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伴或不伴嗜酸粒细胞增多的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rhinosinusitiswithnasalpolyps,CRSwNP)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比例在分类中的作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119例确诊为CRSwNP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鼻息肉组织病理检测结果,分为嗜酸粒细胞浸润组(ECRSwNP)与非嗜酸粒细胞浸润组(non-ECRSwNP)。将两组患者血嗜酸粒细胞比例、血清总IgE水平、嗅觉评分、鼻窦CTLund-Mackay评分以及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的差异。同时,将各指标与病理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与病理结果相关性较强的临床指标,采用ROC曲线方法计算曲线下面积及ECRSwNP的诊断截断值。以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结果ECRSwNP患者组63例,non-ECRSwNP患者组56例。两组患者术前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比例(7.31%:3.90%)、血清总IgE水平(60.9IU/L:28.9IU/L)、嗅觉评分分别为(5.8: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620.01、1020.53、1092.52,P值均<0.05)。两组上颌窦Lurid-Mackay评分分别为2.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2.01,P<0.05);两组额窦、前筛、后筛、蝶窦及窦口鼻道复合体区的Lund—Mackay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U值分别为27.5、23.5、22.5、31.5、28.5,P值均>0.05)。两组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6,P=0.19)。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比例与血清总IgE均与病理结果中嗜酸粒细胞浸润程度呈正相关趋势(r值分别为0.55、0.24,P值分别为0.001、0.01)。ROC曲线下面积为0.818,外周血嗜酸粒细胞比例5.65%为ECRSwNP的诊断截断值。
结论伴或不伴嗜酸粒细胞增多的两组CRSwNP患者在临床特点上有显著差异;可根据患者术前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的比例是否大于5.65%进行初步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