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浙江永康反贪局破获一起教育系统贪污学生午餐经费的腐败案,涉案人员包括当地教育局原局长、12名中小学原校长等15人,涉案总金额达400余万元。8月4日,金华永康检察院反贪局透露,这样的“蛀虫”校长一下就抓了12个,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最后发现教育局长也“湿了鞋”。(《京华时报》)
学校在人们的心目中,相对于其他地方要纯净许多,因为这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而教书育人要求我们的学校从领导到教师,都必须具备远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专业知识、文化素养、法律意识与道德水平,否则,又怎么能够“为人师表”?另一方面,由于学校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社会风气也必然会对学校、学校领导和老师在方方面面产生影响。所以,也就是说,社会上发生的一切在学校也都有所反映。所以,在当前我们反腐倡廉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总体上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的背景下,校长腐败似乎不足为奇。
更重要的问题是,当前对校长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存在严重问题——校长们手中握有的权力太大了!对于他们的任命、升迁等问题,教师几乎没有任何发言权。比如在本学校年底的考核,只是副校长们在校内进行所谓的“民意测评”,而老师们只有填写相关表格的权利,对测评的过程与结果根本没有发言权与监督权。至于学校校长的考核,组织部门与教育主管部门甚至连这样“走过场”的程序也没有!当只有“上面”才能决定校长们的命运的时候,教师对校长的监督就无从谈起了!
应该说,各级各类学校都应该建立起针对学校领导的,尤其是“一把手”的有效监督机制,充分发挥老师文化水平、法制意识、民主议政水平相对较高的优势,赋予他们进行民主管理和监督的权利,防止学校贪腐之事的发生。如此这般,不只是对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有利,也对校长个人职业生涯有益。当然,问题的关键在于,有关部门是不是充分信任我们的老师,是不是真有加强校长监督的决心和勇气。
学校在人们的心目中,相对于其他地方要纯净许多,因为这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而教书育人要求我们的学校从领导到教师,都必须具备远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专业知识、文化素养、法律意识与道德水平,否则,又怎么能够“为人师表”?另一方面,由于学校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社会风气也必然会对学校、学校领导和老师在方方面面产生影响。所以,也就是说,社会上发生的一切在学校也都有所反映。所以,在当前我们反腐倡廉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总体上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的背景下,校长腐败似乎不足为奇。
更重要的问题是,当前对校长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存在严重问题——校长们手中握有的权力太大了!对于他们的任命、升迁等问题,教师几乎没有任何发言权。比如在本学校年底的考核,只是副校长们在校内进行所谓的“民意测评”,而老师们只有填写相关表格的权利,对测评的过程与结果根本没有发言权与监督权。至于学校校长的考核,组织部门与教育主管部门甚至连这样“走过场”的程序也没有!当只有“上面”才能决定校长们的命运的时候,教师对校长的监督就无从谈起了!
应该说,各级各类学校都应该建立起针对学校领导的,尤其是“一把手”的有效监督机制,充分发挥老师文化水平、法制意识、民主议政水平相对较高的优势,赋予他们进行民主管理和监督的权利,防止学校贪腐之事的发生。如此这般,不只是对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有利,也对校长个人职业生涯有益。当然,问题的关键在于,有关部门是不是充分信任我们的老师,是不是真有加强校长监督的决心和勇气。