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高楼如青笋般拔地而起,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也日益增高,房屋质量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混凝土浇筑工程在工程建设中占有很重要地位,混凝土的质量的好坏,对建筑结构的安全和造价有很大影响,因此在施工中必须对混凝土施工质量有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质量控制
1 引言
随着人居环境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老百姓的维权意识也在逐步提高,房屋质量也就成为关注的热点和难点。而混凝土作为一种主要建筑材料,由于其原料易得、造价较低、能耗较低而用途又极为广泛,因此混凝土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结构的安全,也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
2 混凝土组成材料
混凝土是由水泥、粗细骨料、水、外加剂、矿物质混合料按适当的比例配合,均匀拌制及养护而成的人造石材。水泥强度和水灰比是控制混凝土质量的两个主要环节,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和工程特点、所处环境条件,通过试验确定选择适当的水泥品种和标号,以满足混凝土抗压强度的要求。粗细骨料对混凝土强度也有一定影响,砂按其产源可分天然砂、人工砂; 按砂的粒径可分为粗砂、中砂和细砂。砂的产量比较大,质量变化相对较大,现场必须根据砂石含水率及时调整水灰比,保证混凝土配合比,不能把实验配合比与施工配合比混为一谈。所用的石子可分为碎石和卵石,碎石表面比卵石表面粗糙,与水泥砂浆的黏结性也比卵石强,当配合比、水灰比相同时,碎石混凝土比卵石混凝土强度强。一般符合国家标准的生活饮用水可直接用于拌制混凝土。地下水及地表水首次使用前,应进行检验后方可使用。矿物掺合料起着改变传统混凝土性能的作用,不同的矿物掺合料对改善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与耐久性具有不同的效果,在使用时必须认真试验选择。选择外加剂的品种,应根据使用外加剂的主要目的,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外加剂的掺量,应按其品种并根据使用要求、施工条件、混凝土原材料等因素通过试验确定。
3 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3.1预拌混凝土
由于其环保、高效、优质等特点备受施工企业推崇,在巨大的市场需求及利益的前提下,商品混凝土厂家纷纷建成投产,在为建筑业增添活力的同时,不同程度上也出现了各种各样值得重视和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 混凝土搅拌站多以个人投资行为为主,有部分厂家因只注重利益最大化,造成生产能力与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忽略了混凝土质量的控制。( 2) 生产及施工在管理出现脱层现象。虽然预拌混凝土的生产、运输、浇筑成型等环节的质量要求在国家规范、行业标准中均有相关规定,但是由于出现供需双方管理界限的划分问题,造成的责任纠纷不断,施工方指责厂家产品不合格,运输超时,厂家指责施工方浇筑方法不正确,养护不及时等,不仅影响了工程质量,拖延了工期,更造成了经济上的损失。( 3) 由于建筑市场的激烈竞争,预拌混凝土生产厂家为生存相互压价,无法保证相应的管理制度的实施和原材料质量,致使混凝土质量普遍下降。
3.2原材料质量控制
见证取样送检制度在实践中赢得了肯定,针对施工现场的材料在这方面也做得比较好。但目前大部分施工项目的主体结构选用预拌混凝土浇筑,而对于预拌混凝土来说,很少有施工总包单位、监理单位在预拌混凝土搅拌现场见证取样,仅单凭预拌混凝土生产厂家提供的检验报告来确认材料的合格与否,在需要混凝土浇筑时,只是提前通知搅拌站准备相应的混凝土成品,并没有做到互检监督。
水泥: 进场时应对其品种、标号、出厂日期、包装或散装仓号等进行检查,对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严格按规范取样后进行复验。入库的水泥应按品种、强度等级、出厂日期标识分别堆放,并树立标志。做到先到先用,防止混掺使用。水泥贮存时间不宜过长,以免结块降低强度。水泥存放时间按出厂时间起算,超过3 个月应视为过期水泥,使用时必须重新检验确定其强度等级。
砂: 应按批对产品进行质量检验,要重点检查其产地、质地、级配、细度模数、含泥量、碱活性和有害物质含量。其重点是含泥量和有害物质含量,这两项对于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较大。砂在运输、装卸和堆放过程中,应防止离析和混入杂质,并应按产地、种类和规格分别标识堆放。
