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书香班级,共享“悦读”人生r——班级“悦读”文化建设的思考

来源 :天津教育(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zl521fnn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浓郁的阅读氛围营造,让学生在快乐、幸福、欢悦中体悟阅读魅力,感知语文内涵,获得视域拓宽,丰富自身积淀,是新时代小学语文教学应着力彰显的育人倾向.而书香班级的构建,则可以使学生在“悦读”中丰厚文化底蕴,塑造核心素养,不仅有助于其良好习惯、浓厚兴趣的培养与调动,更可以提高其阅读能力,势必为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学高质量推进,深层次开展而奠基铺路.
其他文献
《地理科学》创刊40周年,对于这份在中国地理学界具有重要影响的刊物来说,我是读者,是作者,也曾经是她的副主编.首先祝贺这些年来期刊取得的巨大成就,对所有《地理科学》主编、编辑及为刊物出版发行付出辛苦的老师们,致以最诚挚的敬意和感谢!rn我与《地理科学》结缘于1992年我的第一篇投稿——“济南城市经济影响区的划分”.1991年,我获得中国科学院首届青年科学家奖,并获得江泽民同志的接见,成为“名人”,因此破格晋升为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委地理研究所的副研究员.
期刊
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背景下,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收获了明显成效.而当前美术课堂中,小学生受年龄限制,无法理解难度较大的美术知识,也无法以欣赏艺术的眼光去鉴赏美术作品,在面对多样化绘画技巧时,无法做到灵活掌握.而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化繁为简、化静为动,使美术课堂充满活力.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文地理学全面引进西方的各种理论与方法,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可喜局面.行为地理学也不例外.进入20世纪80年代,陈传康、张文奎、覃志豪、赫维人、沈玉芳、孙峰华、海山等学者率先介绍了行为地理学.rn1994年,我从日本回国后就把应用时间地理学研究中国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论文投稿给了《地理学报》,但审稿后的建议是应该首先介绍时间地理学.于是,我在《经济地理》《地理科学》先后发表了介绍时间地理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及其全球应用研究进展的论文.
期刊
改革开放之初为推动我国地理科学事业发展,黄锡畴等老一辈地理学家高瞻远瞩,积极推动创刊《地理科学》.40 a来该刊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中国地理学界十分重要的学术期刊之一,享誉海内外,深受社会各界广大作者和读者的重视、喜爱和支持,为中国地理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我作为一名地理学人,一直关注该刊的发展,真心地为她取得的成绩而自豪,更对那些为其做出重要贡献的历届主编、编委会和编辑部的同事们深怀敬意和感激!当然,几十年来第一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稳定支持以及第二主办单位中国地理学会给予的正确指导
期刊
小学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必须建立在科学指导、高效训练、深度强化基础之上.而“三个三”策略的实施,则为高效习作模式构建提供了坚实保证.因此,教师应通过对“三个三”措施的强化与践行,在落实“三化”中丰富学生写作积淀;在凸显“三善”中拓宽学生写作体验;在开展“三训”中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来落实对高效习作教学模式构建,以助力学生认知需要满足.
时光飞逝,《地理科学》创刊已经40周年了.如今想起20世纪90年代,还是研究生的我对“三地”(《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文章的膜拜和认真阅读,往事还历历在目;直到2007年作为作者首次在心仪的《地理科学》上发表了一篇有关中国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文章,从此我更加关注这本地理学科重要的综合性学术期刊的发展和变化.
期刊
作为新技术、新思维与新方法,元宇宙的提出与实践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塑创造了新的契机,即深刻重塑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思维与方法.具体来讲,元宇宙新技术的应用,重塑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感知环境、信息环境与文化环境等.元宇宙思维特别是数字全息思维、全身沉浸思维、创构思维与智慧思维的应用,重塑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模式与未来前景.元宇宙作为一种新方法,通过交互技术来提升人的沉浸体验、通过计算技术强化人的体验通达、通过安全技术保障智能交往有序,并展现出全在线服务、全维社交、响应及时、契合个性需求等效能.
随着信息技术的更新迭代,我国社会对专业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愈发强烈,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提出全新的要求,STEM教育理念应运而生.然而,由于STEM教学理念提出的时间较晚,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缺乏将这STEM教育理念应用于课堂的意识和能力,如何将STEM教育理念有机地融入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重点关注的课题.基于STEM教育理念,本文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策略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欣闻《地理科学》创刊四十周年,很荣幸受到编辑部的邀请,借这篇短文回顾我与《地理科学》的成长故事.rn我在硕士研究生期间就一直很关注《地理科学》.1996年我曾写过一篇学术论文“港澳地区对中国内地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及其空间扩散”.这篇文章在1996年获得了北京师范大学“京师杯”论文一等奖,以及第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这是当年北京师范大学学生获得的最高奖.
期刊
《地理科学》创刊于1981年,至今已走过40 a的风雨.非常巧合的是,我也出生于1981年,与《地理科学》同龄,更与期刊有着深深的不解情缘.rn与《地理科学》初识、结缘.在北京师范大学本科求学期间,《地理科学》是指定读物,在那时便成为我学术研究的引路人.《地理科学》期刊编辑部地处东北,相较其他地理学刊物,具有关注东北、服务东北的使命.2005年开始,我跟随导师金凤君研究员(东北振兴规划总体技术组组长)开始着手进行东北研究.在实地调研过程中,有幸结识了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东北师范大学等很多知名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