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经耻骨联合上单孔腹腔镜手术(SSILS)治疗乙状结肠及上段直肠癌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在南方医院普通外科接受SSILS的16例与同期接受传统腹腔镜手术(CLS)的122例乙状结肠及上段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行1∶2倾向性评分匹配,匹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评分、肿瘤部位、肿瘤直径、TNM分期及腹部手术史。最终纳入16例SSILS手术患者(单孔组)和32例CLS手术患者(传统组),其中单孔组男性13例(81.3%),年龄(56.4 ± 13.4)岁;传统组男性23例(71.9%),年龄(55.6 ± 13.7)岁。比较两组术后近期结局指标、肿瘤学疗效及美容效果评价。
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单孔组较传统组患者的总切口长度短[(4.8 ± 1.5)cm比(6.8 ± 1.2)cm,U= 63.000,P= 0.000],下床活动早[(2.6 ± 1.0)d比(3.9 ± 1.5)d,U= 116.500,P= 0.002],术后住院时间短[(8.4 ± 5.3)d比(9.2 ± 3.1)d,U= 139.000,P= 0.010],术后疼痛轻[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术后第3天:(4.3 ± 1.4)分比(5.2 ± 1.1)分,t= 2.457,P= 0.018;术后第4天:(3.7 ± 1.0)分比(4.6 ± 1.0)分,t= 2.700,P= 0.010;术后第5天:(3.3 ± 0.8)分比(4.0 ± 1.0)分,t= 2.466,P= 0.017]。两组患者其余近期结局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加孔率、淋巴结检出数目、远近切缘长度、首次排气和排粪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全组随访22~49(中位数41)月,均未出现局部复发,单孔组和传统组的远处转移率分别为18.8%(3/16,均为肝转移)和6.3%(2/32,肝转移和腹膜种植各1例)(χ2= 0.698,P= 0.404);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1.3%和93.0%(χ2= 1.355,P= 0.244);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100%和96.9%(χ2= 0.500,P= 0.48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照片问卷调查显示,单孔组切口自评美容效果评分高于传统组[(8.9 ± 1.1)分比(7.6 ± 1.1)分,U= 100.500,P= 0.000]。重新选择的话,两组中共有81.3%(39/48)的患者更愿意接受SSILS。
结论在具有丰富经验的腹腔镜结直肠癌治疗中心,经SSILS治疗乙状结肠及上段直肠癌具有与CLS相当的安全性和肿瘤学疗效,且SSILS具有术后恢复快,疼痛轻,美容效果好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