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武汉城市圈是我国中西部地区最大的城市群之一,但是城市圈功能尚未有机整合,存在诸多问题。其功能提升应当围绕建立“四个基地、一个枢纽”进行,在基础功能和品牌功能的各个方面全面提高、不断完善,最终把武汉城市圈建设成为全国性的经济中心、金融和信息中心、会展中心以及总部中心。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功能提升;基础功能;品牌功能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07)11-0046-04
一、武汉城市圈的定位与主要功能
1. 武汉城市圈是联系全国经济发展的纽带
武汉城市圈是联系东中西部和世界经济的重要交通枢纽。武汉城市圈处于长江经济带和京广铁路十字交汇处,在东、中、西部互动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中转与加速推进作用。从东往西的资金、技术和信息流,以及从中西部往东部沿海及海外地区的自然资源、农副产品资源和人力资源在此交汇、中转,通过武汉城市圈的接力与加速作用,必将有力地促进东中西部区域互动协调发展。
2. 武汉城市圈是中部地区的核心增长极
武汉城市圈拥有比较雄厚的制造业基础,汽车、钢铁、装备制造、轻纺等在中西部地区具有明显的规模和技术优势,通过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重点发展高新技术含量、高加工都和高附加值的高端制造业,武汉城市圈将成为内陆地区发展的先进制造业高地。武汉城市圈第三产业原有基础较好,通过加快发展金融、信息、物流、和会展等现代服务业,武汉城市圈将成为中部崛起中的现代服务业中心①。在中部地区四大城市群中,武汉城市圈按城镇化水平、城镇密度指数、城市群发育程度等指标,均居首位;按人均GDP、经济密度和人口密度,均处于前列位置。武汉城市圈特殊的区位、交通、产业与科教等优势决定了其在中部崛起战略中的重要支撑点作用,并且有望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
3. 交通、通信枢纽功能
武汉历史上就是“九省通衢”,扼华中交通要冲,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及管道运输发达。目前,多条铁路、国道和高速公路在此交汇,为全国四大铁路枢纽和高等级公路主枢纽之一。此外,武汉又是长江中游的航运中心和汉江航运的终点,在城市圈内除武汉枢纽港外,还有黄石、鄂州、黄冈、武穴、嘉鱼等一批中小港口;加上正在扩建中的天河国际机场,以及建设中的沿江输油管和川气东输工程,武汉将成为中西部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交通枢纽。同时,武汉又是全国重要通讯枢纽和第三大业务指挥调度中心、中国电信五大高速光缆环网的交汇中心。
4. 窗口功能
武汉城市圈开放历史悠久,特别是武汉市目前对外经济文化人才交流比较频繁,近百家世界500强企业在这里投资办厂,开设了外国领事馆和外资银行,拥有天河国际机场和海关,可以而且应当为周边地区提供良好的服务,成为他们通向世界的窗口。武汉市又是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市场发育充分、产品竞争激烈,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流频繁,是周边地区产品和经济实力展现的最佳舞台,也是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的最优通道。
5. 服务中心功能
武汉城市圈具有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良好区位与基础条件和商业环境,其中武汉是我国内陆地区最大的商贸中心之一,消费品销售总额在全国名列前茅。武汉正在发挥要素聚散优势,巩固发展商贸会展、金融和房地产三大主导产业,突出发展现代物流、信息传输和计算机服务及软件、旅游、文化、社会服务五个新兴产业,努力建成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中心,致力于为武汉城市圈、
湖北省乃至中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综合服务。
6. 区域统筹发展功能
区域统筹发展,意味着城市圈龙头城市与圈内其他城市进行资源整合、产业整合,各地发挥比较优势,错位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产业同链。目前,武汉城市圈存在着整体经济实力不强、产业联系较少等问题,需要在发展中进行整合、优化。随着武汉市产业结构的升级,经济发展重点逐步转移到现代服务业、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上,必须逐步将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化工、建材、一般性汽车零部件等传统产业和石化工业中的下游产业逐步向周边8市扩散;而8市则要充分发挥资源和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优势,除主动承接武汉的产业扩散外,还要实行差别化发展战略。各城市之间,要及时互通,互相磋商,发挥自己的优势,培育特色,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课题组成员:彭智敏、刘陶、赵霞、陈丽媛、高菊香、吕东亮。
二、武汉城市圈功能提升面临的问题及挑战
1. 总体功能不强大: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面临多方挑战
首先,与我国的两个经济发动机——“珠三角”、“长三角”相比较,武汉城市圈在经济总量、经济结构、利用外资等方面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
其次,武汉城市圈与国内其他有望成为“第四极”的城市群,如山东半岛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相比,差距也相当明显。以2005年的数据为例,武汉城市圈人均GDP和地方财政收入大约只及两地的45%和59%,对外贸易依存度的比重则相当于两地的1/4的1/5。
