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改革以来,我们在科学领域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对于科学教育活动内容、教育目标、操作材料以及过程设计的生活化与游戏化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与探索,探寻激发幼儿参与科学活动兴趣、推动幼儿自主探究的路径。本文结合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组织与实施的具体情况,对于如何有效开展科学教育活动进行了详细探讨,为相关研究与教育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实施策略
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改革中,我们对科学教育活动内容、教育目标、操作材料以及活动过程的设计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与探索,以期激发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究热情,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幼儿园科学领域课程属于启蒙教育,因此我们必须以课程游戏化改革为契机,摒弃传统以传递科学知识为主的科学教育模式。为此,我们在科学教育活动诸多方面进行了探索,对此本文将从生活化、游戏化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目标确定、材料投放以及活动过程设计等方面分别进行详细探讨,以期探寻有效开展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策略,进而推动幼儿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
一、探究内容生活化,激活幼儿已有经验
幼儿园科学领域课程要培养幼儿科学探究的精神,就必须坚持幼儿本位,从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经验出发。[1]为此,在选择科学领域活动内容时,我们要从孩子们熟悉的生活中选择常见的科学现象,以调动他们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激活他们的思维,提升他们的已有经验。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也强调科学活动内容的选择要从孩子们感兴趣的大自然中的事物与现象,而且活动要具有可操作性,能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获得个性化的感受。陈鹤琴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活教育”理论也是我们开展生活化的科学教育活动的重要理论支撑,据此在选择科学教育活动内容时我们会关注幼儿生活,从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出发确定科学活动的内容。如在午后休息的时间段,孩子们互相踩着对方的影子玩,有的还追着自己的影子跑,有的教师捕捉到孩子们的探究兴趣,于是就以“影子”为主题组织了一系列的科学探究活动:会变化的影子、有趣的影子、影子的秘密等,分别在找影子、踩影子、玩影子、探索影子、用影子的游戏中,使孩子们发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知识,感受科学探究活动的乐趣。《指南》指出,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而科学教育活动内容的生活化,有利于满足孩子们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从而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辅之以具有可操作性及游戏特点的活动,将有效提升科学教育活动的效果。
二、贯彻《指南》精神,细化科学活动目标
《指南》提出了科学课程的教育目标,我们要以《指南》为依据激发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2]为了使科学活动更有指向性,取得实效,在不偏离《指南》精神的前提下,我们还要根据科学活动的内容對教育目标进行细化。
如在以“影子”为主题的一系列科学教育中,我们分别设置了以下活动目标:在躲躲、找找、玩玩中,让孩子们亲身感受与探究影子形成的原因,在玩影子的游戏中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所带来的乐趣;让幼儿感受影子在灯光、阳光下发生的变化,并鼓励孩子们学习使用标记来记录影子变化的情况;初步了解日食、黑夜等形成的原因以及相关的自然现象,对影子形成的原因进行深入了解;产生探究身边事物的好奇心;在讨论交流中,了解影子有很大的作用;学习如何制作皮影戏道具……上述目标设置不但可以培养孩子们科学领域核心经验,还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各个维度提出了相应的目标要求。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要通过创设科学探究的情境、设计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游戏,点燃孩子们探究影子知识的热情,使孩子们“在玩中学”,从而在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前提下,为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实现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在科学教育活动目标设置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以《指南》为依据,使科学教育目标符合科学启蒙教育的要求,并能保持正确的方向,使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三、幼儿与材料充分互动,培养幼儿探究精神
幼儿时期具有形象思维占优势的思维特点,因此开展科学教育活动要有意识地为孩子们创造直接感知、亲身体验与实际操作的机会。[3]如准备活动教玩具时,要以图片和PPT、动画视频等让孩子们进行观察,从而在幼儿观察感知后提供丰富、适宜的科学材料,引导和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到实验活动中去,并有意识地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符号、数字、表格等来记录实验结果。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我们要引导孩子们与操作材料进行充分的互动,从而进行有意义的建构进而获得应有的发展。所以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我们投放操作材料时,要最大程度上发挥材料的教育价值,鼓励孩子们大胆讲述、大胆想象、大胆尝试,在不断创新中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孩子们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如在科学教育活动“让小灯泡亮起来”中,教师为孩子们提供了电池、灯泡、手电筒、电线、木头积木、不锈钢、记号笔、记录纸、PPT等,既有直观形象的视频资料,又有玩法多样、可操作性强的低结构材料,并且根据两人结组合作完成实验的情况,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孩子们在与科学材料的充分互动中,逐步了解了小灯泡亮起来的原因,懂得了小灯泡亮起来需要将电池正负极连接成回路。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投放恰当的操作材料,引发了幼儿动手操作的愿望,从而获得了直接经验与个性化的感受,培养了他们的探究精神。
