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一时代,皆有一时代之《雷雨》。自1933年诞生,《雷雨》被多次修改,以不同面貌出现于历史舞台。钱理群先生说,曹禺戏剧的接受史就是一部误读史。
北平三座门大街14号,巴金一口气读完了《雷雨》,为之落泪。他将这部在抽屉里尘封了近一年的手稿,全文刊发在1934年的《文学季刊》上。
连曹禺本人也未曾设想《雷雨》将来的命运。1935年春天,《雷雨》被搬上日本东京的舞台,引起轰动。在一个雷雨夜里,戏中人物交织着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有的疯,有的死,一个大家庭轰然倒塌。
然而,观众对“现实极好的揭露、没落者极大的讽刺”的感知,与曹禺的初衷相距甚远。虽然《雷雨》在客观上“暴露了家庭和社会的罪恶”,但他在序言中表示,“我本不想匡正批评什么”,只是怀着悲悯的心情,显示宇宙间的残忍与冷酷。同时,曹禺对演出中删去序幕、尾声极为痛惜:“我写的是一首诗,绝不是社会问题剧”,他希望将《雷雨》上升到人性的高度,在弥撒声中,将故事推到非常辽远的时代,让观众如听神话。
随着时间的推移,对《雷雨》的误读,竟发生在了作者自己身上。
1937年,周扬发表《论<雷雨>和<日出>》,不仅给《雷雨》定了主题——反封建,批判了作者的宿命论,而且还指出,鲁大海的塑造完全失败,应该写出“两种社会势力的相搏。”
按照周扬的思路,便有了1951年版《雷雨》,人面全非。为了贴近现实,曹禺砍掉序幕、尾声,删掉“天”和“命”的台词,重写第四幕,将原有的人物、结构再描一遍,把人性之间的矛盾,处理成阶级的对抗。
于是,我们看到了周朴园不再对侍萍心生愧疚,对亲生儿子鲁大海的人性灭绝;周萍成为一个玩弄女性的纨绔子弟,欺骗繁漪和四凤的感情;鲁侍萍不再是怨天尤人的苦难者,而是像勇士般激动地斥责周朴园:“强盗,杀人不偿命的强盗!”;四凤不顾血亲乱伦之痛,支持母亲对周朴园的声讨;繁漪没有发疯,并说要看看周朴园、周萍“两个东西是怎么死的”,鲁大海领导的罢工不断奏响凯歌……
1954年北京人艺上演第一代《雷雨》,也深深地打上了阶级的烙印。导演夏淳要求阶级斗争贯穿始终,周朴园、周萍是反面人物,鲁侍萍、鲁大海是正面人物。人们一眼看去,便爱憎分明。
郑榕曾在剧中扮演周朴园,他把对人物的理性分析贯彻于表演中。他总在研究怎么通过每句话、每个肢体动作,演出封建制度的腐朽、资产阶级的堕落以及工人阶级的革命。结果是差点忘记在台上怎么端杯子,怎么走路。有一回,为了表现对鲁侍萍的恨,他每每说话,都放缓节奏,酝酿情绪,运足底气。不仅台下的观众想睡觉,作为人艺院长的曹禺更是受不了:“我的戏里没有这么多东西。”
“文革”以后,郑榕意识到以前对人物的误读。为了摆脱刻板表演,他设置了一个情景。他给高中时喜欢过的女同学送了戏票,在台上,他远远望见白发苍苍的她,已不再是当年青春摸样。那一刻,郑榕明白了周朴园在鲁侍萍归来时,“三十年了,你还是找来了”的梦呓,到“谁指使你来的?”的现实追问,所隐藏的复杂情愫。
上世纪90年代以后,观众看到了与以往不同的《雷雨》。1993年王晓鹰执导的《雷雨》,为了避免阶级论,索性删掉了鲁大海的角色。这一被导师形容为“狗胆包天”的改编,却获得了曹禺的鼓励:“《雷雨》里其他人物彼此都有情感纠葛,唯独鲁大海没有,所以删这条线对剧本没有伤筋动骨。”同样让人耳目一新的,还有王延松2007年导演的《雷雨》。他把故事定义为“一个男人和先后两个女人爱情故事的循环再现”,提出“人为什么要这样彼此爱着?”他还把“序幕”和“尾声”搬上舞台,在管风琴音乐的流淌下,唱诗班朗诵曹禺青年时代的诗歌——《不久长》,借此“与青年曹禺对话”。
孔庆东先生剖析《雷雨》的演出史后,得出结论:“按照作者本意演出的《雷雨》几乎没有”。面对《雷雨》的不断变换,曹禺坦言:“剧本永远定不了稿,因为它的生命在于演出。只要这个剧本还在演出,它就是不断创造、不断修改”。