石子: 应按同产地同规格分批验收,每验收批至少应进行颗粒级配、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检验,对重要工程或特殊工程应根据工程要求增加检测项目。按产地、种类、规格分别标识堆放。预拌混凝土采用石子粒径必须根据工程特点、部位、输送方式及施工技术要求确定,否则极易出现质量问题。
水: 凡是不能饮用的水,应在水质化验和抗腐蚀试验合格后,方可用于拌制混凝土。混凝土拌合用水不应产生影响混凝土凝结性和和易性、降低混凝土耐久性及加快钢筋腐蚀、污染表面的有害作用。
外加剂: 掺入适量外加剂,能改善混凝土的工艺性能,可节约成本或加速施工进度。首先要检查外加剂生产厂家的生产许可证、质量保证资料和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出具的性能试验报告。其次,在混凝土外加剂使用前,应试配并进行试验检验,以复验混凝土外加剂与工程所有水泥是否相适应,以及是否满足施工要求的有关设计指示和混凝土性能。同时,要严格控制剂量,不得随意添加,在搅拌混凝土时,先将外加剂溶于水中,配置成溶液,投入拌合水中并搅拌均匀再拌制混凝土,掺加外加剂的混凝土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
3.3混凝土配合比、搅拌及运输的质量控制
3.3.1配合比的质量控制:
根据设计要求和混凝土的工程特点,确定了各种原材料之后,应在监理工程师见证下,进行现场原材料取样,并填写见证取样单。交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试验室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试配工作。根据施工条件确定用水量和坍落度,计算砂石用量。直至调整能够满足工程的各项要求后,才能进行混凝土的搅拌和浇筑工作。
3.3.2搅拌过程的质量控制 搅拌前要熟悉掌握混凝土材料配合比,在搅拌机旁挂牌公示,便于检查,严格控制坍落度和水灰比。搅拌混凝土前,搅拌机加水空转几分钟后将积水倒净,使拌筒充分湿润。搅拌机应配备水表,禁止单纯凭经验靠感觉随意加减用水量; 对外加剂掺入,应事先称量出适合的掺量,最好先将外加剂溶于水中,配置成溶液,投入拌合水中并搅拌均匀再拌制混凝土,禁止拿铁锹随意填加; 对砂石料,应要求盘盘过称,不提倡小车划线做记号方法。夏季施工时砂石尽可能遮盖,使用前不受烈日暴晒,必要时采用冷水淋洒,使其蒸发散热,但要根据砂石的含水率调整相应用水量。冬季施工要防止砂石结冻,并清除冰块。如下表:
表1 混凝土拌合物的拌合最小拌合时间
另外,还应对每盘的搅拌时间、加料顺序、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是否离析等进行抽查。预拌混凝土站一般均配有电脑计量装置,但必须定期有专门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确保计量准确。
3.4施工裂缝控制措施
在施工中要注意一些能影响混凝土发生裂缝的因素,往往在施工中会因为模板发生胀膜现象而使混凝土出现裂缝,为了防止这一现象,在施工前要对模板进行浇水浸湿;施工中对模板进行翻转时,要保证模板的稳定性,不对外界产生振动现象;当构件需要预留孔时,要保证钢管垂直进入,并对其进行混凝土浇灌,浇灌后,要对钢管进行定期的旋转,抽动时要做到缓慢平稳;施工中对混凝土构件进行堆放时,要根据施工的需要进行垫木堆放,堆放时要对相应的构件方向做好标记,以免发生构件与模板出现方向相反现象;各个构件之间不能擦碰,所以在对混凝土构件进行运输时,要将每个构件绑牢靠,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碰撞现象发生。
3.5浇筑过程质量控制
混凝土浇筑前,土建监理工程师、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质量员、班组长等应检查混凝土的浇筑方法是否合理,保证水、电供应不中断,保证各工种人员的配备满足施工需求,保证各种施工机具类型、规格、数量满足混凝土的振捣要求。检查模板、支架、钢筋、预洞、预埋件留置数量、规格、尺寸、位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养护覆盖材料是否准备好。在混凝土施工前要了解天气变化情况,以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筑的顺利进行。混凝土在浇注过程中主要保证均匀性和密实性,浇注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时,时间应尽量缩短。间歇时间应按水泥凝结时间及混凝土硬化条件确定,在前层混凝土凝结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否则应设置施工缝。
结束语
总之,混凝土的性能不仅与组成材料的性能有直接关系,而且还与施工技术、所处环境及养护条件、气候等有关。要在设计、施工技术、养护条件及施工管理等方面力争做到精益求精,认真、仔细确保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付海军.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2:170.
