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与全面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环境、情感认知、智力发展水平、身体素质诸多方面存在差异,导致学生后天的学习能力有所不同。尤其是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小学生身心发展速度并不是与时间完全一致的,难免会出现有的学生身心发展速度快,有的学生身心发展速度缓慢这样的情况。如何从教学实践出发,在规定时间内提升全体学生的体育水平,是每一位教育从事者都应当思考的问题。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感受到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收获成功的喜悦,是学校开展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对此,教育实践者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采用分层教学方法,贴近学生实际情况,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全面提升体育教学水平。
关键词: 分层教学 小学体育 教学运用
小学体育中分层教学法的运用要求教师了解与掌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性格特征、身体现状及学习态度,并对此做出合理分析,这是分层教学法的理论依据。教师根据调查与分析设计出符合不同群体学生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方法和教学评估。在分层教学中,拓展体育知识,提高体育技能。因此,体育教师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战略和方针制订出分层次的教学计划,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一、 合理设计层次教学目标
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由于每位学生的体育素质、身体素质、运动能力诸多方面不尽相同,因此,教师要针对这些情况合理设计具有层次性的教学目标。为了使小学生的身心素质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要重视教学方法的运用。分层教学法是体育教学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能从学生运动基础与兴趣爱好出发有效实施小学体育教学。如:在小学体育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将其分为优生、中等生、后进生三个层次小组,并对此合理设计不同层次教学目标:优等生的学习能力要比其他学生更强,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对他们提出更高要求,满足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与学习的愿望,进一步提升他们的知识水平;中等生相较于优生而言缺乏体育学习的热情与兴趣,教师要根据这一情况合理设计教学目标,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改进动作,提高成绩水平;对于后进生,教师要注重学生自信心的树立,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中只要要求学生能达到“及格”标准即可。可见,分层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的运用能有效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提升学习水平,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二、 重视身体差异分层训练
学体育教学主要是学生通过控制身体完成多种动作练习,最终达到掌握体育知识技能的目的。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由于每一位学生的先天因素与成长环境存在明显差异,导致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尽相同。主要有两种表现方式:一是性别差异,男女生的身体素质不同带来的差异;二是先天差异,有学生即使天天锻炼体育成绩也不及偶尔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对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并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根据每组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分层次教学,并在最终考核中将不同的训练目标作为评分标准。为了有效实施分层教学,教师要善于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制定层次教学策略,以更好地完成学校下达的教学任务,促进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例如:在执教《跳高》一章节时,教师先利用五到十分钟的时间进行教材内容讲解,让学生了解与掌握跳高的方法,并组织学生参加跳高比赛,由于男女性别的差异,教师在组织比赛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问题,将全班分成男女两组进行个人比赛,看谁学得最快,跳得最高,培养学生的体育竞技精神与竞争意识,教师再根据学生在比赛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指导,使学生掌握跳高的方法。通过观察了解到每位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在他们的能力范围内适当地增加跳高高度,设置几组不同高度的跳跃,再次进行比赛,挖掘出具有潜在体育天赋的学生,发展他们的个性。其余学生经过不断努力与尝试也能达到理想高度,收获成功的喜悦,这正是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
三、 根据学习能力分层评价
传统教育教学中,教师常用既定的教学评价体系评估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漠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抑制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新课程教学背景下,强调评价不仅应当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完善自我,建立自信,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不同群体的学生学习能力不同,小学生学习的目的非常简单,就是为了得到教师的肯定与鼓励,这就是他们学习的最大满足。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并利用这一点,以学生的个性发展评价为主,根据不同群体学生的表现,设置分层次的评价。比如:在《立定跳远》教学中,由于男女性别、学习环境的差异,导致学生在跳远过程中的距离明显不同,对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建设不同的教学评价体系,对一些资质较差的学生缩小跳远的距离,当学生实现目标时,教师要对这部分学生予以鼓励,增强他们的信心,对资质好的学生教师要加大跳远难度,发挥学生的真实水平,挖掘学习潜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培养社会进步与发展所需的人才奠定基础,以早日实现国家富强、民主富裕的愿望。
四、实施分层教学的意义
(1)能够最大限度地处理好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教学应该走到发展之前,促进学生的发展。分层教学的目标就是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并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在教材选择、教学方法、评价方法上都应慎重考虑,使学生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目标。
(2)有利于转化希望生、培养优秀生、发展中等生,克服了以往“抓中间,丢两边”的弊端;发挥了班级授课制的特点,最大限度地考虑了学生个体差异和内在潜能,较好地处理了面向全体与照顾个体的矛盾,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提高了教学质量。
(3)有利于教师进行针对性指导,充分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练习兴趣,全面提高技术水平。
(4)有利于对学生实施有效控制。分层教学重视了学生主体参与和教学信息的反馈,引进了平等竞争的激励机制,使各类学生在练习时都能处于亢奋状态,既能让优秀生“吃得饱”,又能让希望生“吃得好”,还能让中等生再提高,使学生在求知中感受乐趣。
总之,体育教学中分层教学法是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同的学习能力、身体素质而提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教师在运用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教学目标,建立教学评价体系,在不同标准下促使学生技术和能力全面发展。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要依据学生的活动水平予以正确辅导,合理进行科学层次的划分。
结论与反思:分层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优化教学手段,既能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在课堂上搭建一个能展示自我的学习平台,又有利于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人。分层教学法不仅体现了共同要求与因材施教,提高质量与减轻负担的辨证关系,而且还形成了师生间的团结协作和同学间互帮互助的精神。它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更好的学习,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分层教学法使学生感觉良好的心理满足、自尊心和自信心得到极大提高。能使全体学生都体验到体育的快乐。从而能经常主动参加体育锻炼,有效的增强身体素质,促使学生自我锻炼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分层教学法需要我们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努力构建面向全體学生的体育健身学习平台。需要我们在实践中的工作再做得更细致,尤其在评价方面应更注重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发展性评价。这样才能使分层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更好的实施,才能使学生得到更好得自我认识的机会。