第三,与中部地区的几大城市群相比,武汉城市圈经济实力也不再是“鹤立鸡群”了。从2002年起,中原城市群经济总量就跃居第一位。2005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原城市群GDP总量第一,武汉城市圈次之,长株潭城市群第三;经济增长速度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两个指标,中原城市群领先,长株潭城市群次之,武汉城市圈殿后②。虽然在三个核心城市之间,武汉市还是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但各项指标的差距也呈缩小之势,而武汉城市圈的其他城市经济规模比其他两个城市群的相应城市明显偏小,延缓了武汉城市圈的总体发展步伐。
基于此,在争当中部崛起龙头和争取“国家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过程中,武汉城市圈都遭遇到北部的中原城市群和南部的长株潭城市群或明或暗的竞争。
2. 基础功能不完善:圈内发展差距较大,经济融合度较低
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聚集不足。首先,城市圈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从第一产业比重来看,武汉、黄石低于10%,鄂州16.1%,其余5市均高于20%,黄冈高达33.1%,说明圈内产业结构的差异性大,多数城市工业还处于较低阶段。作为第二产业主体的工业,工业结构偏重,这对武汉、黄石很正常,但对第一产业比重比较大的其他7个城市而言,提高农副产品加工水平、优先发展轻纺工业,既是发挥比较优势所在,也是工业化过程不可逾越的一课。第三产业比重小,尤其是新兴服务业,包括金融、保险、信息咨询、法律服务、旅游服务等所占比重低。其次,主导产业结构、产品结构雷同,产品缺乏前向或者后向联系。如许多城市都将机械、化工、建材、纺织、食品等产业作为自己的主导产业,这样的选择也许有其合理性,但是如果各地区间缺乏横向经济联系和合理分工,就会出现原本优势不多又遭遇重复建设、低水平竞争,最终的结果是城市群缺乏凝聚力和竞争力。再次,产业分布集中,产业的梯度发展格局与一体化布局框架尚未形成。目前,武汉城市圈圈域产业主要聚集于武汉市,圈域产业分工和空间开发的重点与优先区域不明确,缺乏统一协调和整体联动,影响了武汉市产业的对外扩散和辐射作用发挥,特别是除武汉市外的8个城市之间的产业发展缺乏交流与合作,没有明显的分工与协作关系。
二是行政干预、思维滞后。武汉城市圈建设正式启动已有三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与圈内人民的迫切希望、与竞争对手的快速发展相比,进展不能令人满意。其原因之一,就是在“分灶吃饭”的体制下,不少地方建立城市圈合作共赢的思维模式,遇到事情还是算本地小帐的多,算城市圈大帐的少,其结果是口头支持多,项目进展少;对本地直接有利的积极,对难以立竿见影的冷淡;产业转移与合理分工进展不大。周边城市对本地企业总部欲迁往武汉意见很大,认为武汉是一个“黑洞”,把周边的人、财、物资源都吸走了,而武汉市对城市圈建设也有所顾忌,主要是怕背“扶贫”、“输血”的担子,担心自身没有发展起来倒被拖垮了。
三是市场开放程度不够,经济外向度比较低。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开放是城市聚集资源、扩展市场的必要条件。开放程度是衡量城市聚集与辐射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武汉地区对外开放比东部沿海城市晚了十年。而且,武汉的开放,与其他沿江城市及大部分沿边城市的开放几乎是同时的,也没有优势可言。时至今日,居武汉城市圈首位的武汉,经济的外向度依然很低,其它8个城市更是如此。2005年武汉的外贸依存度为22.2%,出口依存度为9%,与全国外贸依存度60%多的平均水平相比,武汉城市圈的经济外向度显然有待大力提高③。
四是城市首位度高,城镇体系存在缺陷。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城市化水平在30-75%之间,城市化进程将处在加速发展时期。2005年武汉城市圈的城镇化水平已达到43.7%,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期,但圈内城市体系发育还很不成熟,城市规模体系严重失衡,圈内城市首位度高达7.67。武汉市“一市独大、一强众弱”的发展格局严重影响了平等交流、产业辐射和城镇化进程,进而影响到城市圈整体功能的发挥。
五是网络化的基础设施格局尚未形成。通过几年的建设,圈内已经初步形成以武汉为核心的交通、通讯基础设施网络,但尚不完备。就圈内交通运输来讲,武汉和各城市间的高等级公路尚有部分工程尚未完成,存在不少断头路和瓶颈路;城际高等级公路则“纵通横不通”,即城市之间的交通环网还没形成,相互之间的高速公路连通大多需绕道武汉,这样使得圈内各个城市只与武汉市联系较紧密,而相互之间联系不紧密。又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8+1”邮电业务很难实现整合,邮政有“本埠”“外埠”之分,电信有“本地”“外地”之分,通信一体化程度低、信息成本高。而长株潭城市群在这方面却相对走在前面,如三市移动电话按同城计费,固定电话同费也正在抓紧推进中。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知道,武汉城市圈的功能效应已经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还很不完善,面临着许多的问题与挑战。因此,有必要在提升武汉城市圈功能方面下大力气,重点通过打造“四个基地、一个枢纽”, 即通过建立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来提升武汉城市圈的功能,使武汉城市圈成为区域优势产业集群的重要支撑点、中部地区与国内外市场重要的联结点、中部地区乃至全国交通枢纽点、区域综合服务的重要输出点、区域技术创新的中心点。
三、提升武汉城市圈功能的对策与建议
1. 围绕“四个基地,一个枢纽”目标提升基础功能