[2]杨康. 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质量的控制与管理[J].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09,04:58-60.
[3]杨明山. 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全程控制与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7.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质量控制
1 引言
随着人居环境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老百姓的维权意识也在逐步提高,房屋质量也就成为关注的热点和难点。而混凝土作为一种主要建筑材料,由于其原料易得、造价较低、能耗较低而用途又极为广泛,因此混凝土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结构的安全,也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
2 混凝土组成材料
混凝土是由水泥、粗细骨料、水、外加剂、矿物质混合料按适当的比例配合,均匀拌制及养护而成的人造石材。水泥强度和水灰比是控制混凝土质量的两个主要环节,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和工程特点、所处环境条件,通过试验确定选择适当的水泥品种和标号,以满足混凝土抗压强度的要求。粗细骨料对混凝土强度也有一定影响,砂按其产源可分天然砂、人工砂; 按砂的粒径可分为粗砂、中砂和细砂。砂的产量比较大,质量变化相对较大,现场必须根据砂石含水率及时调整水灰比,保证混凝土配合比,不能把实验配合比与施工配合比混为一谈。所用的石子可分为碎石和卵石,碎石表面比卵石表面粗糙,与水泥砂浆的黏结性也比卵石强,当配合比、水灰比相同时,碎石混凝土比卵石混凝土强度强。一般符合国家标准的生活饮用水可直接用于拌制混凝土。地下水及地表水首次使用前,应进行检验后方可使用。矿物掺合料起着改变传统混凝土性能的作用,不同的矿物掺合料对改善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与耐久性具有不同的效果,在使用时必须认真试验选择。选择外加剂的品种,应根据使用外加剂的主要目的,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外加剂的掺量,应按其品种并根据使用要求、施工条件、混凝土原材料等因素通过试验确定。
3 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3.1预拌混凝土
由于其环保、高效、优质等特点备受施工企业推崇,在巨大的市场需求及利益的前提下,商品混凝土厂家纷纷建成投产,在为建筑业增添活力的同时,不同程度上也出现了各种各样值得重视和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 混凝土搅拌站多以个人投资行为为主,有部分厂家因只注重利益最大化,造成生产能力与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忽略了混凝土质量的控制。( 2) 生产及施工在管理出现脱层现象。虽然预拌混凝土的生产、运输、浇筑成型等环节的质量要求在国家规范、行业标准中均有相关规定,但是由于出现供需双方管理界限的划分问题,造成的责任纠纷不断,施工方指责厂家产品不合格,运输超时,厂家指责施工方浇筑方法不正确,养护不及时等,不仅影响了工程质量,拖延了工期,更造成了经济上的损失。( 3) 由于建筑市场的激烈竞争,预拌混凝土生产厂家为生存相互压价,无法保证相应的管理制度的实施和原材料质量,致使混凝土质量普遍下降。
3.2原材料质量控制
见证取样送检制度在实践中赢得了肯定,针对施工现场的材料在这方面也做得比较好。但目前大部分施工项目的主体结构选用预拌混凝土浇筑,而对于预拌混凝土来说,很少有施工总包单位、监理单位在预拌混凝土搅拌现场见证取样,仅单凭预拌混凝土生产厂家提供的检验报告来确认材料的合格与否,在需要混凝土浇筑时,只是提前通知搅拌站准备相应的混凝土成品,并没有做到互检监督。
水泥: 进场时应对其品种、标号、出厂日期、包装或散装仓号等进行检查,对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严格按规范取样后进行复验。入库的水泥应按品种、强度等级、出厂日期标识分别堆放,并树立标志。做到先到先用,防止混掺使用。水泥贮存时间不宜过长,以免结块降低强度。水泥存放时间按出厂时间起算,超过3 个月应视为过期水泥,使用时必须重新检验确定其强度等级。
砂: 应按批对产品进行质量检验,要重点检查其产地、质地、级配、细度模数、含泥量、碱活性和有害物质含量。其重点是含泥量和有害物质含量,这两项对于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较大。砂在运输、装卸和堆放过程中,应防止离析和混入杂质,并应按产地、种类和规格分别标识堆放。
石子: 应按同产地同规格分批验收,每验收批至少应进行颗粒级配、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检验,对重要工程或特殊工程应根据工程要求增加检测项目。按产地、种类、规格分别标识堆放。预拌混凝土采用石子粒径必须根据工程特点、部位、输送方式及施工技术要求确定,否则极易出现质量问题。
