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我校提出“精彩、高效”的理想课堂教学理念,本人就在积极的探索着如何做到语文课堂的精彩与高效,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经过长时间的探索与实践,我发现了一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途径——多媒体的应用。
“信息化技术真是太神奇了,它就是高效语文课堂的助推器!”这是我第一次在我校多媒体教室上完课后的由衷感叹。当时作课的篇目是泰格特的小说———《窗》。那次课上的真爽!学生好奇、兴奋、沉醉的目光给我力量;学生的普遍参与让我看到了教育的光芒。第一次感受到大容量的语文课堂,可以轻松的与学生徜徉。从那以后,我就开始注意如何让信息化教学更好地为语文课堂服务。经过长时间的探索,我积累了一些做法,与大家分享。
一、介绍作者可以更直观、更全面,同时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试想,学生见到这个人的照片与只听到这个人的名字,哪一个印象更深些呢?显而易见,见到照片更直观、印象更深。有的作者,生活年代久远了,学生很难理解;有的作者,作品很多,语言风格突出,有必要让学生了解,这些问题都可以借助多媒体,一张幻灯片就搞定了。清楚记得学习徐志摩先生的《再别康桥》,当我把徐志摩这位英俊的诗人的照片打到屏幕上时,同学们张大的嘴巴。我想这一直观的碰撞已经引起学生对学习这首诗歌的向往。学习柳宗元的《小石谭记》时,我制作了有关柳宗元的两张幻灯片,一张是生平简介,一张是所做的贡献。这两张幻灯片让学生清楚地了解了柳宗元的文学地位,学生佩服柳宗元的同时产生了要一读为快的迫切心理。
二、学习生字词可以更准确、更高效。有的篇目涉及到的生字词较多,不能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学,教师最起码在课堂上要对学生预习掌握的情况进行了解、反馈。如果说完成学业是建造一座高楼大厦,那么生字词的积累就好像是一块块的方砖,没有这些最基础的材料,高楼是盖不起来的。如何在课堂上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呢?如果老师一个一个的听写、纠正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如果只是让学生读一遍,教师就不能清楚的知道学生是否掌握的准确。有的教师用制作卡片的形式,将生字词事先书写在硬纸片上,上课时举起来一个一个让学生读,这样效率相当低。而运用信息化技术,将生字词制作成幻灯片既方便又快捷。学习《十三岁的际遇》这篇课文,文章中除了几个生字外,成语较多,我就用填空的形式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二十几个词语不足两分钟就反馈完了。学习《送东阳马生序》这篇课文时,生字词多。如果学生读音不准,就别谈理解课文了。怎么办呢?为了让学生积极的、快速的掌握住这些生字词的读音。我制作了“比赛摘苹果”读生字词的课件。将生字词及其拼音都输到苹果上,哪位同学如果能够准确地读出某个生字,相应的拼音就会自动的落下来。这种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生字词的兴趣,而且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准确地读出这些字音。
三、解决课文重难点更容易、更明白。读一篇文章要梳理情节,明白作者的思路。有的文章情节简单,处理起来很省事;如果遇到情节相对较复杂,或者事件较多的情况,总有一部分学生被弄糊涂。这时候,利用幻灯片制作出示意图会帮助他们解决这一难题。执教刘绍棠先生的《本命年的回想》,文中共写了过年的十件事,如果教师将十件事都板书到黑板上,且不说黑板地方够不够,单是写这么多内容所浪费的时间恐怕也早已耗掉了学生的最佳注意力。我是制作了幻灯片,用示意图展示,学生不仅在很短的时间内统一了对十件事的概括,而且从示意图上很直接的看出十件事的写作顺序——时间顺序。正是因为信息化技术的神奇,只需鼠标轻轻的一点,才使得学生更容易梳理课文的内容。