城市圈基础功能主要体现为基础设施与支柱产业的优势功能,二者是城市圈所有功能得以发挥的基石。武汉城市圈的基础功能提升主要包括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与支柱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两个方面。其具体体现形式为:中部乃至全国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现代物流基地与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首先,建立全国性农副产品加工基地,提升城市圈的农产品资源优势功能。从全国范围来看,武汉城市圈农业资源丰富、农业基础扎实,通过农副产品深度加工延长产业链条,逐步建成辐射全国乃至世界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升城市圈的农产品资源优势功能。从城市圈内部看,建立农副产品加工基地是充分利用武汉周边城市的农业资源,加快发展六大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与八大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发展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营销在武汉、生产与加工在周边的“店厂模式”;二是注册在武汉、生产在周边的“分家模式”。
其次,建立全国性先进制造业基地,提升武汉城市圈的产业牵引功能。从经济全球化和全国经济一体化的角度看,中部地区的发展宜采用内源性经济发展模式,即主要依靠国内市场和国内需求,主要依靠本土资源,包括自然资源、资本资源、人力资本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主要依赖于自主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④。武汉城市圈建立全国性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就是主要面向国内市场、满足国内市场,发挥自身的人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整合圈内现有的工业资源,围绕三大重点产业群延伸制造加工业链条。一是原材料工业及新材料产业群。围绕进入世界500强的目标,武钢在加快扩张、重组的同时,要在武汉城市圈内重点做好调整产品结构、加大双高产品比重的文章,并不断更新设备和提升创新能力。加大以武汉为重点的新材料领域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在武汉、鄂州、黄石、孝感、仙桃、潜江等城市形成相对集中的新材料和精细化工产业群。二是以轿车、船舶制造为代表的现代装备制造业产业群。以东风公司及其旗下的东风有限公司、神龙公司、东风日产公司为龙头,以武汉、孝感等城市的汽车及零配件骨干企业为主体,重点发展轿车、轻型车和专用车,推动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的研制开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经济圈内汽车零部件配套能力。以武船、青山船厂、南华高速船公司为主体,重点发展军民用客货船、海洋工程船、特种专用运输船及船用关键设备,大力发展船用机械等配套产品,形成船舶制造产业群。以武重、长动、武锅、湖北三环、凯迪电力等为主体,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不断提高产品的现代化水平,积极发展大型输变电及发配电设备、新型环保设备、轻型直升机等市场潜力大、研发走在前列的产品,逐步形成具有全国重要影响的现代装备制造业产业群。三是以食品、纺织、服装业为代表的轻工业产业群。武汉城市圈应围绕经济圈内烟、酒、奶、水、面等特色优势产品,实施精品名牌战略,支持武汉卷烟厂等龙头企业强化资源整合,集聚放大品牌优势,发展壮大食品工业。围绕晨鸣纸业,重点发展文化用纸、包装纸板及纸制品、防伪包装、彩印包装等产品,提高产品加工深度,逐步形成造纸及包装印刷产业链。以武汉、黄石、鄂州、仙桃、天门等城市优势企业为龙头,以高档服装面料、西服、时装、针织内衣、麻纺、丝绸等为重点,上下游延伸,形成服装加工链;支持汉派服装企业创立汉派服装品牌,形成汉派特色;加强纺织服装龙头企业资源整合和重组,提升产品档次和服装的配套能力,加快发展中高档服装面料、无纺布等辅料和配件,形成纺织服装优势产业群。
第三,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提升武汉城市圈的科技创新中心功能。武汉城市圈的科技创新能力在全国名列前茅,中心城市武汉高校云集、经济实力雄厚,有丰富的人力资源禀赋与研发资金,具备了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现实基础,应充分发挥其在高新技术产业中的研发优势和龙头作用,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体化布局,从而提升城市圈的科技创新中心功能。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应以城市圈内现有的两个国家级开发区(武汉东湖及沌口)和7个省部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主要载体,联合周边若干有条件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建成一批有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以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主要辐射极,推进光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及新医药、环保等为重点的产业集群,加快激光加工成套设备、高性能数控系统及设备、光纤传感器、先进通信设备、软件等产品的产业化、规模化步伐。发展模式主要有三种:研发在武汉,产业基地在周边的“孵化”模式;生产主体在武汉、辅助产品在周边的“产业链” 模式;生产企业与高校联合的“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模式。