(作者为本刊记者)
北平三座门大街14号,巴金一口气读完了《雷雨》,为之落泪。他将这部在抽屉里尘封了近一年的手稿,全文刊发在1934年的《文学季刊》上。
连曹禺本人也未曾设想《雷雨》将来的命运。1935年春天,《雷雨》被搬上日本东京的舞台,引起轰动。在一个雷雨夜里,戏中人物交织着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有的疯,有的死,一个大家庭轰然倒塌。
然而,观众对“现实极好的揭露、没落者极大的讽刺”的感知,与曹禺的初衷相距甚远。虽然《雷雨》在客观上“暴露了家庭和社会的罪恶”,但他在序言中表示,“我本不想匡正批评什么”,只是怀着悲悯的心情,显示宇宙间的残忍与冷酷。同时,曹禺对演出中删去序幕、尾声极为痛惜:“我写的是一首诗,绝不是社会问题剧”,他希望将《雷雨》上升到人性的高度,在弥撒声中,将故事推到非常辽远的时代,让观众如听神话。
随着时间的推移,对《雷雨》的误读,竟发生在了作者自己身上。
1937年,周扬发表《论<雷雨>和<日出>》,不仅给《雷雨》定了主题——反封建,批判了作者的宿命论,而且还指出,鲁大海的塑造完全失败,应该写出“两种社会势力的相搏。”
按照周扬的思路,便有了1951年版《雷雨》,人面全非。为了贴近现实,曹禺砍掉序幕、尾声,删掉“天”和“命”的台词,重写第四幕,将原有的人物、结构再描一遍,把人性之间的矛盾,处理成阶级的对抗。
于是,我们看到了周朴园不再对侍萍心生愧疚,对亲生儿子鲁大海的人性灭绝;周萍成为一个玩弄女性的纨绔子弟,欺骗繁漪和四凤的感情;鲁侍萍不再是怨天尤人的苦难者,而是像勇士般激动地斥责周朴园:“强盗,杀人不偿命的强盗!”;四凤不顾血亲乱伦之痛,支持母亲对周朴园的声讨;繁漪没有发疯,并说要看看周朴园、周萍“两个东西是怎么死的”,鲁大海领导的罢工不断奏响凯歌……
1954年北京人艺上演第一代《雷雨》,也深深地打上了阶级的烙印。导演夏淳要求阶级斗争贯穿始终,周朴园、周萍是反面人物,鲁侍萍、鲁大海是正面人物。人们一眼看去,便爱憎分明。
郑榕曾在剧中扮演周朴园,他把对人物的理性分析贯彻于表演中。他总在研究怎么通过每句话、每个肢体动作,演出封建制度的腐朽、资产阶级的堕落以及工人阶级的革命。结果是差点忘记在台上怎么端杯子,怎么走路。有一回,为了表现对鲁侍萍的恨,他每每说话,都放缓节奏,酝酿情绪,运足底气。不仅台下的观众想睡觉,作为人艺院长的曹禺更是受不了:“我的戏里没有这么多东西。”
“文革”以后,郑榕意识到以前对人物的误读。为了摆脱刻板表演,他设置了一个情景。他给高中时喜欢过的女同学送了戏票,在台上,他远远望见白发苍苍的她,已不再是当年青春摸样。那一刻,郑榕明白了周朴园在鲁侍萍归来时,“三十年了,你还是找来了”的梦呓,到“谁指使你来的?”的现实追问,所隐藏的复杂情愫。
上世纪90年代以后,观众看到了与以往不同的《雷雨》。1993年王晓鹰执导的《雷雨》,为了避免阶级论,索性删掉了鲁大海的角色。这一被导师形容为“狗胆包天”的改编,却获得了曹禺的鼓励:“《雷雨》里其他人物彼此都有情感纠葛,唯独鲁大海没有,所以删这条线对剧本没有伤筋动骨。”同样让人耳目一新的,还有王延松2007年导演的《雷雨》。他把故事定义为“一个男人和先后两个女人爱情故事的循环再现”,提出“人为什么要这样彼此爱着?”他还把“序幕”和“尾声”搬上舞台,在管风琴音乐的流淌下,唱诗班朗诵曹禺青年时代的诗歌——《不久长》,借此“与青年曹禺对话”。
孔庆东先生剖析《雷雨》的演出史后,得出结论:“按照作者本意演出的《雷雨》几乎没有”。面对《雷雨》的不断变换,曹禺坦言:“剧本永远定不了稿,因为它的生命在于演出。只要这个剧本还在演出,它就是不断创造、不断修改”。
(作者为本刊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