四、学习文言文可以更扎实、更深入,学生会真正的积累一些文言文词汇。可以这样说,在没有用多媒体以前,我最害怕上的是文言文课,因为课堂上学生理解起来难度大,老师要讲的东西多,常常是老师讲得很累,学生听得受罪。到考试了,文言文都不会,闹了半天功夫全费。这种笨重的课堂能不让人头疼么?有一次,我听任昌慧老师上的优质课《活板》,他就利用多媒体将文章中所涉及到的重点词语、一词多义、通假字等都制作在幻灯片上,打出来让学生分组探究其意义,学生很快理解了文章的意思,还积累了许多文言词语及翻译文言文的方法,学习效果非常明显。后来,我也试着在学习文言文时运用信息技术,效果果然不错,再也不用为上文言文发愁了。最关键的是,学生也喜欢上了文言文,学习劲头可大了。
很多文言文不仅要求学生弄懂,还要求学生会背诵。如果完全交给学生自己背诵,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很难。而利用幻灯片打出来相关的衔接词语,给学生一个明确的思路,学生很快就会背诵下来,而且不容易忘记。
五、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低碳”当堂反馈,确认学生的学习效果。信息技术有着它独特的操作优势,便捷且容量大。一节课的学习效果怎样,反馈就知道了。所以,能够做到当堂反馈很重要。教师们都清楚,用纸质的反馈形式,一次两次还可以,如果每一节课都用,造价太高。尤其是现在主张“低碳”生活,教育更要在这方面做出表率。再说,老师每一次都要为打印浪费时间。我们学校曾经用过预学稿,有打印出来的反馈内容。刚开始,老师们都还挺兴奋,时间一长,问题暴露出来了:反馈程序太繁琐、太慢,老师从做出来到打印出来,再到学生做出来老师收上来再反馈。大量的耗费人力、物力、财力,虽说有效果,但是成本太大。相比之下,运用信息化技术不仅能达到反馈的效果,而且大大节约了成本,可以说是教育上的“低碳”先锋。在每一节课将要结束的时候,老师将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领会的要点用大屏幕展示出来,让每一个学生都张嘴说一说,这样,既快捷又可以高效地完成。老师只需要轻轻的点击鼠标,所有问题就都解决了,所以我称之为“低碳”反馈。
当然,运用信息化技术带来的便捷还有很多,只有你亲自去操作了,才能够真正的体会到它的好处。但毋庸置疑的是,信息化技术已经成为高效语文课堂的助推器。如果运用好信息化技术,你就拥有了一台高效课堂的助推器。你就可以骄傲的说:“课堂四十五分钟,高质量!”
“信息化技术真是太神奇了,它就是高效语文课堂的助推器!”这是我第一次在我校多媒体教室上完课后的由衷感叹。当时作课的篇目是泰格特的小说———《窗》。那次课上的真爽!学生好奇、兴奋、沉醉的目光给我力量;学生的普遍参与让我看到了教育的光芒。第一次感受到大容量的语文课堂,可以轻松的与学生徜徉。从那以后,我就开始注意如何让信息化教学更好地为语文课堂服务。经过长时间的探索,我积累了一些做法,与大家分享。
一、介绍作者可以更直观、更全面,同时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试想,学生见到这个人的照片与只听到这个人的名字,哪一个印象更深些呢?显而易见,见到照片更直观、印象更深。有的作者,生活年代久远了,学生很难理解;有的作者,作品很多,语言风格突出,有必要让学生了解,这些问题都可以借助多媒体,一张幻灯片就搞定了。清楚记得学习徐志摩先生的《再别康桥》,当我把徐志摩这位英俊的诗人的照片打到屏幕上时,同学们张大的嘴巴。我想这一直观的碰撞已经引起学生对学习这首诗歌的向往。学习柳宗元的《小石谭记》时,我制作了有关柳宗元的两张幻灯片,一张是生平简介,一张是所做的贡献。这两张幻灯片让学生清楚地了解了柳宗元的文学地位,学生佩服柳宗元的同时产生了要一读为快的迫切心理。
二、学习生字词可以更准确、更高效。有的篇目涉及到的生字词较多,不能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学,教师最起码在课堂上要对学生预习掌握的情况进行了解、反馈。如果说完成学业是建造一座高楼大厦,那么生字词的积累就好像是一块块的方砖,没有这些最基础的材料,高楼是盖不起来的。如何在课堂上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呢?如果老师一个一个的听写、纠正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如果只是让学生读一遍,教师就不能清楚的知道学生是否掌握的准确。