第四,建立现代物流基地,提升武汉城市圈的经济辐射功能。位居全国中心的地理位置,奠定了武汉成为中心的自然基础;多条交通干线特别是我国黄金水道长江和汉江的交汇,使得武汉城市圈具有成为全国性物流基地的经济基础。武汉城市圈建立现代物流基地,要依托发达的铁路、公路运输、江海直达航运及武汉国际航空港,重点建设好阳逻港现代物流基地、武汉航空机场物流基地、东西湖配送型物流园区以及黄石、鄂州、孝感、咸宁和仙桃物流基地,形成通达世界、主要服务于本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分工协作的物流服务网络。
2. 围绕高级服务与管理中心提升品牌功能
城市圈的品牌功能主要体现为现代服务业中心的聚集与辐射功能,它是对传统第三产业?穴商贸流通业等?雪优势的进一步深化,其重要发力点在于中心城市的服务功能,周边城市为其提供配套服务。城市圈品牌功能的实现必须以基础设施与产业结构的优化为前提,同时品牌功能的示范、带动作用亦促进基础功能的提升,两者间存在正向的良性循环。武汉城市圈的品牌功能应定位于发展高级服务与管理中心。
首先,大力发展金融业和信息业,提升中心城市的中级服务中心功能。一是加强9个城市之间金融合作,逐步以武汉为中心建立城市圈金融协作机制。要打造城市圈金融信息共享平台,整合城市圈金融资源,在武汉建立城市圈票据交易中心,并将武汉电子支付系统延伸到整个城市圈。武汉市金融机构特别是股份制商业银行要积极向城市圈其他城市拓展业务,以共同促进城市圈经济发展。二是在武汉市现有金融机构布局的基础上,加快金融集聚区的建设,逐步建成汉口金融集聚区和在武昌金融总部集聚带,使武汉成为中国内陆地区最适宜金融产业集聚的地区。从城市圈外部看,武汉市较中部其他城市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同时还是华中地区的金融中心、教育中心和商业中心。面对信息服务业的极大需求空间和增长潜力,中心城市武汉更应乘势而起,打造华中地区的信息中心,使其更好地促进前述功能的提升。从城市圈内部看,武汉周边8市城市化和工业化程度不高,武汉市的发展因缺乏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外围支撑而未能充分挖掘潜能。武汉市周边地区应借助信息经济时代获得飞速发展的机会,加强与中心城市——武汉的联系,尽快尽多享受到武汉市各类资源的辐射效应,使武汉城市圈建设达到预期的效果。三是加快“信息同享”步伐,逐步降低城市圈内部通信资费标准。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信息一体化推动产业一体化,努力实现武汉城市圈信息服务业的适度超前发展和率先一体化。
其次,打造全国性会展中心,提升中心城市的高级服务中心功能。作为城市圈的中心城市,武汉市目前已经具备了大规模发展会展经济的基础,虽然总体规模不大,但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湖北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城市圈经济一体化,武汉的会展业将会迎来黄金时期。一是完善会展基础设施。武汉现有的会展场馆无论是展览的数量、面积以及管理、组织等软硬件均难以跨入国内一流,由此,要按照“一主三辅”的格局?穴一主即武汉新区国际博览中心,三辅是指武汉科技会展中心、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和王家墩中央商务区博览中心?雪,对会展场馆进行总体规划,兴建2-3个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会展场馆。二是积极培育、壮大以本地大型企业为龙头的知名会展品牌,如“国际汽车展”、“机博会”、光博会”、“武博会”、“食博会”等,提高武汉会展业的竞争力。三是完善会展配套服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电讯邮政、银行、税务、海关、商检、保险、运输、贸易咨询等配套服务,为参展单位提供最便利的服务。从这种意义上讲,会展业的发展应以金融、信息等服务功能的提升为基础。四是尽快出台“1+8”城市圈总体旅游线路规划图。以武汉与周边城市“1小时通勤圈”的便捷交通为基础,吸引参展商到周边观光、旅游、洽谈、投资、合作等,带动周边城市经济的发展,促进城市圈功能一体化发展。
第三,构建全国性总部中心,提升武汉城市圈的高级管理中心功能。中心城市发展总部经济必须具备以下五个条件:一是拥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教育科研资源;二是拥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交通网络设施;三是便捷的信息环境和信息通道;四是拥有良好的法律制度环境和多元的文化氛围;五是为总部经济服务的专业化服务支撑体系。最新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显示,武汉总部经济发展能力名列全国第9位;9家武汉企业入选2007中国企业500强,比2005年增加4家;2006年在武汉投资的中国企业500强已达到134家,其中有不少是地区总部或管理运用中心⑤。要把武汉打造成为全国性总部中心,一是加快武汉城市圈基础功能与服务功能的提升。以建设“四个基地,一个枢纽”为中心的基础功能是武汉发展总部经济的基石,专业化的金融、信息中心功能也是武汉发展总部经济不可缺少的配套支撑体系,它保证企业总部能顺畅的进行融资或资本转移,为总部经济的顺利发展助力。二是加快武汉当地老企业的发展与升级,使其总部能尽快入驻总部基地,以获得基地更多的共享资源,最终达到发展壮大自己、推动武汉经济快速发展的目的。三是将武汉总部经济与各市县产业集群相结合,通过武汉市总部经济的打造,带动武汉城市圈和湖北产业的发展。四是加快武汉城市圈尤其是中心城市武汉的生态环境改善力度,努力营造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环境,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总部入住武汉,提升武汉城市圈的管理中心功能。
注释:
①《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内部稿),2007年 3月,第8-10页。
②③《中国统计年鉴》2005、2006年版,中国统计出版社,第34、74页。
