培养的基本共识。
为了使得科研成果能够更符合社会的实际需求,日本政府在选择资助的科研项目时将创新成果能否转化成为实际生产力作为重要的标准之一。这种激励导向使得日本的科研人员在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时必须与生产的实际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高校在对教师进行考核时,也将科技成果的转化情况以及对社会的贡献度作为重要指标。此外,大学和企业之间也往往建立了人才互动的渠道。一方面,高校会聘请企业的优秀人才担任兼职教授;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委托高校内的研究团队完成相关的课题,或者帮助企业培训相关的技术人员。这些措施使得知识在高校、企业和科研机关之间的传递更为顺畅,最终也有利于培养大量高层次的创新人才。
二、我国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问题分析
目前,与产学研合作教育较为成熟的国家相比,我国的产学研合作尚处于初始阶段。而且,过去三十多年来,我国正经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相关的利益主体本身也处于不断的调整过程中,所以,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理念虽然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同,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也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障碍。 (一) 产学研各方的利益动机并不一致
就现阶段而言,大多数企业并没有进入自主创新阶段,在研发方面也没有形成持续的投入,企业注重的是高校或科研院所能否提供在短时间内投入生产的技术,并获取高额利润。高校和科研机构更看重的是高质量论文的发表和科研成果能够在国际前沿领域形成突破并获得政府高级别的奖励,对技术的实际运用程度并不是最为重视的。因此,由于利益动机方面的差异,使得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无法建立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根本目标的相互依托、相互合作的联盟关系。
(二)产学研合作项目周期普遍较短
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来培养创新人才,尤其是领军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战略型人才必然需要一个更长的周期,且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然而,目前各地的产学研项目往往普遍是“短、平、快”,很少有企业围绕重点支柱型产业的关键技术与有实力的高校或科研机构开展中长期的战略合作。由于缺乏培养创新型人才所需的真正平台,更是进一步降低了创新型人才的成才率。
(三)产学研各方的知识结构难以满足实际需要
目前,我国普遍缺乏既具有实际工作经验,又具有较强理论基础的师资力量。无论高校教师、科研人员还是企业的经理,也许可以在自身所在领域拥有了足够的知识储备,但是对于产学研合作教育而言,目前仍然缺乏能够统领全局、能够从总体上把握产学院合作的大师级人才。产学研各主体知识储备的缺陷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创新型人才,尤其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三、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对策研究
(一)发挥政府在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的协调作用
创新型人才,尤其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数量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的产业发展的国际竞争力。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等与人才相关的政策文件,已经将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作为一种极端重要的战略举措。在具体措施方面,我国各级政府应当借鉴美、日等国的先进经验,增加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投入,推动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实现资源共享,同时通过完善法律法规来保障产学研各方的利益。
(二)完善人才流动机制,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我国的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在人才流动方面存在很多障碍,高校教师很少有机会真正参与企业的研发活动或是生产经营,与此同时,企业员工也很少有机会再回到校园接受时间较长的、有针对性的培训。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构建开放的人才交流机制,高校应当聘请企业中的科研带头人或工程师作为学校的兼职教授,帮助学生尽可能减少由书本知识向实际工作过渡时所遇到的障碍;同时,在理论知识方面基础扎实的教授、研究员可以为企业的研发人员系统地加深理论知识的学习,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由实践经验向一般性原理的升华。总之,通过此类“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能够更好地培养创新型人才。
(三)以本地支柱产业为核心,选择符合当地特点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产学研合作教育并没有固定的模式。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应当以当地的支柱产业为核心,选择能够充分利用本地资源禀赋优势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如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所采用的“生产性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南京大学-鼓楼国家大学科技园创立的“学士后流动站”,都是结合本地产业发展所形成的较为成功的发展模式。这种产学研合作模式能够在有效推动当地产业发展的同时,通过实战检验所培养人才的创新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玲,忻海然.产学研合作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开发路径探究[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
[2] 吴绍棠,李燕萍.产学研合作衍生的人才开发模式及比较研究——基于界面管理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3).
[3] 杨雁.德国 “双元制” 教育的政府主导机制研究[J].教育评论,2014,(2).
[4] 左健民.产学研合作与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J].教育发展研究,2013,(1).
[5] 李祖超,张利勤.美日产学研协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路径比较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2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