关键词: 分层教学 小学体育 教学运用
小学体育中分层教学法的运用要求教师了解与掌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性格特征、身体现状及学习态度,并对此做出合理分析,这是分层教学法的理论依据。教师根据调查与分析设计出符合不同群体学生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方法和教学评估。在分层教学中,拓展体育知识,提高体育技能。因此,体育教师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战略和方针制订出分层次的教学计划,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一、 合理设计层次教学目标
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由于每位学生的体育素质、身体素质、运动能力诸多方面不尽相同,因此,教师要针对这些情况合理设计具有层次性的教学目标。为了使小学生的身心素质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要重视教学方法的运用。分层教学法是体育教学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能从学生运动基础与兴趣爱好出发有效实施小学体育教学。如:在小学体育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将其分为优生、中等生、后进生三个层次小组,并对此合理设计不同层次教学目标:优等生的学习能力要比其他学生更强,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对他们提出更高要求,满足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与学习的愿望,进一步提升他们的知识水平;中等生相较于优生而言缺乏体育学习的热情与兴趣,教师要根据这一情况合理设计教学目标,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改进动作,提高成绩水平;对于后进生,教师要注重学生自信心的树立,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中只要要求学生能达到“及格”标准即可。可见,分层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的运用能有效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提升学习水平,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二、 重视身体差异分层训练
学体育教学主要是学生通过控制身体完成多种动作练习,最终达到掌握体育知识技能的目的。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由于每一位学生的先天因素与成长环境存在明显差异,导致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尽相同。主要有两种表现方式:一是性别差异,男女生的身体素质不同带来的差异;二是先天差异,有学生即使天天锻炼体育成绩也不及偶尔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对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并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根据每组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分层次教学,并在最终考核中将不同的训练目标作为评分标准。为了有效实施分层教学,教师要善于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制定层次教学策略,以更好地完成学校下达的教学任务,促进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例如:在执教《跳高》一章节时,教师先利用五到十分钟的时间进行教材内容讲解,让学生了解与掌握跳高的方法,并组织学生参加跳高比赛,由于男女性别的差异,教师在组织比赛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问题,将全班分成男女两组进行个人比赛,看谁学得最快,跳得最高,培养学生的体育竞技精神与竞争意识,教师再根据学生在比赛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指导,使学生掌握跳高的方法。通过观察了解到每位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在他们的能力范围内适当地增加跳高高度,设置几组不同高度的跳跃,再次进行比赛,挖掘出具有潜在体育天赋的学生,发展他们的个性。其余学生经过不断努力与尝试也能达到理想高度,收获成功的喜悦,这正是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
三、 根据学习能力分层评价
传统教育教学中,教师常用既定的教学评价体系评估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漠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抑制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新课程教学背景下,强调评价不仅应当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完善自我,建立自信,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不同群体的学生学习能力不同,小学生学习的目的非常简单,就是为了得到教师的肯定与鼓励,这就是他们学习的最大满足。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并利用这一点,以学生的个性发展评价为主,根据不同群体学生的表现,设置分层次的评价。比如:在《立定跳远》教学中,由于男女性别、学习环境的差异,导致学生在跳远过程中的距离明显不同,对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建设不同的教学评价体系,对一些资质较差的学生缩小跳远的距离,当学生实现目标时,教师要对这部分学生予以鼓励,增强他们的信心,对资质好的学生教师要加大跳远难度,发挥学生的真实水平,挖掘学习潜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培养社会进步与发展所需的人才奠定基础,以早日实现国家富强、民主富裕的愿望。
四、实施分层教学的意义
(1)能够最大限度地处理好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教学应该走到发展之前,促进学生的发展。分层教学的目标就是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并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在教材选择、教学方法、评价方法上都应慎重考虑,使学生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目标。
(2)有利于转化希望生、培养优秀生、发展中等生,克服了以往“抓中间,丢两边”的弊端;发挥了班级授课制的特点,最大限度地考虑了学生个体差异和内在潜能,较好地处理了面向全体与照顾个体的矛盾,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提高了教学质量。
(3)有利于教师进行针对性指导,充分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练习兴趣,全面提高技术水平。
(4)有利于对学生实施有效控制。分层教学重视了学生主体参与和教学信息的反馈,引进了平等竞争的激励机制,使各类学生在练习时都能处于亢奋状态,既能让优秀生“吃得饱”,又能让希望生“吃得好”,还能让中等生再提高,使学生在求知中感受乐趣。
总之,体育教学中分层教学法是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同的学习能力、身体素质而提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教师在运用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教学目标,建立教学评价体系,在不同标准下促使学生技术和能力全面发展。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要依据学生的活动水平予以正确辅导,合理进行科学层次的划分。
结论与反思:分层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优化教学手段,既能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在课堂上搭建一个能展示自我的学习平台,又有利于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人。分层教学法不仅体现了共同要求与因材施教,提高质量与减轻负担的辨证关系,而且还形成了师生间的团结协作和同学间互帮互助的精神。它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更好的学习,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分层教学法使学生感觉良好的心理满足、自尊心和自信心得到极大提高。能使全体学生都体验到体育的快乐。从而能经常主动参加体育锻炼,有效的增强身体素质,促使学生自我锻炼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分层教学法需要我们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努力构建面向全體学生的体育健身学习平台。需要我们在实践中的工作再做得更细致,尤其在评价方面应更注重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发展性评价。这样才能使分层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更好的实施,才能使学生得到更好得自我认识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