④ 李廉水、Roger R. Stough等:《都市圈发展》,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2-87页。
⑤ 赵弘主编《2006-2007年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33-134页。
(责任编辑 陈孝兵)
关键词:武汉城市圈;功能提升;基础功能;品牌功能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07)11-0046-04
一、武汉城市圈的定位与主要功能
1. 武汉城市圈是联系全国经济发展的纽带
武汉城市圈是联系东中西部和世界经济的重要交通枢纽。武汉城市圈处于长江经济带和京广铁路十字交汇处,在东、中、西部互动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中转与加速推进作用。从东往西的资金、技术和信息流,以及从中西部往东部沿海及海外地区的自然资源、农副产品资源和人力资源在此交汇、中转,通过武汉城市圈的接力与加速作用,必将有力地促进东中西部区域互动协调发展。
2. 武汉城市圈是中部地区的核心增长极
武汉城市圈拥有比较雄厚的制造业基础,汽车、钢铁、装备制造、轻纺等在中西部地区具有明显的规模和技术优势,通过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重点发展高新技术含量、高加工都和高附加值的高端制造业,武汉城市圈将成为内陆地区发展的先进制造业高地。武汉城市圈第三产业原有基础较好,通过加快发展金融、信息、物流、和会展等现代服务业,武汉城市圈将成为中部崛起中的现代服务业中心①。在中部地区四大城市群中,武汉城市圈按城镇化水平、城镇密度指数、城市群发育程度等指标,均居首位;按人均GDP、经济密度和人口密度,均处于前列位置。武汉城市圈特殊的区位、交通、产业与科教等优势决定了其在中部崛起战略中的重要支撑点作用,并且有望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
3. 交通、通信枢纽功能
武汉历史上就是“九省通衢”,扼华中交通要冲,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及管道运输发达。目前,多条铁路、国道和高速公路在此交汇,为全国四大铁路枢纽和高等级公路主枢纽之一。此外,武汉又是长江中游的航运中心和汉江航运的终点,在城市圈内除武汉枢纽港外,还有黄石、鄂州、黄冈、武穴、嘉鱼等一批中小港口;加上正在扩建中的天河国际机场,以及建设中的沿江输油管和川气东输工程,武汉将成为中西部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交通枢纽。同时,武汉又是全国重要通讯枢纽和第三大业务指挥调度中心、中国电信五大高速光缆环网的交汇中心。
4. 窗口功能
武汉城市圈开放历史悠久,特别是武汉市目前对外经济文化人才交流比较频繁,近百家世界500强企业在这里投资办厂,开设了外国领事馆和外资银行,拥有天河国际机场和海关,可以而且应当为周边地区提供良好的服务,成为他们通向世界的窗口。武汉市又是我国重要的中心城市,市场发育充分、产品竞争激烈,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流频繁,是周边地区产品和经济实力展现的最佳舞台,也是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的最优通道。
5. 服务中心功能
武汉城市圈具有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良好区位与基础条件和商业环境,其中武汉是我国内陆地区最大的商贸中心之一,消费品销售总额在全国名列前茅。武汉正在发挥要素聚散优势,巩固发展商贸会展、金融和房地产三大主导产业,突出发展现代物流、信息传输和计算机服务及软件、旅游、文化、社会服务五个新兴产业,努力建成中部地区现代服务业中心,致力于为武汉城市圈、
湖北省乃至中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综合服务。
6. 区域统筹发展功能
区域统筹发展,意味着城市圈龙头城市与圈内其他城市进行资源整合、产业整合,各地发挥比较优势,错位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产业同链。目前,武汉城市圈存在着整体经济实力不强、产业联系较少等问题,需要在发展中进行整合、优化。随着武汉市产业结构的升级,经济发展重点逐步转移到现代服务业、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上,必须逐步将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化工、建材、一般性汽车零部件等传统产业和石化工业中的下游产业逐步向周边8市扩散;而8市则要充分发挥资源和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优势,除主动承接武汉的产业扩散外,还要实行差别化发展战略。各城市之间,要及时互通,互相磋商,发挥自己的优势,培育特色,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课题组成员:彭智敏、刘陶、赵霞、陈丽媛、高菊香、吕东亮。
二、武汉城市圈功能提升面临的问题及挑战
1. 总体功能不强大: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面临多方挑战
首先,与我国的两个经济发动机——“珠三角”、“长三角”相比较,武汉城市圈在经济总量、经济结构、利用外资等方面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
其次,武汉城市圈与国内其他有望成为“第四极”的城市群,如山东半岛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相比,差距也相当明显。以2005年的数据为例,武汉城市圈人均GDP和地方财政收入大约只及两地的45%和59%,对外贸易依存度的比重则相当于两地的1/4的1/5。