四、注重活动过程设计,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在设计科学教育活动过程时,我们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幼儿园课程改革关注生成性,但是并不是要我们完全放弃预设。我们在进行科学活动过程设计时,预设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生成的教育价值,而且要让探究活动真正完成相应的教育目标。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实现科学探究活动中师幼互动的重要前提,即教师要设计详细的活动过程,一步步完成活动目标,预设种种生成,使预设与生成性的活动都要努力围绕一个个目标来推进。
进行科学教育活动过程的设计,还要考虑到活动的趣味性与开放性,从而为孩子们积极的进行探究创造条件,提供多种探究线索,鼓励他们创新游戏设想,允许大家得出不同的实验结论,并引导孩子们经历猜想、实验、记录、验证、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索过程,进而以科学探究活动为载体促进幼儿全面的发展。
如在以“影子”为主题的科学探究活动中,我们设计过程时要引导幼儿认真观察,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实验、思考,促使他们大胆联想与想象,猜测影子的秘密、变化、用途等,鼓励他们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做实验记录,设置交流分享环节帮助孩子们对探究过程进行回顾,等等。
在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科学教育活动的核心目标是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提高他们的探究科学素养。在科学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要以科学教育活动为载体,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因此在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以及目标细化方面,要以幼儿为本,在活动内容、活动目标、科学材料、过程设计等诸多方面不断探寻科学教育生活化、游戏化的方式与途径。本文总结了有效开展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策略,为相关研究与教育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陶纪秋.让科学启蒙教育自然地渗透在幼儿的生活中——农村幼儿园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探索略谈[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11):82.
[2]王春萍.科学领域的教学活动与生活的联系[J].才智,2017(12):157+159.
关键词: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实施策略
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改革中,我们对科学教育活动内容、教育目标、操作材料以及活动过程的设计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与探索,以期激发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究热情,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幼儿园科学领域课程属于启蒙教育,因此我们必须以课程游戏化改革为契机,摒弃传统以传递科学知识为主的科学教育模式。为此,我们在科学教育活动诸多方面进行了探索,对此本文将从生活化、游戏化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目标确定、材料投放以及活动过程设计等方面分别进行详细探讨,以期探寻有效开展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策略,进而推动幼儿自主探究、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
一、探究内容生活化,激活幼儿已有经验
幼儿园科学领域课程要培养幼儿科学探究的精神,就必须坚持幼儿本位,从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经验出发。[1]为此,在选择科学领域活动内容时,我们要从孩子们熟悉的生活中选择常见的科学现象,以调动他们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激活他们的思维,提升他们的已有经验。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也强调科学活动内容的选择要从孩子们感兴趣的大自然中的事物与现象,而且活动要具有可操作性,能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获得个性化的感受。陈鹤琴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活教育”理论也是我们开展生活化的科学教育活动的重要理论支撑,据此在选择科学教育活动内容时我们会关注幼儿生活,从看得见、摸得着的现象出发确定科学活动的内容。如在午后休息的时间段,孩子们互相踩着对方的影子玩,有的还追着自己的影子跑,有的教师捕捉到孩子们的探究兴趣,于是就以“影子”为主题组织了一系列的科学探究活动:会变化的影子、有趣的影子、影子的秘密等,分别在找影子、踩影子、玩影子、探索影子、用影子的游戏中,使孩子们发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知识,感受科学探究活动的乐趣。《指南》指出,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而科学教育活动内容的生活化,有利于满足孩子们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从而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辅之以具有可操作性及游戏特点的活动,将有效提升科学教育活动的效果。
二、贯彻《指南》精神,细化科学活动目标
