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006年4-7月,通过在广州市两条交通主干线上设点监测、采样分析,对城市路面径流COD污染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市区和郊区路面径流COD浓度均超过规定的二级排放阈值;城市不同
【机 构】
:
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4-7月,通过在广州市两条交通主干线上设点监测、采样分析,对城市路面径流COD污染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市区和郊区路面径流COD浓度均超过规定的二级排放阈值;城市不同地区的COD负荷有较人差异,市区路面径流COD浓度高丁郊区,COD污染物质积累速度高于郊区;雨前干燥期是路面COD物质积累的重要影响因子;路面径流中COD浓度随降雨-径流过程呈现规律性变化,且径流COD与SS浓度具有显著相关关系;城市路面径流COD存在初期冲刷现象.
其他文献
基于定量结构-活性相关性(QSAR)原理,研究了106种脂肪族化合物结构与其急性毒性LC_(50)(半数致死浓度)之间的内在定量关系。应用遗传算法从大量结构参数中优化筛选出与LC_(50
明两优6号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绿敏S与优质恢复系L24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籼新组合。该组合生育期适中,株高适宜,株叶形态较好,高产稳产,耐肥抗倒,抗病性较强,米质较
为了对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指导,通过烧杯试验研究了高铁酸钾(K2FeO4)对水中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BPA)的氧化降解效能,探讨了水中本底物质对K2FeO4氧化降解BPA的影响.结果表明,水
蚕用抗菌药剂亚迪蚕安宁是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研究该药物在蚕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作为制定蚕病防治合理给药方案的理论依据。分别给家蚕5龄第4天健康幼虫添食2.5、5、
为获得高效降解2-氯苯酚的菌株,以红假单胞菌1D为出发菌株进行紫外诱变处理,确定了紫外诱变时间,考察了诱变前后荫株对2-氯苯酚的耐受性与降解能力的变化.紫外诱变时间与致死
为缩短启动时间,提高脱氮效果,通过添加自制生物制剂(由原土、活性污泥、草炭、鸡粪、炉渣等按比例配成)的方法对地下渗滤工艺加以改进,并对改进型地下渗滤系统的启动、微生
为了深入了解雌激素双酚A在天然水环境介质中的迁移转化行为,采用选择性萃取分离方法对沉积物样品不同组分进行分离,研究了市售恶臭假单胞菌降解沉积物中双酚A的规律.结果表
采用多管发酵法和倾注平板法研究总大肠菌群(Total col-ifotms,TC)、粪大肠菌群(Fecal coliforms,FC)、粪链球菌(Fecal strepto-cocci,F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
采用碱处理对厨余物进行产氢强化研究,考察了碱处理对厨余垃圾水解的促进作用、处理后厨余垃圾产氢情况、产氢过程中代谢产物的变化及代谢产物的主要来源等.结果表明,碱处理
为了研究新邱露天煤矿排土场淋溶水对地下水的污染程度,选取了5个具有代表性的地下水监测点3#、4#、5#、9#和10#.通过对地下水环境背景值与污染起始值的数据分析,确定了总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