第三,与中部地区的几大城市群相比,武汉城市圈经济实力也不再是“鹤立鸡群”了。从2002年起,中原城市群经济总量就跃居第一位。2005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原城市群GDP总量第一,武汉城市圈次之,长株潭城市群第三;经济增长速度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两个指标,中原城市群领先,长株潭城市群次之,武汉城市圈殿后②。虽然在三个核心城市之间,武汉市还是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但各项指标的差距也呈缩小之势,而武汉城市圈的其他城市经济规模比其他两个城市群的相应城市明显偏小,延缓了武汉城市圈的总体发展步伐。
基于此,在争当中部崛起龙头和争取“国家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过程中,武汉城市圈都遭遇到北部的中原城市群和南部的长株潭城市群或明或暗的竞争。
2. 基础功能不完善:圈内发展差距较大,经济融合度较低
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聚集不足。首先,城市圈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从第一产业比重来看,武汉、黄石低于10%,鄂州16.1%,其余5市均高于20%,黄冈高达33.1%,说明圈内产业结构的差异性大,多数城市工业还处于较低阶段。作为第二产业主体的工业,工业结构偏重,这对武汉、黄石很正常,但对第一产业比重比较大的其他7个城市而言,提高农副产品加工水平、优先发展轻纺工业,既是发挥比较优势所在,也是工业化过程不可逾越的一课。第三产业比重小,尤其是新兴服务业,包括金融、保险、信息咨询、法律服务、旅游服务等所占比重低。其次,主导产业结构、产品结构雷同,产品缺乏前向或者后向联系。如许多城市都将机械、化工、建材、纺织、食品等产业作为自己的主导产业,这样的选择也许有其合理性,但是如果各地区间缺乏横向经济联系和合理分工,就会出现原本优势不多又遭遇重复建设、低水平竞争,最终的结果是城市群缺乏凝聚力和竞争力。再次,产业分布集中,产业的梯度发展格局与一体化布局框架尚未形成。目前,武汉城市圈圈域产业主要聚集于武汉市,圈域产业分工和空间开发的重点与优先区域不明确,缺乏统一协调和整体联动,影响了武汉市产业的对外扩散和辐射作用发挥,特别是除武汉市外的8个城市之间的产业发展缺乏交流与合作,没有明显的分工与协作关系。
二是行政干预、思维滞后。武汉城市圈建设正式启动已有三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与圈内人民的迫切希望、与竞争对手的快速发展相比,进展不能令人满意。其原因之一,就是在“分灶吃饭”的体制下,不少地方建立城市圈合作共赢的思维模式,遇到事情还是算本地小帐的多,算城市圈大帐的少,其结果是口头支持多,项目进展少;对本地直接有利的积极,对难以立竿见影的冷淡;产业转移与合理分工进展不大。周边城市对本地企业总部欲迁往武汉意见很大,认为武汉是一个“黑洞”,把周边的人、财、物资源都吸走了,而武汉市对城市圈建设也有所顾忌,主要是怕背“扶贫”、“输血”的担子,担心自身没有发展起来倒被拖垮了。
三是市场开放程度不够,经济外向度比较低。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开放是城市聚集资源、扩展市场的必要条件。开放程度是衡量城市聚集与辐射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武汉地区对外开放比东部沿海城市晚了十年。而且,武汉的开放,与其他沿江城市及大部分沿边城市的开放几乎是同时的,也没有优势可言。时至今日,居武汉城市圈首位的武汉,经济的外向度依然很低,其它8个城市更是如此。2005年武汉的外贸依存度为22.2%,出口依存度为9%,与全国外贸依存度60%多的平均水平相比,武汉城市圈的经济外向度显然有待大力提高③。
四是城市首位度高,城镇体系存在缺陷。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城市化水平在30-75%之间,城市化进程将处在加速发展时期。2005年武汉城市圈的城镇化水平已达到43.7%,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期,但圈内城市体系发育还很不成熟,城市规模体系严重失衡,圈内城市首位度高达7.67。武汉市“一市独大、一强众弱”的发展格局严重影响了平等交流、产业辐射和城镇化进程,进而影响到城市圈整体功能的发挥。
五是网络化的基础设施格局尚未形成。通过几年的建设,圈内已经初步形成以武汉为核心的交通、通讯基础设施网络,但尚不完备。就圈内交通运输来讲,武汉和各城市间的高等级公路尚有部分工程尚未完成,存在不少断头路和瓶颈路;城际高等级公路则“纵通横不通”,即城市之间的交通环网还没形成,相互之间的高速公路连通大多需绕道武汉,这样使得圈内各个城市只与武汉市联系较紧密,而相互之间联系不紧密。又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8+1”邮电业务很难实现整合,邮政有“本埠”“外埠”之分,电信有“本地”“外地”之分,通信一体化程度低、信息成本高。而长株潭城市群在这方面却相对走在前面,如三市移动电话按同城计费,固定电话同费也正在抓紧推进中。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知道,武汉城市圈的功能效应已经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还很不完善,面临着许多的问题与挑战。因此,有必要在提升武汉城市圈功能方面下大力气,重点通过打造“四个基地、一个枢纽”, 即通过建立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来提升武汉城市圈的功能,使武汉城市圈成为区域优势产业集群的重要支撑点、中部地区与国内外市场重要的联结点、中部地区乃至全国交通枢纽点、区域综合服务的重要输出点、区域技术创新的中心点。
三、提升武汉城市圈功能的对策与建议
1. 围绕“四个基地,一个枢纽”目标提升基础功能
城市圈基础功能主要体现为基础设施与支柱产业的优势功能,二者是城市圈所有功能得以发挥的基石。武汉城市圈的基础功能提升主要包括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与支柱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两个方面。其具体体现形式为:中部乃至全国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现代物流基地与综合交通运输枢纽。