《指南》提出了科学课程的教育目标,我们要以《指南》为依据激发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2]为了使科学活动更有指向性,取得实效,在不偏离《指南》精神的前提下,我们还要根据科学活动的内容對教育目标进行细化。
如在以“影子”为主题的一系列科学教育中,我们分别设置了以下活动目标:在躲躲、找找、玩玩中,让孩子们亲身感受与探究影子形成的原因,在玩影子的游戏中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所带来的乐趣;让幼儿感受影子在灯光、阳光下发生的变化,并鼓励孩子们学习使用标记来记录影子变化的情况;初步了解日食、黑夜等形成的原因以及相关的自然现象,对影子形成的原因进行深入了解;产生探究身边事物的好奇心;在讨论交流中,了解影子有很大的作用;学习如何制作皮影戏道具……上述目标设置不但可以培养孩子们科学领域核心经验,还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各个维度提出了相应的目标要求。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要通过创设科学探究的情境、设计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游戏,点燃孩子们探究影子知识的热情,使孩子们“在玩中学”,从而在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前提下,为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实现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在科学教育活动目标设置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以《指南》为依据,使科学教育目标符合科学启蒙教育的要求,并能保持正确的方向,使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三、幼儿与材料充分互动,培养幼儿探究精神
幼儿时期具有形象思维占优势的思维特点,因此开展科学教育活动要有意识地为孩子们创造直接感知、亲身体验与实际操作的机会。[3]如准备活动教玩具时,要以图片和PPT、动画视频等让孩子们进行观察,从而在幼儿观察感知后提供丰富、适宜的科学材料,引导和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到实验活动中去,并有意识地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符号、数字、表格等来记录实验结果。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我们要引导孩子们与操作材料进行充分的互动,从而进行有意义的建构进而获得应有的发展。所以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我们投放操作材料时,要最大程度上发挥材料的教育价值,鼓励孩子们大胆讲述、大胆想象、大胆尝试,在不断创新中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孩子们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如在科学教育活动“让小灯泡亮起来”中,教师为孩子们提供了电池、灯泡、手电筒、电线、木头积木、不锈钢、记号笔、记录纸、PPT等,既有直观形象的视频资料,又有玩法多样、可操作性强的低结构材料,并且根据两人结组合作完成实验的情况,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孩子们在与科学材料的充分互动中,逐步了解了小灯泡亮起来的原因,懂得了小灯泡亮起来需要将电池正负极连接成回路。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投放恰当的操作材料,引发了幼儿动手操作的愿望,从而获得了直接经验与个性化的感受,培养了他们的探究精神。
四、注重活动过程设计,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在设计科学教育活动过程时,我们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幼儿园课程改革关注生成性,但是并不是要我们完全放弃预设。我们在进行科学活动过程设计时,预设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生成的教育价值,而且要让探究活动真正完成相应的教育目标。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实现科学探究活动中师幼互动的重要前提,即教师要设计详细的活动过程,一步步完成活动目标,预设种种生成,使预设与生成性的活动都要努力围绕一个个目标来推进。
进行科学教育活动过程的设计,还要考虑到活动的趣味性与开放性,从而为孩子们积极的进行探究创造条件,提供多种探究线索,鼓励他们创新游戏设想,允许大家得出不同的实验结论,并引导孩子们经历猜想、实验、记录、验证、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索过程,进而以科学探究活动为载体促进幼儿全面的发展。
如在以“影子”为主题的科学探究活动中,我们设计过程时要引导幼儿认真观察,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实验、思考,促使他们大胆联想与想象,猜测影子的秘密、变化、用途等,鼓励他们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做实验记录,设置交流分享环节帮助孩子们对探究过程进行回顾,等等。
在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科学教育活动的核心目标是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究兴趣,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提高他们的探究科学素养。在科学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要以科学教育活动为载体,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因此在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以及目标细化方面,要以幼儿为本,在活动内容、活动目标、科学材料、过程设计等诸多方面不断探寻科学教育生活化、游戏化的方式与途径。本文总结了有效开展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策略,为相关研究与教育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陶纪秋.让科学启蒙教育自然地渗透在幼儿的生活中——农村幼儿园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探索略谈[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11):82.
[2]王春萍.科学领域的教学活动与生活的联系[J].才智,2017(12):15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