水: 凡是不能饮用的水,应在水质化验和抗腐蚀试验合格后,方可用于拌制混凝土。混凝土拌合用水不应产生影响混凝土凝结性和和易性、降低混凝土耐久性及加快钢筋腐蚀、污染表面的有害作用。
外加剂: 掺入适量外加剂,能改善混凝土的工艺性能,可节约成本或加速施工进度。首先要检查外加剂生产厂家的生产许可证、质量保证资料和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出具的性能试验报告。其次,在混凝土外加剂使用前,应试配并进行试验检验,以复验混凝土外加剂与工程所有水泥是否相适应,以及是否满足施工要求的有关设计指示和混凝土性能。同时,要严格控制剂量,不得随意添加,在搅拌混凝土时,先将外加剂溶于水中,配置成溶液,投入拌合水中并搅拌均匀再拌制混凝土,掺加外加剂的混凝土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
3.3混凝土配合比、搅拌及运输的质量控制
3.3.1配合比的质量控制:
根据设计要求和混凝土的工程特点,确定了各种原材料之后,应在监理工程师见证下,进行现场原材料取样,并填写见证取样单。交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试验室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试配工作。根据施工条件确定用水量和坍落度,计算砂石用量。直至调整能够满足工程的各项要求后,才能进行混凝土的搅拌和浇筑工作。
3.3.2搅拌过程的质量控制 搅拌前要熟悉掌握混凝土材料配合比,在搅拌机旁挂牌公示,便于检查,严格控制坍落度和水灰比。搅拌混凝土前,搅拌机加水空转几分钟后将积水倒净,使拌筒充分湿润。搅拌机应配备水表,禁止单纯凭经验靠感觉随意加减用水量; 对外加剂掺入,应事先称量出适合的掺量,最好先将外加剂溶于水中,配置成溶液,投入拌合水中并搅拌均匀再拌制混凝土,禁止拿铁锹随意填加; 对砂石料,应要求盘盘过称,不提倡小车划线做记号方法。夏季施工时砂石尽可能遮盖,使用前不受烈日暴晒,必要时采用冷水淋洒,使其蒸发散热,但要根据砂石的含水率调整相应用水量。冬季施工要防止砂石结冻,并清除冰块。如下表:
表1 混凝土拌合物的拌合最小拌合时间
另外,还应对每盘的搅拌时间、加料顺序、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是否离析等进行抽查。预拌混凝土站一般均配有电脑计量装置,但必须定期有专门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确保计量准确。
3.4施工裂缝控制措施
在施工中要注意一些能影响混凝土发生裂缝的因素,往往在施工中会因为模板发生胀膜现象而使混凝土出现裂缝,为了防止这一现象,在施工前要对模板进行浇水浸湿;施工中对模板进行翻转时,要保证模板的稳定性,不对外界产生振动现象;当构件需要预留孔时,要保证钢管垂直进入,并对其进行混凝土浇灌,浇灌后,要对钢管进行定期的旋转,抽动时要做到缓慢平稳;施工中对混凝土构件进行堆放时,要根据施工的需要进行垫木堆放,堆放时要对相应的构件方向做好标记,以免发生构件与模板出现方向相反现象;各个构件之间不能擦碰,所以在对混凝土构件进行运输时,要将每个构件绑牢靠,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碰撞现象发生。
3.5浇筑过程质量控制
混凝土浇筑前,土建监理工程师、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质量员、班组长等应检查混凝土的浇筑方法是否合理,保证水、电供应不中断,保证各工种人员的配备满足施工需求,保证各种施工机具类型、规格、数量满足混凝土的振捣要求。检查模板、支架、钢筋、预洞、预埋件留置数量、规格、尺寸、位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养护覆盖材料是否准备好。在混凝土施工前要了解天气变化情况,以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筑的顺利进行。混凝土在浇注过程中主要保证均匀性和密实性,浇注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时,时间应尽量缩短。间歇时间应按水泥凝结时间及混凝土硬化条件确定,在前层混凝土凝结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否则应设置施工缝。
结束语
总之,混凝土的性能不仅与组成材料的性能有直接关系,而且还与施工技术、所处环境及养护条件、气候等有关。要在设计、施工技术、养护条件及施工管理等方面力争做到精益求精,认真、仔细确保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付海军.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2:170.
[2]杨康. 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质量的控制与管理[J].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09,04:58-60.
[3]杨明山. 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全程控制与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