首先,建立全国性农副产品加工基地,提升城市圈的农产品资源优势功能。从全国范围来看,武汉城市圈农业资源丰富、农业基础扎实,通过农副产品深度加工延长产业链条,逐步建成辐射全国乃至世界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升城市圈的农产品资源优势功能。从城市圈内部看,建立农副产品加工基地是充分利用武汉周边城市的农业资源,加快发展六大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与八大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发展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营销在武汉、生产与加工在周边的“店厂模式”;二是注册在武汉、生产在周边的“分家模式”。
其次,建立全国性先进制造业基地,提升武汉城市圈的产业牵引功能。从经济全球化和全国经济一体化的角度看,中部地区的发展宜采用内源性经济发展模式,即主要依靠国内市场和国内需求,主要依靠本土资源,包括自然资源、资本资源、人力资本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主要依赖于自主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④。武汉城市圈建立全国性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就是主要面向国内市场、满足国内市场,发挥自身的人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整合圈内现有的工业资源,围绕三大重点产业群延伸制造加工业链条。一是原材料工业及新材料产业群。围绕进入世界500强的目标,武钢在加快扩张、重组的同时,要在武汉城市圈内重点做好调整产品结构、加大双高产品比重的文章,并不断更新设备和提升创新能力。加大以武汉为重点的新材料领域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在武汉、鄂州、黄石、孝感、仙桃、潜江等城市形成相对集中的新材料和精细化工产业群。二是以轿车、船舶制造为代表的现代装备制造业产业群。以东风公司及其旗下的东风有限公司、神龙公司、东风日产公司为龙头,以武汉、孝感等城市的汽车及零配件骨干企业为主体,重点发展轿车、轻型车和专用车,推动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的研制开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经济圈内汽车零部件配套能力。以武船、青山船厂、南华高速船公司为主体,重点发展军民用客货船、海洋工程船、特种专用运输船及船用关键设备,大力发展船用机械等配套产品,形成船舶制造产业群。以武重、长动、武锅、湖北三环、凯迪电力等为主体,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不断提高产品的现代化水平,积极发展大型输变电及发配电设备、新型环保设备、轻型直升机等市场潜力大、研发走在前列的产品,逐步形成具有全国重要影响的现代装备制造业产业群。三是以食品、纺织、服装业为代表的轻工业产业群。武汉城市圈应围绕经济圈内烟、酒、奶、水、面等特色优势产品,实施精品名牌战略,支持武汉卷烟厂等龙头企业强化资源整合,集聚放大品牌优势,发展壮大食品工业。围绕晨鸣纸业,重点发展文化用纸、包装纸板及纸制品、防伪包装、彩印包装等产品,提高产品加工深度,逐步形成造纸及包装印刷产业链。以武汉、黄石、鄂州、仙桃、天门等城市优势企业为龙头,以高档服装面料、西服、时装、针织内衣、麻纺、丝绸等为重点,上下游延伸,形成服装加工链;支持汉派服装企业创立汉派服装品牌,形成汉派特色;加强纺织服装龙头企业资源整合和重组,提升产品档次和服装的配套能力,加快发展中高档服装面料、无纺布等辅料和配件,形成纺织服装优势产业群。
第三,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提升武汉城市圈的科技创新中心功能。武汉城市圈的科技创新能力在全国名列前茅,中心城市武汉高校云集、经济实力雄厚,有丰富的人力资源禀赋与研发资金,具备了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现实基础,应充分发挥其在高新技术产业中的研发优势和龙头作用,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体化布局,从而提升城市圈的科技创新中心功能。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应以城市圈内现有的两个国家级开发区(武汉东湖及沌口)和7个省部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主要载体,联合周边若干有条件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建成一批有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以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主要辐射极,推进光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及新医药、环保等为重点的产业集群,加快激光加工成套设备、高性能数控系统及设备、光纤传感器、先进通信设备、软件等产品的产业化、规模化步伐。发展模式主要有三种:研发在武汉,产业基地在周边的“孵化”模式;生产主体在武汉、辅助产品在周边的“产业链” 模式;生产企业与高校联合的“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模式。
第四,建立现代物流基地,提升武汉城市圈的经济辐射功能。位居全国中心的地理位置,奠定了武汉成为中心的自然基础;多条交通干线特别是我国黄金水道长江和汉江的交汇,使得武汉城市圈具有成为全国性物流基地的经济基础。武汉城市圈建立现代物流基地,要依托发达的铁路、公路运输、江海直达航运及武汉国际航空港,重点建设好阳逻港现代物流基地、武汉航空机场物流基地、东西湖配送型物流园区以及黄石、鄂州、孝感、咸宁和仙桃物流基地,形成通达世界、主要服务于本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分工协作的物流服务网络。