有的教师用制作卡片的形式,将生字词事先书写在硬纸片上,上课时举起来一个一个让学生读,这样效率相当低。而运用信息化技术,将生字词制作成幻灯片既方便又快捷。学习《十三岁的际遇》这篇课文,文章中除了几个生字外,成语较多,我就用填空的形式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二十几个词语不足两分钟就反馈完了。学习《送东阳马生序》这篇课文时,生字词多。如果学生读音不准,就别谈理解课文了。怎么办呢?为了让学生积极的、快速的掌握住这些生字词的读音。我制作了“比赛摘苹果”读生字词的课件。将生字词及其拼音都输到苹果上,哪位同学如果能够准确地读出某个生字,相应的拼音就会自动的落下来。这种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生字词的兴趣,而且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准确地读出这些字音。
三、解决课文重难点更容易、更明白。读一篇文章要梳理情节,明白作者的思路。有的文章情节简单,处理起来很省事;如果遇到情节相对较复杂,或者事件较多的情况,总有一部分学生被弄糊涂。这时候,利用幻灯片制作出示意图会帮助他们解决这一难题。执教刘绍棠先生的《本命年的回想》,文中共写了过年的十件事,如果教师将十件事都板书到黑板上,且不说黑板地方够不够,单是写这么多内容所浪费的时间恐怕也早已耗掉了学生的最佳注意力。我是制作了幻灯片,用示意图展示,学生不仅在很短的时间内统一了对十件事的概括,而且从示意图上很直接的看出十件事的写作顺序——时间顺序。正是因为信息化技术的神奇,只需鼠标轻轻的一点,才使得学生更容易梳理课文的内容。
四、学习文言文可以更扎实、更深入,学生会真正的积累一些文言文词汇。可以这样说,在没有用多媒体以前,我最害怕上的是文言文课,因为课堂上学生理解起来难度大,老师要讲的东西多,常常是老师讲得很累,学生听得受罪。到考试了,文言文都不会,闹了半天功夫全费。这种笨重的课堂能不让人头疼么?有一次,我听任昌慧老师上的优质课《活板》,他就利用多媒体将文章中所涉及到的重点词语、一词多义、通假字等都制作在幻灯片上,打出来让学生分组探究其意义,学生很快理解了文章的意思,还积累了许多文言词语及翻译文言文的方法,学习效果非常明显。后来,我也试着在学习文言文时运用信息技术,效果果然不错,再也不用为上文言文发愁了。最关键的是,学生也喜欢上了文言文,学习劲头可大了。
很多文言文不仅要求学生弄懂,还要求学生会背诵。如果完全交给学生自己背诵,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很难。而利用幻灯片打出来相关的衔接词语,给学生一个明确的思路,学生很快就会背诵下来,而且不容易忘记。
五、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低碳”当堂反馈,确认学生的学习效果。信息技术有着它独特的操作优势,便捷且容量大。一节课的学习效果怎样,反馈就知道了。所以,能够做到当堂反馈很重要。教师们都清楚,用纸质的反馈形式,一次两次还可以,如果每一节课都用,造价太高。尤其是现在主张“低碳”生活,教育更要在这方面做出表率。再说,老师每一次都要为打印浪费时间。我们学校曾经用过预学稿,有打印出来的反馈内容。刚开始,老师们都还挺兴奋,时间一长,问题暴露出来了:反馈程序太繁琐、太慢,老师从做出来到打印出来,再到学生做出来老师收上来再反馈。大量的耗费人力、物力、财力,虽说有效果,但是成本太大。相比之下,运用信息化技术不仅能达到反馈的效果,而且大大节约了成本,可以说是教育上的“低碳”先锋。在每一节课将要结束的时候,老师将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领会的要点用大屏幕展示出来,让每一个学生都张嘴说一说,这样,既快捷又可以高效地完成。老师只需要轻轻的点击鼠标,所有问题就都解决了,所以我称之为“低碳”反馈。
当然,运用信息化技术带来的便捷还有很多,只有你亲自去操作了,才能够真正的体会到它的好处。但毋庸置疑的是,信息化技术已经成为高效语文课堂的助推器。如果运用好信息化技术,你就拥有了一台高效课堂的助推器。你就可以骄傲的说:“课堂四十五分钟,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