2. 围绕高级服务与管理中心提升品牌功能
城市圈的品牌功能主要体现为现代服务业中心的聚集与辐射功能,它是对传统第三产业?穴商贸流通业等?雪优势的进一步深化,其重要发力点在于中心城市的服务功能,周边城市为其提供配套服务。城市圈品牌功能的实现必须以基础设施与产业结构的优化为前提,同时品牌功能的示范、带动作用亦促进基础功能的提升,两者间存在正向的良性循环。武汉城市圈的品牌功能应定位于发展高级服务与管理中心。
首先,大力发展金融业和信息业,提升中心城市的中级服务中心功能。一是加强9个城市之间金融合作,逐步以武汉为中心建立城市圈金融协作机制。要打造城市圈金融信息共享平台,整合城市圈金融资源,在武汉建立城市圈票据交易中心,并将武汉电子支付系统延伸到整个城市圈。武汉市金融机构特别是股份制商业银行要积极向城市圈其他城市拓展业务,以共同促进城市圈经济发展。二是在武汉市现有金融机构布局的基础上,加快金融集聚区的建设,逐步建成汉口金融集聚区和在武昌金融总部集聚带,使武汉成为中国内陆地区最适宜金融产业集聚的地区。从城市圈外部看,武汉市较中部其他城市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同时还是华中地区的金融中心、教育中心和商业中心。面对信息服务业的极大需求空间和增长潜力,中心城市武汉更应乘势而起,打造华中地区的信息中心,使其更好地促进前述功能的提升。从城市圈内部看,武汉周边8市城市化和工业化程度不高,武汉市的发展因缺乏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外围支撑而未能充分挖掘潜能。武汉市周边地区应借助信息经济时代获得飞速发展的机会,加强与中心城市——武汉的联系,尽快尽多享受到武汉市各类资源的辐射效应,使武汉城市圈建设达到预期的效果。三是加快“信息同享”步伐,逐步降低城市圈内部通信资费标准。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信息一体化推动产业一体化,努力实现武汉城市圈信息服务业的适度超前发展和率先一体化。
其次,打造全国性会展中心,提升中心城市的高级服务中心功能。作为城市圈的中心城市,武汉市目前已经具备了大规模发展会展经济的基础,虽然总体规模不大,但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湖北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城市圈经济一体化,武汉的会展业将会迎来黄金时期。一是完善会展基础设施。武汉现有的会展场馆无论是展览的数量、面积以及管理、组织等软硬件均难以跨入国内一流,由此,要按照“一主三辅”的格局?穴一主即武汉新区国际博览中心,三辅是指武汉科技会展中心、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和王家墩中央商务区博览中心?雪,对会展场馆进行总体规划,兴建2-3个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会展场馆。二是积极培育、壮大以本地大型企业为龙头的知名会展品牌,如“国际汽车展”、“机博会”、光博会”、“武博会”、“食博会”等,提高武汉会展业的竞争力。三是完善会展配套服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电讯邮政、银行、税务、海关、商检、保险、运输、贸易咨询等配套服务,为参展单位提供最便利的服务。从这种意义上讲,会展业的发展应以金融、信息等服务功能的提升为基础。四是尽快出台“1+8”城市圈总体旅游线路规划图。以武汉与周边城市“1小时通勤圈”的便捷交通为基础,吸引参展商到周边观光、旅游、洽谈、投资、合作等,带动周边城市经济的发展,促进城市圈功能一体化发展。
第三,构建全国性总部中心,提升武汉城市圈的高级管理中心功能。中心城市发展总部经济必须具备以下五个条件:一是拥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教育科研资源;二是拥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交通网络设施;三是便捷的信息环境和信息通道;四是拥有良好的法律制度环境和多元的文化氛围;五是为总部经济服务的专业化服务支撑体系。最新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显示,武汉总部经济发展能力名列全国第9位;9家武汉企业入选2007中国企业500强,比2005年增加4家;2006年在武汉投资的中国企业500强已达到134家,其中有不少是地区总部或管理运用中心⑤。要把武汉打造成为全国性总部中心,一是加快武汉城市圈基础功能与服务功能的提升。以建设“四个基地,一个枢纽”为中心的基础功能是武汉发展总部经济的基石,专业化的金融、信息中心功能也是武汉发展总部经济不可缺少的配套支撑体系,它保证企业总部能顺畅的进行融资或资本转移,为总部经济的顺利发展助力。二是加快武汉当地老企业的发展与升级,使其总部能尽快入驻总部基地,以获得基地更多的共享资源,最终达到发展壮大自己、推动武汉经济快速发展的目的。三是将武汉总部经济与各市县产业集群相结合,通过武汉市总部经济的打造,带动武汉城市圈和湖北产业的发展。四是加快武汉城市圈尤其是中心城市武汉的生态环境改善力度,努力营造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环境,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总部入住武汉,提升武汉城市圈的管理中心功能。
注释:
①《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内部稿),2007年 3月,第8-10页。
②③《中国统计年鉴》2005、2006年版,中国统计出版社,第34、74页。
④ 李廉水、Roger R. Stough等:《都市圈发展》,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2-87页。
⑤ 赵弘主编《2006-2007年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33-134页。
(责任编辑 陈孝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